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论文文献综述)
戴茹冰[1](2020)在《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语义表示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难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语言计算从句法向语义层面转型的大趋势,现有的语言资源包括概念语义、框架语义和情境语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将多层次多类型的语义资源融合,构建一个深层语义表示的语言知识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语义表示的研究不论是从语言理论还是自动分析领域,研究方向都逐渐从句法走向了语义,句法结构的表示方法也由最初树形(tree)结构,到非投影树(non-project tree)结构,再到初步尝试和应用图(graph)结构,经历了由树到图的发展进程。而抽象语义表示AMR(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AMR)作为一种全新的语义表示方法,将句子的语义抽象为一个单根有向无环图。这种抽象语义表示方法将句法和语义信息相结合,以图结构来表示语义,揭示树结构所无法表征的论元共享现象,给句子语义以更加清晰的表达。然而句子中的词语和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动分析效果和语料标注质量,同时中文还未有较大规模的AMR语料库。本文借鉴英文AMR语义表示理念,结合汉语自身特点并融合概念对齐信息,提出一套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语义一体化的表示方法,即概念对齐汉语抽象语义表示CA-CAMR(Concept-to-word Alignment Chinese 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CA-CAMR)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图结构处理论元共享问题,融合句子词语到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以提升语义表示能力,并在CA-CAMR标注体系中规定汉语特殊结构及复句关系标注方法。通过英汉AMR在语义表示的对比,总结CA-CAMR对AMR的继承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证明本文提出的CA-CAMR表示体系在描写汉语语义的优势,并且融合概念对齐信息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自动分析算法设计都具有一定价值。CA-CAMR表示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概念对齐的汉语抽象语义表示语料库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CA-CAMR语料库构建。以CA-CAMR标注规范为指导,采用人机结合的语料库标注方式,通过CAMR语料标注平台CAMR Anno Kit构建汉语抽象语义标注语料库。CA-CAMR语料库目前包含来自《小王子》、宾州中文树库CTB8.0(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CTB)的网络媒体语料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共20149句语料。本文详细展示语料标注情况,针对试标语料的不一致现象给出消解策略,并对语料库数据进行系统地统计与分析,包括图结构、论元共享现象及汉语特殊句法结构的标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所标CA-CAMR语料库达到一定规模,并在深层语义表示及特殊句法结构上具有优势,实现句法语义一体化标注,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语料资源支持。最后探索构建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在语言本体及自然语言处理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省略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传统的句法语义表示方式中,含有省略信息的语言结构往往被忽视。本文利用CA-CAMR语料库考察汉语语义省略结构在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大致描写出汉语省略现象的概貌。然后以省略现象中所占比例最高(47.3%)的省略“的”字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自动识别与自动补全省略中心语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CA-CAMR语料中有效识别及补全省略的“的”字结构,证明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对汉语深层语义关系表达的研究价值。
丁新峰[2](2019)在《现代汉语致使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使语义是语言中常见的语义类型,在汉语中同样如此。事件分析是语义分析常用的视角,本文采用双事件分析模型分析致使语义。我们认为语法是规则系统,是由一系列条件命题组成的集合。研究贯彻这一观点,从致使语义的本体范围界定出发,分析致使语义的结构特征,再到致使语义的话语表征形式,直至根据不同交际意图完成对致使语义话语形式的调用从而产生交际意义。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5个章节: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致使范畴、致使语义、致使表达以及致使的语用研究几个方面归纳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另外,就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问题也进行了说明。第1章致使语义范畴性质和特征。本章阐释了研究所持的语言观和几个研究需要界定的概念和关系,分别是致使语义、致使事件和致使事件与动词。我们重点界定了致使语义范畴的内涵、概念图示等问题,将致使语义缩小在共时层面两个事件的关系和主动致使的范围内。研究还从事件角度区分了致使语义与可能混淆的因果语义的差异和联系,从而明确了研究的外延。该部分还就结果要素在单一事件和复合事件中的理解进行了说明。致使语义范畴具有行为性、复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其中,行为性分为显着性和蕴含性两个部分,显着性主要排除了动作动词在语义上蕴含致使结果的情况,蕴含性则指致使结果可以单向蕴含致使关系。复合性则分为共享元视角和传递性视角。整体性特征是指所有的事件要素都要放在致使事件的大框架下进行解读而不能脱离。第2章致使语义范畴的结构分析。结构分析部分研究将致使语义按照事件处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致使前事件和致使后事件,并将每一个事件分别从结构和语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致使前事件多数情况下提供致使关系表达,由事件动词充任,而致使前事件中的致事则来源多样。致使后事件提供役事和致使结果。第3章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上)。致使关系是确定致使事件的核心要件。该部分从形式表现类型,形式表现层级和表现形式样态三个方面阐释。其中融合了语言层面的表达形式:词和话语层面形式——词的组合两个部分。在话语形式类型中,研究通过事件元的视角将致使前事件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与致使后事件可能存在三种情况进行匹配得出了可能存在诸种情况。致使关系表征层级主要分为三种:词汇层面,主要指使动动词;单句层面,主要是使令义动词和词的组合形式;句群层面则主要靠标记词或者“意合”理解。上述三个层次的表征在“样态”一节具体的阐述为:使令动词、使动动词、兼语格式、动结粘合式和动结组合式等几种情况。第4章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下)。话语形式是从实际交际中截取的会话片段。我们从事件角度将谓词分为前事件来源、后事件来源和双事件来源三种,分别考查不同来源的谓词与几种常见句式之间的关系。并以“致事事件、致使关系、役事和致使结果”为基本单位考查他们排布顺序的可能性和标记性。从可能的24种情况看,研究发现致使关系倾向于与致使结果合用,役事和致使结果倾向于一处表达,致事、致使关系和役事也容易聚集等。最后,我们还发现了前事件和后事件间表义形式的相互转换和单句与复句之间表达转换。第5章致使语义的话语实现机制。句式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目的调用话语形式的结果。断言类言语行为与致使语义关系表达最为密切。从静态角度看句式调用主要是从新旧信息排布和致使关系特征两个角度,而致使关系特征部分又分为自控度视角、直接/间接致使视角和表达规约化。自控度视角又分为致事对役事和致使关系的控制、役事对致使结果的控制。这就要求致事和役事具有[+生命度][+意志力]的属性。在对诸种致使关系表达类型比较看,单句内致事对致使结果的控制度会形成大致如下序列:“使动动词>动结粘合式>动结组合式>使令义动词>兼语格式”。从动态角度看,表达者先行选择事件动词和役事对象,进而产生选择的表达,在真值不变的情况下句式则要根据诸多因素进行对语境的顺应,最为基本的两种是信息传递顺序和话题连贯两个视角。结语部分从语义范畴入手,从语义结构到致使语义表现形式,再到对话语形式的调用,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存在不足和缺陷,以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拓展的方向。
