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氮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施肥制度,牛粪,活性有机氮库,土壤酶活性
有机氮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戚瑞敏,温延臣,赵秉强,林治安,李志杰[1](2019)在《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活性有机氮库组分与酶活性对外源牛粪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潮土中活性有机氮库及酶活性对新添加有机物料的响应机制,可深入理解不同施肥制度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基础地力的机理。【方法】供试土壤采集于从1986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处理,包括CK (不施肥)、OF (常量有机肥)、CF (常量化肥)、OCF (常量有机无机配施) 4个处理。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添加等氮量牛粪后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有机氮库组分(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及土壤酶(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木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首先,无论添加牛粪与否,土壤全氮、可溶性有机氮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均随培养时间呈上升趋势或与初始时期差异不显着;添加牛粪的长期不施肥与施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显着低于相同处理不添加牛粪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其次,培养结束后,添加牛粪增加了长期不同施肥潮土全氮、可溶性有机氮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分别提高了5.43%~15.49%、5.83%~69.42%及9.75%~42.29%,却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16.91%~62.10%。另外,施肥、添加牛粪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着影响(P <0.05);无论添加牛粪与否,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显着低于不施肥处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水解酶活性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不添加牛粪情况下,长期施肥显着提高了除β-葡萄糖苷酶以外的土壤水解酶活性;其中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化肥土壤β-木糖苷酶和β-纤维素酶分别提高了208.74%和180.75%。添加牛粪情况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β-纤维素酶比不施肥分别提高了201.40%和308.04%;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添加与不添加牛粪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不同,在不添加牛粪时为可溶性有机氮,添加后其关键驱动因子为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结论】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颗粒有机氮与土壤全氮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室内好气培养条件下,添加牛粪显着提高了长期不同施肥潮土的全氮、可溶性有机氮、颗粒有机氮含量,却显着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酶活性差异显着,牛粪的添加改变了影响长期不同施肥潮土酶活性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子密[2](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素的转化与循环不仅仅是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动态过程,同样也是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氮是土壤氮素主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与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实地勘察、化学实验检测和数据资料分析相结合,得出了金华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氮在土壤—环境体系中的赋存状态以及转化迁移,分析了自然环境中有机氮组分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土壤性质与营养元素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为最大限度提高氮素利用率,减低氮素流失和淋溶损失的几率,提高农田土壤生产功能,改善土壤中养分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蔬菜地、果园、苗圃地、茶园、水田5种类型农田表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为0.93~2.70g kg~(-1),荒地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最低,水田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最高。酸解性有机氮在全氮中含量较高,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是酸解性有机氮的主要部分,含量分别为0.27~0.75g kg~(-1)、0.34~0.93 g kg~(-1);氨基糖态氮含量最少,非酸性氮含量接近或超过未知态氮。整体上,不同类型的农田中酸解性氮组分含量排序为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有机氮组分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含量差异显着(P<0.05),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较大。(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占全氮比例变化明显,酸解性有机氮组分占全氮的比例范围为68.45%~80.55%,远高于非酸性氮含量占全氮的比例。表层土壤中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高于其他酸解性有机氮组分,未知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整体低于20%,非酸性氮含量占全氮比例变化明显。除茶园外,其他类型农田有机氮组分含量占全氮比例排序为氨基酸态氮>非酸性氮>氨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3)不同类型的农田有机氮组分组分含量变化明显,水田、茶园土壤有机氮含量较高。酸解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减少的趋势,非酸性氮含量则没有明显规律。对各土层进行对比,发现10~20 cm土层有机氮组分含量下降的速度最为迅速,在下层土壤中有机氮组分含量甚至比上层含量高。不同类型农田有机氮组分含量在剖面上的差异显着(P<0.05),在相同土壤剖面中不同类型农田间变化明显。(4)在剖面分布中,有机氮组分中的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范围为18.68%~24.31%和22.11%~29.66%,在酸解性有机氮组分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占全氮比例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非酸性氮占全氮比例则与之相反,氨基糖态氮和未知态氮占全氮比例则无明显特征。