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对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对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医医院内三科辽宁大连1163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应用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每组各56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5.71%、NO增加明显,而ET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以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可较好的提高疗效,改善血管活性。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复方;西药;疗效;血管活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58-02

糖尿病是现今内分泌科常见疾患之一,而糖尿病周围神病变是该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亦是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因素[1],已有研究数据显示,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1%已患有周围神经病变,而在已患糖尿病患者中经神经功能检查,约有60~90%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2],因此,探索其有效治疗措施是现今内分泌科医务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研究基于此,将中药引入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之中,并从血管活性因子入手,观察其对于本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WHO1999年发布)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③血糖控制较好,且较为稳定,血红蛋白低于9.0%。

排除标准:①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或者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②血压控制不佳者或者出现严重感染者;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或足部破溃或感染者;④有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

自2013年1月-2016年12月,根据上述标准将我科收治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

1.2病例分组

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予以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每组各56例。

1.3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中男62例,女54例;年龄42~73岁,平均(62.1±2.0)岁;平均病程(9.89±1.56)月。在性别、年龄、病程上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较好。

1.4治疗措施

基础措施:所有患者均予以降糖系统治疗措施,以保障血糖空腹7.0mmol/L,餐后2h10.010.0mmol/L。

对照组:仅予以西药治疗,甲钴胺(生产厂家:卫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30812)0.5mg/次,3次/d。

观察组:在予以“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消渴痹通胶囊(药物:黄芪、稀签草、鸡血藤、牛膝、威灵仙、全蝎、桂枝、丹参、当归),由我院制剂中心提供,4粒/次,3次/d。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进行相关指标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禁用其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药物。

1.5观察指标

血管活性因子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水平的检测。

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进行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评估,依次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从而有效率计算公式为(显效+有效)/病例数*100.00%

1.6统计学措施

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根据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依据统计学原则设定a=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与对照组有效率65.52%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5.71%,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肢体感觉异常,神经性病理性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晚期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性肌萎缩现象,甚或导致坏疽,随着糖尿病患病病程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呈现级数递增的趋势[1],目前临床治疗多以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抗氧化、钙拮抗剂等为主,虽疗效确切,但是存在一定毒副作用而影响患者的依从性[4],因此,探索本病的有效治疗措施迫在眉睫。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症状将其隶属于“血痹”、“周痹”等疾病范畴,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阴虚燥热为主,随病情发展,渐伤及气血,以致于气血不调,亏损而难以抵御外邪,最终导致邪气侵袭机体,脉络阻滞,阴阳失调,故而诸症变生,因此,治疗应以活血益气,通络止痛为主要原则[5-6],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消渴痹通胶囊即以此立方,方中以黄芪为君药,取其补益正气之效,以求气旺则血行之义,鸡血藤、稀签草共为臣药,前者可活血补血,后者则重在通经活络,使得血行则瘀自去,瘀去则通自消;牛膝为佐药,以其补益肝肾之力,而助鸡血藤解除麻木疼痛之证。威灵仙、全蝎取其通络止痛之效,桂枝,温经、祛风寒,当归、丹参活血养血,以上药物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之中,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5.71%、NO增加明显,而ET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以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可较好的提高疗效,改善血管活性,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且由于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对于该药物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腓肠肌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的影响效果,尚未进行讨论,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翁建平.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2012,31(2):166-171.

[2]丁来标,高怀林,李会玉,等.通络川乌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328-329.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7.

[4]王国凤,徐宁,尹冬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2012,20(5):1661-166.

[5]吴群励,梁晓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中药复方筋脉通胶囊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1):1401-1403.

[6]莫建勋,叶烨,蒙雯雯等.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1):2561-2563.

标签:;  ;  ;  

消渴痹通胶囊结合西药对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