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度近视,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远期有效性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谭少建,梁皓[1](2016)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远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6~10年患者视觉质量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并与近期进行对比,对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远期有效性作出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展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持续追踪随访的12例患者6~10年、平均8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散光度、非接触眼压、前房深度,并与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年随访患者中,58.3%(14眼)UCVA≥0.5,33.3%(8眼)UCVA≥0.8。BSCVA≥0.5占100%(24眼),BSCVA≥0.8占70.8%(17眼)。UCVA术后8年与术后4年、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SCVA术后8年与术后4年、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1个月、术后4年、术后8年间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术后1个月、术后4年、术后8年间BS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在散光度方面,术后8年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年1眼眼压为22 mmH g,余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8年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年前房深度比术后4年、术前变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远期随访显示UCVA、BSCVA保持稳定,散光度、眼压无明显变化,前房深度变浅,但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对于更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6年01期)
张莹[2](2015)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安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 iris-fixated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6-10年)平均8年与术后平均4.5年的患者视觉质量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对PIOL植入术后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开展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持续追踪随访的12例患者(6-10年)平均8年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SCVA)、散光度、非接触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density, ECD)、PIOL在前房的位置、瞳孔形态、虹膜变化、晶状体的变化、眼底情况与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5年同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年随访患者中,58.3%(14眼)UCVA≥0.5,33.3%(8眼)UCVA≥0.8。BSCVA≥0.5占100%(24眼),BSCVA≥0.8占70.8%(17眼)。UCVA术后8年与术后4.5年相比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2,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5,p>0.05),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6, p<0.01)。BSCVA术后8年与术后4.5年相比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0,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0,P>0.05),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4,P<0.05)。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随着时间延长变化趋势,UCVA在术后1个月、术后4.5年、术后8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138, P>0.05), BSCVA在术后1个月、术后4.5年、术后8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277,P>0.05)。在散光度方面,术后8年与术前相比(t=1.62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个月相比(t=1.94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4.5年相比(t=1.4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延长散光度无明显变化。术后8年1眼眼压为22mmHg,余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8年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5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年前房深度比术后4.5年变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前房深度变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内皮细胞数术后8年与术后4.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年角膜内皮细胞数比术后4.5年有所下降。24眼中3(12.5%)眼发生PIOL不全脱位,其中1(4.2%)眼是因为拳头打伤颞侧晶状体袢脱落,1(4.2%)眼因撞击后出现鼻侧晶状体袢脱落,1眼(4.2%)是搬动重物期间一侧晶状体袢脱落,3(12.5%)眼发生PIOL下移,下移程度>0.5mm,其中晶状体袢单侧下移为2(8.3%)眼,双侧下移为1(4.2%)眼。结论: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远期随访显示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保持稳定,散光度、眼压无明显变化,前房深度变浅,部分患者出现了角膜内皮细胞数下降、人工晶状体脱位及移位相应并发症,但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对于远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张莹,谭少建,李霞,刘彩娟,梁皓[3](2015)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人工晶状体脱位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术后远期人工晶状体脱位、移位情况及原因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05至2013年开展的Verisyse P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52例(104眼)进行术后平均6.5 a随访性研究,对其中发生PIOL脱位、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眼中8眼发生PIOL不全脱位,其中1眼是因为拳头打伤颞侧晶状体袢脱落,2眼因皮球打伤眼睛致一侧晶状体袢脱落,1眼因撞击后出现鼻侧晶状体袢脱落,2眼是搬动重物一侧晶状体袢脱落,1眼是自然分娩后出现双侧晶状体袢脱落并PIOL脱落入前房,1眼是夹持虹膜部位退行性改变致晶状体脱位。7眼发生PIOL下移,下移程度>0.5 mm,其中晶状体袢单侧下移2眼,双侧下移5眼。8眼PIOL脱位中6眼行PIOL再固定术,2眼行PIOL取出术。结论 PIOL脱位与术后眼部外力及外伤、眼压波动、手术时固定虹膜组织的程度不够、所夹取的虹膜组织发生脱色素和退行性变有关,PIOL本身有自身的重量,长期作用会发生向下移位或襻脱离。(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5年04期)
宫献珍,刘彩娟[4](2014)在《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术前囊膜的残余情况分为两组:A组25眼行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0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随访1年,比较两者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手(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0-31)
