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条件论文-李智

降雨条件论文-李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降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弃土场,孔隙水压力,稳定性

降雨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1](2019)在《强降雨条件下某弃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某弃土场工程实践,采用Geo-Studio软件模拟极端暴雨情况下该弃土场孔隙水压力及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暴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应积极采取相关边坡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1期)

陈雨志,赵建军,余建乐,李涛,赖琪毅[2](2019)在《降雨条件下不良填筑路基破坏过程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良填筑路基在降雨条件下变形破坏机制,采用相似材料和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再现填方路基变形破坏全过程,揭示降雨和软弱夹层与不良填筑路基变形破坏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雨水和坡后汇聚水流大量下渗,路基自重增加,下滑推力增大,坡体应力条件发生显着改变。软弱夹层相对隔水,下渗雨水在软弱夹层上运移受阻,夹层浸水软化,于坡体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路基内部碎屑颗粒含量大,进而堵塞地下水消散通道,孔隙水压力持续增加,加剧坡体变形,最终导致路基失稳。该路基破坏过程可分为水流下渗、坡体应力调整、后缘拉裂缝形成、裂缝贯通-整体破坏四个阶段。(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杨龙,姚文敏,曾江波,肖林超[3](2019)在《堆填分层与降雨入渗条件下渣土边坡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渣土堆填引发的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由于渣土的性质差异,边坡往往呈现出多层结构特征。针对潜在滑体剖面"中间厚两边薄"的形态特点,提出了抗剪贡献率的概念,对渣土的堆填顺序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与刚体极限平衡原理,分析了降雨前后不同分层结构边坡的孔隙水压力与稳定性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当底部堆填内摩擦角较大的渣土,上部堆填凝聚力较大的渣土时,能够充分发挥渣土的抗剪强度,利于边坡整体稳定;此外在强降雨工况下,边坡因分层结构差异,稳定性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降幅以及稳定性系数最小时刻也表现出不同的滞后性。若考虑在渣土填筑前铺垫一定厚度的粗粒渣土(如砖渣等),能够加快坡体水分排出以及雨后稳定性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10期)

艾敏,王光进,杨玉婷,许志发,赵怀刚[4](2019)在《降雨条件下尾矿库稳定性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相关物理力学试验,分析了尾砂的物理力学性质,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计算和分析降雨条件下尾矿坝的浸润线。通过Slide软件,用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法和瑞典法对降雨条件下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坝在现状高程下,其坝体在正常运行、洪水运行和饱和运行工况时计算的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计算得到的稳定性滑面大多是经过坝体最底部的深度滑弧面,且滑弧面范围较大。(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9年05期)

王丙龙,潘昌树[5](2019)在《降雨条件下加筋对土质边坡破坏模式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自行研制的人工降雨装置,通过改变降雨强度及筋带数量,对加筋土质边坡开展降雨破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加筋土质边坡,雨水入渗速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降雨持时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历时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湿润锋变化越明显;其变化速度随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一降雨强度条件下的加筋土质边坡,雨水入渗速度随筋带层数的增加而减小,随降雨持时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历时条件下,筋带的层数越少,边坡的湿润锋变化越明显;其变化速度随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研究成果可对加筋边坡的防灾减灾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8期)

李安润,邓辉,肖宇月,何书涛,伍小军[6](2019)在《降雨条件下某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西南深切河谷地区某堆积体边坡建立地质概化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和极限平衡法,对降雨条件下"转折型"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转折型"堆积体边坡最大孔隙水压力出现在坡体后缘中部为452 kPa;最大位移量出现在坡体后缘为43.20 mm;最小稳定性系数为1.188。边坡稳定性分析认为:"转折型"堆积体边坡孔隙水压力上升较降雨时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边坡产生位移变形稍迟于降雨初始时间;坡体中部和前缘位移量变化差异异常与地形坡度"转折"紧密相关;降雨过程结束后稳定性系数较天然状态有所降低,长期持续降雨可能导致土体累积损伤最终失稳成灾;该堆积体边坡目前稳定性良好,并对该边坡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11期)

