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业作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害怕失败动机,道德认同,学业作弊,高职院校
学业作弊论文文献综述
徐亚萍[1](2016)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作弊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失败恐惧动机、道德认同(包括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其学业作弊倾向的影响。采用学业作弊问卷失败、表现评估问卷和道德认同问卷测量了283名高职院校大学生。结果发现,较高比例的高职院校学生(83.2%)至少从事过一次以上的学业作弊。男学生比女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业作弊倾向,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业作弊倾向。失败恐惧动机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作弊倾向,而内化道德认同则降低了他们的学业作弊倾向。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内化道德认同能够抑制失败恐惧动机所引发的学业作弊倾向,只有在那些内化道德认同较低的高职院校学生中失败恐惧动机才会导致学业作弊。但是,象征化道德认同并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业作弊倾向。(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6年02期)
魏祝颖[2](2013)在《大学生学业作弊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目前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学生个体特征及心理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学业作弊的原因,提出减少大学生学业作弊行为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轻工教育》期刊2013年04期)
曹莉萍[3](2010)在《大学生学业作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业作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不道德行为的蔓延,将严重影响学生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降低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此现象的危害性早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从影响学业作弊的因素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对影响学业作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梳理。(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10期)
曹莉萍[4](2010)在《大学生学业作弊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校园中,学业作弊现象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对此现象的研究和整治刻不容缓。国外学者对学业作弊的影响因素做过大量的探讨,而国内对此不良现象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本研究通过测量学业作弊的测验程序,并创设特定的情境(成败反馈),且把个人因素(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考虑在内,探讨个人和情境因素对学业作弊的影响。研究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测验材料的筛选及《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问卷》的修订,然后是学业作弊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修订的《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α为0.823,可以作为有效的测量工具。(2)接受失败反馈后的作弊水平显着高于接受成功反馈后的作弊水平。(3)高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个体的作弊水平显着高于低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个体的作弊水平。(4)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个体与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个体的作弊水平差异不显着,但两者都显着高于掌握目标定向个体的作弊水平。(5)成败反馈与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在作弊水平上交互作用显着。接受失败反馈后,高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个体的作弊水平显着高于低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个体的作弊水平;接受成功反馈后,二者的作弊水平没有显着差异。高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个体,接受失败反馈后的作弊水平显着高于接受成功反馈后的作弊水平;低学业-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个体,接受失败反馈后的作弊水平和接受成功反馈后的作弊水平差异不显着。(6)成败反馈与成就目标定向在作弊水平上交互作用显着。接受失败反馈后,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个体的作弊水平显着高于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个体的作弊水平;而接受成功反馈后,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个体的作弊水平却高于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个体的作弊水平,但差异不显着。叁种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接受失败反馈后的作弊水平都高于接受成功反馈后的作弊水平;成绩回避目标定向的个体接受失败反馈后的作弊水平显着高于接受成功反馈后的作弊水平;而掌握目标定向的个体、成绩接近目标定向的个体接受成功反馈后的作弊水平和接受失败反馈后的作弊水平的差异都是不显着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4-01)
陈向丽[5](2009)在《大学生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作弊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并探讨其与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作弊量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对806名大学生测量。结果:①只有3名被试报告自己不存在任何类型的学业作弊行为,男生的学业作弊要显着多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作弊行为显着增加。②学业作弊与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学业自我效能显着负相关,与成绩回避目标显着正相关。③性别、年级、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业作弊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结论:学业作弊是大学校园十分普遍的问题,并受到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郑晓皖[6](2008)在《浅论青少年学生学业作弊现象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有效地禁止和扼制学生在课业上作弊剽窃的现象的滋长和蔓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心理分析和教育环境等角度对课业作弊的现象进行探讨,并试图借鉴国外在预防学业不端行为的有效经验,来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本文来源于《希望月报(上半月)》期刊2008年02期)
陈向丽[7](2006)在《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业作弊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的问题。国外对此研究颇多,但国内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有。本研究主要探讨四个问题:一、我国的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如何;二、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业作弊行为及中立态度的影响:叁、学业作弊和中立态度是否存在着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四、学业作弊与中立态度的关系。经过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检验以及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最终研究成果如下: 1.学业作弊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十分严重的问题。 2.学业作弊存在着性别和年级差异,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着交互作用。男生的作弊行为显着高于女生,高年级的学生作弊行为显着多于低年级的学生。 3.成就目标定向对学生的作弊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掌握目标定向对学业作弊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学生的掌握目标定向水平越高,作弊行为就越少;成绩回避定向对与学生的学业作弊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学生的成绩回避定向水平越高,作弊行为则越多。成绩接近定向与作弊呈负相关,但对作弊没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4.把目标定向分为单一目标和多元目标后分析发现,高成绩回避定向组的作弊行为要多于其他组的作弊行为,多元目标组中高回避高掌握组的作弊行为最多。进一步证实了学生的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对于学业作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5.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作弊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学生的学业效能感越高,学业作弊行为越少。 6.中立态度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学生对作弊的中立态度强度有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于学生的中立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是掌握目标定向和学业自我效能,随着学生掌握目标定向水平的提高或学业效能感的增强,学生对作弊的中立态度会减弱。 7.学生的学业作弊现状对学生的中立态度有很强的预测作用。作弊行为越多,学生对作弊中立化的程度就越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学业作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目前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学生个体特征及心理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学业作弊的原因,提出减少大学生学业作弊行为的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业作弊论文参考文献
[1].徐亚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作弊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6
[2].魏祝颖.大学生学业作弊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
[3].曹莉萍.大学生学业作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10
[4].曹莉萍.大学生学业作弊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
[5].陈向丽.大学生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作弊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6].郑晓皖.浅论青少年学生学业作弊现象及其对策[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
[7].陈向丽.大学生学业作弊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