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损伤论文_贾子校,谢武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颈部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颈部,外伤,角速度,机座,模型,有限元。

颈部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贾子校,谢武俊[1](2019)在《民用飞机乘员颈部损伤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民用飞机乘员颈部损伤判据的选择,并从该判据所要求的测试数据入手,研究获取测试数据的测试方法。通过在假人头部和颈部连接位置安装上颈部六分量传感器的方案解决颈部载荷的测量问题。在研究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和在假人头部安装角速度传感器的方法可行性后,通过设计和制造头部角速度传感器安装块,解决角速度传感器在头部的安装问题,进而解决头部旋转角度测量问题。在通过真实试验验证后,证明该民用飞机乘员颈部损伤测试方案是可行的和适用的。(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5)

邢博豪,周前祥,王兴伟,原悦[2](2019)在《牵引救生过程中人体头颈部损伤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障直升机牵引救生过程中飞行员的安全,基于我国飞行员身材标准,建立了人体头颈部有限元模型。根据模拟假人在牵引救生实验中的加速度载荷数据,对单肩斜拉牵引和双肩牵引过程中的人体头颈部的损伤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与文献中的事故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结果表明,在峰值加速度(垂向)载荷约为15 g(g为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牵引救生过程中头部受损伤的概率小,但颈部在火箭牵引阶段受损伤的概率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海鹏[3](2019)在《放射影像学在颈部损伤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放射影像学在颈部损伤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5月-2017年12月,医院进行了11名颈部损伤尸检对象,都进行X线、CT或MRI检查。结果:11名对象,都明确死亡原因,10例为机械性窒息死亡。影像学表现,颈部周围MRI检查存在明显的软组织异常、解剖结果改变,其中5例出现轻微的颈椎生理屈曲度改变,怀疑为原发的颈椎病改变。1例车祸颈部损伤对象,MRI检查见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但未有明显的损伤表现,病动脉瘤与患者死亡并无直接关系。结论:在颈部损伤尸体检验中的应用放射影像学,有助于从解剖结构改变、中枢神经损伤、动静脉闭合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死亡原因、机制的分析,判断颈损伤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柯鹏,诸斌,柳松杨,李鸣皋,赵鑫[4](2018)在《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人椅背带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头颈部力学模型,采用文献中典型拦阻着舰过程座椅底部的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条件,开展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到假人颈部各关节的轴向力、剪切力和弯矩等力学参数。结果第95百分位假人的剪切损伤N_(km)指数高于第5百分位假人。假人上、下部颈椎的N_(ij)指数小于0. 2,N_(km)指数约为0. 65。结论在拦阻着舰过程中,人体颈部更容易产生由于关节剪切力导致的损伤。研究结果可为评估不同百分位人体在典型拦阻着舰过程中的颈部损伤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齐梓伊[5](2018)在《不同负重模式对动静态姿势平衡的影响及对肩颈部损伤的易伤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衡能力是人们在静止站立、运动或者其他日常活动下能够维持身体姿势稳定的重要原因。多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站立、行走或者下台阶等动静态运动模式到学校上课或者从学校到餐馆、商店、市场或者聚会,而在这些情况中都会出现背包或者提重物等负重模式。而长时间的负重则会导致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研究目的:1.分别探究普通健康年轻人在静止直立状态下的不同负重模式对平衡能力的影响;2.在这些负重模式下对随后静态直立转向动态行走或下台阶的“第一步”进行内外方向上的姿势摇摆评估;3.在静止直立模式下通过肩颈部疼痛感觉和颈椎功能活动的评估以求探究其二者分别与平衡能力的相关性并探讨对肩颈部的易损性。研究对象及方法:普通高校15名健康大学生(年龄:24.1±1.4岁;身高=1.67±0.10m;体重=60.4±11.3kg,BMI=21.4±2.2 kg/m2),通过AMTI平衡测试系统及相关软件在50Hz的样本采集率下对其在静止直立、静止-行走以及静止-下台阶时的不同负重模式进行数据捕获。9种不同的功能性负重模式分别为:无负重、10%BW(body weight,身体重量)双肩背包、20%BW双肩背包、10%单肩背包、20%单肩背包、10%双手负重、20%双手负重、10%单手负重、20%单手负重。故总共27组实验在本研究中被考虑,每组实验需进行叁次取其均值,每次实验时间设定为40s。随后在每次实验后对受试者进行肩颈部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的评估。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论与建议:1.负重模式的不同,对普通健康年轻人的平衡稳定性有影响;2.双肩背包影响了年轻人在矢状面内的平衡,建议选择双肩包负重时的重量最好在10%BW以下为宜;3.非对对称性负重较对称性负重会产生更大的摇摆导致平衡的不稳定;4.性别差异对不同负重模式下的年轻人平衡稳定性没有影响。女性不宜在日常生活中背单肩包或单手提购物袋超过20%BW的重物。女性比男性在非对称性负重模式下易出现失衡而有跌倒的风险。5.随着单肩负重重量的增加,肩部出现疼痛时可能会导致平衡能力的下降。(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8-05-14)