吴善君,周宏健,姚红艳,文丰[5](2014)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体眼48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后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通过多种方法矫正可以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前房型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一直是无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的首选术式,但由于其并发症多,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经巩膜缝线固定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因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对玻璃体和视网膜、脉络膜的干扰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前房虹膜固定型IOL是近年来一种新的选择方法[1]。笔者对48例无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施行二期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随访观(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葛轶睿,杨丽萍,陆燕,吴勇,王理理[6](2014)在《高度近视行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像差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前后像差变化规律。方法对高度近视26例(51眼)行有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d)、眼压(IOP)、角膜曲率(CC),利用视觉功能分析仪(iTrace)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5 mm瞳孔直径下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总低阶像差、球差、慧差、叁叶草差的均方根(RMS)值。术前术后各指标变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51眼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后UCVA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OP、CECd、CC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周时,总像差、总低阶像差RM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高阶像差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总像差、总低阶像差的RM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高阶像差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前至术后3个月,总像差、低阶像差RMS值呈持续降低趋势,高阶像差RMS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术后1周时,球差、慧差的RM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叶草差RM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慧差、球差、叁叶草差RM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前至术后3个月,慧差、球差、叁叶草差RMS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有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安全、有效、可预测特点。术后3个月内总像差及低阶像差RMS值持续降低,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叁叶草差RMS值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14年04期)
韩峰,姜英梅,陈丹凤[7](2013)在《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安全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虹膜同定型P-IOL(有品状体眼人工晶状体)Verisyse矫正高度近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8例高度近视患者,所有患者采用P-IOL植入疗法,经过相关观察并经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以后除了1只眼有眼角膜内部皮失偿和2只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外,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比较手术之前明显提高5~8行,最好矫正视力全部比手术前提高1~3行。所有患者在手术以后远期没有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结论虹膜同定型P-IOL对矫正高度近视具有显着疗效,可是对眼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可能和前房内的不稳定因素有关,这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3年S1期)
石尧,陈月芹,黄振平[8](2013)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 48例(48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前、术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数、眼内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48眼的UCVA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UCVA与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6.2%。术前、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是安全有效的,并且预测性较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3年11期)
陈月芹,黄振平,薛春燕,葛轶睿[9](2013)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角宽度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近视患者植入术后患者房角宽度的变化。方法 28眼(14例)近视患者植入虹膜固定型IOL矫正高度近视。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等效球镜、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以及2点、3点、4点、8点、9点、10点钟位的房角宽度。结果术前、术后等效球镜分别为(-12.95±0.77)D、(-0.35±0.08)D,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859.38±62.27)mm-2、(2783.92±62.6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前、术后眼压分别为(11.87±0.40)mmHg(1kPa=7.5mmHg)、(11.80±0.40)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术后3个月,3点、9点钟位房角较术前变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方位房角宽度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植入虹膜固定型IOL后高度近视患者部分房角变窄,术后应对患者前房变化情况进行随访观察。(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3年06期)
田庆芬[10](2013)在《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分析虹膜固定折迭人工晶状体的位置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位置,评价手术安全性。方法: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17例17眼,二期施行虹膜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手术。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记录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术后3个月时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行UBM检查,确定人工晶状体与睫状沟和睫状体的关系、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人工晶状体倾斜情况、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与虹膜位置关系和房角情况。主要指标是襻的位置、前房深度和房角改变。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49±0.29),术后裸眼视力为(0.50±0.24),最佳矫正视力为(0.66±0.25)。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8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P<0.01)。17个人工晶状体的34个晶状体襻中,27个(79.4%)襻位于睫状沟,5个(14.7%)襻位于睫状突,2个(5.9%)襻位于睫状体平坦部,17眼中有11眼(70.6%)双襻均位于睫状沟。