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噬菌体肽库,B细胞表位,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1](2015)在《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技术筛选尘螨变应原B细胞表位模拟肽及其体内外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尘螨是引起变应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用尘螨变应原提取物进行临床检测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应用广泛。然而尘螨提取物受原材料和提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蛋白成分、含量及纯度等方面差异性大,直接影响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中,我们抛开对变应原本身的研究,用尘螨变应原阳性患者血清中针对尘螨的特异性IgE抗体为钓饵,进行由果到因的反推。通过噬菌体展示随机肽技术进行阴阳双重筛选,得出与尘螨特异性IgE结合的模拟肽。首先用尘螨变应原IgE阴性的过敏患者血清中IgE进行阴性筛选排除IgE保守的重链结合肽,再用尘螨阳性患者血清中IgE为钓饵,得到和IgE抗体高变区结合的尘螨B细胞线性以及构象表位模拟肽库。为了验证筛选的尘螨B细胞表位模拟肽的体内生物学功能,我们利用户尘螨诱发的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观察所筛选的尘螨B细胞表位模拟肽1,2与3对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为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B细胞表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一、与尘螨IgE结合的噬菌体的筛选1、噬菌体的亲和筛选:以尘螨IgE阴性的过敏患者血清IgE为诱饵进行阴性筛选,获得不能结合的噬菌体,然后再以尘螨阳性患者血清IgE抗体为诱饵进行阳性筛选,选出能够结合的噬菌体。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降低钓饵的浓度、减少钓饵与肽库作用时间、增加洗脱强度,去除不能与尘螨IgE结合和与尘螨IgE结合较弱的噬菌体,经叁轮筛选后得到富集程度较高的分别与尘螨IgE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2、挑选与IgE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从经过阴性和阳性筛选后的洗脱物中随机挑选出100个噬菌体单克隆,通过ELISA技术进一步鉴定其与尘螨IgE结合的特异性,结果得到84个能与尘螨IgE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3、DNA测序与多肽合成:将84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NA测序后,除去相同序列以及克隆无效的序列,最后获得44个噬菌体克隆。将这44个噬菌体单克隆的DNA序列与尘螨主要变应原分子Der p1, Der p2, Der p5与Der p7的叁维结构通过软件比对,将3个特异性强且氨基酸序列与尘螨主要变应原比对性高的噬菌体单克隆合成模拟肽。二、 户尘螨模拟环肽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模型的作用以户尘螨诱导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小鼠为模型,观察3个合成模拟肽在体内对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干预作用,设正常对照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模型组以及模拟肽干预组1/2/3。100μ1户尘螨提取液滴鼻致敏后,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滴鼻激发,模型组与模拟肽干预组以100μ1户尘螨提取液激发。模拟肽干预组采用合成肽(500μg合成肽+200μ1 PBS)溶液皮下注射连续给药干预(1次/天)4天。再次激发后处死小鼠,进行一系列观察与检测,结果如下:1、模拟肽干预组小鼠的抓鼻、流清涕、打喷嚏的症状明显改善,无口唇发绀、喘气以及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2、模拟肽干预组气道阻力较模型组明显降低。3、模拟肽干预组鼻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无柱状和杯状细胞增生,黏膜下层无腺体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仅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模拟肽干预组肺组织血管与支气管炎症浸润明显减少、气道上皮结构好转。4、模拟肽干预组1、2、3鼻黏膜上皮IL-25mRNA、IL-33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模拟肽干预组肺组织中IL-25mRNA、IL-33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5、模拟肽干预组鼻腔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均显着低于模型组。6、鼻腔灌洗液:模拟肽干预组IL-4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干预组2、3 IL-10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干预组3中IL-25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干预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肺泡灌洗液:模拟肽干预组IL-4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干预组1、3 IL-10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干预组IL-25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干预组1、2中IL-3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干预组1、3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7、模拟肽干预组血清户尘螨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IgG1抗体水平则明显高于模型组。综上所述,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筛选到尘螨B细胞表位模拟肽,且筛选到的模拟肽能显着减轻尘螨诱导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病理损伤,改善症状,有效抑制鼻腔与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尘螨特异性IgE水平,提高保护性抗体IgG1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表位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10-20)
