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极大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以此为背景,在批判继承前人自然观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生态自然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实践的基本观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国外发展大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构想为进行全球生态治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1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形成背景
1.1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1.1 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生于18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
虽然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其本质上是趋利的,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具有自私性和掠夺性。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大自然进行毫无节制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短缺这些都已经成为阻碍整个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步形成,并成为了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武器。
1.1.2 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
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都成为了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生态意识逐渐觉醒。
黑格尔从“绝对精神”,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自然界就是绝对精神的产物,是人绝对理念的外化结果,具有非常鲜明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因此,可以说黑格尔的自然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但不可否定,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观点建立在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基础之上,主张改造和利用自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在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也不能一味地顺从自然,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但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宗教神学思想束缚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过分夸大了人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把人引向了另一个极端。
1.2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1.2.1 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
法团主义路径的核心观点认为,社区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社区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社区治理是以国家为主、社会为辅,国家吸纳社会构成的一种治理体系。在社区治理改革过程中,国家其实从未(也不可能)退场,只是改变了控制社会的策略——从单位社会时期的一统控制转向国家的“择机介入”。②当前,国家通过社区建设将权力下沉到基层社会和社区,将作为社会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吸纳入政府体制,通过体制内部的权力优化重组来推进社会治理和发展。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达尔文、哥白尼、牛顿等自然科学家为代表、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自然观。他们开始探索世间万物的规律,认为世间万物都存在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这些规律都能够被人类所掌握。自然科学家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发现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进化论。这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为马克思客观认识自然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翻了传统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马克思也高度赞扬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论是其唯物史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开始探索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逐渐探索并形成了许多生态思想,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种种弊端,并就其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自然观和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方法,来指导全球生态治理。
1.2.2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为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至今没有治愈该病的药物,疫苗成了抵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惟一希望。10月初,在维也纳召开的欧洲阿尔茨海默病大会上,专家们宣布阿尔茨海默病疫苗将首次开始进行人体试验。这标志着使用疫苗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设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实现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坚定地批判了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在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为自己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和确立奠定了基础。
1.2.3 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扬弃
德国古典哲学在费尔巴哈这里走向了终结。费尔巴哈坚定地批判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并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在费尔巴哈看来,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由此他认为,自然是哲学和科学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费尔巴哈虽然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但是他并没有继承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仍然是形而上学的。
2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2.1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今年头伏天,我到乡下征求整理出版《黑暗传》意见,到百峰村去见《黑暗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克从。老吴听说后非常高兴,当天,我们谈的十分投缘。
拔牙位点的保存对牙槽骨的保存有着重要作用,随着CGF的出现,拔牙位点保存多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朱佳[17]在临床上通过对因外伤或慢性根尖周炎无法保留的20颗前牙放入CGF与Bio-Oss骨粉混合物,术后20个拔牙位点愈合良好,术后18个月,龈乳头和龈缘高度恢复良好。提示CGF联合植骨材料在拔牙位点保存的运用值得推广。
3.2.1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自然界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人,人是自然界不断发展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人本身就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自然。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方面,这是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人的生产劳动,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劳动对象,都有赖于自然。可以说,没有自然,人类就无法正常地生存和发展。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对自然的积极意义,他认为,自然之所以成为人的自然,是因为它渗透了人的劳动和实践。人的本性和价值的意义在于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否则人类将不得不自食其力。
2.1.1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依靠自然
2.1.2 人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类只有依靠自然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顺应自然,运用规律进行具体的生产实践,而不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坏自然界的平衡。但是,尊重和顺应自然并不是对大自然听之任之,而是要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去改造和利用自然,使自然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2.2 实践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2.3.2 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他认为,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还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人类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实践中深入探索。作为自然界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关系到自然界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类为自然创造了许多新的物质形态,在这一时期,人类也取得了充分的进步和巨大提升。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和目的性、规律性相统一的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把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与自然相互渗透和统一。
2.2.2 实践是自然观变化和发展的依据
在古代,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把自然当作生产生活资料的提供者,他们服从自然的力量,被动地依靠自然生产和生活,很难形成科学的自然观。随着农业文明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开始发展,人们开始掌握一部分自然规律,开始初步认识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活动是以手工劳作为代表的,并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是一种简单和谐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迅猛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人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逐渐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想法,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出现对立。
这些都可以表明,自然观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2.3 自然、人、社会是统一的有机体
马克思认为,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把握生态环境问题,要把自然、人、社会看作统一的有机体,正确把握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3.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河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2013年国家级财政及河北省级财政共拨付项目专款69.8万元,2014年拨付资金56.54万元,2015年拨付资金43.28万元,2016年拨付资金43.28万元,共计212.9万元,足额资金的保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即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也包括其他社会要素。
社会有机体的不断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必然的。但在同时,在人类有意识参与的过程中,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也需要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使社会有机体成为不断发展进步的活的有机体,这就是马克思著名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2.2.1 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纽带
