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包括连接钢丝绳的凸轮轴(1),套设于凸轮轴(1)上部的弹簧(2),套设在凸轮轴(1)上且位于弹簧(2)下方的第一外筒(3)和第二外筒(4),凸轮轴(1)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凸轮槽(11),凸轮槽(11)内穿设有换向套组件(5),在凸轮轴(1)底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顶杆(6),顶杆(6)位于第二外筒(4)内部,第二外筒(4)底端与引导筒(7)固定连接,在引导筒(7)内部设有分瓣卡瓦组件(8),分瓣卡瓦组件(8)与引导筒(7)间具有间隙,在分瓣卡瓦组件(8)的顶端设有钢球(9)。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井下打捞时因水嘴卡住导致打捞装置无法取出的情况,减小了打捞损失。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钢丝绳的凸轮轴(1),套设于所述凸轮轴(1)上部的弹簧(2),套设在所述凸轮轴(1)上且位于所述弹簧(2)下方的第一外筒(3)和第二外筒(4),所述第一外筒(3)位于靠近弹簧(2)一侧,所述凸轮轴(1)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凸轮槽(11),所述凸轮槽(11)内穿设有换向套组件(5),所述换向套组件(5)位于所述第一外筒(3)和所述第二外筒(4)之间,在所述凸轮轴(1)底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顶杆(6),所述顶杆(6)位于所述第二外筒(4)内部,所述第二外筒(4)底端与引导筒(7)固定连接,在所述引导筒(7)内部设有分瓣卡瓦组件(8),所述分瓣卡瓦组件(8)与所述引导筒(7)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分瓣卡瓦组件(8)的顶端设有钢球(9)。
设计方案
1.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钢丝绳的凸轮轴(1),套设于所述凸轮轴(1)上部的弹簧(2),套设在所述凸轮轴(1)上且位于所述弹簧(2)下方的第一外筒(3)和第二外筒(4),所述第一外筒(3)位于靠近弹簧(2)一侧,所述凸轮轴(1)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凸轮槽(11),所述凸轮槽(11)内穿设有换向套组件(5),所述换向套组件(5)位于所述第一外筒(3)和所述第二外筒(4)之间,在所述凸轮轴(1)底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顶杆(6),所述顶杆(6)位于所述第二外筒(4)内部,所述第二外筒(4)底端与引导筒(7)固定连接,在所述引导筒(7)内部设有分瓣卡瓦组件(8),所述分瓣卡瓦组件(8)与所述引导筒(7)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分瓣卡瓦组件(8)的顶端设有钢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11)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槽(111)、第一换向槽(112)、第二槽(113)和第二换向槽(114),所述第一槽(111)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二槽(113)的槽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套组件(5)包括滑动套(51)和固定在所述滑动套(51)内表面的换向销钉(52),所述换向销钉(52)设在所述凸轮槽(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卡瓦组件(8)包括两片分瓣式卡瓦片(81),在所述分瓣式卡瓦片(81)上设有对应的两个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瓣式卡瓦片(81)的顶端设有弧面凹槽,所述钢球(9)设置在所述弧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瓣式卡瓦片(81)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钢球(9)位置的限位块(8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9)的直径大于由两片分瓣式卡瓦片(81)闭合形成的圆筒的内径,所述引导筒(7)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钢球(9)的半径与所述分瓣式卡瓦片(81)的壁厚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底端与所述钢球(9)之间存在间距,所述间距小于所述弹簧(2)的自然状态长度且小于第一槽(111)的槽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