倪涛[3](2018)在《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文中指出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是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他将多年来对语言概念结构、概念结构中的类型与过程的思考汇集成册,出版了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Ⅰ)(Volume Ⅱ)。这一巨着不仅奠定了“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的理论基础,还为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概念结构的类型研究中,Talmy由深层概念结构与表层形态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出发,以运动事件为切入点,对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和事件的整合类型进行了细致考察。此后,他又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宏事件”(macro-event)为研究对象,以“词汇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和“事件整合类型”(event integration typology)为考察范式的“词化类型学”(lexicalization typology)理论。文献显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词化类型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运动事件。因此,本文集中讨论宏事件的另一类下属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在具体考察中,本文不仅论证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特质和图式核心,还将定量分析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语表形式、语义内涵和“形-义”类型。最后,本文将探究汉英语在上述方面存在异同的内外动因。首先,本文考察了状态变化事件的形态句法结构,具体包括: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结构和各个概念要素的编码手段。此外,本文还将“形态成分”和“事件参与者”的表现形式也纳入了考察范围。其次,本文分析了状态变化事件的内在语义,深入考察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以及动词词根、卫星语素、形态成分和参与者的语义特征。再次,在上述“外探形式”和“内掘语义”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类型学视角探究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联系,具体分析了“句法-语义映射”、“形式-语义对应”、“词汇化模式”、“事件整合类型”、“递增语义系列”和“参与者的生命度与事件表达”等问题。研究发现,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在上述“形-义”联系上异同共存,具有明显的类型倾向,但并不存在绝对的类型划分。具体来看,第一、句法-语义映射上,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直接程度明显弱于英语,即汉语的“不完全映射”占据优势,而英语的“完全映射”更为多见。然而,在语义的形式化手段上,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基本一致,都可以归纳为“前景化”、“背景化”、“词汇化”和“结构化”四种类型。第二、词汇化模式上,汉英状态变化事件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其中,动词词根在汉英致使、非致使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中均呈现出三种类型,而汉英卫星语素的词汇化模式则主要集中于一种类型。第三、语料显示,状态变化事件的“转变类型”不仅具有隐含特性,而且不能单独构成状态变化事件。相反,状态变化事件的“背景实体”却是一个突显要素,其不仅可以单独构成状态变化事件,还与隐性的“转变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相对于“转变类型”,状态变化事件的“背景实体”更具核心地位。也就是说,状态变化事件的核心图式是“背景实体”或者“转变类型+背景实体”。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发现,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在整合类型上均呈现出多样化的混合特征。因为,在本文的语料范围内,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均存在少量的均等框架用例。除此之外,汉语的动词框架结构和卫星框架结构基本均衡,而英语的动词框架结构则占据绝对优势。第四、根据语义递增分析,本文发现,汉语的“未定完成义动词”和“蕴含完成义动词”较多,而“完全完成义动词”较少;英语的“固有完成义动词”和“完全完成义动词”较多,而“蕴含完成义动词”较少。此外,添加卫星成分在汉语中可以表达或确认实现意义,而英语则通过附加卫星成分来削弱这种意义。与此同时,汉语的卫星语素还可以表达“欠额实现”、“超额实现”、“反向实现”和“其他事件”,而英语卫星语素的此类用例很少。第五、由语料分析可见,排除语用因素,事件参与者的生命度不仅决定着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主宾位序,还影响着其语态和句式的选用。也就是说,当施事的生命度高于受事时,及物结构往往是主导的句法形式,而当施事的生命度低于受事时,被动结构和一些有标记的句式常常成为首选。此外,参与者的生命度还影响着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中动词的使役交替。总体上,高生命度的施事和低生命度的受事比较易于形成一个完整的致使链,也更容易进行非使役化操作。当然,本文是立足于“致使”来看待状态变化事件的,因此其主语并不限于狭义的“施事”,而是广义的“致事”,因而在生命度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后,本文还探究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异同的内外动因。首先,在表征方式上,本文认为,“空间”虽有利于突显状态变化事件与运动事件的共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作为一个概念领域的特质。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状态变化事件在“形”和“义”两方面都与运动事件存在不同。对此,“属性的时间历程”比“状态的抽象位移”更具解释力。由此,本文认为,在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化中,“时间”是更具优势的路径。当然,由于同源性和隐喻投射,“空间”和“时间”在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化中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其次,在状态变化事件的编码中,“经济性”、“象似性”,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充分体现了语言结构和功能压制的相对平衡。此外,语言的类型特质、传统习俗、动态运用和历时发展等多种因素也对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形义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上,本文以“状态变化事件”为切入点为汉英比较研究发掘了新的对比基础。同时,本文关于状态变化事件的集中讨论不仅可以为其他下属事件的个性分析提供参考,还有利于改变目前宏事件研究的停滞现状。
