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词论文_曾文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量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高安,方言,语法,异文,俄语。

动量词论文文献综述

曾文斌[1](2019)在《从异文比较看动量词“过”与“遍”的历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平广记》征引《高僧传》的内容中,有将动量词"过"改为"遍"的用例。"过"在南北朝时期为通用量词,用法较为完备,但至唐五代却用例剧减,渐趋式微。量词"遍"虽在南北朝时期用例不多,尚未发展成熟,但在唐五代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与称量往来次数的动量词"回"共同取代了"过"。动量词"过"与"遍"属于历时替换关系。(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曹跃香,李文洁[2](2019)在《高安话“到”动量词用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安话"到"与普通话"到"相比,存在动量词的特殊用法。本文首先概述高安话中"到"的各种用法,展示"到"的多功能性;其次,针对"到"的动量词用法展开论述,将高安话中用如动量词的"到"与普通话常用动量词"遍、次"进行对比,分析高安话中"到"用作动量词时的语义特征以及与"到"组合的动词特点;最后,通过对历时语料的整理,寻找"到"动量词用法存在的历史根据,分析"到"的语法化路径。(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程润峰[3](2019)在《浅析川北方言中的动量词“买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川北方言中的"买子"一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常与数词或代词组成"X买子"结构。"X买子"结构基本上都可以充当补语、状语和定语,"买子"具有[+速度较快][+时间较短]的语义特征和敦促与调适心理的语用功能,其是一种动量词,近似于普通话中的"下(子)"。(本文来源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文婷[4](2019)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动量词编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词是现代汉语重要的语法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材料来源,也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教材编排的内容和方式对于动量词的习得效果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选用了《博雅汉语》《汉语教程》《发展汉语》叁套主流的对外汉语教材,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叁套教材中动量词的选用、相关语法点的设置、释义的方式,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四个编排角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叁套教材对动量词的编排存在着以下现象:动量词选用方面,《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动量词在叁套教材中基本都有出现,同时叁套教材中出现的动量词均多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且类型较全面;相关语法点方面,叁套教材中与动量词相关的语法点多出现在初、中级别,叁套教材基本能按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划分出来的难度进行排序,也基本能涵盖住《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甲、乙、丙级语法项,但也存在教材中动量词相关语法点的等级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难度等级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对于语法点的解释包含意义、形式以及示例,讲解形式有待丰富;释义方面,叁套对外汉语教材在释义项目上都包含词性和注释,但对示例这个释义项目的重视度有待加强;练习方面,叁套教材专门针对动量词设置的练习题量不多,主要以小题的形式出现在量词的练习中,练习形式以机械性练习或者半机械性练习为主,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考察现有教材动量词的编排情况,结合二语教材的编排原则,以前人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为基础,本文对对外汉语教材中动量词编排提出如下建议:选取的动量词应数量合理、范围合适、类型全面;不同学习阶段的动量词应层级分明,衔接得当;加强对语法点的选取、分解和排序;释义上注意区分近义词,增加必要示例,语言要灵活;增加练习数量,丰富练习形式,重视动量词复现。(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多斌(JANG,DA,BIN)[5](2019)在《韩国学生汉语名词借用为动量词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借用为动量词作为动量词的一个小种类。在汉语的会话中起重要的作用,不但口语性很强,而且名词借用为动量词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很普遍的。由于韩语中并没有名词借用为动量词这一类,所以韩国学生们学习中文时会感觉有些困难也比较陌生。从表面上来看,“口”、“刀”、“声”都是名词,这些名词为借用动量词的时候把名词当做动量词。实质上韩国学生在习得名词借用为动量词过程中常常出现偏误,分析偏误的原因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与目的、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其中文献综述分为:借用动量词的界定及分类研究综述和对外汉语借用动量词研究综述两部分。第二章,主要介绍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类型,根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分析基本两个格式上的搭配动词、数词以及与名词共现时的语序。第叁章,故本文选取了东北高校的韩国留学生和本土韩国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偏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韩国学生在习得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偏误类型和原因。第四章,分析韩国学生在问卷上出现的偏误的原因,分为母语迁移的干扰、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混淆使用与教材语法点缺漏四类。第五章,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偏误原因和影响,根据偏误提出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教学建议以及设计了教学策略。希望本文可以为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方面提供一些帮助,而且提出的教学建议能够有助于对汉语名词借用动量词的教学效率提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高佳琪[6](2019)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砍一刀”“写几笔”“一枪就打死了他”“一斧头劈在门上”等这类数量结构中的动量词是借自于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工具的名词,它们作为借用动量词下的小类,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时长或程度,并且较比其他动量词而言,范围更为开放、数量更为庞大。然而,工具动量词在借用条件、成分搭配、语法结构、句式选择和语义特征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加之量词本身就是很多汉语学习者的“老大难”问题,而关于工具动量词的专题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探究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用法对量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笔、刀、板(子)、箭、筷子、枪、针、棍子、棒子、网、剪刀(子)”11个具有代表性的工具动量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中高级水平留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考察。旨在研究:(1)留学生在使用工具动量词及其相关结构时的偏误和问题有哪些?(2)工具动量词在借用条件、成分搭配、语法结构、语义内涵等方面有哪些规律和特点?(3)对外汉语教师该如何进行工具动量词及其构成的动量结构的教学?研究发现,留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对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用法不熟悉,借用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和专用动量词进行区分。(2)在动词的选择上,对动量词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理解有误;在数词的选择上,对数量短语前置结构中数词的使用特点和固定搭配中数词的特点掌握不好;在指示代词的选择上,出现误加量词的问题;在形容词的选择上,不熟悉插入形容词“大”的用法。(3)不能正确掌握各句子成分的语序,出现了诸如状语错序、宾语错序、补语错序等多种偏误。(4)对不同结构中的特殊点掌握不好,如数量短句前置结构对VP的限制、结构中插入宾语的语序问题等。(5)不能很好地将语法、语义和语境叁者相结合,对句式语义理解不到位,时常忽略或误解语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条件、工具动量词与动词之间的选择制约关系及工具动量词构成的不同动量结构叁大方面对工具动量词的使用规则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四条教学建议:(1)明确借用特点,建立与动词的组配关系。(2)跳出静态搭配,加强动态结构中的教学。(3)注重分类对比,强调共性中的个性用法。(4)摆脱单一教学,兼顾语法语义语用叁维。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工具动量词及相关动量表达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31)