井下注水嘴的打捞过程中,常规的方式是利用分瓣式打捞装置来进行打捞,但有时会发生水嘴卡住的情况,导致打捞工具一起卡死在井下,无法取出地面,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取使用剪切销钉等措施对无法打捞的水嘴完成释放,但是这一技术对销钉对的抗剪切力要求较高,可靠性相应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能够在水嘴卡住的情况下释放水嘴并取出至井外,而且装置的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包括连接钢丝绳的凸轮轴,套设于凸轮轴上部的弹簧,套设在凸轮轴上且位于弹簧下方的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第一外筒位于靠近弹簧的一侧,凸轮杆在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内做往复运动。凸轮轴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凸轮槽,凸轮槽内穿设有换向套组件,换向套组件位于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之间。换向套组件可以相对凸轮轴进行转动。在凸轮轴底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顶杆,顶杆位于第二外筒内部。进一步地,凸轮轴和顶杆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连接可靠。正常打捞状态下,顶杆不与钢球接触,当水嘴卡住时,顶杆用于将钢球推入分瓣卡瓦组件内部迫使其打开。第二外筒底端与引导筒固定连接,在引导筒内部设有分瓣卡瓦组件,分瓣卡瓦组件与引导筒间具有间隙,在分瓣卡瓦组件的顶端设有钢球。分瓣卡瓦组件可在引导筒内部开合,进行对水嘴的夹持。
优选地,凸轮槽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槽、第一换向槽、第二槽和第二换向槽,第一槽的槽深大于第二槽的槽深。打捞前,将换向套组件转动至第二换向槽;下放打捞装置打捞水嘴时,水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分瓣卡瓦组件内部,换向套组件转动至第二槽限制凸轮轴和顶杆的位置;提升打捞装置打捞水嘴时,水嘴卡合在分瓣卡瓦组件内部,换向套组件转动至第一换向槽。
优选地,换向套组件包括滑动套和固定在滑动套内表面的换向销钉,换向销钉设在凸轮槽中。滑动套带动换向销钉在凸轮槽内转动。滑动套减小了转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其损耗。
优选地,分瓣卡瓦组件包括两片分瓣式卡瓦片,在分瓣式卡瓦片上设有对应的两个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环形凹槽均位于分瓣式卡瓦片的下部。O型圈具有高弹性,自然状态下其内径等于环形凹槽的直径。水嘴进入分瓣式卡瓦片内部时,O型圈被拉伸;提升水嘴时,O型圈自然收紧,将水嘴卡合在两片分瓣式卡瓦片内部。
优选地,在分瓣式卡瓦片的顶端设有弧面凹槽,钢球设置在弧面凹槽内。弧面形状有助于钢球向两分瓣式卡瓦片内部推入。
优选地,在分瓣式卡瓦片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限制钢球位置的限位块。钢球被推入两分瓣式卡瓦片内部后被限制在其中上部,既便于取出,又防止因钢球脱落造成的两分瓣式卡瓦片闭合。
优选地,钢球的直径大于由两片分瓣式卡瓦片闭合形成的圆筒的内径,引导筒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钢球的半径与分瓣式卡瓦片的壁厚之和。钢球用于打开两片分瓣式卡瓦片的闭合状态,使其释放水嘴。两片分瓣式卡瓦片打开后内壁的间距由引导筒限制。
优选地,顶杆底端与钢球之间存在间距,间距小于弹簧自然状态的原长且小于第一槽的槽深。将换向销钉转动到第一槽中,向顶杆施力,弹簧压缩,顶杆向下将钢球推入两分瓣式卡瓦片内部。因此对第一槽的槽深和顶杆底端与钢球之间的间距均有所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打捞水嘴前,通过按压凸轮轴将换向套组件中的换向销钉调整到凸轮轴的第二换向槽中。此时顶杆与钢球之间存在间距,两分瓣式卡瓦片呈闭合状态。
正常打捞时,打捞装置通过凸轮杆顶部连接的钢丝绳下放至水嘴上端,引导筒接触到水嘴,在打捞装置的重力作用下,水嘴从两分瓣式卡瓦片底部进入并迫使其张开。同时,换向套组件相对与凸轮轴发生转动,换向销钉滑入凸轮轴上的第二槽中,顶杆与钢球之间仍存在间距。提升钢丝绳,由于O型圈的自然收紧作用,将水嘴卡在两分瓣式卡瓦片内部,继续提升钢丝绳,换向销钉调整到凸轮轴的第一换向槽中,水嘴随着打捞装置的提升从井下打捞出来。