徐冉,张圣微,朱仲元,张鹏,高露[7](2019)在《典型草原禁牧条件下土壤水分对降雨模式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锡林郭勒草原设置禁牧和放牧试验点,对气象、植被、土壤要素和5 cm、10 cm、15 cm、30 cm层土壤水分进行监测分析,揭示典型草原禁牧条件下降雨和土壤水分的变化及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禁牧3 a后土壤垂向异质性增强,降雨过程中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显着,放牧区则相反;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相对于禁牧区,放牧区浅层土壤(5 cm、10 cm)持水性能较弱,入渗完成用时较短;5 mm以下的降雨对禁牧和放牧区土壤水分均无明显补给作用,当降雨连续均匀且强度不超过5 mm·h~(-1)时最有利于入渗,放牧区入渗深度达到15 cm和30 cm层分别需要7.9 mm和大于25 mm的降雨,而禁牧区大于5 mm的降雨就可以入渗到30cm土层;强度5~6 mm·h~(-1)的独立降雨只能入渗到表层土壤中(5 cm),强度大于15 mm·h~(-1)的降雨在禁牧区能通过大孔隙快速入渗到30 cm及更深层土壤,放牧区则表层入渗较快(0~5 cm),深层入渗较慢,会形成地表径流甚至洪水灾害。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草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和制定合理的放牧政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刘文洁,殷杰,濮仕坤[8](2019)在《库水位+降雨条件下四方井粘土心墙坝坝坡渗透稳定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粘土心墙坝坝坡稳定仅局限于确定性分析,考虑到尚缺乏研究坝体材料空间变异性的问题,以四方井水库粘土心墙坝为例,对库水位联合降雨工况下的坝坡渗透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基于Monte-Carlo法分析了可靠度规律。结果表明,单纯的库水位骤降监测点孔压随时间呈单调下降趋势,库水位骤降速率越大,孔压下降速率越快。降雨联合库水位工况在降雨时刻孔压有一个突升的过程;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安全系数随库水位下降呈先下降后上升最终保持不变,库水位骤降速率越大,最小安全系数越小,出现的时间亦越早;不同类型降雨工况安全系数在降雨过程中有一个突降的过程,最终安全系数回升至初始值,其中后峰型降雨安全系数降幅最大,前锋型降雨安全系数降幅最小;降雨发生在库水位骤降后期最为危险,最小安全系数也越小;库水位骤降情况平均失效概率约为30%,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平均失效概率基本小于10%,降雨发生在库水位骤降不同时刻下失效概率平均约为60%。对降雨发生在库水位后期的情况应加强监测,防止坝坡失稳灾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高原[9](2019)在《强降雨条件下不同填料路基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填料组合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组合填料的破坏应变介于两种组合填料之间,黏土的峰值应力和破坏应变最大;其安全系数随降雨情况的持续逐渐降低;粉土的路基稳定性最差,经历48 h降雨后,在6 m和10 m路基高度下,安全系数仅为1.54和1.29,降雨停止后,稳定性安全系数再次升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降雨条件下,混填黏土、粉土、山皮土路基的稳定性较混填山皮土、粉土、黏土的差,但雨后恢复速度快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9年09期)

郭敏,苏生瑞,曾金[10](2019)在《降雨条件下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岚皋县广泛发育的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对象,借助土工试验、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揭示了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和渗透规律,研究了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理。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堆积层斜坡内渗流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y=6.658 83x-0.900 34;在降雨和地下水位变动下,堆积层滑坡主要表现为牵引式,其发展过程可概括为:裂缝的产生→裂缝的扩展→裂缝的贯通→次级滑动→整体滑动五个阶段;堆积层滑坡的二元结构是该滑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降雨入渗导致地下水在基岩面附近富集是该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作用时间的持续,坡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剪应变逐渐增大,斜坡变形逐渐增加。(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降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良填筑路基在降雨条件下变形破坏机制,采用相似材料和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再现填方路基变形破坏全过程,揭示降雨和软弱夹层与不良填筑路基变形破坏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雨水和坡后汇聚水流大量下渗,路基自重增加,下滑推力增大,坡体应力条件发生显着改变。软弱夹层相对隔水,下渗雨水在软弱夹层上运移受阻,夹层浸水软化,于坡体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路基内部碎屑颗粒含量大,进而堵塞地下水消散通道,孔隙水压力持续增加,加剧坡体变形,最终导致路基失稳。该路基破坏过程可分为水流下渗、坡体应力调整、后缘拉裂缝形成、裂缝贯通-整体破坏四个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雨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智.强降雨条件下某弃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9

[2].陈雨志,赵建军,余建乐,李涛,赖琪毅.降雨条件下不良填筑路基破坏过程物理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杨龙,姚文敏,曾江波,肖林超.堆填分层与降雨入渗条件下渣土边坡稳定性研究[J].人民长江.2019

[4].艾敏,王光进,杨玉婷,许志发,赵怀刚.降雨条件下尾矿库稳定性计算分析[J].矿冶.2019

[5].王丙龙,潘昌树.降雨条件下加筋对土质边坡破坏模式影响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9

[6].李安润,邓辉,肖宇月,何书涛,伍小军.降雨条件下某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人民珠江.2019

[7].徐冉,张圣微,朱仲元,张鹏,高露.典型草原禁牧条件下土壤水分对降雨模式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9

[8].刘文洁,殷杰,濮仕坤.库水位+降雨条件下四方井粘土心墙坝坝坡渗透稳定可靠度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9].高原.强降雨条件下不同填料路基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J].建筑施工.2019

[10].郭敏,苏生瑞,曾金.降雨条件下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降雨条件论文-李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