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滴丸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滴丸,中药,工艺,维生素,进展,药剂学,正交。
滴丸剂论文文献综述
周宁,李凯,贾永艳,田效志[1](2019)在《《药剂学》课程“滴丸剂”说课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药剂学中滴丸剂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具体呈现说课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从而与同行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09期)
周敬,臧锋磊[2](2018)在《滴丸剂制备及设备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阐述了滴丸机的特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改良,从而实现滴丸剂制备中滴制过程的自动化,滴制距离的可调性及精确性,相应地改进冷却和加热系统,并对丸径的大小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提高滴丸的合格率,方便了教育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8年11期)
钟贞,郭国领[3](2016)在《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种类、主药与分散基质配比、药液温度为主要因素运用正交L9(34)实验法研究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测定综合分数指标。结果主药与基质配比为1:5,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药液温度为75℃。制备工艺方法较好能达到良好的圆整度、主药逐渐析出、硬度较好。结论丹皮酚滴丸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操作性强,产品批间质量分析结果重现性好,该工艺条件可进行工业化生产放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6年05期)
王小宁,冯锁民,张存劳[4](2015)在《酮洛芬滴丸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滴丸成形性为评价指标,筛选了酮洛芬滴丸的制备工艺;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滴丸的处方。结果表明,酮洛芬滴丸剂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冷却液为二甲基硅油,冷却液温度0℃,滴速20滴/min,滴距为10cm;最优处方为m(酮洛芬)∶m(PEG6000)=1∶3,并添加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w(CMS-Na)=10%和增溶剂w(吐温-80)=5%;制备的滴丸在20min时体外释放度即达到89.37%,30min时达到98.64%。(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王艳艳,王团结,彭敏,丁琳琳[5](2014)在《中药滴丸剂的制备及其设备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中药滴丸剂的研究概况和特点以及滴丸剂制备的主要工艺流程,并综述了近些年滴丸剂制备设备与装置的研究应用情况,总结了滴丸剂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发中药滴丸剂和滴丸生产装置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4年29期)
荣立新,鲁爽,张保献[6](2013)在《中药滴丸剂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新原理制备的中药滴丸剂现已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该剂型以中医、中药学为理论基础,辅以现代剂型新技术,并与其他制剂技术相结合,经过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备而成,其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随着近年来滴丸相关辅料和制备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并表现出其他传统中药剂型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与传统中药制剂相比避免了传统中药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点,同时发扬了传统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更接近中药现代化要求。中药滴丸剂这一优良剂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20期)
张天琦,赵崇羚,曹聪,任君刚[7](2013)在《浅析中药滴丸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滴丸剂作为中药新剂型,展前景良好。本文对中药滴丸剂的特点、类型、工艺及存在问题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3年08期)
翁蓓,张岩[8](2013)在《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滴丸剂是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制备简便、溶出快、疗效好、生物利用度高、质量易控制等特点,在中药新剂型的应用与开发上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中药滴丸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药学》期刊2013年02期)
杜文炜[9](2013)在《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开发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中药滴丸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文献,分析中药滴丸剂制剂新特点以及影响其制备的因素等。结果与结论现阶段在开发中药滴丸剂中存在若干问题,但随着各方面新技术、新工艺及中药制药理论的发展,相信中药滴丸的研究及应用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3年05期)
高永峰,周俐,钟平生,方羽生,方茅[10](2012)在《木霉活孢滴丸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木霉菌孢子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类型与其质量比、孢子悬液体积与基质质量比和药液温度为3个分析因素,设计3个不同配比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成型效果和生物活性等6项指标为评判标准检验制备效果。[结果]不同组合的制备工艺效果不同。[结论]以PEG2000+PEG4000(质量比1∶1)为基质,药液温度为55℃,冷凝剂温度为0℃,木霉孢子悬液与滴丸成型基质比例为2∶10(mL/g),制备的滴丸在外观成型上具有最好的效果;木霉孢子悬液与滴丸成型基质比例为1∶10(mL/g)时,生物活性达到最优。(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2年11期)
滴丸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阐述了滴丸机的特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改良,从而实现滴丸剂制备中滴制过程的自动化,滴制距离的可调性及精确性,相应地改进冷却和加热系统,并对丸径的大小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提高滴丸的合格率,方便了教育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滴丸剂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宁,李凯,贾永艳,田效志.《药剂学》课程“滴丸剂”说课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
[2].周敬,臧锋磊.滴丸剂制备及设备改进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
[3].钟贞,郭国领.丹皮酚滴丸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
[4].王小宁,冯锁民,张存劳.酮洛芬滴丸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J].化工科技.2015
[5].王艳艳,王团结,彭敏,丁琳琳.中药滴丸剂的制备及其设备研究进展[J].机电信息.2014
[6].荣立新,鲁爽,张保献.中药滴丸剂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7].张天琦,赵崇羚,曹聪,任君刚.浅析中药滴丸剂[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
[8].翁蓓,张岩.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3
[9].杜文炜.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开发进展[J].中国药业.2013
[10].高永峰,周俐,钟平生,方羽生,方茅.木霉活孢滴丸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筛选[J].农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