王晓燕[6](2018)在《汽车后碰撞中6岁儿童乘员颈部损伤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后碰撞中,颈部损伤发生最为频繁的是挥鞭样损伤,虽然挥鞭样损伤并不致命,但是却对患者造成长期病痛。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于了解成人颈椎生物力学做出了诸多努力,然而对于儿童颈椎损伤机理研究非常有限。尽管儿童乘车时有安全座椅的保护,但在车辆碰撞瞬间将会产生过大的加速度,由于儿童身高、比例及软组织尚未发育完全等原因,使得儿童在汽车碰撞中容易发生损伤。本研究基于已验证的6岁儿童颈部有限元模型,将其中的韧带分别用膜单元与弹簧单元两种单元类型模拟,并分别参考尸体实验进行仿真试验,同时采用膜单元模型进行弯曲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膜单元与弹簧单元对颈部韧带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膜单元仿真与尸体实验相比仿真效果良好,弹簧单元仿真结果与尸体实验相差较大,且膜单元弯曲试验仿真效果良好。由此表明弹簧单元在模拟受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膜单元具有较高的生物仿真度,更能体现韧带的生物力学响应。利用现有的6岁儿童头颈部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五组不同大小的线性加速度模拟后碰撞,并且基于挥鞭伤从多方面分析了后碰撞中线性加速度对儿童颈部损伤的响应。基于已验证的6岁儿童颈部有限元模型,通过分别施加五组不同大小的弯矩载荷进行儿童颈椎弯曲试验,伸展试验及侧向弯曲试验,并分析了儿童颈椎在弯曲过程中的损伤响应。在已验证的6岁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与6岁儿童颈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头颈部连接,完善了6岁儿童乘员整人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儿童乘员后碰撞仿真试验,分析了汽车后碰撞中6岁儿童乘员头颈部运动响应及颈部损伤响应,为今后儿童颈部损伤研究及防护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易朋飞,何才富[7](2018)在《民用飞机前向乘坐乘员颈部损伤验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乘员颈部可能受到伤害的情况以及适用的乘员颈部损伤判据,分析确定适用民用飞机前向乘坐乘员颈部损伤的判据,通过借鉴民用飞机乘员头部损伤试验验证方法制定了乘员颈部损伤验证方案,并收集到乘员损伤数据,提出适合前向乘坐乘员的颈部损伤判据及验证方法,给出提升民用飞机客舱安全建议。(本文来源于《民航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胡远志,胡源源,蒋成约,刘西,廖高健[8](2017)在《鞭打试验中BioRID Ⅱ与THUMS模型颈部损伤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设计出可保护乘员颈部安全的座椅,在鞭打试验中,对BioRID Ⅱ和THUMS两种不同乘员模型,研究了颈部损伤情况。根据2015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鞭打试验评价规程和评分原则,建立了座椅鞭打试验有限元仿真模型;对这两种模型动态响应和人体颈部损伤状态。结果表明:THUMS模型有较高的生物仿真度,其颈部伤害指数(NIC)、颈部剪切力、颈部扭矩以及上颈部拉力均大于BioRID Ⅱ模型。该结果可为提高和完善BioRID Ⅱ模型的生物仿真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姜燕梅[9](2017)在《颈部损伤并发胸部外伤急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颈部损伤并发胸部外伤急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6例颈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损伤患者49例,并发胸部外伤27例。统计分析两类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以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颈部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率为46%、呼吸机辅助治疗率为18%,并发胸部外伤患者分别为71%、46%,颈部损伤与并发胸部外伤患者间均差异显着(P<0.05)。颈部损伤组的延期手术患者、手术距受伤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并发胸部外伤组,并发症情况优于胸部外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根据ASIA分级,颈部损伤组D级率(26%)低于并发胸部外伤组(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胸部外伤的颈部损伤患者伤情复杂,收治后无法及时开展手术,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严重。(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何永旺,赵祥月,周一卿,贾彭林,李维丽[10](2017)在《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头颈部损伤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头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具有调控机体运动、感觉和协调的作用,还具有维持机体美观和维持机体生命的功能。头颈部重要器官集中,结构复杂多样,且在外伤中是最容易被攻击的部位,也是伤后影响最大的部位。因此头颈部的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学鉴定中最为常见的鉴定,也是争议最多、难度最大的鉴定。为进一步加强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化、规范化工作,2013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本文来源于《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8)

颈部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保障直升机牵引救生过程中飞行员的安全,基于我国飞行员身材标准,建立了人体头颈部有限元模型。根据模拟假人在牵引救生实验中的加速度载荷数据,对单肩斜拉牵引和双肩牵引过程中的人体头颈部的损伤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与文献中的事故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结果表明,在峰值加速度(垂向)载荷约为15 g(g为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牵引救生过程中头部受损伤的概率小,但颈部在火箭牵引阶段受损伤的概率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部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贾子校,谢武俊.民用飞机乘员颈部损伤测试方法研究[C].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邢博豪,周前祥,王兴伟,原悦.牵引救生过程中人体头颈部损伤的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9

[3].王海鹏.放射影像学在颈部损伤尸体检验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2019

[4].柯鹏,诸斌,柳松杨,李鸣皋,赵鑫.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对比[J].医用生物力学.2018

[5].齐梓伊.不同负重模式对动静态姿势平衡的影响及对肩颈部损伤的易伤性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8

[6].王晓燕.汽车后碰撞中6岁儿童乘员颈部损伤有限元仿真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8

[7].易朋飞,何才富.民用飞机前向乘坐乘员颈部损伤验证方法研究[J].民航学报.2018

[8].胡远志,胡源源,蒋成约,刘西,廖高健.鞭打试验中BioRIDⅡ与THUMS模型颈部损伤对比[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7

[9].姜燕梅.颈部损伤并发胸部外伤急诊患者的临床特征[J].健康研究.2017

[10].何永旺,赵祥月,周一卿,贾彭林,李维丽.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头颈部损伤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在车与车的碰撞中颈部损伤人数...各种碰撞形式中颈部损伤的比例4.45 NIC 对应的颈部损伤风险曲线头枕的评价标准主动式头枕正是基于头...表5.1和表5.2颈部损伤指标N‘...假人颈部损伤值

标签:;  ;  ;  ;  ;  ;  ;  

颈部损伤论文_贾子校,谢武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