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包括机体、进位气缸、支板、进给气缸、检查板、传感器和工装,进位气缸固连在机体上,进位气缸长度方向水平,支板固连在进位气缸伸出端上,进给气缸架设在支板上,进给气缸长度方向竖直,检查板固连在进给气缸伸出端,若干个传感器固连在检查板上,传感器端口指向检查板底部,工装架设在检查板正下方的机体上,工装上抵接有产品,产品上固连有若干个立柱,立柱位置与传感器分布位置相同,其中,工装上固连有若干个底柱,底柱上固连有支柱,支柱外径小于底柱,产品抵接在支柱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识别产品的立柱是否平齐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进位气缸(2)、支板(3)、进给气缸(4)、检查板(5)、传感器(6)和工装(7),进位气缸(2)固连在机体(1)上,进位气缸(2)长度方向水平,支板(3)固连在进位气缸(2)伸出端上,进给气缸(4)架设在支板(3)上,进给气缸(4)长度方向竖直,检查板(5)固连在进给气缸(4)伸出端,若干个传感器(6)固连在检查板(5)上,传感器(6)端口指向检查板(5)底部,工装(7)架设在检查板(5)正下方的机体(1)上,工装(7)上抵接有产品(8),产品(8)上固连有若干个立柱(81),立柱(81)位置与传感器(6)分布位置相同,其中,工装(7)上固连有若干个底柱(71),底柱(71)上固连有支柱(72),支柱(72)外径小于底柱(71),产品(8)抵接在支柱(72)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进位气缸(2)、支板(3)、进给气缸(4)、检查板(5)、传感器(6)和工装(7),进位气缸(2)固连在机体(1)上,进位气缸(2)长度方向水平,支板(3)固连在进位气缸(2)伸出端上,进给气缸(4)架设在支板(3)上,进给气缸(4)长度方向竖直,检查板(5)固连在进给气缸(4)伸出端,若干个传感器(6)固连在检查板(5)上,传感器(6)端口指向检查板(5)底部,工装(7)架设在检查板(5)正下方的机体(1)上,工装(7)上抵接有产品(8),产品(8)上固连有若干个立柱(81),立柱(81)位置与传感器(6)分布位置相同,其中,工装(7)上固连有若干个底柱(71),底柱(71)上固连有支柱(72),支柱(72)外径小于底柱(71),产品(8)抵接在支柱(7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1)位于进位气缸(2)两侧固连有滑道(11),滑道(11)长度方向与进位气缸(2)长度方向相同,滑道(11)截面为圆柱状,滑道(1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支板(3)与滑块(1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板(3)一端面两侧固连有架板(31),架板(31)端面与支板(3)端面垂直,架板(31)底部固连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与滑块(12)通过螺栓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架板(31)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板(3)远离架板(31)一端面中部固连有套架(33),套架(33)截面为门型,进给气缸(4)固连在套架(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查板(5)远离支板(3)一侧边底部固连有隔板(51),隔板(51)端面与检查板(5)端面垂直,隔板(51)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传感器(6)底部伸出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装(7)两侧上固连有护板(73),护板(73)端面与工装(7)端面垂直,护板(73)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底柱(71)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压铸件,立柱数量较多,检查时容易出现遗漏,同时立柱较高约40mm、直径8mm,打磨或转运过程容易导致变形,从而在机加工的过程中导致加工孔位偏,报废,则需要检测各个立柱之间端头是否齐平,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人工检测,不仅费时费力,且肉眼观察的精度不高,检测效果也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具有实现了设备自动的检测,避免了人工的失误漏检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柱检测装置,包括机体、进位气缸、支板、进给气缸、检查板、传感器和工装,进位气缸固连在机体上,进位气缸长度方向水平,支板固连在进位气缸伸出端上,进给气缸架设在支板上,进给气缸长度方向竖直,检查板固连在进给气缸伸出端,若干个传感器固连在检查板上,传感器端口指向检查板底部,工装架设在检查板正下方的机体上,工装上抵接有产品,产品上固连有若干个立柱,立柱位置与传感器分布位置相同,其中,工装上固连有若干个底柱,底柱上固连有支柱,支柱外径小于底柱,产品抵接在支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检测工作时,将产品放置在支柱上,产品上开设有定位孔,在放置时能保证立柱与传感器位置一一对应,随后启动进位气缸将检查板推至产品正上方,再启动进给气缸使检查板下移,直至传感器端头与立柱接触,此时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数量,通过对比立柱数量,即可知道产品上立柱端头是否平齐,当出现传感器反馈信号的数量缺失时,根据反馈信号的传感器的编号,可知哪些传感器未反馈信号,即可知道产品哪部分的立柱不平齐,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查出问题所在;设置外径较小的支柱,可支撑不同形状的产品,同时减少对产品表面的伤害,提高装置的适配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位于进位气缸两侧固连有滑道,滑道长度方向与进位气缸长度方向相同,滑道截面为圆柱状,滑道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支板与滑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滑块与滑道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线接触,降低接触面积,进而减小运动摩擦,同时还能起到避免支板脱离滑道的作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支板一端面两侧固连有架板,架板端面与支板端面垂直,架板底部固连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滑块通过螺栓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架板和连接板将支板固定在滑块