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扰素,乙型肝炎,毒药,病毒,血清,安慰剂,丙肝。
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论文文献综述
唐刘红[1](1996)在《干扰素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叁种方案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叁种方案的比较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诊断是依据肝活检所见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超过正常1.5倍以上持续逾1年。符合该标准的303例患者先是相同治疗6个月:每周3次,每次皮下注射α-2b干扰素300万单位。然后再随机...(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1996年12期)
陈再君[2](1996)在《叁种α-2b干扰素治疗方案长期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根据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活检结果和血清ALT的变化研究了叁种α-2b干扰素治疗方案持续18个月的疗效及肝活检结果与血清ALT之间的关系。 参试者为1989年~1991年期间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依据为肝活检结果和血清ALT异常(大于正常值1.5倍)至少持续1年。所有患者均接受α-2b干扰素3MU,皮下注射,每周3次,疗程6个月。此后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2组分别接受α-2b干扰素3MU、1MU,皮下注射,每周3次,(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期刊1996年01期)
吕凌,姚集鲁,彭文伟,高志良[3](1994)在《66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HCV-T3序列为引物,结合RT-PCR和寡聚核甘酸探针Southern杂交,检测66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患者的血浆HCV-RNA,阳性42例(63.6%)。同样病例以相当于HCVC区基因编码和NS3区编码的人工合成肽抗原检测抗HCV,阳性49例(74.2%)。这66例慢性NANBH病例,抗HCV和HCV-RNA双阳性者38例(57.6%);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者4例(6.1%);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者11例(16.7%)。其中诊断为散发型NANBH者35例,检出HCV-RNA者17例(48.6%),为输血后NANBH者31例,检出HCV-RNA者25例(80.7%)。(本文来源于《肝脏病杂志》期刊1994年04期)
俞瑞纲[4](1994)在《γ-GT值预示淋巴母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散发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选择生化和组织学指标证实为散发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程一年以上的60例病人,除外既往有输血史、药瘾、自身免疫型肝炎、肝硬化、同性恋、同时伴HIV或HBV感染、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等疾病者。随机分为12月IFN治疗组和12月不治疗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淋巴母细胞干扰素α300万单位,每周3次肌肉注射,为期一年。治疗组有1例失访。(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期刊1994年04期)
周侃[5](1994)在《干扰素α-2b减轻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组织学定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以肝脏胶原含量作为组织化学定量指标,判断干扰素α-2b治疗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病人每周叁次注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每次1MU或3MU,(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期刊1994年03期)
姚光弼[6](1993)在《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抗HCV的类型与病毒复制和临床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染HCV(丙型肝炎病毒)病人的血清内可检出对病毒结构抗原和非结构抗原的抗体。本文旨在研究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抗HCV的类型及其与病毒复制、流行病学特点和肝病临床的关系。 1989年9月至1991年2月期间意大利Padova大学医院共收治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172例,对这些病人作了:(1)用第一代ELISA法检测抗HCV(非结构抗原C100-3);(2)用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结(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期刊1993年03期)
方天祥[7](1993)在《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抗-HCV的型别及其与病毒复制和肝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的型别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毒复制间的关系,作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172例经血清学试验和肝活检证实为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的患者。对每例患者在作肝活检的同时采取血清标本。用第一代和第二代ELISAs及第二代RIBA作抗-HCV检测,包括抗-5-1、抗-C100-3、抗-C33c、抗-C22。用PCR检测HCV RNA。(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期刊1993年03期)
车文玺[8](1993)在《在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HCV RNA》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研究了慢性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 RNA。156例慢性NANB肝病患者经血清学检测排除了HBV感染(HBsAg阴性、无高滴度抗-HBc),其中117例作肝活检,组织学证实20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69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期刊1993年01期)
张福娥[9](1992)在《急性黄疸型及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213例急性及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患者检测了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病人和方法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8年间的急、慢性 NANBH 患者作了研究。检测急性期患者血清,并在5~6个月后复查。急性患者均有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谷丙转氨酶(ALT)值峰>1000IU/ml,胆红素>3mg/dl,乙型肝炎有关病毒学标记均阴性。慢性 NANBH诊断为 HBsAg 阴性至少2次,ALT 超过正常2(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期刊1992年12期)
陈西贵[10](1992)在《α-干扰素重组体治疗合并HIV感染的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一文中研究指出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发生在静脉注射麻醉药品成瘾者及输血病人,常合并HIV感染,HIV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常发展为肝硬化。业已证实,抗-HIV阴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α-干扰素重组体效果良好,但对于合并HI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能否使用α-干扰素重组体治疗尚不明确。为此作者进行了这项研究。(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情报》期刊1992年23期)
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者根据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活检结果和血清ALT的变化研究了叁种α-2b干扰素治疗方案持续18个月的疗效及肝活检结果与血清ALT之间的关系。 参试者为1989年~1991年期间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依据为肝活检结果和血清ALT异常(大于正常值1.5倍)至少持续1年。所有患者均接受α-2b干扰素3MU,皮下注射,每周3次,疗程6个月。此后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2组分别接受α-2b干扰素3MU、1MU,皮下注射,每周3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论文参考文献
[1].唐刘红.干扰素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叁种方案的比较[J].新医学.1996
[2].陈再君.叁种α-2b干扰素治疗方案长期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比较[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6
[3].吕凌,姚集鲁,彭文伟,高志良.66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J].肝脏病杂志.1994
[4].俞瑞纲.γ-GT值预示淋巴母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散发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疗效[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4
[5].周侃.干扰素α-2b减轻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组织学定量评估[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4
[6].姚光弼.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抗HCV的类型与病毒复制和临床的关系[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3
[7].方天祥.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抗-HCV的型别及其与病毒复制和肝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3
[8].车文玺.在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HCVRNA[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3
[9].张福娥.急性黄疸型及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
[10].陈西贵.α-干扰素重组体治疗合并HIV感染的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J].国外医学情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