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籽论文_李慧华,徐希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苦瓜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瓜籽,活性,质粒,内酯,草鱼,菜籽,蚕豆。

苦瓜籽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华,徐希明[1](2019)在《苦瓜籽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苦瓜籽是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来源广泛且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研究苦瓜籽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有效活性成分是苦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质及多肽、油脂、黄酮、皂苷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减肥以及抗病毒真菌的活性,并指出了苦瓜籽在药品、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方面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9年01期)

林和成,许鹏,肖新生[2](2018)在《苦瓜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的谱学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在苦瓜籽油中,其共轭亚麻酸含量高达55.48%;红外光谱仪测试表明,苦瓜籽油在波数687,987cm-1两处有红外特征吸收峰出现,另外其在波长261.5,271,282.5nm处有叁个共轭叁烯的紫外特征吸收,通过核磁共振仪检测证明,在苦瓜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为α-桐酸。(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慧华,余江南,徐希明[3](2018)在《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苦瓜籽粗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苦瓜籽粗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苦瓜籽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检测苦瓜籽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结果:温度是影响苦瓜籽粗多糖提取率的重要因素,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5 h,提取3次,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率为5.61%。苦瓜籽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接近于维生素C,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不及维生素C。结论:该优化工艺适用于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高浓度苦瓜籽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白洁[4](2017)在《苦瓜籽提取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苦瓜籽富含油脂、蛋白质、多酚、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改善糖尿病以及抗癌等多种药用价值。miRNA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具有转录后水平的负调控作用,是各种机体活动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明,饮食是影响健康与疾病的一个重要可调控因素,本研究以miRNA为入手点,探讨苦瓜籽水提物的抗肿瘤机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食源性天然抗癌食品,并开辟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对苦瓜籽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抗癌活性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以HepG2细胞为主要作用对象,评价干预前后HepG2细胞在生长增殖、细胞周期、ROS、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核形态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差异性,初步分析苦瓜籽水提物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miR-421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讨了苦瓜籽水提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苦瓜籽主要成分分析及抗癌活性蛋白分析苦瓜籽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4.44±0.17%和34.83±0.47%,总糖含量为11.88±0.04%;另外,还含有2.27±0.17%的皂苷和1.03±0.08%的多酚。当硫酸铵饱和度在30%-60%的时候,苦瓜籽粗蛋白的提取率最高,蛋白种类最多,并且抗肿瘤活性最强;经过CM-Sepharose FF弱阳离子柱纯化苦瓜籽蛋白,共洗脱出6个蛋白峰和1个穿透峰,其中穿透峰1的蛋白主要富集在30KD以下,并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采用Q exactive质谱对穿透峰1进行蛋白定性分析,发现穿透峰1的主要蛋白成分是核糖体失活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2.苦瓜籽水提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苦瓜籽水提物可以显着抑制HepG2、SGC-7901和HT-29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分别为586.27±0.07μg/mL、771.09±0.08μg/mL与1206.17±0.08μg/mL,其中苦瓜籽水提物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苦瓜籽水提物能够将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促进ROS含量的产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蛋白表达,最终破坏细胞正常形态与结构,导致细胞核涣散甚至破碎,产生大量凋亡小体。3.苦瓜籽水提物通过下调miR-421诱导HepG2凋亡的机制苦瓜籽水提物可以显着改善4个癌症相关miRNA的表达,其中miR-421和miR-23b-3p表达量显着下调,miR-138-1-3P和miR-190b表达量显着上调。以miR-421及miR-138-1-3P为对象,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靶基因芯片技术,并通过RT-PCR验证,发现有9个miR-421靶基因在苦瓜籽水提物诱导凋亡的HepG2细胞中表达上调;成功转染miR-421mimics和miR-421 inhibitor,并观察miR-421可疑靶基因Caspase-3和DUSP6的变化,结果发现miR-421过表达时,Caspase-3基因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显着下调,但是DUSP6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变化,说明苦瓜籽水提物可能是通过下调miR-421,上调下游基因Caspase-3的表达,从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6-01)

