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

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肿瘤,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磁共振成像,恶性病灶

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1](2019)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83例共计112个病灶,均采用ABVS联合MRI检查。结果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病灶41个,恶性病灶71个;乳腺恶性病灶ABVS图像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状、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汇聚征、虫蚀征和钙化比例分别为63.38%、70.42%、87.32%、50.70%、47.89%、40.85%和43.66%,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灶(P<0.05);乳腺恶性病灶MRI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状、边缘粗糙和毛刺征比例分别为67.61%、78.87%、84.51%和67.6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灶(P<0.05);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特异度为92.68%,明显高于ABVS、MRI单独检查(P<0.05);ABVS、MRI和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和MRI在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可助于提高诊断特异度。(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赵静[2](2019)在《乳腺X线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拟探讨乳腺X线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资料:1.本研究数据包括验证集及测试集,验证集数据用于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调整参数以及系统优化,测试集数据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测试。2.总计入组1413例女性,其中验证集共1218例,测试集共195例。3.验证集:(1)BI-RADS 5~6类448例,BI-RADS 1类448例;(2)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322例。4.测试集:BI-RADS 5~6类130例,BI-RADS 1类65例。研究方法:使用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对所有入组患者乳腺钼靶X线图片进行分析。1.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研究1)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2)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2.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研究1)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2)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3.对比分析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的差异1)对比分析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的检测效能差异2)对比分析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每幅图假阳性标记的差异4.采用测试集数据对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价统计方法:统计分析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等。率的比较使用c2检验、矫正c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完成。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变量结果的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进行评估。结果:1.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1)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47.76%、灵敏度为74.33%、阳性预测值为48.54%、特异度为21.21%、阴性预测值为45.24%、阳性似然比为0.94、阴性似然比为1.21;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0.50(0.25~0.75)。MammoWorks~(TM)检测系统在两种拍摄体位、不同肿瘤大小、不同乳腺密度、不同病灶类型分组中的检测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患病组和非患病组、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78.57%、灵敏度为78.57%、阳性预测值(标记数)为55.32%;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0.50(0.25~0.75)。MammoWorks ~(TM)检测系统在不同乳腺密度、不同病灶类型分组中的检测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1)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52.12%、灵敏度为94.64%、阳性预测值为51.15%、特异度为9.6%、阴性预测值为64.18%、阳性似然比为1.05、阴性似然比为0.56;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1.00(0.50~1.50)。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5.65%、灵敏度为95.65%、阳性预测值(标记数)为44.27%;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1.00(0.75~1.50)。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MammoWorks ~(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良性、恶性、癌前病变分组中及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检测效能的差异1)系统更新后,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测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升高,阴性似然比、特异度较前降低。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检测准确率及灵敏度均升高,阳性预测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的检测效能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更新后版本中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患病组、非患病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组均较前期版本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测试集对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的检测效能评价,其诊断准确率为68.21%、灵敏度为86.15%、阳性预测值为71.79%、特异度为32.31%、阴性预测值为53.85%、阳性似然比为1.27、阴性似然比为0.43;每幅图假阳性标记为0.75(0.25~1.00)。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效能和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MammoWorks~(TM)系统通过不断优化,检测灵敏度较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乳腺肿瘤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2.MammoWorks~(TM)系统通过更新迭代后,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3.因其特异度较低、每幅图假阳性标记较多,MammoWorks~(TM)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提高检测效能。(本文来源于《西安医学院》期刊2019-06-01)

董愉,张洁[3](2018)在《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糖链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乳腺肿瘤组,另选取同期江阴市人民医院接收的健康体检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CA153、CEA检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最高血红蛋白浓度(MHC)测定值、血清CA153、CEA水平、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CA153、CEA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肿瘤组乳腺癌患者的MHC测定值、血清CA153、CEA水平显着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MHC测定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二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乳腺超声+CA153+CEA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显着高于乳腺超声、CA153、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二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23期)

