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莫夫论文_王英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洛莫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洛夫,性格,俄罗斯,篇章,斯托,系统论,心理。

洛莫夫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丽[1](2019)在《庄园视角下电影《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重新审视《奥勃洛莫夫》这个故事的意义,表面看起来故事强调人应该务实,不应该像玛尼洛夫一样空谈。但实际上冈察洛夫描绘的不仅是俄罗斯地主的形象,而且突出了俄罗斯人最好的品质。俄罗斯理想主义者的命运占据冈察洛夫创作的核心地位。作家一直在阐释,这些特征是因为俄罗斯的生活状况影响而产生。这些内容被导演米哈尔科夫精准地传递在影片《奥勃洛莫夫生活中的几天》,我们看到了如同一个孩子般纯洁可爱的奥勃洛莫夫。电影通过庄园以及主人公生活环境来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正是在宗法制田园式的庄园中,我们发现主人公"浪漫激情的来源,发掘了精神能量的源泉"。在庄园中奥勃洛莫夫变成一个孩子,形成了心灵综合体验,异想天开地将理想主义和自我中心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9年04期)

李建军[2](2018)在《一只把头藏在翅膀下的鸽子——《奥勃洛莫夫》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勃洛莫夫》是一部风格卓异的经典作品,但也是一部阐释空间和阐释难度都很大的作品,很容易被简单化解读。本文试图贴近文本,准确地分析奥勃洛莫夫性格的幽暗面以及这种性格形成的复杂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作者冈察洛夫改造俄罗斯性格的目的和理想;最后,从美学上和风格上考察了这部小说的"莎风"、调性与诗性魅力,认为它虽然含着一些讽意,但本质上是悲剧性质的。奥勃洛莫夫的生活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味。他与哈姆莱特属于同一精神谱系。他就是俄罗斯19世纪的哈姆莱特。(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刘雅悦[3](2018)在《尘世与彼岸的抉择——再解“奥勃洛莫夫性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冈察洛夫在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中所塑造的"奥勃洛莫夫性格"是一种典型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对于该性格的讨论与解读不应仅停留在以杜勃罗留波夫观点为代表的社会政治视角上,而应与自然地理视角以及以洛斯基等人的观点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视角相结合,从而更加深入立体地解析出奥勃洛莫夫性格的四个构成层次:追求彼岸式的完美;敏感于尘世的缺陷;重精神而轻物质、重目的而轻手段;懒惰无为、耽于幻想。这种解析对于探究奥勃洛莫夫人物形象和俄罗斯民族性格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18年03期)

刘延玲[4](2016)在《伤奥勃洛莫夫》一文中研究指出他的一生似乎很幸福,让人艳羡。一生下来,他就是农庄里唯一的小少爷。在父母慈爱倍至的呵护里,在一群奴仆前跑后奔的簇拥里,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儿是一片安适的乐土,日常的头等大事就是吃饭和睡觉。在这儿,"他身上已经生成一种永远也丢不掉的爱好——在炉炕上躺着,穿不劳而获的现成衣服,吃善良的女巫白给的饭。"他的读书生涯也是愉快的。少年时代的他没有经受太多(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6年09期)

许洪祥[5](2013)在《文学篇章的语文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题目是《文学篇章的语文学分析——以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为例》。本论文详细阐述了进行文学篇章分析所需的先决理论条件,并以第一章中阐述的篇章理论为基础,本着语言可以反映作者意图的观点,对冈察洛夫小说《奥勃洛莫夫》中的语言特点进行了语文学分析。本论文由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前言中简要论证论文题目的选择、研究问题的现实性及研究对象和对象物,确定研究目的、任务及其方法,论述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性,阐明其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章《研究的先决条件》中阐述了篇章语言学一般理论,依据传统观点对篇章的层次进行划分,论证文学篇章分析所应采用和遵循的方法及原则。第二章《表达作者意图的语言手段》分析了作者意图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的一般过程,并试图阐明冈察洛夫在小说《奥勃洛莫夫》中的创作意图。在已经提出的理论设想以及第一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例子对冈察洛夫小说中的词语和句法等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第叁章《言语功能意念类型是实现作者意图的途径》是对小说中言语功能意念类型的分析。首先阐述篇章分类的一般问题,以篇章所蕴含的交际任务为依据,我们遵循功能意念类型的原则对篇章进行归类。在本章中我们所做分析的重点是“描述”这一功能意念类型。依据坎科夫的学术观点,我们对小说《奥勃洛莫夫》中各种子类型的“描述”进行了语文学分析。我们认为,正是在这些子类型的“描述”中体现了作者意图。结论部分对本选题研究进行总结并简要列出所获得的重要结论。本选题研究的现实性在于文学篇章不仅仅是由以整体形式发挥功能的语言单位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系统,而且是表达作者特定创作意图的原始资料。依据分析侧重点的不同,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文学篇章。对于任何文学篇章来说,为了避免错误的解读,必须找到能够促进全面理解该文学作品所内涵的真实意义的途径,而这反过来就要求我们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语文学分析。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文学篇章的语文学分析。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本论文研究的对象物是文学篇章中有助于实现作者意图的、不同层次的语言手段。本论文的研究材料是小说《奥勃洛莫夫》中从词汇手段到篇章片段等的各层次语言单位。依据我们的观点,正是这些语言单位的使用,使作者在小说中的创作意图得以实现。用于分析研究的所有示例均摘自于小说的原文。(见1988年版)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家在篇章一般理论、文学篇章的语文学分析等领域内的着作,如芭边科、瓦尔金娜、加里别林、坎科夫、库比娜、索尔加尼克、斯图德涅娃等人的论着。本论文目的是阐述文学篇章结构的内在规律性以及实现作者意图的方法和手段。为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完成的任务:1)确定本论文研究的基础——对待文学篇章分析的学术立场及相关的原则。2)分析作者意图与其在文本中的各种表达手段的相关性。本论文的创新点是依据语言能够反映作者意图的观点,首次对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中各种层面上的不同语言手段进行分析。本选题研究的方法由研究材料的特点及提出的目的、任务所决定。使用了直接观察法、统计法、描述分析法等。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对文学作品《奥勃洛莫夫》运用语文学方法进行的详细分析,为理解文学篇章的思想内容开拓了新的视野。本论文的实践意义在于该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既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冈察洛夫的作品,又可运用于实践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其它文学作品时进行类似分析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有:1)文学作品美学思想层面的意义是由不同层次的语言手段所创造的。2)言语功能意念类型在实现作者意图的表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5-01)