吴笑双[4](2018)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补结构计量及其语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动补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其是由动词和补语两部分组成的句法结构,一般认为补语部分对动词部分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不少学者认为它在印欧语系中没有对应的形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正是动补结构这种特殊性和重要性,吸引着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语料、运用不同方法、采用不同理论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语料为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的课文内容,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第一,提取和标注。抽取出语料(共8695句)中所有的动补结构(含动补复合词),共得到7432个动补结构,其中53.89%的句子中有动补结构,且动补结构中58.40%是动补复合词。同时,用抽象语义表示(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简写为AMR)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标注,合作标注了 8587句。第二,动补结构分类。从词性接续上将这些动补结构分为三类:非动补结构的VA接续对、VA接续对的动补结构、非VA接续对的动补结构。进一步统计了这些动补结构补语的词性,发现以动词、介词和形容词居多。结合补语语义将动补结构分为8类:动趋式动补结构、动程式动补结构、动量式动补结构、动介式动补结构、动距式动补结构、动时式动补结构、动结式动补结构和动状式动补结构。其中分布最多的是动趋式动补结构、动结式动补结构和动介式动补结构,占所有动补结构的91.72%。并抽取出每种类型的结构型、动词词型和补语词型。第三,语义关系统计分析。基于CAMR标注信息来描述动补结构中的语义关系,分为父子关系、论元共享以及其他。父子关系涉及动补结构的核心问题,存在部分补语处在核心位置的情况;动词和补语的论元共享共有13种情况,最主要的有两种,补语的arg0(常为补语的主体论元)和动词的arg0(常为动词的主体论元)共享,以及补语的arg0和动词的arg1(常为动词的客体论元)共享。第四,特殊形式的分析和信息表的建立。提取动补结构中的V单+A单形式(共213个),按动词部分有无客体论元以及补语部分有无客体论元,可分为4种情况。并根据语料中存在的213个V单+A单的接续动补结构,整合了一个针对A单的特征信息表,包含A单的语义信息和语义关系信息等。
王艳[5](2017)在《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果”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功能范畴,但不同语言在表达这一功能范畴时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由于结果常由动作、过程所引起,因此,反映到语言形式上,表原因的形式主要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为主,但也有一些语言(如汉语)可以由表状态的形容词表达原因。综合各语言事实,表达行为与结果范畴的语言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类:动词及其形态、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附加词短语、动词+名词及其以上几类的镜像序列,少数语言中存在形容词+形容词的情况。本文使用“结果式”代指以上各种可能的语言形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结果式的某些蕴含共性与语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对东亚区域范围内的语言的结果式进行研究。语言系属上,依次对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进行介绍。句法语义上,从结果式的句法表征、语义解释以及句法-语义界面进行研究。最后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所形成的交点间的规律及其蕴含共性,探求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其相应规则的动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形态句法的特点从人类对“动作-结果”不同的认知策略来看,编码形式可以有“先因后果”(V-R)与“先果后因”(R-V)两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先因后果”型,结果性成分R置于动作行为V之后,“V-R”的组合序列是各语言的优势序列。但这两大语系中也有少数语言存在“先果后因”的编码方式。但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日语中,“先果后因”型与“先因后果”型都是重要的编码策略。东亚地区结果式大致可以分为词汇型、形态型与分析型三类。词汇型、形态型的出现频率与形态变化的丰富程度呈正相关,而形态丰富的语言与VR凝固程度呈反相关。阿尔泰语系结果式以词汇型、形态型为主,藏缅语族的藏语、羌语次之,景颇语与缅语支仍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古代汉语与藏缅语编码形式非常相似。现代汉语以固定句法的VR为主,词汇型、形态型较少;越南语与汉语相近,苗瑶、侗台语族次之,彝语支也已经产生固定且能产的VR结果式。东亚地区结果式VR的发达程度,与语言形态丰富程度或者分析性特征显着程度有关,同时语序类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是否有固定的句法形式及其能产性高低对其进行分类,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分布有如下梯度:“汉语>越南语>苗瑶语族、侗台语族(泰语)>彝语支>日语>藏语>羌语>维吾尔语、韩语”。在藏缅语内部表现为“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藏语>羌语”。在彝语支内部也呈现一定层次,相较于彝语、傈僳语、纳西语,拉祜语有更为固定的句法形式与更强的类推力。东亚地区语言中进入结果式V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活动动词,有些语言允许状态谓词进入V的位置,但大多数语言中成就动词与完成动词不会出现在V的位置上。少数语言如汉语允许性质形容词出现在V的位置上。能进入结果式R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形容词、状态谓词、成就动词以及语义发生虚化的动词。东亚地区V、R、O、NEG语序倾向性符合WALS的统计结果,其中SVO语序的语言,“SNegVO”语序为优势语序,VR入句后的语序有三种:(i)“S-NegV-R-O”、(ii)“S-Neg-V-O-R”(iii)“S-V-O-Neg-R”。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中,否定副词进入结果式的语序倾向是“S-O-Neg-V-R”。(二)语义特点如果一种语言中没有弱结果式,那么它也没有强结果式。换言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强结果式,那么它必有弱结果式(Washio1999、2002)。弱结果式无标志,而强结果式有标志(Li Chao2007)。动作行为最自然的结果、规约性结果,容易与动词融合为VR,往往也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类推力越强,在越多的语言中使用。句法上有固定VR形式的语言,间接致使、强结果式更为多产。尽管其他语族的语言中也存在强结果式,但结果式的能产性并没有汉语的那么强。从跨语言来看,VR具有极强的类推力,语言中VR产生后,将会推动把更多的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压缩进VR内。从语义上看,语义相关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融合为VR结果式。使用连词的情况,多是语义相关度不高,V与R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宾语的结果式蕴含了指向主语的结果式。若一种语言有例外格标记结果式,那么它一定有指向宾语的结果式。(三)结果式事件结构模板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有四类图式:[ACT]CAUSE[BECOME]、[ACT]CAUSE[ACT]、[BECOME]CAUSE[BECOME]、[BECOME]CAUSE[ACT]。其中,事件结构最为典型的是[[x ACT]CAUSE[BECOME[y]]]。先果后因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主要是“[[BECOME[x]]BY[x ACTy]]”。东亚地区语言连动式比较发达,因此,表示高使动性动作的动词(“[x ACTy]”)可以出现在R的位置上。由于有的语言状态谓词不能出现在原因性成分位置(即V)上,因此,不会出现[[BECOME[x<STATE1>]]CAUSE[BECOME[x<STATE2>]]]。但汉语中有[[x]CAUSE[x ACTy]]类表示低使动性的性状形容词引发高使动性的动作。东亚语言结果式的出现与发展,既有语言内部因素也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汉语结果式具有形式固定、组合灵活、能产性强的特点,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结果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相同语序类型的苗瑶、侗台语族,也影响到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族。许多少数民族语的结果式的句法形式越来越趋于固定,更具有类推力。