庹有林[4](2017)在《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癌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检测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A组,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组120例为B组,体检的女性健康者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的C组,检测分析叁组最高血红蛋白(MHC)值、血清CA15-3和CEA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CA15-3和CEA水平显着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CA15-3、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乳腺肿瘤的阳性率显着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血清CA15-3和CEA联合检测乳腺癌敏感度明显高于任一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AUC为0.886(95%CI 0.689~0.993),最大诊断阙值为135.0μmol/L时,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0,特异度为91.5%,敏感度为95.5%。结论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可以弥补单一指标检查的缺陷,从而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对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7年26期)

白韬,杜潇,卜君,李云峰[5](2017)在《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糖链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10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对总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叁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结果乳腺癌组的MHC测定值及血清CEA、CA15-3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US联合血清CEA及CA15-3水平检测在乳腺癌中的检出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OPTIMUS、CEA及CA15-3叁者的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US联合血清CEA、CA15-3水平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94.0%、92.3%,均明显高于叁者的单独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糖链抗原、癌胚抗原检测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7年07期)

曹雷,李良[6](2016)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TNF-α及CRP检测,观察研究组不同分期的检验结果及两组TNF-α与CRP水平。结果研究组TNF-α与CRP水平随病情进展均呈上升趋势,Ⅳ期TNF-α、CRP水平高于Ⅰ、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及CRP检出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与CRP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患者重要生化指标,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45期)

王宏雁,王宇英,危静,陈勇,胡锦林[7](2016)在《一种可推广的叁联检测诊断乳腺肿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系统和多普勒超声及免疫生化联合检查在乳腺肿瘤早期发现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血氧功能影像系统和多普勒超声及免疫生化检测对56例患者的75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以活检病理诊断为校正标准,分别分析上述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以及叁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叁项联合检查对乳腺肿块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于免疫生化检测结果,而显着高于血氧功能影像及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其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显着高于叁者单项检测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血氧功能影像和多普勒超声及免疫生化叁项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及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刘廷江[8](2015)在《犬乳腺肿瘤诊断及相关因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肿瘤是犬常见的肿瘤之一,其高病发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着犬的身体健康,尽管近年来对犬乳腺肿瘤的防治方案不断改进完善,但治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病临床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因此能否提高早期诊断对该病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犬作为人类伴侣动物,其乳腺肿瘤的发生对于研究人类乳腺肿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实验以犬乳腺肿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犬乳腺肿瘤诊断及相关预测因子检测分析的研究。1.犬乳腺肿瘤临床病例调查分析:调查患犬病史资料、观察临床症状和详细记录诊疗的过程,统计分析发病犬的品种、性别、年龄、生育状况、饮食、发病部位等因素与发病几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犬乳腺肿瘤常见于杂交犬、京巴犬及西施犬,多发于母犬,发病平均年龄为9岁,且以未进行绝育手术、平时饲喂高能量食物的犬发生乳腺肿瘤几率较高,发病部位从胸部到腹部呈递增趋势,且在第3、4、5对乳头发病率较高。2.乳腺肿瘤病理组织学研究:取手术摘除的犬乳腺肿瘤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作病理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犬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20例患犬中14例为恶性肿瘤,占总乳腺肿瘤的70%,主要有癌肉瘤、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小叶原位癌、单纯癌和腺癌。良性肿瘤病例有6例,占总乳腺肿瘤的30%,主要为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和纤维性病。3.犬乳腺肿瘤ER、PR和c-erbB-2检测:取置于多聚甲醛溶液中的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ER、PR在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恶性肿瘤,c-erbB-2阳性表达检测中,恶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要高于良性肿瘤。本实验研究证明犬类乳腺肿瘤也可能存在类似于人类乳腺肿瘤中“叁阴乳腺癌”的发生机理,根据犬乳腺肿瘤及其相关因子检测结果更进一步说明犬对人类乳腺肿瘤病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闫峰[9](2015)在《浅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2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设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检测并对比这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水平及CRP水平,并将对比的结果及3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体检者,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体检者血清TNF-α水平及CRP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乳腺癌病情的进展,乳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CRP水平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临床诊断乳腺肿瘤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5年06期)

