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
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南山分院154100
【摘要】目的:对患有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索,力求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方法:根据诊断慢性咳嗽的流程进行诊治,选择我院在2015年上半年间前来就诊的患者,选取其中125例进行治疗。根据病因的不同对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含量为5%的盐水以雾化吸入的方式促进无痰患者产生痰,进而采用特异性治疗的方式展开治疗。结果:在上述125例患者中,证实其中有114例患者患有慢性咳嗽的病症,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1.2%。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均有所不同,有23.2%的患者因为咳嗽进而产生哮喘。有22.4%的患者患有鼻后滴漏综合症,有18.4%的患者是因为感染后出现了咳嗽的症状,还有12.8%的患者经过诊断后在临床上表现为胃食管反流性的咳嗽症状。有12%的患者是因为长期服用转换酶抑制剂类的药物,由此引发的引导性咳嗽症状。剩余的患者比例为2.4%,属于其他类型的咳嗽。上述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均采用特异性治疗方式予以治疗。其中有10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控制。结论:在今后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解剖学诊断的方式,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咳嗽;门诊;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87-01
在常见的临床疾病中,咳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症状。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反射防御性的动作,经过了呼吸道、气管以及食道等身体器官,最终将异物排放出体外。最终的目的是起到保护气管的作用。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常见的病症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如EB、GERC、CVA以及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征)等。就慢性咳嗽与呼吸系统的疾病分析,它不仅与呼吸系统的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其他系统的疾病也有一定关系。但是在实际临床诊疗工作中,大部分的慢性咳嗽都与感染症状无关,因此在诊疗的时候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且咳嗽原因不明的时候对各种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的药物要慎用。
1、资料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中提取了某医院去年前半年内科门诊接诊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选择的时候包含了对患者的咳嗽症状、咳嗽时间、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所选取的患者必须都是咳嗽症状明显、咳嗽持续时间大多都超过了3个星期,在X射线胸片诊断中都表现出明显的肺部病症,年龄都在14周岁以上,患者在戒烟之后4个星期以上且戒烟之后仍然严重咳嗽。在1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59例,女性患者共有66例,年龄相差很大,从15岁到77岁都有,平均年龄为45.57岁。
1.2诊断程序
本次诊断中选择了Irwin解剖学原理作为诊断策略,通过加痰细胞分类检查对慢性咳嗽进行了临床诊断。在具体诊断中以询问患者病史、临床体检、胸部X线片、服用血管紧张素以及呼吸道感染史进行检查。通过上述病史调查之后,在此基础上如果还对患者的病症无法确定,则需要根据上述诊断原理提前对痰细胞进行分类检查,并且根据患者肺部功能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气管舒张试验。
1.3、诊断依据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①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②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20%。
2)PNDS:①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②有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病史;③鼻后滴漏感、咽部异物感及咽后壁黏液附着感,经常需清喉,可伴鼻塞、流涕及咽痒;④经检查发现咽喉壁滤泡增生;⑤鼻窦片或鼻窦CT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模糊不清或有液平面;⑥特异性治疗有效。
3)GER:①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伴或伴有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②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或食管24hpH值监测提示有胃食管反流。③抗反流治疗有效。
4)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①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②肺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③痰嗜酸粒细胞计数≥3%。④吸入或口服激素治疗有效。
2、结果
2.1病因分布
2014年1月—2014年7月共有125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明确诊断114例,确诊率91.2%。包括CVA29例,占23.2%;鼻后滴漏综合征28例,占22.4%;感染后咳嗽23例,占18.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6例,占12.8%;ACEI类药物药源性咳嗽15例,占1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3例,占2.4%。各组患者的具体资料见表1。
2.2各项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病史的询问对诊断非常有意义,79.2%(99/125)患者提供的病史对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通过体检有25.6%(32/125)的患者发现有意义的阳性体征。43例行肺功能检查(包括舒张与激发试验)的患者29例(67.4%)得到阳性结果。46例行诱导痰检查的患者32例(69.6%)由此明确诊断。37例拍鼻窦平片或CT的患者22例(59.5%)通过此检查确诊。而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食管24hpH值监测的患者分别有62.5%(5/8)、60%(3/5)及80%(4/5)的患者得到阳性结果。
3、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这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仅仅从患者过往病史以及体检等常规检查入手,是不能对慢性咳嗽提供明确的结论的。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采用解剖学诊断流程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验,使得病情的确诊率得到明显的提升,基本上能够达到90%以上。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痰诱导技术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项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以及完善,并且治疗慢性咳嗽的过程中,占据比例最大的原因是由EB所引起,如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主要病症之一。此外,还可以利用醋甲胆碱进一步提升慢性咳嗽诊断的准确性。采用CVA对患者进行痰诱导的过程中,嗜酸粒细胞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细胞数量是否与症状具有直接关联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索,仍然有待查证。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有107例患者采用特异治疗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占总人数比例的93.9%以上。另外有7例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明显好转的迹象,并且病因众多,要想对今后慢性咳嗽进行有效的治疗,就需要严格对患者的病情加以控制。除此之外,有2例患者采用GER进行诱导,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为采用GER进行治疗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其中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时间,如果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那么就要想办法保证治疗达到最佳的时机,并且定期进行走访观察,以便对慢性咳嗽这一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多种药物进行诱导性治疗发现,最有效的诱导性药物为EB,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连法.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观察(附79例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03)
[2]缪建良.慢性咳嗽250例临床诊疗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4)
[3]张学文,赵宇,陈济明.慢性咳嗽95例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