王丰[7](2019)在《现代汉语方言专用动量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专用动量词研究对象,对其方言分布、与普通话的异同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描写、分析与对比,同时,还对方言中用法丰富的、叁个动量词“盘”“餐”“道”从地域分布、历时演变、语法功能、语义特征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个案探究。根据语义特征分,我们将动量词为计数动量词、持续动量词、整体动量词、空间动量词、其他动量词五类。根据与普通话的对比,又将每类再细分为叁类:A类,普通话中也有,且方言中和普通话中用法相同;B类,普通话中虽有,但方言中的用法和普通话中不同;C类,普通话中基本没有,只有方言中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总体上看,现代汉语方言中整体动量词最为丰富,不仅总体个数多(5个),在具体使用上,也是情况各异:有的是普通话与方言完全相同,如“遍”“顿”;有的普通话和方言中虽都有使用,但用法有别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场”,有的只出现在方言中,如“绽”“餐”;计数类动量词和持续类动量词,普通话和方言使用差异不大,大部分都是既可用于普通话中,也可用于方言,且用法无别,只有少数的如“下”“番”在普通话与方言中有一定差异;空间动量词、其他动量词只有则更多出现在方言中,普通话中仅有的几个如“趟、轮、盘、道”等,用法和方言中也有一定的差别。“盘”“餐”“道”动量词,普通话中基本不使用的,但在方言中却分布广泛,除语法功能基本没有区别,都可以与数词一起做状语、补语外,它们的方言分布、具体搭配及语义特征各异。从方言分布来看,动量词“盘”“道”都是主要分布于北方方言区的一些方言点,而动量词“餐”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在汉语七大方言区内,除了湘方言和闽方言以外,其他方言区都有使用。从产生时间看:“道”最早,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盘”“餐”均产生于明清时期。从来源看,有些来源于名词,有些来源于动词,但都是名量词重新分析的结果。动量词“盘”产生于明清时期,来自于名量词“盘”的重新分析;动量词“餐”的演变路径为:动词“吞食”——名词“用来吞食之物”——称量食物的名量词——称量进食动作的动量词——称量“遭受”义动词“吃”及其他动词的动量词——称量打骂及言说等行为动作的动量词;“道”其作为名量词基本语义特征是之一[+轨迹/印迹],是其进一步演化为动量词的语义基础。从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来看:“盘”在搭配对象上,不仅可以称量棋类、游戏类相关动作,还可以称量一些表示一般动作行为的动词。其语义特征是具有“浑然一体”“轻松喜悦”的的意味,口语色彩浓重。“餐”在搭配对象上,可以搭配饮食类、责骂类、言语类、行走类以及其他一般行为动作。不同方言中其语义共有五类:近似于“顿”,带有“累计量较大”“动作整体性强”的特征;近似于“场”,带有“累计量较大,而且经历时间较长”的特征;近似于“趟”“次”“回”,带有“费时费力”特征;近似于“遍”;近似于“口”、“下”。“道”常搭配“行走类”“工序类”及其他日常行为动作如“洗”“讲”“寻”等,用法较为广泛,并且一般动作次数较多。与“工序”类搭配时,含有“复杂”的意味。(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7)