惠晓丽,梁树辉,刘洋,刘惊涛,吴开春[2](2015)在《体内示踪技术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特异靶向胃癌新生血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与胃癌新生血管结合的特异性及体内靶向性。方法:化学合成BioGX1展示肽;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A组将Bio-GX1展示肽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分别于体内循环8h、12h、18h、24h时处死裸鼠,B组将GX1噬菌体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于体内循环8min时处死裸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噬菌体及展示肽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特异性及靶向性;构建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于移植瘤术后第5天、第10天经尾静脉注入Bio-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的特异性及靶向性。结果: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24h,GX1噬菌体体内循环8min,可特异靶向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胃癌组织血管,而与肝、心、脾、肾(脑)、肺、肌肉组织等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可特异靶向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肿瘤血管,与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结论:GX1噬菌体及展示肽均可在体内特异靶向胃癌血管,具有体内胃癌血管靶向性,可作为胃癌血管靶向治疗及诊断的有效候选分子。(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5年14期)
罗俊茜[3](2015)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内筛选人膀胱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体内筛选的方法得到能够和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特定结合起来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将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膀胱癌荷瘤裸鼠模型。经荷瘤裸鼠尾静脉将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注入其体内,筛选可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噬菌体。经过叁轮体内筛选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噬菌体在体内肿瘤及各组织的分布情况,同时随机挑取叁十个单克隆噬菌体,运用酶联免疫法观察噬菌体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亲和力大小。将阳性表达的噬菌体DNA提取出来,并进行序列测定,推算出插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软件库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多肽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并标记荧光素异硫氰酸成为荧光探针。MTT法检测多肽及荧光探针对BIU87细胞的毒性。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术和流式细胞术鉴定荧光探针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的亲和性。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鉴定荧光探针对膀胱肿瘤患者病理组织的特异性。结果:1环七肽库经尾静脉注射入荷瘤裸鼠体内,噬菌体滴度及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随着筛选逐轮进行,噬菌体在荷瘤裸鼠的膀胱肿瘤组织中出现明显富集,当筛选到第叁轮结束时,回收率是首轮筛选结束后的4.334×102倍;肝脏与肾脏组织因血管丰富、代谢速度快等特点,可以非特异的吸附大量噬菌体肽库,而膀胱、肺与肌肉组织只有少量噬菌体肽库结合。2体内筛选叁轮结束后,随机挑取叁十个蓝色单克隆噬菌体,利用酶免法初步检测单克隆噬菌体对BIU87细胞的亲和力,结果显示:共有二十四个单克隆噬菌体亲和力≥2,是阳性表达的噬菌体克隆,阳性率达80%,其中有十个单克隆噬菌体亲和力≥5,将其扩增并对DNA进行提取、测序、翻译,共获得叁条序列:CSSPIGRHC(8/10)、CTMSNLKGC(1/10)及CNNVLSQMC(1/10)。将重复率最高的多肽序列CSSPIGRHC命名为NYZL1,运用Ex PASy/Prot Param、NCBI/BLAST等数据库分析,上述序列之间没有同源性,NYZL1与目前所知的基因和蛋白没有发现同源性,且国内外文献均没有相关报道。3固相合成NYZL1及FITC-NYZL1,并与BIU87细胞孵育,PBS作空白对照,观察多肽及荧光探针对BIU87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多肽及荧光探针在~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孵育细胞24小时,对BIU87细胞的增殖及活性无影响,同时表明荧光标记物FITC不会破坏多肽NYZL1的分子构象。4将FITC-NYZL1及FITC-sv NYZL1与BIU87细胞孵育,PBS作空白对照,使用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其结合情况,结果表明FITC-NYZL1在BIU87细胞上有高富集荧光亮点,且均匀结合于细胞质与细胞核中,表明FITC-NYZL1与BIU87细胞具有亲和力和特异性。5将FITC-NYZL1及FITC-sv NYZL1与BIU87细胞孵育后流式细胞仪观察,结果显示FITC-NYZL1与BIU87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值为53.1925±1.35,FITC-sv NYZL1与BIU87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值为15.17±1.06,PBS空白对照荧光强度值为6.67±0.10,P<0.01,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表明FITC-NYZL1与BIU87细胞具有亲和力和特异性。6将FITC-NYZL1、FITC-sv NYZL1分别孵育膀胱肿瘤患者病理组织及癌旁正常膀胱组织石蜡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膀胱肿瘤组织切片中,FITC-NYZL1组荧光富集度高,平均荧光强度为1974.04±407.57,FITV-sv NYZL1组荧光很弱,平均荧光强度为140.07±178.23,而在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切片中,两组荧光显示都很弱,平均荧光强度值分别为349.27±46.29、155.79±143.37,表明FITC-NYZL1能特异性的结合于膀胱肿瘤组织,且亲和力高。结论:本次实验快速有效的构建了BIU8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通过体内筛选获得了能够与膀胱肿瘤细胞特定结合的多肽NYZL1,并进一步证实FITC-NYZL1对膀胱尿路癌细胞及组织的特异性,显示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表面有多肽NYZL1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多肽NYZL1可能成为膀胱癌相关抗原的新配体,为诊断早期膀胱癌和靶向性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5-05-25)
