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有机物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电极和微生物之间缓慢的界面电子转移过程是制约其阳极生物电催化性能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为了促进电极与微生物间的界面电子转移,各种多孔电极材料,尤其是一些具有纳米结构单元的多孔材料被应用于MFC阳极,显著提升了MFC的产电性能,然而由于MFC阳极界面电子转移过程除涉及微生物细胞的多条胞外电子传递途径外,还受到电极表面电活性生物膜的形态、分布以及电极本身微纳结构的影响。弄清纳米孔与大孔结构促进界面电子转移的具体机制将有助于逐步明确纳米结构阳极界面电子转移机制,为新型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种具有纳米孔结构的碳纤维电极,通过对造孔模板的选择及其聚丙烯腈前驱体配比的调控,构筑具有不同的纤维内部孔结构以及纤维间隙的碳纤维网络,并针对典型产电菌株——腐败希瓦氏菌CN32进行了阳极界面电子转移过程的电化学行为分析,对不同孔结构促进界面电子转移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制备多孔碳纤维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氧化锌纳米颗粒为造孔模板,经预氧化、碳化和后处理合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多孔碳纤维材料,并将其用于希瓦氏菌CN32 MFC中,探索孔结构对电极界面电子转移的作用。由于氧化锌纳米颗粒难以在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中均匀分散,获得的多孔碳纤维孔分布不均匀,但与未造孔的碳化PAN纤维相比,电极表面黄素类电子介体的吸附量有所增加,并且具有较大的催化电流,在希瓦氏菌CN32 MFC中也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密度。由此得出结论,在PAN前驱体上引入纳米尺寸孔结构能够促进所获得碳纤维电极的界面电子转移,但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在其中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作为模板,以形成均匀分布的纳米孔结构。(2)在前一研究的基础上,将金属有机框架ZIF-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与PAN复合,通过调整前驱体中ZIF-8模板的质量分数,获得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多孔碳纤维(MPCF)材料。随着前驱体中ZIF-8含量的增加,所得到的MPCF纤维直径增大,纤维间隙(大孔)增大,纳米孔增多。纳米孔的大量存在促进了黄素类电子介体界面电子转移,大孔的存在提高了细菌的负载量。但是,较宽的纤维之间过大的宏观孔隙会阻碍生物膜的形成,导致缺乏有效的界面电子迁移。实验表明,具有适当的大孔尺寸和纳米孔体积的MPCF-2阳极获得了最佳的功率输出性能,其在CN32 MFC中的最大功率密度为997±467 mW m-2,比碳布电极高10倍。综上所述,纳米尺寸孔结构主要促进基于小分子介体的界面电子转移过程,而大孔结构对电极表面生物膜的形态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也随之影响了胞外直接电子传递过程。对阳极多孔结构的有效调控是加快电极界面电子转移,实现高效的生物电催化反应,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效率的有效途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汪睿杰
导师: 乔琰
关键词: 多孔碳纤维材料,微生物燃料电池,界面电子转移,希瓦氏菌
来源: 西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材料科学,电力工业
单位: 西南大学
分类号: TQ340.64;TB383.1;TM911.45
总页数: 79
文件大小: 5337K
下载量: 146
相关论文文献
- [1].固液接触起电中电子转移的量化研究(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20(11)
- [2].光致分子间电子转移-受体分子结构对转移速率的影响(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8(06)
- [3].电子转移理论奠基人[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1(10)
- [4].水溶性有机物电子转移能力及其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 2013(01)
- [5].细菌胞际电子转移及其生态生理学意义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2)
- [6].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J]. 新课程(中学) 2012(02)
- [7].固定化蛋白质在沸石和介孔分子筛上的直接电子转移及生物传感[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8].外场操控单分子的电子转移动力学特性[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9].电催化反应中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J]. 宜春学院学报 2017(06)
- [10].串联质谱肽段断裂新技术——电子转移解离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 质谱学报 2008(02)
- [11].反转区电子转移速率的理论研究[J]. 中国科学:化学 2011(08)
- [12].电子转移守恒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3(04)
- [13].双核多吡啶铂(Ⅱ)-紫精二元电子给受体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J]. 科学通报 2012(07)
- [14].电子转移剂调控紫精/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J]. 信息记录材料 2011(04)
- [15].磺酰脒基桥连的锌卟啉-富勒烯化合物构型对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06)
- [16].光催化中表面等离子体与半导体间的电子转移与能量转移[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8(01)
- [17].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的科学性探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10)
- [18].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4(05)
- [19].荧光素-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复合及光诱导电子转移[J]. 无机化学学报 2012(10)
- [20].构建电子转移通道阻抑法筛选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10)
- [21].怎样解与钢铁生锈有关的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 2011(12)
- [22].界面电子转移对量子点荧光闪烁行为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4(16)
- [23].水溶性有机物电子转移能力与荧光峰强度的关系研究[J]. 环境科学 2012(06)
- [24].脯氨酸对肾上腺素电子转移性能的影响[J]. 菏泽学院学报 2011(02)
- [25].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上Cu-BTC的直接电子转移[J]. 分析化学 2019(08)
- [26].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 2015(11)
- [27].环双(百草枯对苯撑)-双2-萘甲酸三缩四乙二醇酯二元超分子给受体体系光诱导电子转移研究[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0(04)
- [28].氧化还原蛋白质在海藻酸钠溶液中的直接电子转移[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29].电子转移守恒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2013(02)
- [30].流体室温磷光法研究紫精衍生物与萘之间光诱导电子转移[J]. 河南科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