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曦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中心学校542804
【摘要】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是否能熟练的运用数学是提高数学素养的一部分。然而数学因为学科本身的性质,其内容枯燥无趣,这就造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时会比较吃力。面对这样的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这就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透彻的研究,在给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给小学生更多的引导,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提高数学素养,顺利进入之后的学业生涯。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128-01
在生活之中进行数学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关注思维的外壳,应该更加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且形成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实现利用数学进行一定的交流的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数学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在解决的问题之中进行调整、反思和积累相关的经验。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数学素养,指的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的数学知识、技能和修养等。如果一个人的数学素养高,那么这个人就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问题,并且在不断观察的过程中,常常带有鲜明的特色。同时,数学素养的内涵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性,比如在过去只要能够熟练掌握运算技能,就被认为有数学素养,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重新将具有数学素养定义为不仅具有熟练的运算技能,同时还具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运算能力,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2.1以情为题,培养数学意识
良好的数学意识有助于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科学直觉的形成。数学意识与数学感知能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数学度,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的层次。天生对数字敏感和对数学运算有较强适应能的人,一般都具备良好的数学感知。这一类人会在平时的生活中下意识地用自己已知的数学相关知识去进行观察、分析事物的表观数据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模式。因此以情为题,在数学学习课堂上带入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直线连接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
2.2有效估算,培养数学直觉
感官直觉地对事物数量的判断能直接反映学生第一眼对所看到事物的宏观把握。这种直觉可称为估算方法,对事物结构部的良好的认知离不开科学的估算方法。快捷、简单、有效的估算,能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敏捷性。
2.3动手实践,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适当的数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与本质。必要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数学知识,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虽然对“数学素养是什么”仍缺乏一个标准界定,但通过各国对于数学素养的关注性,显然也可以发掘出一些共同点:数学学习是数学素养习得的关键所在,小学数学素养的高低,将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过上文分析研究也可得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借以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了使人的自身与社会发展得以满足,应具备的一种数学思维、数学文化。即数学人文数学意识、数学思想。
3.1数学人文
这一核心素养的关注点在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愿与否,学生是否能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是否能够遇到数学困难也能不逃避、坚持下去;是否能够善于发现数学知识的美等问题。而若想实现数学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实际教学中,应当善于创设情境教学,以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致,使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并自愿投身于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巴依老爷为了得到阿凡提的院子,于是和阿凡提签订了一份契约“以10元钱,将自己院子的60米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即上交,永不反悔。”而到了第二天,阿凡提拿到10元钱后,却哈哈大笑,巴依老爷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契约的“陷阱”。同学们,你们能找出问题所在吗?
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引入,学生的注意力不自觉地集中于教师故事讲解之中,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思考和探究,想要探个究竟。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自然有所调动,且在探究问题过程中,也会渐渐发现数学的趣味所在。
3.2数学意识
数学运算、空间概念、符号意识以及问题解决均是数学意识的内容。数学意识的关注点在于学生能否充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并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将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真正的联系起来。而落实到数学课堂中,教师便要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知识凸显生活化,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数学解决能力。
例如,教学“条形统计图”时,教师便可让学生调查自家的电费,并将其制作成表格,计算出每个月的平均电费是多少。而在课堂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对月平均电费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实际上便是学生数学意识的一个变换过程,即思想意识的运用过程,显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3.3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主要是遵循学生自愿学习的基础上,用数学思想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思维品质,从而成为会学、善学的学生。
也就是说学生能通过科学推理,将复杂数学问题简化为自己所熟知的数学知识,并借助数学模型来解决抽象化问题。而教师教学时,便要起到自身的主导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来解答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加强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
结语:
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必须要切实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萍。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8-28.
[2]范锋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8):137-137.
[3]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