傅星寰,刘雅琼[6](2011)在《试论“奥勃洛莫夫性格”的文化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勃洛莫夫性格"是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性格"题材的类型之一,它形象地再现了特定文化转型期间,俄罗斯知识分子在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或是消极避世,以浪漫幻想逃逸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和苦闷。面对日益功利化、市侩化的俄国现代社会,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的"叛逆"斗志和社会实践空间,他们或以消极怠惰,或以耽于幻想的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失望与苦闷,最终成为时代的"多余人"。通过对这一文学"性格"的解析,把握19世纪中期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意识更迭中的尴尬,以及精神逐渐内耗的过程,进而从一个侧面深度解读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惰性"与"幻想"本质。(本文来源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路文彬[7](2008)在《奥勃洛莫夫的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那形形色色的地主一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也是个意味深长的人物。不过,类似有趣的地主形象,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却极为罕见。和我们的地主不同,他们可不是那种除了收租别无所知的可怜家伙,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08-02-27)

郑超[8](2007)在《风雨怀伊人——阿龙·阿甫夏洛莫夫和他的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中俄友谊在音乐领域的结晶,有人会想起五十年代的歌曲《莫斯科——北京》。其实在上世纪上半叶就有一位俄裔犹太作曲家,钟情于中国的风土人情,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阿龙·阿甫夏洛莫夫(Aaron Avshalomoff)。(本文来源于《音乐爱好者》期刊2007年04期)

赵耸婷[9](2002)在《洛莫夫的心理系统论及其工程心理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洛莫夫是前苏联时期着名心理学家、苏联工程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将系统论引入心理学研究,首创心理系统论,并对这一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奠定了他在苏联心理史上的地位,并在心理系统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以人为本的工程心理学理论,开创了苏联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先河,推动了当今俄罗斯乃至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日益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洛氏的心理系统论及其工程心理学作出一个客观清晰的研究与评价,以期丰富国内心理学界对这一思想的探讨。论文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心理系统论产生的思想渊源;第二、叁部分着重介绍心理系统论及工程心理学理论;第四、五部分介绍现代俄罗斯心理学研究者们对这一思想的拓展;第六部分探讨了心理系统论的本质特征及其贡献和不足。(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10](1992)在《首届国际洛莫夫学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纪念着名心理学家、科学院通讯院士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洛莫夫(1929—1989),1991年12月17—20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首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美国、保加利亚、以色列、芬兰、法国以及原苏联12座城市的心理学家15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整个会议期间听取并讨论了90多篇报告。全体会议上宣读的报告有:洛莫夫在1971年创建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时的突出作用;活动范畴与交往范畴的相互关系以及洛莫夫为发展这一心理学说所起的作用;洛莫夫在研究个性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交往(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1992年12期)

洛莫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勃洛莫夫》是一部风格卓异的经典作品,但也是一部阐释空间和阐释难度都很大的作品,很容易被简单化解读。本文试图贴近文本,准确地分析奥勃洛莫夫性格的幽暗面以及这种性格形成的复杂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作者冈察洛夫改造俄罗斯性格的目的和理想;最后,从美学上和风格上考察了这部小说的"莎风"、调性与诗性魅力,认为它虽然含着一些讽意,但本质上是悲剧性质的。奥勃洛莫夫的生活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味。他与哈姆莱特属于同一精神谱系。他就是俄罗斯19世纪的哈姆莱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洛莫夫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英丽.庄园视角下电影《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研究[J].俄语学习.2019

[2].李建军.一只把头藏在翅膀下的鸽子——《奥勃洛莫夫》新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刘雅悦.尘世与彼岸的抉择——再解“奥勃洛莫夫性格”[J].中国俄语教学.2018

[4].刘延玲.伤奥勃洛莫夫[J].中国德育.2016

[5].许洪祥.文学篇章的语文学分析[D].东北大学.2013

[6].傅星寰,刘雅琼.试论“奥勃洛莫夫性格”的文化构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

[7].路文彬.奥勃洛莫夫的文学观[N].中华读书报.2008

[8].郑超.风雨怀伊人——阿龙·阿甫夏洛莫夫和他的作品[J].音乐爱好者.2007

[9].赵耸婷.洛莫夫的心理系统论及其工程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

[10]..首届国际洛莫夫学术研讨会[J].国外社会科学.1992

论文知识图

基于统计直方图的灰度压缩基于图像梯度的灰度压缩小组的水平观测平台不同非柯尔莫哥洛失谱幂律参数P对光束偏...2.3指数分布的累计分布函数不同脉冲持续时间T}对光柬偏振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洛莫夫论文_王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