罗俊茜,张帆,杨晓峰[4](2015)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膀胱癌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将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IU87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膀胱癌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然后筛选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含外源多肽的噬菌体,经过3轮体内筛选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IU87的亲和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单链DNA进行测序,并推导出外源多肽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多肽、制备分子探针后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术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多肽对膀胱癌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结果:3轮体内筛选后,噬菌体富集率达到4.334×102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噬菌体肽的含量随着每一轮筛选呈增长趋势,且结合逐渐增强,同时由于噬菌体经肝、肾代谢,可见肝脏结合大量非特异性的噬菌体。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30个单克隆噬菌体斑中,有24个阳性噬菌体,其中10个噬菌体对BIU87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其测序并推导出3种多肽序列,重复率最高的序列CSSPIGRHC(8/10)命名为NYZL1。化学合成FITC-C6-NYZL1,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术、流式细胞术均证明多肽NYZL1可以特异性结合膀胱癌细胞。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NYZL1,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5-15)
罗俊茜,张帆,杨晓峰,罗芳,刘杰昊[5](2015)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膀胱癌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将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BIU87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膀胱癌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噬菌体展示环七肽库,然后筛选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含外源多肽的噬菌体,经过3轮体内筛选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IU87的亲和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单链DNA进行测序,并推导出外源多肽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多肽、制备分子探针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多肽对膀胱癌细胞和组织的特异性。结果:3轮体内筛选后,噬菌体富集率达到4.334×102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噬菌体肽的含量随着每一轮筛选呈增长趋势,且结合逐渐增强,同时由于噬菌体经肝、肾代谢,可见肝脏结合大量非特异性的噬菌体。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30个单克隆噬菌体斑中,有24个阳性噬菌体,其中10个噬菌体对BIU87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其测序并推导出3种多肽序列,重复率最高的序列CSSPIGRHC(8/10)命名为NYZL1。化学合成FITC-C6-NYZL1,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流式细胞术均证明多肽NYZL1可以特异性结合膀胱癌细胞。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了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NYZL1,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潘琴,石磊,潘雪刁,冯冰虹,巫玮[6](2010)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及鉴定肺癌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并鉴定与肺癌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方法用肺癌细胞A549接种裸鼠复制荷瘤动物模型,将随机肽库尾静脉注入裸鼠体内,循环15 min后取肿瘤组织中结合的噬菌体,如此进行3轮体内筛选后挑取噬菌体克隆,ELISA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对肺癌细胞的亲和力、特异性。将阳性噬菌体克隆扩增、测序获得外源多肽氨基酸序列,化学方法合成多肽,鉴定多肽对肺癌细胞和组织的亲和力、特异性。结果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选的2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1个对A549具有很强亲和力。测序获得多肽,命名为zp2。化学合成多肽zp2。竞争抑制、细胞免疫荧光和组织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多肽zp2与肺癌细胞A549及肺癌组织特异性结合。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肺癌细胞A549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肺癌诊断及治疗药物的研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潘琴[7](2009)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及鉴定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1],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由于肺癌起病隐匿,肺癌的筛查和治疗方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患者出现症状时多为晚期,预后较差,肺癌的5年存活率仅为13%;80%的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而肺癌的早期诊断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达60%~90%[2]。