当水嘴在井下卡住无法捞出时,再次下放打捞装置,在重力作用下,换向套组件相对于凸轮轴发生转动,换向销钉滑入第一槽中,此时,凸轮轴可以向下移动更多间距,顶杆也随之向下移动更多间距。顶杆将钢珠顶入两分瓣式卡瓦片内部,两分瓣式卡瓦片被迫张开,释放水嘴,上提钢丝绳,即可将打捞装置提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井下因水嘴卡住导致打捞装置无法取出的问题,减小了因打捞装置引起的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性高,牢固性强,不易发生损坏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常打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释放水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换向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分瓣卡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凸轮轴;11、凸轮槽;111、第一槽;112、第一换向槽;113、第二槽;114、第二换向槽;2、弹簧;3、第一外筒;4、第二外筒;5、换向套组件;51、滑动套;52、换向销钉;6、顶杆;7、引导筒;8、分瓣卡瓦组件;81、分瓣式卡瓦片;811、限位块;82、O型圈;9、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释放打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钢丝绳的凸轮轴1,套设于凸轮轴1上部的弹簧2,套设在凸轮轴1上且位于弹簧2下方的第一外筒3和第二外筒4,第一外筒3位于靠近弹簧2的一侧,凸轮轴1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凸轮槽11,凸轮槽11内穿设有换向套组件5,换向套组件5位于第一外筒3和第二外筒4之间,在凸轮轴1底端设有固定连接的顶杆6,顶杆6位于第二外筒4内部,第二外筒4底端与引导筒7固定连接,在引导筒7内部设有分瓣卡瓦组件8,分瓣卡瓦组件8与引导筒7间具有间隙,在分瓣卡瓦组件8的顶端设有钢球9。
如图3所示,凸轮槽11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槽111、第一换向槽112、第二槽113和第二换向槽114,第一槽111的槽深大于第二槽113的槽深。
如图4所示,换向套组件5包括滑动套51和固定在滑动套51内表面的换向销钉52,换向销钉52设在凸轮槽11中。
如图5所示,分瓣卡瓦组件8包括两片分瓣式卡瓦片81,在分瓣式卡瓦片81上设有对应的两个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82。在分瓣式卡瓦片81的顶端设有弧面凹槽811,钢球9设置在弧面凹槽811内。在分瓣式卡瓦片81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限制钢球9位置的限位块812。
如图1所示,钢球9的直径大于由两片分瓣式卡瓦片81闭合形成的圆筒的内径,引导筒7的内半径大于或等于钢球9的半径与分瓣式卡瓦片81的壁厚之和。顶杆6底端与钢球9之间存在间距,间距小于弹簧2自然状态ta的原长且小于第一槽111的槽深。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打捞水嘴前,通过按压凸轮轴1将换向套组件5中的换向销钉52调整到凸轮轴1的第二换向槽113中。此时顶杆6与钢球9之间存在间距,两分瓣式卡瓦片81呈闭合状态。
如图1所示,正常打捞时,打捞装置通过凸轮杆1顶部连接的钢丝绳下放至水嘴上端,引导筒7接触到水嘴,在重力作用下,水嘴从两分瓣式卡瓦片81底部进入并迫使其张开。同时,换向套组件5相对与凸轮轴1发生转动,换向销钉52滑入凸轮轴1上的第二槽113中,顶杆6与钢球9之间仍存在间距。提升钢丝绳,由于O型圈82的自然收紧作用,将水嘴卡在两分瓣式卡瓦片81内部,继续提升钢丝绳,换向销钉52调整到凸轮轴1的第一换向槽112中,水嘴随着打捞装置的提升从井下打捞出来。
如图2所示,当水嘴在井下卡住无法捞出时,再次下放打捞装置,在重力作用下,换向套组件5相对于凸轮轴1发生转动,换向销钉52滑入第一槽111中,此时,凸轮轴1可以向下移动更多间距,顶杆6也随之向下移动更多间距。顶杆6将钢珠9顶入两分瓣式卡瓦片81内部,两分瓣式卡瓦片81被迫张开,释放水嘴,上提钢丝绳,即可将打捞装置提出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188.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3(黑龙江)
授权编号:CN209413879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E21B 31/18
专利分类号:E21B31/18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黑龙江永研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黑龙江永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香江时代广场4-9-17
发明人:孙术林;郑琦
第一发明人:孙术林
当前权利人:黑龙江永研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卫
代理机构:1167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