孔静萍,周浩杰[10](2013)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5/6和P63在乳腺肿瘤冰冻切片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5/6和P63在乳腺肿瘤冰冻切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直接对46例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进行P63和CK5/6抗原的检测,并和冰余组织常规石蜡切片的常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术中改良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冰冻切片P63和CK5/6的表达定位准确,阳性率高,与常规对照表达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63和CK5/6具有快速、准确、及时的优点,能在乳腺肿瘤术中提供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3年06期)

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乳腺X线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资料:1.本研究数据包括验证集及测试集,验证集数据用于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调整参数以及系统优化,测试集数据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测试。2.总计入组1413例女性,其中验证集共1218例,测试集共195例。3.验证集:(1)BI-RADS 5~6类448例,BI-RADS 1类448例;(2)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322例。4.测试集:BI-RADS 5~6类130例,BI-RADS 1类65例。研究方法:使用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对所有入组患者乳腺钼靶X线图片进行分析。1.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研究1)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2)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2.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研究1)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2)分析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检测效能及临床病理特征对其检测效能的影响3.对比分析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的差异1)对比分析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的检测效能差异2)对比分析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每幅图假阳性标记的差异4.采用测试集数据对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价统计方法:统计分析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等。率的比较使用c2检验、矫正c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完成。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变量结果的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进行评估。结果:1.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1)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47.76%、灵敏度为74.33%、阳性预测值为48.54%、特异度为21.21%、阴性预测值为45.24%、阳性似然比为0.94、阴性似然比为1.21;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0.50(0.25~0.75)。MammoWorks~(TM)检测系统在两种拍摄体位、不同肿瘤大小、不同乳腺密度、不同病灶类型分组中的检测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患病组和非患病组、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MammoWorks~(TM)(版本号3.5.2.6)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78.57%、灵敏度为78.57%、阳性预测值(标记数)为55.32%;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0.50(0.25~0.75)。MammoWorks ~(TM)检测系统在不同乳腺密度、不同病灶类型分组中的检测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验证集中的诊断价值1)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52.12%、灵敏度为94.64%、阳性预测值为51.15%、特异度为9.6%、阴性预测值为64.18%、阳性似然比为1.05、阴性似然比为0.56;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1.00(0.50~1.50)。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5.65%、灵敏度为95.65%、阳性预测值(标记数)为44.27%;每幅图假阳性标记数为1.00(0.75~1.50)。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MammoWorks ~(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良性、恶性、癌前病变分组中及不同乳腺密度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不同版本MammoWorks~(TM)在验证集中检测效能的差异1)系统更新后,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测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升高,阴性似然比、特异度较前降低。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检测准确率及灵敏度均升高,阳性预测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的检测效能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更新后版本中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在患病组、非患病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组均较前期版本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测试集对MammoWorks~(TM)(版本号3.5.4.43)的检测效能评价,其诊断准确率为68.21%、灵敏度为86.15%、阳性预测值为71.79%、特异度为32.31%、阴性预测值为53.85%、阳性似然比为1.27、阴性似然比为0.43;每幅图假阳性标记为0.75(0.25~1.00)。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组中MammoWorks~(TM)乳腺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效能和每幅图假阳性标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MammoWorks~(TM)系统通过不断优化,检测灵敏度较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乳腺肿瘤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2.MammoWorks~(TM)系统通过更新迭代后,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3.因其特异度较低、每幅图假阳性标记较多,MammoWorks~(TM)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提高检测效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2].赵静.乳腺X线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西安医学院.2019

[3].董愉,张洁.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与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8

[4].庹有林.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

[5].白韬,杜潇,卜君,李云峰.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

[6].曹雷,李良.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7].王宏雁,王宇英,危静,陈勇,胡锦林.一种可推广的叁联检测诊断乳腺肿瘤技术[J].健康研究.2016

[8].刘廷江.犬乳腺肿瘤诊断及相关因子检测[D].贵州大学.2015

[9].闫峰.浅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

[10].孔静萍,周浩杰.快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5/6和P63在乳腺肿瘤冰冻切片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3

标签:;  ;  ;  ;  

乳腺肿瘤诊断检测论文-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