韩甲子[8](2019)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对外汉语动量词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偏误入手,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留学生偏误,进行统计和偏误分析,对留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动量词的常见问题也有一定程度的把握。通过分析不同教材中动量词设置,可以对动量词在现有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情况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将两种不同角度的材料结合起来,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动量词教学的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明确今后动量词研究的方向以及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四部分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以《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为基础,统计分析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在动量词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偏误,分析偏误的种类如动量词的遗漏、误加、误代及泛化;同时找出产生不同的偏误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第二部分则通过对《发展汉语》(综合)和《汉语教程》共计十二册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动量词进行统计分析,以《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做参照,找出不同动量词在两套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及频率,再结合BCC语料库中汉语母语者的动量词使用情况,分析教材中动量词的设置以及分布情况,从而指出现行通用对外汉语教材在动量词设置上的优缺点,着重指出不足之处,为日后教材编写提供新思路。第叁部分主要着眼于偏误类型中的误代和对外汉语教材中对近义动量词辨析度不够这一缺点,针对“次”和“遍”这一对近义动量词进行语法和语义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留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近义动量词的使用。同时为近义动量词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最后一部分立足于前叁部分的分析研究结论,指出在今后的对外汉语动量词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拥有使用动量词的意识,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阶段性地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建立动量词搭配的观念,鼓励学生多使用动量词,以此才能让对外汉语动量词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1)

俞娟娟[9](2019)在《俄语背景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习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有大量的量词,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借用动量词是量词下的一个小类,具体可以分为:借自名词、借自动词、借自离合词后一语素和动词重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教师对名量词和动量词讲解已十分详细,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语教师会忽略借用动量词的相关用法。此外,对某些母语中没有量词的汉语学习者而言,掌握借用动量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母语为俄语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因为其母语中有部分借用量词,所以在学习借用动量词时,易受到母语干扰等因素产生偏误。故本文将俄语背景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汉语教材和汉语大纲的分析,选取十个常见动量词:针、笔、刀、枪、眼、口、巴掌、头、脚、圈,以问卷的形式找出他们在习得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误,以及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文章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先总结借用动量词的两种基本构式“VP+数+量(+NP)”和“VP+NP+数+量”,再划分出其变式;通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中相关语料进行举例说明不同构式的中动词与数词的搭配特点、及宾语位置对句义的影响;其次分析汉语教材中出现的借用动量词与大纲之间的匹配程度,统计结果发现汉语教材与大纲的匹配度较低。第叁章是对安徽大学俄语背景学生的借用动量词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以图表的形式清晰的呈现初、中、高级学生习得差异及特点,再对问卷结果中出现的学生偏误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是针对俄语背景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出现的偏误分析借用动量词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材与大纲的不匹配、教师灵活性不足,学生对借用动量词的认知程度低,因而提出相关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语,对全文概述的内容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潘康燕[10](2019)在《汉语人体器官动量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以“口、眼、脚、拳、掌、巴掌、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体器官动量词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人体器官动量词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人体器官动量词的语义特征、语法特点和语用功能。综合运用语言学中的认知转喻理论对人体器官动量词进行认知的探究,揭示其语法特点、语义功能、语用特点和认知机制,并对人体器官动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动量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安话"到"与普通话"到"相比,存在动量词的特殊用法。本文首先概述高安话中"到"的各种用法,展示"到"的多功能性;其次,针对"到"的动量词用法展开论述,将高安话中用如动量词的"到"与普通话常用动量词"遍、次"进行对比,分析高安话中"到"用作动量词时的语义特征以及与"到"组合的动词特点;最后,通过对历时语料的整理,寻找"到"动量词用法存在的历史根据,分析"到"的语法化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量词论文参考文献

[1].曾文斌.从异文比较看动量词“过”与“遍”的历时演变[J].绥化学院学报.2019

[2].曹跃香,李文洁.高安话“到”动量词用法探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

[3].程润峰.浅析川北方言中的动量词“买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李文婷.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动量词编排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5].张多斌(JANG,DA,BIN).韩国学生汉语名词借用为动量词习得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高佳琪.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工具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7].王丰.现代汉语方言专用动量词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8].韩甲子.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9].俞娟娟.俄语背景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习得分析[D].安徽大学.2019

[10].潘康燕.汉语人体器官动量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以“口、眼、脚、拳、掌、巴掌、腿”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情态动量词选项分析统计图中国语検定试験动量词出现次数美国手语的量词手形及其句法表现(转引...“我给你一刀”与“我给你一把刀”底层...女书的量词与陶文的比较-女书量词与陶文比...异常搭配表量结构中主动意象模式的隐...

标签:;  ;  ;  ;  ;  ;  ;  

动量词论文_曾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