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爬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包括第二方管,两个所述第二方管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一方管,两个所述第一方管内壁间设置有第三方管,所述第三方管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方管内壁间设置有第四方管,所述第二方管端部与所述第一方管连接位置处的上方及下方均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优势在于:1、产品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可以自由调节安装固定位置,显著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2、采取钢结构焊接与螺栓固定的双重固定方式,充分保证了设备的整体强度和承重能力;3、设备采取方管与板件作为基础材料,在保证了承压强度的同时减轻了自身重量,降低了使用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方管(5),两个所述第二方管(5)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一方管(4),两个所述第一方管(4)内壁间设置有第三方管(6),所述第三方管(6)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方管(4)内壁间设置有第四方管(7),所述第二方管(5)端部与所述第一方管(4)连接位置处的上方及下方均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内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方管(4)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内固定板(8),所述内固定板(8)外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所述第一方管(4)上相对于安装所述内固定板(8)一侧壁上设置有外固定板(9),所述内固定板(8)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之间垂直设置有强化支撑板(11),两个所述第二方管(5)内壁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第二侧壁固定板(12),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方管(4)上的所述第三支撑板(3)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固定板(10),所述第二方管(5)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第三支撑板(3)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4)。
设计方案
1.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方管(5),两个所述第二方管(5)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一方管(4),两个所述第一方管(4)内壁间设置有第三方管(6),所述第三方管(6)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方管(4)内壁间设置有第四方管(7),所述第二方管(5)端部与所述第一方管(4)连接位置处的上方及下方均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内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方管(4)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内固定板(8),所述内固定板(8)外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所述第一方管(4)上相对于安装所述内固定板(8)一侧壁上设置有外固定板(9),所述内固定板(8)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之间垂直设置有强化支撑板(11),两个所述第二方管(5)内壁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第二侧壁固定板(12),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方管(4)上的所述第三支撑板(3)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固定板(10),所述第二方管(5)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第三支撑板(3)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管(4)与所述第二方管(5)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方管(6)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4)和所述第二方管(5)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方管(7)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4)和所述第二方管(5)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板(2)焊接在所述第一方管(4)上方及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和所述第一方管(4)焊接在一起,所述内固定板(8)与所述第一方管(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与所述内固定板(8)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固定板(9)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第一方管(4)外壁上,所述强化支撑板(11)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4)和所述第三支撑板(3)焊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板(12)与所述第二方管(5)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侧壁固定板(10)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焊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3)加工成型在所述第二方管(5)侧壁上,所述安装孔(14)加工成型在所述第三支撑板(3)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管(6)和所述第四方管(7)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调节,所述内固定板(8)始终安装在所述第三方管(6)和所述第一方管(4)相交位置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爬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
背景技术
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在爬架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爬架进行建筑物料的吊装提升,一般采取桁架作为吊点安装组件,传统的桁架是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
但是现有的桁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整体安装难度较大,拆卸繁琐,承重能力不足,强度较差,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包括第二方管,两个所述第二方管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一方管,两个所述第一方管内壁间设置有第三方管,所述第三方管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方管内壁间设置有第四方管,所述第二方管端部与所述第一方管连接位置处的上方及下方均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内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方管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内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外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方管上相对于安装所述内固定板一侧壁上设置有外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垂直设置有强化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方管内壁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第二侧壁固定板,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方管上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固定板,所述第二方管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三支撑板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二方管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焊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保证设备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四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方管上方及下方,这样设置可以提升设备的承重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方管焊接在一起,所述内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方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便于设备进行拆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内固定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固定通过螺钉紧固接在所述第一方管外壁上,所述强化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三支撑板焊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固定设备进行安装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方管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侧壁固定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焊接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进行吊装位置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加工成型在所述第二方管侧壁上,所述安装孔加工成型在所述第三支撑板端部,这样设置可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三方管和所述第四方管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调节,所述内固定板始终安装在所述第三方管和所述第一方管相交位置处,这样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调节固定方式,提升了设备的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产品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可以自由调节安装固定位置,显著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
2、采取钢结构焊接与螺栓固定的双重固定方式,充分保证了设备的整体强度和承重能力;
3、设备采取方管与板件作为基础材料,在保证了承压强度的同时减轻了自身重量,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三支撑板;4、第一方管;5、第二方管;6、第三方管;7、第四方管;8、内固定板;9、外固定板;10、第一侧壁固定板;11、强化支撑板;12、第二侧壁固定板;13、定位孔;1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爬架用下吊点桁架,包括第二方管5,两个第二方管5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一方管4,两个第一方管4内壁间设置有第三方管6,第三方管6一侧位于第一方管4内壁间设置有第四方管7,第二方管5端部与第一方管4连接位置处的上方及下方均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2内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第一方管4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有内固定板8,内固定板8外壁上垂直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第一方管4上相对于安装内固定板8一侧壁上设置有外固定板9,内固定板8与第三支撑板3之间垂直设置有强化支撑板11,两个第二方管5内壁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第二侧壁固定板12,安装在两个第一方管4上的第三支撑板3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固定板10,第二方管5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3,第三支撑板3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第三方管6和第四方管7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调节,内固定板8始终安装在第三方管6和第一方管4相交位置处。
具体的,这样设置可以提升设备的承压能力,保证设备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进行桁架的使用处理操作时,操作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调节设备的安装方式,其中,第三方管6和第四方管7的位置交错排列后可以提升设备的承压效果和整体强度,从而提升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设备可以利用第二支撑板2配合第一方管4和第二方管5进行桁架上方的安装固定,固定完毕后通过第二侧壁固定板12进行侧壁零件的安装定位,最后通过第三支撑板3将吊点确定,并安装相应配件,第三支撑板3上的安装孔14可以配合以进行外部吊装设备的安装定位,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难度,即完成整个设备的使用过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393.0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69297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E04G 3/28
专利分类号:E04G3/28;E04G5/04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南阳市领驭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阳市领驭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柳泉铺镇(温州工业园西区1号)
发明人:郭娇龙;王飞;孙伟;杨喜锋;包冬旭;张春祥
第一发明人:郭娇龙
当前权利人:南阳市领驭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石路
代理机构:41164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图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