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条件下如何提高高中教师的素质

浅谈新课程条件下如何提高高中教师的素质

孙兆峰翁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5510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高中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有什么样的素养,使教学与时俱进呢?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

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中上等生甚至尖子生,放弃中下等生及差生,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他学生一心只为了高考,三更灯火五更鸡,结果搞得生活没有任何规律,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过度疲劳,常常出现课堂“休克”现象。另外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品德教育,结果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更有甚者,因成绩不断滑坡,受不了老师的逆耳“忠言”,自寻短见。事实充分地说明,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想考出好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传统的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充当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的角色;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结论,不敢发表主见、质疑“权威”,长期下来,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性被消磨。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服务者、合作者。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乐于与他人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力的基础。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师生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而真诚,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过去的课堂是老师控制学生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过度控制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美好体验。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自己总结、评价学习结果)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注意苦练教师基本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何谈赢得学生的依赖,何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这诸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穷的创造性,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认识到教师的素质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通过自身知识的内化形成和积累的。

四、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领会与掌握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比如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和说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问题,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可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专题演讲会等,在读书中系统地接受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们教育思想的熏陶,把握教育思想脉络,进入“源头之水天上来,水满溢涨理念生”的境界。

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会运用,指导实践。只有实践才会发现问题,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吸取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中,使教师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专题研究是在论证提出是否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发挥度,大大提高了自身水平。

总之,高中教师作为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危机感,感受到自身的挑战,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

标签:;  ;  ;  

浅谈新课程条件下如何提高高中教师的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