总之,语言接触推动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本文研究为结果式跨语言研究提供类型差异与共性的证据,有助于突破各单语研究的局限,重新认识这一个范畴,也有助于促进结果式在机器翻译与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马婷婷[6](2016)在《现代汉语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语义语法”思想指导下,立足于汉语动结式的计算机解读,将传统结构主义方法同语料库统计方法结合起来,结合认知功能语法的原型理论对汉语动结式的语义指向对象(语义联项)、指向方向(指向)、指向数量(指量)和指向范围(指域)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同时运用语言象似性理论及焦点-背景理论等对相关的句法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流程。全文共7章,除去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共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结果补语谓词的计量统计研究。在已有结果补语谓词统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动结式的语义特征,找出了谓词充当结果补语的核心语义特征:[+可变]和[+他控],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形式鉴别标准。指出谓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能力是有层次的。谓词充当结果补语还受到音节、使用频率、词汇独立性程度、与动词的组配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中能够充当结果补语的形容词进行了分义项统计,并收集、整理了能够充当结果补语的动词。第三章:结果补语语义联项。以“语义双向选择论”为指导思想,运用原型理论对名词性结果补语语义联项的论元结构作了全方位解析;并分析动词性结果补语语义联项的类别特征。指出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包括指向人或事物、指向动作行为两大类型,分别以指向述语动词的客体论元、单指动作行为为原型。结果补语的语义联项直接取决于结果补语谓词本身的语义特征。第四章:语义联项与动结式句式分布。以结果补语语义联项为线索全面描写不同指向动结式的句式分布、解释分布规律、并统计真实语料中动结式的句式分布以验证本部分的理论推理。所有的指物式致使义动结式都能进入“把”字句,“把”字句是判断指物式结果补语语义联项的试金石。动结式能否进入重动句受动结式的语用义、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之间的语义距离及述语动词的配价制约。而由二价有生谓词充当结果补语时,补语语义指向不需满足一般指向规律。指动式动结式在话题句和“被”字句的分布呈互补状态,其句法分布受述语动词配价的影响。第五章:结果补语语义指向、指域与指量。从语义指向的方向、数量、范围对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进行多方位考察,指出不同维度下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一般性规律,并从认知的角度给予解释。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不同层面受不同因素的制约,根据制约因素的作用力归纳出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判定准则。结果补语语义联项受制于结果补语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方向受“距离象似性"原则和“凸显原则”的影响。指物式动结式的语义指向在自然语序中优先后指名词性成分;特异语序的标记句“把”字句中,优先指向“把"的宾语;非标记句中,则指向主语名词。第六章: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策略与流程。在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判定准则指导下,将语义规则与数据统计相结合,运用排除法制定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流程。
王刚[7](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詹卫东[8](2013)在《复合事件的语义结构与现代汉语述结式的成立条件分析》文中提出现代汉语的述结式(比如"吃饱、洗干净、站稳、哭红"等)是两个谓词性成分(记作V1,V2)复合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整体(记作V—R),其主要的句法表现又跟一个单独的动词很接近。本文认为,述结式兼有短语和词的双重性质,是现代汉语对"原因—结果"复合事件的压缩编码形式。V1跟V2要构成典型的述结式,需满足条件:(1)V1有动作行为义或状态义,V2有状态义;(2)V1和V2各自代表的两个事件存在"原因—结果"关系;(3)V1"原因"事件和V2"结果"事件之间的语义距离要适当,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
柯伟智[9](2013)在《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最终想得出来的结果是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的有效参考。为此,论文的工作步骤分成3个:1)在泰语语法体系中找出泰语表达结果意义的成分是什么;2)从性质、结构、搭配等3个角度进行汉泰表达结果意义成分的对比分析;3)给目前泰国学习者存在的结果补语的使用问题提供解决的建议和意见。每个工作步骤依如下操作:任务一,对泰语语法着作、学术论文、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分析,即第四章的内容;任务二:基于Chang(2001)的5种汉语动结式类型进行汉泰句式对比研究,即第五章的内容,基于周芳(2006)的充当结果补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成果深入进行汉泰词语搭配的对比研究,以两种语言所搭配的相同、相近、相异等三种情况作为对比的主要思路(第六章的内容);任务三:从本文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对目前存在的结果补语偏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做出针对泰国学习者的结果补语教学建议(第七章的内容)。本文的研究成果共有3个方面,即:汉语结果补语与其泰语对应形式的性质、结构、搭配对应等,研究发现:1)汉语结果补语在泰语中的对应形式是无标记的连动结构和有标记的复合句。2)汉语结果补语可以用本项研究基于事件结构的构式提出的“根基结构”对应,作为汉语结果补语句的泰语对应句式。3)限于周芳(2006)提出的28个搭配频率高的补语词的范畴里,将其分为一级词语9个,二级词语19个,并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汉语和泰语有6个补语词是汉泰能一对一的对应(属于汉泰词语相同的类型);有14个补语词是属于汉泰词语相近的类型,这个类型不能只用一个泰语词来对应,但是其每个对应词语都有具体的规律;有8个补语词的搭配没有明确的泰语对应,必须根据泰语词语的搭配限制进行选词(属于相异的类型)。汉泰词语搭配相异的类型除了上述8个词语之外,还有一些属于词语型搭配的动结式在泰语里有不同的对应方法,即有的是词语型翻译(泰语用一个词对应),有的是结构型翻译(泰语还保留主动词和结果动词的搭配结构)。相异的类型也有汉语的动补搭配不存在于泰语的搭配的情况,也有泰语一个词语能对应几个汉语补语词的情况。本文认为最有可能会给泰国学习者带来使用问题的只有汉泰多对一的情况而已,即相异类型的最后一类情况,因为学习者很难辨别选用哪一汉语词语才合适。汉泰一对多的情况只能给学习者带来一些理解问题,但是可能不会带来太多产出方面的问题。汉泰多对一的情况,虽然学习者很容易理解,但是可能有回避和依赖的问题。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之后,本文建议针对泰国学习者进的结果补语的教学应该用“事件的根基结构模式”作为结果补语的教学工具,其教学步骤为以下3步:1)如何设置一个事件的根基结构模式;2)如何省略重复的成分;3)如何组成汉语的句子。