前房深度为(3.39±0.47)mm。未发现虹膜周边前粘连、房角异常和晶状体光学部的倾斜。结论:经UBM观察,虹膜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襻均位于睫状沟或睫状体,无明显的人工晶状体倾斜。这种术式不影响房角结构,无房角的关闭。前房深度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最为接近。弄清晶状体位置可能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第二部分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透光率研究目的:观察虹膜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变化,测定和分析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透光率,探讨哪种人工晶状体更适合进行虹膜缝线固定。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右眼为手术眼,分别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人工晶状体和硅凝胶人工晶状体,度数均为+20.0D,均采用虹膜缝线固定晶状体襻的方式固定人工晶状体。3个月后取出人工晶状体,眼前节数码裂隙灯照相系统BX900(瑞士HAAG-STREIT)观察人工晶状体光学部混浊情况。使用带积分球的U-3900分光光度计(日立)室温下测定浸于平衡盐溶液中的人工晶状体光学部300nm-800nm的透光率,对3种人工晶状体400nm-7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PMMA人工晶状体和硅凝胶人工晶状体前后表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浊。3种人工晶状体在400-7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平均值分别为96.78%±0.34%、98.46%±0.22%和96.79%±0.24%。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与PMMA人工晶状体的透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P<0.01),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和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透光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11,P>0.05),PMMA人工晶状体和硅凝胶人工晶状体透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1)。3种人工晶状体透光率下降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人工晶状体在眼内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浊及透光率的下降,如何选择适合虹膜缝线固定的人工晶状体需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5-15)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 iris-fixated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6-10年)平均8年与术后平均4.5年的患者视觉质量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对PIOL植入术后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开展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持续追踪随访的12例患者(6-10年)平均8年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SCVA)、散光度、非接触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density, ECD)、PIOL在前房的位置、瞳孔形态、虹膜变化、晶状体的变化、眼底情况与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5年同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年随访患者中,58.3%(14眼)UCVA≥0.5,33.3%(8眼)UCVA≥0.8。BSCVA≥0.5占100%(24眼),BSCVA≥0.8占70.8%(17眼)。UCVA术后8年与术后4.5年相比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2,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5,p>0.05),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6, p<0.01)。BSCVA术后8年与术后4.5年相比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0,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0,P>0.05),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4,P<0.05)。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随着时间延长变化趋势,UCVA在术后1个月、术后4.5年、术后8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138, P>0.05), BSCVA在术后1个月、术后4.5年、术后8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277,P>0.05)。在散光度方面,术后8年与术前相比(t=1.62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个月相比(t=1.94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4.5年相比(t=1.4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延长散光度无明显变化。术后8年1眼眼压为22mmHg,余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8年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4.5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年前房深度比术后4.5年变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前房深度变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内皮细胞数术后8年与术后4.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年角膜内皮细胞数比术后4.5年有所下降。24眼中3(12.5%)眼发生PIOL不全脱位,其中1(4.2%)眼是因为拳头打伤颞侧晶状体袢脱落,1(4.2%)眼因撞击后出现鼻侧晶状体袢脱落,1眼(4.2%)是搬动重物期间一侧晶状体袢脱落,3(12.5%)眼发生PIOL下移,下移程度>0.5mm,其中晶状体袢单侧下移为2(8.3%)眼,双侧下移为1(4.2%)眼。结论:Verisyse PIOL植入术后远期随访显示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保持稳定,散光度、眼压无明显变化,前房深度变浅,部分患者出现了角膜内皮细胞数下降、人工晶状体脱位及移位相应并发症,但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对于远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莹,谭少建,梁皓.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远期疗效[J].广东医学.2016
[2].张莹.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安全性评估[D].广西医科大学.2015
[3].张莹,谭少建,李霞,刘彩娟,梁皓.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人工晶状体脱位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5
[4].宫献珍,刘彩娟.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4
[5].吴善君,周宏健,姚红艳,文丰.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体眼48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6].葛轶睿,杨丽萍,陆燕,吴勇,王理理.高度近视行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像差变化[J].东南国防医药.2014
[7].韩峰,姜英梅,陈丹凤.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安全性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
[8].石尧,陈月芹,黄振平.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3
[9].陈月芹,黄振平,薛春燕,葛轶睿.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角宽度的改变[J].眼科新进展.2013
[10].田庆芬.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3
标签:高度近视;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 远期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