上,配合滑道的支撑,有效避免支板偏移竖直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架板截面为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支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强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支板远离架板一端面中部固连有套架,套架截面为门型,进给气缸固连在套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套架不仅起到固定进给气缸的作用,还可阻挡杂质从顶部进入进给气缸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检查板远离支板一侧边底部固连有隔板,隔板端面与检查板端面垂直,隔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传感器底部伸出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板避免灰尘等杂质飞到传感器的检测端头上,遮挡端头而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工装两侧上固连有护板,护板端面与工装端面垂直,护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底柱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护板提高工装的结构强度,避免工装变形而使支柱高低不平,影响传感器与立柱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传感器的检查板和带有支柱的工装,能自动检测产品上立柱是否缺失,缩短人为检查的工时,提高效率;
2、通过设置圆柱状的滑道使滑块与滑道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线接触,降低接触面积,进而减小运动摩擦;
3、通过设置隔板避免灰尘等杂质飞到传感器的检测端头上,遮挡端头而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4、本装置是安装在自动线的工序中,通过固定的程序可以保证产品实现100%的检验;同时本装置可以通过立柱的数量区分产品的型号,实现不同产品机器人自动运送到不同的产线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11、滑道;12、滑块;2、进位气缸;3、支板;31、架板;32、连接板;33、套架;4、进给气缸;5、检查板;51、隔板;6、传感器;7、工装;71、底柱;72、支柱;73、护板;8、产品;81、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立柱检测装置,结合图1、图3,包括机体1、进位气缸2、支板3、进给气缸4、检查板5、传感器6和工装7,机体1为方形壳体,进位气缸2固连在机体1上,进位气缸2长度方向水平且伸缩方方向与机体1长度方向相同,支板3为方形板,支板3固连在进位气缸2伸出端上,进给气缸4架设在支板3上,进给气缸4长度方向竖直,检查板5为方形板且中部固连在进给气缸4伸出端,检查板5端面水平,若干个传感器6固连在检查板5上,传感器6端口指向检查板5底部,工装7为方形框板,工装7架设在检查板5正下方的机体1上,工装7端面水平,结合图2,工装7上固连有若干个底柱71,底柱71上固连有支柱72,底柱71与支柱72均为圆柱状,支柱72外径小于底柱71,产品8抵接在支柱72上,产品8上固连有若干个立柱81,立柱81位置与传感器6分布位置相同;设置外径较小的支柱72,可支撑不同形状的产品8,同时减少对产品8表面的伤害,提高装置的适配性。
结合图1、图3,机体1位于进位气缸2两侧固连有滑道11,滑道11长度方向与进位气缸2长度方向相同,滑道11截面为圆柱状,滑道1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支板3一端面两侧固连有架板31,架板截面为梯形,架板31端面与支板3端面垂直,架板31底部固连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与滑块12通过螺栓固连;设置圆柱状的滑道11可使滑块12与滑道11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线接触,降低接触面积,进而减小运动摩擦,同时还能起到避免支板3脱离滑道11的作用,设置架板32和连接板32将支板3固定在滑块12上,配合滑道11的支撑,有效避免支板3偏移竖直面;设置梯形的架板31可提高支板3与连接板32的连接强度。
结合图2、图4,支板3远离架板31一端面中部固连有套架33,套架33截面为门型,进给气缸4固连在套架33内,设置套架33不仅起到固定进给气缸4的作用,还可阻挡杂质从顶部进入进给气缸4内;检查板5远离支板3一侧边底部固连有隔板51,隔板51端面与检查板5端面垂直,隔板51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传感器6底部伸出的长度,设置隔板51避免灰尘等杂质飞到传感器6的检测端头上,遮挡端头而影响传感器6的检测精度;工装7两侧上固连有护板73,护板73端面与工装7端面垂直,护板73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底柱71的长度,设置护板73提高工装7的结构强度,避免工装7变形而使支柱72高低不平,影响传感器6与立柱81的接触。
结合图1、图3,在需要进行检测工作时,将产品8放置在支柱72上,产品8上开设有定位孔,在放置时能保证立柱81与传感器6位置一一对应,随后启动进位气缸2将检查板5推至产品8正上方,再启动进给气缸4使检查板5下移,直至传感器6端头与立柱81接触,此时通过传感器6反馈的信号数量,通过对比立柱81数量,即可知道产品8上立柱81端头是否平齐,当出现传感器6反馈信号的数量缺失时,根据反馈信号的传感器6的编号,可知哪些传感器6未反馈信号,即可知道产品8哪部分的立柱81不平齐,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查出问题所在。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4545.2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310764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G01B 21/00
专利分类号:G01B21/00
范畴分类:31B;
申请人:天津雄邦压铸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雄邦压铸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462 天津市滨海新区西区夏青路8号
发明人:高鹏;马宁宁;张英囡
第一发明人:高鹏
当前权利人:天津雄邦压铸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正方
代理机构:12217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传感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