曾学慧[10](2012)在《《野叟曝言》述补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述补结构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结构,从界定以来就受到整个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对其产生、发展、分类、构成以及其意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现了许多的专书和专题研究,许多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专书被用来研究分析述补结构的发展过程和所具有的特征,探讨其发展规律,历史和断代研究都获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以专书《野叟曝言》为对象,对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述补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各类述补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穷尽式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描述和比较,了解《野叟曝言》的述补结构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功能;并且通过与《红楼梦》的共时比较,与《水浒传》《醒世姻缘传》的历时比较,凸显其特征并总结述补结构的相关发展趋势。本文对述补结构采取两分法,分为粘合式和组合式述补结构,按照结构组成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逐个进行分析,将《野叟曝言》中的整个述补结构分为:动结式、动趋式、V+得+(O)、V+得+C、V+不+C等,本文将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述补结构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范围做了大致阐述,同时对语料《野》版本及价值进行描述,对其中述补结构进行初略分类。第二章:述补结构的句法平面研究,从句法构成以及句中呈现的方式和数据统计,对粘合式和组合式述补结构进行穷尽式描述和分析比较。第三章:述补结构的语义平面研究,从构成的补语意义和语义指向几方面对其进行语义上的分析,深层次探讨结构内部成分作用和结构意义。第四章:述补结构的语用平面研究,从语言使用的语境、感情色彩以及句子的焦点和语气上对述补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其在当时社会语言环境下使用的现实需要和特征。第五章:述补结构的共时历时比较,将《野》和《红》述补结构从数据和特征上进行共时比较,了解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述补结构的特殊性;同时将《野》与《醒》《水》进行比较,探讨出一些发展趋势。第六章:小结,主要是对《野》中的述补结构做总结。
二、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句法语义的理论发展及应用探索 |
第一节 句法语义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句法结构表示方法及资源建设概述 |
第三节 英文AMR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A-CAMR表示体系 |
第一节 英汉AMR表示体系 |
第二节 CA-CAMR表示方法 |
第三节 CA-CAMR标注体系 |
第四节 CA-CAMR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CAMR语料库构建 |
第一节 人机结合的CAMR语料标注方法 |
第二节 语料标注一致性统计与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语料标注不一致现象消解策略 |
第四节 CA-CAMR语料标注规范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CAMR语料库标注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一节 CA-CAMR基本数据及图结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CA-CAMR论元共享统计分析 |
第三节 CA-CAMR特殊句法结构表示及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CAMR应用:语义省略研究 |
第一节 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基于CA-CAMR汉语语义省略研究 |
第三节 基于CA-CAMR省略“的”字结构自动识别与补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现代汉语致使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0.2.1 致使范畴的研究综述 |
0.2.2 致使语义的研究综述 |
0.2.3 致使表达的研究综述 |
0.2.4 致使语用的研究综述 |
0.2.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语料来源 |
0.4 本章小结 |
第1章 致使语义范畴性质和特征 |
1.1 研究前提和致使概念的断定 |
1.1.1 语言观及语法观简述 |
1.1.2 概念的判定和解释 |
1.1.3 致使语义结构要素 |
1.1.4 致使语义概念图示 |
1.2 致使语义和因果语义的辨析 |
1.2.1 因果关系的几种类型 |
1.2.2 两种关系的连接基础 |
1.2.3 两种关系联结的关节 |
1.2.4 致使事件和结果要素 |
1.3 致使语义范畴的特征分析 |
1.3.1 致使语义范畴的行为性 |
1.3.2 致使语义范畴的复合性 |
1.3.3 致使语义范畴的整体性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致使语义范畴的结构分析 |
2.1 致使事件前部特征分析 |
2.1.1 致使事件前部结构分析 |
2.1.2 致使事件前部语义分析 |
2.2 致使事件后部特征分析 |
2.2.1 致使事件后部结构分析 |
2.2.2 致使事件后部语义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上) |
3.1 致使语义的形式表现类型 |
3.2 致使关系形式表现的层级 |
3.2.1 词汇层面致使义表达 |
3.2.2 单句层面致使义表达 |
3.2.3 句群层面表达致使义 |
3.3 致使关系表现形式的样态 |
3.3.1 使令义动词 |
3.3.2 使动动词 |
3.3.3 兼语格式 |
3.3.4 动结粘合式 |
3.3.5 动结组合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下) |
4.1 事件谓词视角看话语实现分类 |
4.1.1 以致使前事件谓词为核心的句群 |
4.1.2 以致使后事件谓词为核心的句群 |
4.1.3 以复合双事件谓词为核心的句群 |
4.1.4 本节小结 |
4.2 致使语义要素话语实现的顺序 |
4.2.1 致使语义表征的成分位置 |
4.2.2 致使语义表征的顺序标记 |
4.3 话语实现指称及单复句间转换 |
4.3.1 单句内前后事件谓词表义转换 |
4.3.2 致使单复句间表达的句式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致使语义的话语实现机制 |
5.1 致使语义表达与断言言语行为 |
5.2 两种主要维度看句式的调用 |
5.2.1 言者已知信息维度对句子的调用 |
5.2.2 致使关系特征维度看句子的调用 |
5.3 致使语义表达的动态性调取 |
5.3.1 交际功能视角下的流程综观 |
5.3.2 交际意图对话语形式的调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词化类型学的研究背景 |
1.1.2 “状态变化”的研究背景 |
1.1.3 “状态变化事件”的研究背景 |
1.2 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创新与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 |
1.3.2 本文的意义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宏事件 |
2.1.2 状态变化事件 |
2.1.3 词化类型学理论 |
2.1.4 其他的相关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3 语料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表现形式 |
3.1 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
3.1.1 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
3.1.2 英语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
3.1.3 状态变化事件之句法表现的汉英对比 |
3.2 状态变化事件之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
3.2.1 汉语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
3.2.2 英语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
3.2.3 框架事件之编码形式的汉英对比 |
3.3 状态变化事件之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
3.3.1 汉语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
3.3.2 英语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
3.3.3 副事件之编码形式的汉英对比 |
3.4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
3.4.1 汉语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
3.4.2 英语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
3.4.3 形态成分之表现形式的汉英对比 |
