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包括接线盒安装板,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接线盒形状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导线卡槽,所述导线卡槽用于安装导线。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通过在接线盒安装板上设置安装槽以及导线卡槽,将接线盒与导线分别隐藏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以及导线卡槽内,避免导线暴露在外界中发生碰触、缠绕、互相干扰,导致危险发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安装板,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接线盒形状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导线卡槽,所述导线卡槽用于安装导线。
设计方案
1.一种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安装板,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接线盒形状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导线卡槽,所述导线卡槽用于安装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卡槽的槽口处为缩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所述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与所述导线卡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螺纹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盒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器装置的各结构之间的电路连接通常是采用接线端子和外接电线直接连接各结构,实现电器装置的电路连接。这种接线方式不仅看起来很不美观,而且外接电线暴露在外界中,容易碰触发生缠绕互相干扰,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也容易碰触电线,从而发生危险。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电器装置的外接电线隐藏保护起来的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线暴露在外界中容易发生碰触、缠绕、互相干扰,从而导致危险发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包括接线盒安装板,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接线盒形状适配的安装槽,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导线卡槽,所述导线卡槽用于安装导线。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所述导线卡槽的槽口处为缩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所述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与所述导线卡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通过在接线盒安装板上设置安装槽以及导线卡槽,将接线盒与导线分别隐藏固定安装在安装槽以及导线卡槽内,避免导线暴露在外界中发生碰触、缠绕、互相干扰,导致危险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的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盒安装板;2、安装槽;3、导线卡槽;4、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接线盒安装板1,接线盒安装板1上设置有与接线盒形状适配的安装槽2,接线盒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槽2连通的导线卡槽3,导线卡槽3用于安装导线。安装槽2的槽底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接线盒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安装槽2内。导线卡槽3的槽口处为缩口结构,在安装导线时需要将导线从缩口处挤压进导线卡槽3内,缩口结构能够避免导线从导线卡槽3内漏出。接线盒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4,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4与导线卡槽3连通。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4的槽底设置有螺纹孔,外接式电源接口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4内。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隐藏式安装结构,通过在接线盒安装板1上设置安装槽2以及导线卡槽3,将接线盒与导线分别隐藏固定安装在安装槽2以及导线卡槽3内,避免导线暴露在外界中发生碰触、缠绕、互相干扰,导致危险发生。
在其它实施例中,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外接式电源接口,此时则不必设置螺纹孔。
在其它实施例中,接线盒安装板上还可以不设置外接式电源接口安装槽,此时直接以接线盒的接口作为电源接口。
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线卡槽的槽口处还可以不设置缩口结构,此时导线的固定效果较差。
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槽的槽底还可以不设置螺纹孔,此时接线盒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者粘贴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内。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22423.5
申请日:2019-07-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60528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2G3/08
专利分类号:H02G3/08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深圳零时差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零时差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万丰社区中心路18号高盛大厦A1115
发明人:瞿朝曙
第一发明人:瞿朝曙
当前权利人:深圳零时差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志一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