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的大任,目前却面临着粮食产能与生态足迹不匹配甚至产生矛盾的问题。文章基于2007—2016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能问题,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粮食产能和生态足迹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生态足迹指数空间正相关显著,同时存在空间异质性,粮食产能空间关联性不强,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地区,高-低聚集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安徽。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罗海平,余兆鹏,艾主河,朱勤勤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生态足迹,空间自相关
来源: 统计与决策 2019年19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经济
单位: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JL06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JD16163)
分类号: F326.11;X24
DOI: 10.13546/j.cnki.tjyjc.2019.19.019
页码: 87-91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586K
下载量: 463
相关论文文献
- [1].兰精将投资4000万欧元改善其在奥地利主要基地的生态足迹[J]. 合成纤维 2019(11)
- [2].生态足迹视域下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态势的时空属性研究:2007-2025[J].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6)
- [3].中国旅游生态足迹研究可视化分析[J]. 生态学报 2020(02)
- [4].河南省水生态足迹测度及其驱动效应分析[J]. 水文 2020(01)
- [5].成都市水生态足迹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0(02)
- [6].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入境游客为例[J]. 林业经济 2020(02)
- [7].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自然资本动态评估——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例[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8].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化三维生态足迹自然资本利用的时空演变[J]. 生态学报 2020(13)
- [9].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三维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 生态学报 2020(18)
- [10].大学生生态足迹调查分析——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0(04)
- [11].辽阳市县域水生态足迹浅析[J]. 陕西水利 2020(09)
- [12].中国林业生态足迹、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评价[J].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5)
- [13].河南省生态足迹现状及其经济驱动因素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4].基于水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分析[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9(03)
- [15].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展望[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1)
- [16].合肥市生态足迹时空特征与脱钩效应变化及灰色预测分析[J]. 生态学报 2019(05)
- [17].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 2019(02)
- [18].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农户生态足迹及其与收入的关系[J]. 生态经济 2019(07)
- [19].农业生态足迹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7)
- [20].基于全球公顷与国家公顷的县域生态足迹评估比较[J]. 生态经济 2019(10)
- [21].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上海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10)
- [22].北京市水果消费的生态足迹距离研究[J]. 生态学报 2018(03)
- [23].江苏省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分析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02)
- [24].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经济研究参考 2018(01)
- [25].大学生生态足迹调查分析——以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6].陕西省区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差异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03)
- [27].基于问卷调查的个人生态足迹测算及分析——以宁夏理工学院在读学生为例[J]. 智能城市 2016(12)
- [28].基于改进模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污染生态足迹时空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2)
- [29].中国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评价及空间格局[J]. 生态学报 2017(21)
- [30].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生态足迹研究[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