从社会有机体的角度看自然界、人和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是不断运动发展着的。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要求人类也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去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各种能力,在更好地适应自然界发展的基础上,为大自然创造更多新的物质,使自然界富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也会促进自然界的发展,自然界就会为人类提供更多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类物质,以此为人类造福。
修订后的中文版BA量表,总量表的Cronbach’s α=0.97,其中,“相信死后生命不会继续存在”分量表的Cronbach’s α=0.91, “相信死后生命继续存在”分量表Cronbach’s α=0.97。
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①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就任以来,多次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在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实现这一伟大构想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为指导,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由图4可知,添加红曲红肉脯的红度值明显最好,在任意浓度下均高于其他三类发色剂。随着红曲红浓度的提高,红度值逐渐升高,当浓度为0.008%时,红度值最高,为14.64,与浓度为0.01%时基本持平,因此从成本考虑,红曲红最佳添加浓度为0.008%。亚硝酸盐的发色性能基本与蛋黄粉持平,略有偏高,而辣椒红的发色性能则最低。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提高以及人口加速老龄化,特殊食品产业迎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特殊食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产业环境日趋向好,安全指数逐年攀升,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但是,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违法添加等风险依然存在,我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将继续把好注册关、监管关和整治关。
3.1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价值
3.1.1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前提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决反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片面发展的做法,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一战略要求我们在大力开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不仅要保证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且要保证不能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提出人类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为指导,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以保证当代人在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子孙后代的未来发展也能够享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所能提供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3.1.2 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其中就包括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就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不仅是中国,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首先就是要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制度,走绿色发展之路;其次,就是要把自然环境保护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绿色美好的和谐家园;再次,就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增加绿色科技投入力度,引进绿色科技设备和人才,发展环保技术,开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以造福人类。
3.2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价值
呈脉状沿早白垩世新县二长花岗岩节理面产出,为(构造)蚀变石英脉型辉钼矿,矿体地表出露长度为125 m,厚度0.81~1.04 m,产状330°∠67°。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钼华、褐铁矿、黄铁矿。蚀变主要为硅化。脉石矿物主要为碎裂石英岩。围岩为蚀变较强的二长花岗岩,沿石英脉两侧围岩产生钾化、硅化蚀变。石英脉厚度越大,围岩的蚀变越强,距石英脉越近,围岩的蚀变亦越强;反之则蚀变逐渐减弱。矿石钼品位0.030%~0.031%,平均品位0.030%。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累积,从而温度不断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都是由于人类无休止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危害全球生态平衡,而且还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国家来说,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开发清洁能源。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要树立绿色生活观念,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改掉生活陋习,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从而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3.2.2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转变消费和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带给人类巨大的效益,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滥用,无休止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的星球,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转变消费和生活方式势在必行。
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并不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是通过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低碳生活观念,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我内蒙古的老家,曾经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问我,白老师,你坐在主席台,我在最后一排,我什么时候才能到你那个位置呢?我说老弟,角度不同,在我的位置上,你在第一排,你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到这儿来,我再也找不到一条可以走到你那儿去的路了。是我该羡慕你,还是你该羡慕我呢?怎么样过你此时此刻的青春?
3.2.3 参与全球治理,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通过多举措落实,武定地区主要用电行业高钛渣冶炼、铜精矿采选、水泥、球团矿冶炼和建材类砖厂等用电需求大大增加。截止10月,高钛渣开工率同比提高6.98%,电量同比增长12.46%;铜精矿采选开工率同比提高13.25%,电量同比增长225.38%;水泥开工率同比提高18.75%,电量同比增长979.34%;球团矿冶炼开工率同比提高17.28%,电量同比增长41.08%。由于主要用电行业开工率同比提高较大,致使楚雄武定供电局售电量大幅增长。近十年来售电量增长首次突破4亿千瓦时大关。
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生态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而是全世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各国之间开展生态合作,共同参与全球治理。
海洋馆老板原本希望借助纪录片大赚一笔,可没有想到纪录片播出之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全世界的人们愤怒了,以动物保护组织为代表的群体掀起了“还洛丽塔自由”的运动,人们一致声讨迈阿密海洋馆。有人直接喊话迈阿密海洋馆的老板,要求他“还洛丽塔自由”。然而,老板的答复却是:“它是我的合法财产,你们的提议我不感兴趣。”
参与全球治理,开展生态合作可以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入手。政治方面,各国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中吸收适合本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本国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经济方面,各个国家可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充分引进资金和国外先进的环境科学技术,并且把本国优秀的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其他国家,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指导。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世界各国搁置争议,相互包容,共同开发,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总是以理想状态作为追求目标的,立法审议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法律程序,立法审议自然应当符合公正、效率与科学的要求。除此之外,立法审议还应符合民主的基本要求,这些价值取向决定了立法审议的应然形态。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
[7]习近平.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N].人民日报,2016-09-05.
[8]刘欢,吕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蕴含[J].理论视野,2018(12).
[9]史宏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蕴与历史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6).
[10]刘同舫.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到实处[J].红旗文稿,2018(21).
[11]侯亚涛.浅析马克思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8(7).
[12]崔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自然观[J].纳税,2018(13).
[13]彭曼丽.马克思生态思想发展轨迹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14]宁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中国价值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8.
[15]周瑞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6.
ResearchontheCommunityofHumanDestinyfromthePerspectiveofMarx’sViewofEcologyandNature
LIU Qi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00, China)
Abstract:While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greatly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it also cau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On this background, while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the predecessors’ views on nature, Marx expounded his own views on ecology and nature, and expound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practice. In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s its cor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idea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glob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the realization of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fair and rational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Keywords: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rx’s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9)03-0041-04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9.03.013
收稿日期:2019-03-08
作者简介:刘琦(1995—),男,山东淄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李增华
标签:马克思论文; 自然观论文; 人类论文; 生态论文; 自然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