因此,积极寻找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根本所在;同时,对于中晚期肺癌,加速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是克服当前肺癌化疗高毒、低疗效的有效手段。目的:以肺癌细胞A549为研究目标,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肺癌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我们将肺癌细胞A549接种于裸鼠体内,待其荷瘤成功并增殖到一定程度,采用体内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将肽库静脉注射入荷瘤裸鼠体内,然后筛选与肺癌组织特异性结合的含外源多肽的噬菌体,经过3轮体内筛选。然后,随机挑取一批第3轮筛选后的噬菌体单克隆,采用ELISA及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噬菌体对肺癌细胞A549的亲和力。挑取阳性克隆扩增,按照分子克隆上的方法提取噬菌体单链DNA,送测序公司进行序列测定,根据测序结果获得各噬菌体外源多肽的核苷酸序列,对获得的多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接下来进行多肽的特异性鉴定,首先,通过化学合成多肽并标记荧光FITC。然后,利用荧光标记多肽鉴定多肽与肺癌细胞及组织结合的特异性、亲和力、体内分布等。利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多肽对肺癌细胞A549、NCI-H1299、肝癌细胞7402、HepG2、肺正常细胞WI-38、肝正常细胞LO2的亲和力。利用组织免疫荧光鉴定多肽对肺癌组织、肺正常组织的结合。利用荧光多肽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实验鉴定多肽在荷瘤裸鼠的靶向性分布。结果:经3轮体内筛选,噬菌体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了104倍。随机挑取第3轮筛选后的30个噬菌体单克隆,分别命名为phage-1、phage-2、…,phage-30,采用ELISA鉴定噬菌体对肺癌细胞A549的亲和力,成功获得了对A549有较高亲和力噬菌体克隆27个,其中,P/N > 2.5以上的有17个克隆,而在上述17个克隆中,P/N > 3.0的克隆有4个,分别是phage-1、phage-12、phage-14和phage-20,同时,细胞免疫化学鉴定这4个克隆对A549的亲和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AB染色呈显着阳性。将ELISA鉴定后的P/N > 2.5的噬菌体克隆共17个扩增,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获得噬菌体外源多肽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有14个噬菌体克隆分别插入了6条不同的外源多肽核苷酸序列,分别命名为zp1, zp2, zp3, zp4, zp5, zp6,另外还有3个噬菌体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其外源多肽序列丢失(空噬菌体)。测序结果显示多肽zp2重复频率最高,达到50%,且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在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其功能也属未知,故我们拟对多肽zp2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化学合成多肽zp2全长,并标记荧光FITC(zp2-FITC)。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zp2-FITC对肺腺癌细胞A549具有较强亲和力,并且也发现,其对肺鳞癌细胞NCI-H1299同样有较强亲和力,对肝癌细胞7402、HepG2的结合较弱,但对肺正常细胞WI-38、肝正常细胞LO2亲和力不强。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显示,zp2-FITC对临床肺癌组织的结合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裸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zp2-FITC在荷瘤裸鼠肿瘤部位分布较多,有较好的靶向性,其次,在肝脏、肾脏组织也有分布,可能与其是主要的代谢器官有关,但是在裸鼠大脑、心脏、肺脏等正常组织未见及分布。结论:(1)成功建立了裸鼠荷瘤模型;(2)利用上述模型,在体内成功筛选出与肺癌组织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3)利用ELISA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出27个噬菌体单克隆对A549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4)经过DNA测序,获得了6条多肽序列,分别命名为zp1、zp2…zp6,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zp2尚未见研究报道,本课题对zp2进行了系统研究;(5)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和组织免疫荧光鉴定了多肽zp2对人肺癌细胞、组织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力,裸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多肽zp2具有显着的肿瘤靶向性。(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期刊2009-05-01)
阳艳丽,王自正[8](2008)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内筛选小鼠肾脏特异性多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多肽文库对小鼠进行体内筛选,获得小鼠肾脏血管特异性多肽。方法将噬菌体多肽文库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循环10 min后进行心脏灌注,收获小鼠肾脏,经过洗涤研磨后得到与肾脏血管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该噬菌体体外扩增后被用于下一轮筛选,叁轮筛选后随机挑取24个阳性噬菌体克隆送测序,并分析这些序列之间的共同序列。结果经过叁轮筛选,特异性结合于小鼠肾脏血管的噬菌体得到富集,测序结果显示多肽序列VSASYHR出现的概率最大(62.5%),其次为GQWGARG(25.0%)。结论利用噬菌体多肽文库对小鼠进行体内筛选可以得到小鼠肾脏血管特异性多肽。(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08年04期)