吕梦[5](2016)在《苦瓜籽皂苷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苦瓜籽皂苷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瓜籽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波功率为240W,超声波提取时间为40 min,乙醇浓度为85%,液料比为15,此条件下苦瓜籽皂苷提取率达到1.85%。苦瓜籽皂苷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根霉的MIC为6.25%,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对沙门氏菌和酿酒酵母的MIC为25%。(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郑小淼,李小勤,魏静,胡静,孙文通[6](2016)在《蚕豆、大巢菜籽及苦瓜籽饲料对草鱼生长、肌肉成分、组织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常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浸泡蚕豆组)、含75%蚕豆(蚕豆饲料组)、60%大巢菜籽(巢菜籽饲料组)、60%苦瓜籽(苦瓜籽饲料组)的饲料饲喂体重为(59.0±0.6)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8周后,配合饲料的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浸泡蚕豆组相比,蚕豆饲料组的增重率提高56.9%,而巢菜籽饲料组、苦瓜籽饲料组的增重率则分别下降30.6%、21.2%(P<0.05);浸泡蚕豆组、蚕豆饲料组、巢菜籽饲料组、苦瓜籽饲料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显着提高,而肌肉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苦瓜籽饲料组的肌肉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DAA)含量显着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浸泡蚕豆组(P<0.05)。在生化指标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投喂蚕豆、巢菜籽饲料及浸泡蚕豆显着降低了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提高了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肌肉肌酸激酶(CK)活性(P<0.05),但蚕豆饲料组的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浸泡蚕豆组(P<0.05);在消化酶方面,投饲蚕豆、巢菜籽、苦瓜籽饲料和浸泡蚕豆显着降低了前肠脂肪酶活性(P<0.05),提高了α-淀粉酶活性(P<0.05),蚕豆饲料组、巢菜籽饲料组及浸泡蚕豆组的碱性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喂以蚕豆、大巢菜籽、苦瓜籽为主要成分的配合饲料及浸泡蚕豆可改变草鱼肌肉组成,但也降低了草鱼生长性能;综合生长性能和肌肉组成,蚕豆饲料较巢菜籽饲料、苦瓜籽饲料和浸泡蚕豆在脆化草鱼生产养殖上更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冷波,吴宇,谭诗珂[7](2016)在《苦瓜籽MAP30酶活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MAP30酶活性的方法,并初步研究其部分生物活性。利用MAP30能以PET28a DNA为底物并脱去一些腺嘌呤碱基使超螺旋DNA解旋的特点,建立了测定MAP30酶活性的一种新方法,检测MAP30的酸碱和温度酶活性。MAP30灵敏度1μg,酶催化反应的时间是30 min。最适温度和p H值是37℃和8.0。不同p H值环境对MAP30特性的影响是不同的,酸性越强或碱性越强对MAP30的影响越大。不同温度值环境对MAP30特性的影响是不同的,温度越高MAP30活性损失。因此,合适的酸碱和温度为广泛和深入地研究MAP30酶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赵国萍,李迎秋[8](2015)在《苦瓜籽脂肪酸的提取分离及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苦瓜籽脂肪酸的提取分离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其中含有的α-桐酸和β-桐酸等重要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扩大食品工业的油料来源和提升苦瓜的营养保健价值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食品发酵》期刊2015年04期)

徐丽[9](2015)在《苦瓜籽油的超临界提取工艺及其减肥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苦瓜是广泛种植的药食同源性食物且具有减肥的功效,随着人们对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重视,苦瓜籽油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现阶段用于科学研究的苦瓜籽油多经索式提取的方法得到,其绿色提取工艺研究尚不完善。另外,尽管已有研究表明苦瓜籽油也具有促进脂质代谢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在中枢调控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分别从苦瓜籽油的提取及其对机体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研究中以脱壳苦瓜籽为研究对象,运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并优化油脂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薄层层析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确定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而,分别用1g/kg、5 g/kg及10 g/kg的苦瓜籽油通过灌胃的方式喂食饮食诱导的C57BL/6 J肥胖模型鼠,通过测定动物体重、血脂相关成分含量及脂肪、肝脏组织的情况,研究苦瓜籽油对外周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以及Golgi-cox染色的方法研究苦瓜籽油对大脑下丘脑区mTOR相关信号及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初步阐明苦瓜籽油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在控制物料颗粒大小及C02流量不变的前提下,超临界C02流体萃取苦瓜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50℃,时间为100min,在此条件下油脂的提取率为36.1%。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及薄层层析分析实验中提取的苦瓜籽油含有共轭结构且纯度较高。GC-MS分析并经过谱图数据库对比得出,苦瓜籽油中含有共轭亚麻酸61.65%,硬脂酸19.59%,油酸9.54%,亚油酸6.67%及其他脂肪酸。2.高脂饮食能够使实验动物的体重增加,反映为1ee's指数的明显增加,并且食物摄入量、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肪细胞大小均呈现显着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减少。而机体脂肪含量的增多导致血清中瘦素的含量增多。高剂量苦瓜籽油(10g/kg)的摄入能够显着改善由高脂饮食引起的上述变化,这些外周指标说明,苦瓜籽油具有减肥的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剂量依赖的。3.高脂饮食能够使大脑中下丘脑区神经元上NMDA-2B型受体的表达量升高,说明高脂饮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突触传递,但在这一点上苦瓜籽油并没有消除高脂食物的影响。与此同时,高脂饮食可以增加下丘脑mTOR通路上核糖体蛋白S6的磷酸化水平,而苦瓜籽油的摄入可以显着改变高脂食物的这一影响,说明苦瓜籽油对能量代谢的调控可能与下丘脑mTOR通路有关。此外,对下丘脑神经元进行Golgi-cox染色的结果显示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使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降低,而苦瓜籽油能增加树突棘密度,这一现象揭示了苦瓜籽油处理对由长期的高脂食物摄入造成的神经元结构的影响的改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这也潜在地说明苦瓜籽油对大脑神经元功能的有益作用。综上所述,运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苦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不改变饮食结构的同时具有调控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生理作用。这一过程涉及外周相关信号的改变(如瘦素),并最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尤其是mTOR信号通路,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4-01)