3.5 状态变化事件之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
3.5.1 汉语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
3.5.2 英语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
3.5.3 致使要素之表现形式的汉英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内涵 |
4.1 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
4.1.1 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
4.1.2 英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
4.1.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表征的汉英对比 |
4.2 状态变化事件之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
4.2.1 汉语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
4.2.2 英语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
4.2.3 动词词根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3 状态变化事件之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
4.3.1 汉语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
4.3.2 英语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
4.3.3 卫星语素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4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
4.4.1 汉语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
4.4.2 英语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
4.4.3 形态成分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5 状态变化事件之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
4.5.1 汉语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
4.5.2 英语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
4.5.3 参与者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义类型 |
5.1 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关联 |
5.1.1 汉英句法-语义的映射联结 |
5.1.2 汉英形式-语义的对应关系 |
5.1.3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义关联的汉英对比 |
5.2 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
5.2.1 汉英动词词根的词汇化模式 |
5.2.2 汉英卫星语素的词汇化模式 |
5.2.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词汇化模式的汉英对比 |
5.3 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递增分析 |
5.3.1 汉英动词词根的语义递增分析 |
5.3.2 汉英卫星语素的语义递增分析 |
5.3.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递增的汉英对比 |
5.4 状态变化事件的整合类型 |
5.4.1 汉英框架事件的整合类型 |
5.4.2 汉英副事件的整合类型 |
5.4.3 状态变化事件之整合类型的汉英对比 |
5.5 状态变化事件的参与者与事件表达 |
5.5.1 汉英参与者的生命度与事件的句式选用 |
5.5.2 汉英参与者的生命度与动词的使役交替 |
5.5.3 状态变化事件之参与者与事件表达的汉英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理据探究 |
6.1 状态变化事件与事件的编码方式 |
6.1.1 状态变化事件的空间特质 |
6.1.2 状态变化事件的时间内涵 |
6.1.3 状态变化事件的时空隐喻 |
6.2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编码原则 |
6.2.1 状态变化事件与“象似性” |
6.2.2 状态变化事件与“经济性” |
6.2.3 编码原则的相互作用 |
6.3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类型特质 |
6.3.1 汉英的分析与综合 |
6.3.2 汉英的意合与形合 |
6.3.3 汉英的动态与静态 |
6.4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语用特征 |
6.4.1 汉英的传统习俗 |
6.4.2 汉英的运用特色 |
6.4.3 汉英的发展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发现 |
7.2 本文的不足与反思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参考工具书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补结构计量及其语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动补结构研究综述 |
一、动补结构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二、动补结构的小类研究 |
三、动补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动补结构的语义关系研究综述 |
第三节 AMR的相关综述 |
一、AMR概念 |
二、AMR结构 |
三、AMR的建设及应用 |
第四节 知识库的研究综述 |
一、聚合型知识库 |
二、组合型知识库 |
三、综合型知识库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补结构的抽取及标注 |
第一节 语料的选取 |
一、语料选取问题 |
二、本课题语料选取 |
第二节 动补结构的抽取 |
一、动词抽取 |
二、补语抽取 |
三、抽取过程 |
第三节 动补结构抽取的问题 |
一、特殊补语抽取 |
二、复合词抽取 |
三、VA接续对抽取 |
四、特殊情况抽取 |
第四节 动补结构的AMR标注 |
一、基本标注 |
二、标注说明 |
三、标注整理 |
第三章 动补结构的初步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动补结构的分布概况 |
一、抽取结果概况 |
二、分类情况 |
第二节 动词和补语的搭配 |
一、动词类型 |
二、补语类型 |
三、动补搭配类型 |
第三节 动补结构中的复合词 |
一、动补复合词的概念 |
二、动补复合词的分布 |
三、语料中的动补复合词类型 |
第四节 动补结构中的核心问题 |
一、动词为核心 |
二、补语为核心 |
三、动补核心分布可能 |
第五节 非动补的VA接续对 |
一、非动补的VA接续对概念 |
二、非动补的VA接续对类型 |
三、非动补的VA接续对的启发 |
第四章 动补结构的语义关系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动补结构中的父子关系 |
一、动词为父结点 |
二、补语为父结点 |
三、小结 |
第二节 动补结构中的论元共享 |
一、动补结构与连动结构 |
二、动补结构中论元共享概况 |
第三节 动补结构中的补语语义关系 |
一、补语的语义关系分布 |
二、补语的语义关系类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补结构中其他分问题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动补结构和回边等的关系 |
第二节 动补结构距离 |
一、中间词分布 |
二、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补结构的时体 |
一、动补结构的时体与动补的关系 |
二、动补结构的时体与象似性原则 |
第四节 补语多指 |
第五节 主宾换位 |
第六节 动补结构的音韵 |
第六章 V_单+A_单动补结构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V_单+A_单动补结构类型及分布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V_单+A_单动补结构的形容词的语义关系的统计与分析 |
一、V_单+A_单动补结构中补语子结点数分布 |
二、V_单+A_单动补结构中论元共享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A单_特征信息表 |
一、V_单+A_单动补结构中A_单的语义信息 |
二、V_单+A_单动补结构中A_单的语义关系信息 |
三、V_单+A_单动补结构中A_单特征信息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1: 动补结构搭配结构型 |