徐泱,孙惠川,汤钊猷,樊嘉,刘银坤[9](2007)在《噬菌体文库体内展示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及实时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研究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优化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为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研究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平台。方法将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与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与噬菌体文库体内展示相结合,在裸鼠肝癌原位种植模型上筛选与肝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的靶向噬菌体。结果应用LCM及Real-time PCR技术,不仅成功克服了肝脏对噬菌体文库的非特异性结合,肿瘤特异性噬菌体LCI-X7被成功富集,其与肿瘤血管的亲和力分别是肝、肺、肾、脑组织的12、33、426及745倍。结论经过改进优化的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为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研究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平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期刊2007年07期)
杜冰,于静,周忠良,章平,郁萌[10](2005)在《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肝癌组织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人源肝癌组织特异性结合短肽。方法体外培养人源肝癌细胞株BEL-7402,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噬菌体12肽文库至荷瘤裸鼠体内,循环20 m in后回收肿瘤组织中噬菌体,同时取正常对照组织进行噬菌体效价测定和免疫组化观察。将回收的噬菌体扩增、纯化,并以此作为起始物进行下一轮筛选。经过3轮体内筛选,得到与肝癌组织或细胞特异结合的肽段。随机挑选噬菌体单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序列同源性后进行体外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体内回输实验,验证噬菌体克隆的导向性。结果经过3轮体内筛选,瘤组织中噬菌体的回收率逐步提高,回收量随着输入量的增加迅速增加,而每轮筛选肝组织中的噬菌体回收量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范围,并不随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3轮筛选后,瘤组织中的噬菌体得到高水平富集,同时其他组织的非特异性结合降至最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最强的是A54号单克隆,A67、B2号单克隆次之。B2的导向效果最好,A54次之。通过对噬菌体单克隆的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PSS/PTT基序。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以成功筛选到与肝癌细胞或组织特异结合的噬菌体肽。(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杂志》期刊2005年11期)
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与胃癌新生血管结合的特异性及体内靶向性。方法:化学合成BioGX1展示肽;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A组将Bio-GX1展示肽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分别于体内循环8h、12h、18h、24h时处死裸鼠,B组将GX1噬菌体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于体内循环8min时处死裸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噬菌体及展示肽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特异性及靶向性;构建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于移植瘤术后第5天、第10天经尾静脉注入Bio-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的特异性及靶向性。结果: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24h,GX1噬菌体体内循环8min,可特异靶向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胃癌组织血管,而与肝、心、脾、肾(脑)、肺、肌肉组织等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可特异靶向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肿瘤血管,与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结论:GX1噬菌体及展示肽均可在体内特异靶向胃癌血管,具有体内胃癌血管靶向性,可作为胃癌血管靶向治疗及诊断的有效候选分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浩.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技术筛选尘螨变应原B细胞表位模拟肽及其体内外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2].惠晓丽,梁树辉,刘洋,刘惊涛,吴开春.体内示踪技术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特异靶向胃癌新生血管[J].现代肿瘤医学.2015
[3].罗俊茜.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内筛选人膀胱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D].山西医科大学.2015
[4].罗俊茜,张帆,杨晓峰.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膀胱癌特异性结合肽[C].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论文集.2015
[5].罗俊茜,张帆,杨晓峰,罗芳,刘杰昊.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膀胱癌特异性结合肽[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
[6].潘琴,石磊,潘雪刁,冯冰虹,巫玮.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及鉴定肺癌特异性结合肽[J].免疫学杂志.2010
[7].潘琴.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及鉴定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D].广东药学院.2009
[8].阳艳丽,王自正.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内筛选小鼠肾脏特异性多肽[J].东南国防医药.2008
[9].徐泱,孙惠川,汤钊猷,樊嘉,刘银坤.噬菌体文库体内展示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及实时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研究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
[10].杜冰,于静,周忠良,章平,郁萌.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肝癌组织特异性结合肽[J].中华肿瘤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