赵高婷[10](2015)在《苦瓜籽和假酸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在长期临床经验上的传统中医药理论更强调“治未病”,以“药食同源”进行食疗养生、预防疾病,更适合于亚健康保健和慢性病治疗。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保健的天然药食同源植物备受青睐。基于此,本硕士学位论文对苦瓜和假酸浆两种药食同源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系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植物,常作蔬菜食用,在民间长期被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减肥和降血糖。现代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苦瓜中的葫芦烷型叁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然而,苦瓜减肥活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苦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为进一步阐明不同药用部位的物质基础,以及了解其抑制脂肪沉积活性的机制,我们利用各种分离纯化手段,对苦瓜籽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9个单体化合物,涉及叁萜(26个)和木脂素(3个),其中包括8个新叁萜化合物(1-8),化合物7和8为同一类型结构新颖的葫芦烷型叁萜。对分离得到的主要叁萜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细胞毒活性筛选和抑制脂肪沉积活性筛选,其中,仅化合物22显示出中等程度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沉积的活性。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系茄科(Solanaceae)假酸浆属,为单种属。原产秘鲁,现广泛引种于云南、广西等地。其全草可供食用,也可入药,具有镇静、清热、解毒、止咳功效。研究表明,以麦角甾烷骨架为基础的甾体衍生物(醉茄内酯类化合物)是假酸浆的主要成分,但其药效成分鲜见报道,为探究假酸浆中醉茄内酯类成分的生物活性,利用各种分离纯化手段,对假酸浆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31个单体化合物,涉及醉茄内酯类(30个)和西松烷型二萜(1个),其中包括19个新的醉茄内酯类化合物(1-19)。化合物13和14为首次分离到的天然存在含氮醉茄内酯类化合物,化合物24,25和27首次从假酸浆中分离得到。此外对分离得到的主要醉茄内酯类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细胞毒活性筛选,以探讨其毒性和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苦瓜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在苦瓜籽油中,其共轭亚麻酸含量高达55.48%;红外光谱仪测试表明,苦瓜籽油在波数687,987cm-1两处有红外特征吸收峰出现,另外其在波长261.5,271,282.5nm处有叁个共轭叁烯的紫外特征吸收,通过核磁共振仪检测证明,在苦瓜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为α-桐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瓜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慧华,徐希明.苦瓜籽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9

[2].林和成,许鹏,肖新生.苦瓜籽油中的共轭亚麻酸的谱学表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3].李慧华,余江南,徐希明.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4].白洁.苦瓜籽提取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7

[5].吕梦.苦瓜籽皂苷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J].天津农业科学.2016

[6].郑小淼,李小勤,魏静,胡静,孙文通.蚕豆、大巢菜籽及苦瓜籽饲料对草鱼生长、肌肉成分、组织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6

[7].冷波,吴宇,谭诗珂.苦瓜籽MAP30酶活性试验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16

[8].赵国萍,李迎秋.苦瓜籽脂肪酸的提取分离及分析应用[J].山东食品发酵.2015

[9].徐丽.苦瓜籽油的超临界提取工艺及其减肥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10].赵高婷.苦瓜籽和假酸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一1sephorosecL-6B纯化苦瓜籽半乳...苦瓜籽脂肪酸的GC图谱CO2流量对苦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苦瓜籽粗提液在串联柱上的色谱...萃取压力对苦瓜籽油萃取得率的...1 新鲜的苦瓜籽油气相色谱图

标签:;  ;  ;  ;  ;  ;  ;  

苦瓜籽论文_李慧华,徐希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