附录 2: 各类型动补结构结构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第二章 结果式研究综述 |
2.1 VR结果式的界定 |
2.1.1 关于真假结果式VR的讨论 |
2.1.2 关于VR结果式的名称 |
2.1.3 结果式的特点 |
2.1.4 结果式VR的判定 |
2.1.5 跨语言研究中结果式的定义 |
2.2 结果式形态与句法 |
2.2.1 V与R的类型 |
2.2.2 V、R、O排序 |
2.3 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2.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2.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2.4 结果式论元实现 |
2.4.1 有关句法映射的观点 |
2.4.2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2.4.3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结果式 |
3.1 汉语概况 |
3.2 汉语结果式句法表现 |
3.2.1 现代汉语结果式的编码形式 |
3.2.2 进入结果式VR的词类及结果式类型 |
3.2.3 VR特殊用法及其相关句式 |
3.2.4 汉语结果式句法在历时上的演变 |
3.3 汉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3.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3.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3.4 汉语结果式论元实现 |
3.4.1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3.4.2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 |
4.1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概况 |
4.1.1 藏缅语族语言概况 |
4.1.2 藏缅语族结果式研究现状 |
4.2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的形态与句法 |
4.2.1 藏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2 羌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3 景颇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4 缅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5 彝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6 藏缅语结果式句法表现的特点 |
4.3 藏缅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4.3.1 藏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2 羌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3 景颇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4 缅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5 彝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4 藏缅语族结果式论元实现 |
4.4.1 藏语与羌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2 景颇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3 载瓦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4 拉祜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 |
5.1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概况 |
5.1.1 苗瑶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1.2 侗台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2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2.1 结果式的判定标准 |
5.2.2 苗瑶语族结果式句法表现 |
5.2.3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3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3.1 苗瑶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5.3.2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4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1 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2 壮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3 傣语与泰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亚语系结果式 |
6.1 南亚语系概况 |
6.1.1 南亚语系语言概况 |
6.1.2 南亚语系结果式研究现状 |
6.2 南亚语系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6.2.1 V-R类型 |
6.2.2 使动范畴 |
6.2.3 “先果后因”的编码形式 |
6.3 结果式的其他句法表现 |
6.3.1 关于V、R、O的语序 |
6.3.2 处置式、被动句 |
6.3.3 可能式、否定形式 |
6.4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6.4.1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6.4.2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6.5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1 佤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2 越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 |
7.1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研究概况 |
7.2 维吾尔语结果式 |
7.2.1 维吾尔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2.2 维吾尔语结果式的语义与事件结构模板 |
7.3 韩语结果式 |
7.3.1 韩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3.2 韩语结果式语义特点 |
7.3.3 韩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4 日语结果式 |
7.4.1 日语结果式的研究概况 |
7.4.2 日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4.3 日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7.4.4 日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跨语言的规则与类型学解释 |
8.1 关于形态句法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则 |
8.1.1 各语言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8.1.2 各语言进入V、R的词类 |
8.1.3 语序类型(SOV\SVO)与V、R、O组合的倾向性 |
8.1.4 结果式与处置句、被动句的关系 |
8.1.5 结果式的否定形式 |
8.2 关于语义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2.1 强弱结果式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2 指向宾语与主语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3 歧义句 |
8.3 关于事件结构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4 结果式VR在东亚地区语言中普遍使用的条件 |
8.4.1 语言内部因素 |
8.4.2 语言外部因素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
9.2 本文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现代汉语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4 理论背景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结果补语谓词的计量研究 |