同一土层剖面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有机氮组分占全氮比例变化明显。(5)有机态氮在土壤中的含量消长变化及分解转化具有复杂性。总体上,绝大部分的全氮转化分配至酸解性氮,比例范围为66.38%~81.19%,酸解性有机氮组分中氨基酸态氮和氨态氮的分配高于其他组分;非酸性氮氮获得的转化比例波动大,不同类型农田获得的有机氮组分分配比例差异较大。(6)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氮组分和影响因素间存在着相关性。各有机氮组分均与酸解总氮、有机质呈现极显着正相关(P<0.01),除了非酸性氮以外,有机氮组分中的其它组分与pH形成了极显着负相关(P<0.01),各有机氮组分与含水量、C/N均没有显着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酸解性组分均受酸解总氮的影响,除了氨基酸态氮,全氮是影响其余有机氮组分含量的正因子,pH是影响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和未知态氮含量的负因子,非酸性氮属于难以被分解有机氮组分,pH没有参与其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9)
吴汉卿,杜世宇,王丹阳,薛飞,张玉玲[3](2019)在《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番茄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力变化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温室内进行了5年,供试作物为番茄,栽培垄上覆盖薄膜,打孔移栽番茄幼苗,膜下滴灌。定位试验叁个氮肥处理为施N 75、300、525 kg/hm~2,记为N_1、N_2和N_3;叁个灌水量为25、35和45kPa灌水下限(灌水始点土壤水吸力),记为W_1、W_2和W_3,共9个肥水处理组合。在试验第五年番茄生长期(2016年4-8月)调查了番茄产量及其构成,在休闲期(2016年9月)测定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9个处理中,土壤全氮、有机碳和除酸解氨基糖氮外的有机氮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10-20和20—30 cm土层间含量差异显着(P<0.05)。叁个土层中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的66.0%、64.6%和55.2%,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土壤酸解总氮中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氮。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水氮交互效应也达显着水平(P<0.05)。休闲期土壤酸解鞍态氮与番茄产量间显着负相关(P <0.05)。番茄产量W_1N_2 (25 kPa+N 300 kg/hm~2)、W_2N_1 (35 kPa+N 75kg/hm~2)和W_1N_1 (25 kPa+75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结论]灌水和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各土层土壤全氮、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显着(P> 0.05)。相同施氮量下,0—30 cm土层酸解铵态氮和0—20 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均在土壤水吸力维持在35~6 kPa范围内达最高值,此土壤水分含量下的0—20 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在施N 7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从节水减氮和番茄产量的角度考虑,控制土壤水吸力不低于35 kPa、每季随水施N 75 kg/hm~2为供试番茄生产条件下最佳的水、氮组合量。(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子密,于红梅,束良佐[4](2019)在《不同植茶年限土壤中有机氮组分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茶园土壤有机氮组分随植茶年限的变化,以金华市汤溪镇茶园为例,选取不同种植年限(10 a,20 a,30 a和40 a)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remner酸解法对土壤中有机氮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长,茶园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呈增长趋势,与荒地相比较,植茶10 a,20 a,30 a和40 a全氮含量分别增长了139.02%,212.19%,248.78%和269.98%;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未知态氮和非酸性氮的含量增幅为176.47%~281.57%,133.28%~253.42%,140.55%~246.82%,190.17%~263.55%和160.80%~303.63%;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比例的大小也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发生变化,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和未知态氮占全氮比例分别由20.94%,23.42%,22.32%下降至19.11%,22.47%,18.40%;氨基糖态氮的比例保持稳定;非酸性氮比例不断提高.(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龙泽华,王晶,侯振安[5](2019)在《秸秆炭化还田和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5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棉花秸秆直接还田或炭化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滴灌棉田土壤有机氮及其组分的影响,为合理调控土壤有机氮库、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采用两因素叁水平试验设计,秸秆还田模式设对照(秸秆不还田,CK)、秸秆直接还田(SD)和炭化还田(SB) 3个处理;施氮量为0、300和450 kg·hm~(-2)(N0、N300、N450)。结果表明:(1)施氮肥或秸秆还田均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尤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作用更显着。在施氮肥条件下(N300、N450),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处理全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2. 8%~33. 4%和37. 2%~38. 4%。秸秆炭化还田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秸秆直接还田。(2)施氮肥显着增加酸解总氮、铵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8. 1%~10. 8%、20. 6%~40%和32. 3%~42. 9%,而对氨基酸态氮、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无影响。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显着增加。2种秸秆还田方式(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相比,秸秆炭化还田显着增加了铵态氮、氨基糖态氮和非酸解氮含量,分别较秸秆直接还田增加8. 0%~16. 4%、12. 3%~16. 2%和16. 7%;秸秆直接还田主要增加了氨基酸态氮含量,较炭化还田增加15. 8%~20. 5%。(3)秸秆还田和施氮肥也改变了土壤有机氮的组成。秸秆炭化还田增加了酸解未知态氮比例,降低了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比例;而秸秆直接还田主要增加了氨基酸氮比例,降低了铵态氮比例。本研究表明,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氮库,增强土壤供氮能力;又能增加非酸解氮含量和酸解未知态氮比例,提高土壤有机氮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乐云,田飞飞,能惠,郑西来,辛佳[6](2019)在《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氮作为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各组分对氮矿化贡献程度不同,因此了解有机氮组分及其对氮矿化贡献成为土壤供氮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室内恒温培养法,采用Bremner法测定不同时间土壤中无机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变化,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典型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氮矿化贡献的影响。研究发现,施加尿素促进土壤有机氮矿化,并随着添加量增加矿化作用越强。施加有机粪肥并未显着改变土壤氮的矿化。施加秸秆改变土壤氮素转化的方向,使得固定作用大于矿化作用,土壤出现氮的净固定,并随着添加量增加固定作用越强。通过对有机氮各组分与矿化累积量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尿素处理中酸解氨态氮是矿化作用的主要贡献组分,而秸秆处理中酸解未知态氮成为氮矿化的主体。造成有机氮组分对氮矿化贡献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施肥种类和肥料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在实际农业施肥过程中,采用化学肥料与外源有机肥料配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作物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何剑锋,胡玉福,杨泽鹏,段皓,凌静[7](2018)在《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合理的垦殖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揭示垦殖对高寒草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垦殖1,3,10,16,27,40年后的川西北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以未垦殖的天然草地为对照,通过土壤采样与分析,研究了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酸解性全氮、酸解铵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和酸不溶性氮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过程中,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引起了酸解性全氮、酸解铵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和酸不溶性氮含量的显着下降(P<0.05),特别是在0—20cm土层,分别降低了72.15%,62.72%,66.08%,63.44%,94.00%,51.78%。有机氮组分中下降程度最大的是酸解未知氮。从不同垦殖年限看,酸解性全氮、酸解铵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和酸不溶性氮含量下降主要发生在垦殖前10年,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年平均减少率逐渐降低。因此,减少高寒草地垦殖对于促进川西北高原生态系统平衡和高寒草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文军,杨奇勇,赵迪,彭保发[8](2018)在《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6%~83.8%,不同类型水稻土酸解氮含量总体上依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的次序逐渐降低;酸解氮中,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与未知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分别为25.6%~43.1%、2.6%~9.0%、11.9%~22.3%和8.0%~25.3%。土壤可矿化氮数量变化主要受有机碳、全氮及粘粒含量的影响。酸解氮各组分均与土壤可矿化氮显着正相关(R=0.427~0.858,P<0.05),但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氮是对可矿化氮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未知氮与氮矿化势的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别为0.685、0.251、0.028、-0.050,表明提升有机氮中除未知氮外的其它酸解组分特别是氨基酸氮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增加土壤可矿化氮供应容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5期)
吴汉卿,张玉龙,张玉玲,邹洪涛,虞娜[9](2018)在《土壤有机氮组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氮组分作为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是土壤中有效态氮的源和库,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研究进展,详述了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氮组分与土壤供氮能力紧密相关,其中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为土壤有机氮组分的主要组成,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土壤供氮潜力的表征。最后,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土壤有机氮组分研究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土壤氮素循环和供氮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5期)
马芳霞,王忆芸,燕鹏,魏飞,孙新展[10](2018)在《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长期秸秆还田下连作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连作棉田土壤肥力演变及合理施肥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依据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条件下棉花连作5、10、15和20年(分别标记为5、10、15和20 a)及无秸秆还田处理下连作5、10、20年(分别标记为CK5、CK10和CK20)共计7个处理,采用Bremner酸水解蒸馏法对有机氮组分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处理下,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明显增加,除氨基糖态氮逐渐下降,其他有机氮组分逐渐上升,但差异不显着(P>0.05)。与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可以显着提高耕层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连作5、10和20年的土壤全氮分别比CK5、CK10和CK20增加了27.12%、29.56%、36.56%,差异显着(P<0.05);氨基酸态氮增加了44.93%、80.00%、61.11%,氨态氮增加了26.92%、34.48%和35.48%,氨基糖态氮增加了11.11%、62.50%、100%,未知态氮增加了11.56%、6.38%、24.59%,非酸解性氮增加了34.81%、13.16%、24.60%,连作20年均达显着水平(P<0.05),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组分氮含量逐渐增加。