2.1 结果补语谓词的计量统计现状 |
2.2 形容词结果补语的计量标准 |
2.3 动词结果补语的计量标准 |
2.4 结果补语选择谓词的特点 |
2.5 结果补语谓词的计量统计 |
2.6 本章小结 |
3 结果补语的语义联项 |
3.1 结果补语语义联项概述 |
3.2 基于论元结构分析的指物式动结式 |
3.3 基于“语义双向选择论”的指动式动结式 |
3.4 本章小结 |
4 语义联项与动结式的句式分布 |
4.1 动结式主要分布的句式 |
4.2 指物式动结式的句式分布及其规律 |
4.3 指动式动结式的句式分布及其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指域和指量 |
5.1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规律 |
5.2 结果补语语义指域特征 |
5.3 结果补语语义指量特征 |
5.4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制约因素 |
5.5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判断方法与原则 |
5.6 本章小结 |
6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计算机识别 |
6.1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策略 |
6.2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流程 |
6.3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流程的解读 |
6.4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计算机识别流程的不足 |
7 结语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4 研究步骤和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用词说明 |
第二章 结果补语和对比分析研究综述 |
2.1 结果补语研究综述 |
2.1.1 动结式的性质 |
2.1.2 结果补语与句型的关系 |
2.1.3 动结式中的补语的语义研究 |
2.1.4 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 |
2.2 对比分析的研究综述 |
2.2.1 对比分析的产生 |
2.2.2 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3 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模式 |
2.2.4 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的研究理论 |
3.1 事件结构理论(Event Structure) |
3.1.1 事件类型 |
3.1.2 事件类型的句法性质 |
3.1.3 事件的情景复合 |
3.1.4 事件成分融合和事件投射与汉英动结式的对比 |
3.1.5 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
3.2 构架事件理论(framing-event) |
3.3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补语在泰语语法体系中的对应结构 |
4.1 泰语基本语法结构简介 |
4.2 泰语语法体系中的“补语成分”概述 |
4.2.1 《语言学里的泰语语法》的观点 |
4.2.2 《泰语结构:语法体系》的观点 |
4.2.3 《泰语语法》的观点 |
4.3 汉语结果补语的泰语对应结构 |
4.3.1 泰语的连动结构(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
4.3.2 由关联词(?)on~(33)(?)连接的复合句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泰结果补语句对比 |
5.1 泰语的结果根基结构 |
5.2 汉语动结式的类型及其相关结构 |
5.2.1 汉语动结式的类型 |
5.2.2 动结式的事件结构和根基结构分析 |
5.3 同主连谓类的汉泰对比分析 |
5.3.1 不及物型的同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3.2 及物型的同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4 异主连谓类的汉泰对比分析 |
5.4.1 不及物型的异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4.2 及物型的异主连谓类的对比分析 |
5.5 兼语类的对比分析 |
5.6 汉泰结果补语的对比总结 |
5.6.1 语序问题 |
5.6.2 泰语结果标记词(关联词)(?)的使用 |
5.6.3 泰语使成动词 t~ham~(33)、h1aj~(41)、t~ham~(33)haj~(41) (?)的使用 |
5.6.4 汉泰语言对事件角色的省略差异问题 |
第六章 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的词语搭配对比 |
6.1 结果补语搭配的考察 |
6.2 结果补语的搭配原则与搭配类别 |
6.3 一级词语的搭配与对比分析 |
6.3.1 “到”的分析 |
6.3.2 “好”的分析 |
6.3.3 “完”的分析 |
6.3.4 “成”的分析 |
6.3.5 “见”的分析 |
6.3.6 “掉”的分析 |
6.3.7 “死”的分析 |
6.3.8 “破”的分析 |
6.3.9 “清楚”的分析 |
6.4 搭配频率高的二级词语的搭配与对比分析 |
6.4.1 搭配频率高的二级词语的搭配类型 |
6.4.3 搭配频率高的二级词语的汉泰对比 |
6.5 对比总结 |
6.5.1 汉泰词语相同情况 |
6.5.2 汉泰词语相近情况 |
6.5.3 汉泰词语相异情况 |
6.6 小结 |
第七章 针对泰国学习者的结果补语教学建议 |
7.1 泰国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的情况调查 |
7.1.1 泰国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的感知调查结果 |
7.1.2 泰国学习者使用结果补语的产出调查结果 |
7.2 针对泰国学习者结果补语偏误的预测与该注意之处 |
7.2.1 结果补语的句型教学上该注意的现象 |
7.2.2 结果补语的语义搭配在教学上该注意的现象 |
7.3 针对泰国学习者的结果补语教学建议 |
7.3.1 事件的根基结构模式 |
7.3.2 省略的规则 |
7.3.3 事件连接组成句子的规则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8.2 本文的创新 |
8.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搭配频率高的结果补语的词语搭配 |
附录2: 调查问卷样本 |
致谢 |
(10)《野叟曝言》述补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述补结构和《野》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语料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
第四节 《野》的述补结构分类 |
第二章 述补结构的句法平面研究 |
第一节 粘合式述补结构 |
第二节 组合式述补结构 |
第三章 述补结构的语义平面研究 |
第一节 粘合式述补结构 |
第二节 组合式述补结构 |
第四章 述补结构的语用平面研究 |
第一节 粘合式述补结构 |
第二节 组合式述补结构 |
第五章 述补结构的共时历时比较 |
第一节 与《红》述补结构的共时比较 |
第二节 与《醒》《水》述补结构的历时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四、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戴茹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2]现代汉语致使语义范畴研究[D]. 丁新峰. 吉林大学, 2019(02)
- [3]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D]. 倪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补结构计量及其语义关系研究[D]. 吴笑双.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现代汉语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 马婷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7]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8]复合事件的语义结构与现代汉语述结式的成立条件分析[J]. 詹卫东. 对外汉语研究, 2013(01)
- [9]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D]. 柯伟智. 北京大学, 2013(10)
- [10]《野叟曝言》述补结构研究[D]. 曾学慧. 浙江财经学院,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