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占全氮的比例,降低了酸解未知态氮比例,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氨基酸态氮比例上升,非酸解性氮比例下降。有机氮各形态在耕层土壤中的分布趋势为:非酸解性氮(173.32 mg·kg~(-1))>酸解未知氮(149.00 mg·kg~(-1))>氨基酸态氮(123.17mg·kg~(-1))>酸解氨态氮(100.42 mg·kg~(-1))>氨基糖态氮(30.42 mg·kg~(-1))。综上,秸秆还田能够提高长期连作棉田耕层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增强了土壤的供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同时,秸秆还田增加了不易分解的酸解未知氮和非酸解性氮,维持了土壤氮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有机氮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素的转化与循环不仅仅是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动态过程,同样也是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氮是土壤氮素主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与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实地勘察、化学实验检测和数据资料分析相结合,得出了金华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氮在土壤—环境体系中的赋存状态以及转化迁移,分析了自然环境中有机氮组分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土壤性质与营养元素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为最大限度提高氮素利用率,减低氮素流失和淋溶损失的几率,提高农田土壤生产功能,改善土壤中养分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蔬菜地、果园、苗圃地、茶园、水田5种类型农田表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为0.93~2.70g kg~(-1),荒地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最低,水田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最高。酸解性有机氮在全氮中含量较高,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是酸解性有机氮的主要部分,含量分别为0.27~0.75g kg~(-1)、0.34~0.93 g kg~(-1);氨基糖态氮含量最少,非酸性氮含量接近或超过未知态氮。整体上,不同类型的农田中酸解性氮组分含量排序为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土壤有机氮组分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含量差异显着(P<0.05),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较大。(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占全氮比例变化明显,酸解性有机氮组分占全氮的比例范围为68.45%~80.55%,远高于非酸性氮含量占全氮的比例。表层土壤中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高于其他酸解性有机氮组分,未知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整体低于20%,非酸性氮含量占全氮比例变化明显。除茶园外,其他类型农田有机氮组分含量占全氮比例排序为氨基酸态氮>非酸性氮>氨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3)不同类型的农田有机氮组分组分含量变化明显,水田、茶园土壤有机氮含量较高。酸解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减少的趋势,非酸性氮含量则没有明显规律。对各土层进行对比,发现10~20 cm土层有机氮组分含量下降的速度最为迅速,在下层土壤中有机氮组分含量甚至比上层含量高。不同类型农田有机氮组分含量在剖面上的差异显着(P<0.05),在相同土壤剖面中不同类型农田间变化明显。(4)在剖面分布中,有机氮组分中的氨态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范围为18.68%~24.31%和22.11%~29.66%,在酸解性有机氮组分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占全氮比例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非酸性氮占全氮比例则与之相反,氨基糖态氮和未知态氮占全氮比例则无明显特征。同一土层剖面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有机氮组分占全氮比例变化明显。(5)有机态氮在土壤中的含量消长变化及分解转化具有复杂性。总体上,绝大部分的全氮转化分配至酸解性氮,比例范围为66.38%~81.19%,酸解性有机氮组分中氨基酸态氮和氨态氮的分配高于其他组分;非酸性氮氮获得的转化比例波动大,不同类型农田获得的有机氮组分分配比例差异较大。(6)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氮组分和影响因素间存在着相关性。各有机氮组分均与酸解总氮、有机质呈现极显着正相关(P<0.01),除了非酸性氮以外,有机氮组分中的其它组分与pH形成了极显着负相关(P<0.01),各有机氮组分与含水量、C/N均没有显着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酸解性组分均受酸解总氮的影响,除了氨基酸态氮,全氮是影响其余有机氮组分含量的正因子,pH是影响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和未知态氮含量的负因子,非酸性氮属于难以被分解有机氮组分,pH没有参与其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氮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戚瑞敏,温延臣,赵秉强,林治安,李志杰.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活性有机氮库组分与酶活性对外源牛粪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李子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9
[3].吴汉卿,杜世宇,王丹阳,薛飞,张玉玲.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番茄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4].李子密,于红梅,束良佐.不同植茶年限土壤中有机氮组分的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龙泽华,王晶,侯振安.秸秆炭化还田和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王乐云,田飞飞,能惠,郑西来,辛佳.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何剑锋,胡玉福,杨泽鹏,段皓,凌静.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
[8].李文军,杨奇勇,赵迪,彭保发.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9].吴汉卿,张玉龙,张玉玲,邹洪涛,虞娜.土壤有机氮组分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8
[10].马芳霞,王忆芸,燕鹏,魏飞,孙新展.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