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症论文_李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动脉硬化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硬化,硬化症,动脉,疗效,颗粒,白质,南京市。

脑动脉硬化症论文文献综述

李靖[1](2019)在《腔梗发出重要信号:脑动脉硬化了——访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赵红东》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人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去体检机构或因头晕头痛等不适进行头部CT或磁共振影像检查后,被告知:腔隙性脑梗死(腔梗),请到神经内科就诊。没啥症状,咋就得了腔梗?这病与脑梗死有何区别?会不会瘫痪?要不要治疗?总之,影像报告上的腔隙性脑梗死,让不明就里的患者担心不已。本期编辑部走访了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赵红东主任医师,请赵主任给大家介绍"腔梗"相关知识。(本文来源于《江苏卫生保健》期刊2019年11期)

刘振宇,王丽华[2](2019)在《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本院近来1年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盐酸氟桂嗪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盐酸氟桂嗪组总有效率98.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6.00%,P<0.05;盐酸氟桂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P<0.05。结论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朱晓娜,李天浩,郭珍,王先永,许红[3](2019)在《调脂柔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7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调脂柔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柔脉颗粒,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面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较治疗前减小,MCA及VA的Vs较前增大,且治疗组的PI、RI较对照组缩小明显,MCA及VA的Vs较前治疗前增大明显;治疗后的血脂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调脂柔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佳,刘聪,吴鑫平,郝旭亮[4](2019)在《蛭芎胶囊工艺变更前后对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制备的蛭芎胶囊对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双侧肾主动脉狭窄3/4,术后给予高脂乳剂(10 m L·kg~(-1))每日2次共8周,建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对大鼠进行无创血压测定及血脂检测,筛选造模成功的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蛭芎胶囊原工艺组(0.035 g·m L~(-1))、蛭芎胶囊新工艺高剂量组(0.08 g·m L~(-1))、中剂量组(0.04 g·m L~(-1))、低剂量组(0.02 g·m L~(-1)),另设假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大鼠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及高低密度脂蛋白等;采用ELISA法检测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1(ET-1)。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还原黏度(高切6.38±0.48、低切57.45±1.20)、血浆黏度(1.39±0.21)、红细胞压积(0.72±0.03)、红细胞聚集指数(8.29±0.43)及刚性指数(5.23±0.53)、ET-1(9.57±0.75)、TXB2及血清LDL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6-keto-PGF1、t-PA、CGRP和血清HDL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表明红细胞在不同的切变率下血流变异常,血黏度增加,易致血小板聚集,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蛭芎胶囊新工艺的高、中剂量组大鼠全血还原黏度[高切(5.36±0.38)、低切(53.86±2.13)]、血浆黏度(1.21±0.06)、红细胞压积(0.62±0.05)、红细胞聚集指数(7.50±0.58)及刚性指数(4.48±0.45)、ET-1(7.56±0.0.41)、TXB2及血清LDL均降低(P<0.05,P<0.01),6-keto-PGF1、t-PA、CGRP和血清HDL明显升高(P<0.05,P<0.01),蛭芎胶囊原工艺的红细胞刚性指数(4.14±0.35)明显降低(P<0.01);蛭芎胶囊原工艺、新工艺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蛭芎胶囊新工艺高、中剂量组均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动性,可以明显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或者降低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对脑动脉硬化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与原工艺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实际产品生产可以考虑采用新工艺代替原工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石玉才[5](2019)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驻济南4个老干部休养所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与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各57例,比较血脂指标、血液流变指标与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高,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小;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与血细胞比容的血液流变指标较对照组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有效率(98.24%)较对照组(87.79%)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改善血脂指标与血浆黏度,缩小斑块面积且减少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0期)

陈新建[6](2019)在《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脑白质疏松分级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高血压脑白质疏松(LA)分级与脑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AS)分级程度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81例高血压患者,行常规头颅MRI、MRA检查,LA分级与AS分级程度相关性经Spearman分析。结果 81例高血压患者,其中LA的0-3级的的患者分别为19、23、19和20例;MRA显示81例162侧脑血管中,AS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33.3%(54/162)、25.9%(42/162)、21.0%(34/162)和19.8%(32/162)。LA分级中不同程度AS分布经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r=0.551,P=0.000<0.01,两者成正相关,相关性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能够清楚显示高血压LA病变范围,MRA可以AS程度、了解脑血管损害情况,AS程度越重,高血压LA等级越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王秀芬,李劲松,高维键[7](2019)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及血清Hcy水平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方法:纳入我院接诊的74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叁酯、高密度脂蛋白、血清Hcy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上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可有效调剂血脂,并降低Hcy水平,减少血管损伤,改善疗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齐俊玲[8](2019)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阿托伐他汀钙用于脑动脉硬化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对其分组研究,乙组行常规治疗,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甲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与乙组相比,均相对更低,HDL-C水平相对更高(P<0.05);甲组总有效率为93.33%,与乙组78.33%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效果理想,可改善其血脂水平,提升疗效,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5期)

姚雪婷,梅应兵,孙勤国,彭玉英[9](2019)在《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其中医证型、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血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风痰阻络型所占比例为51.00%,肝阳暴亢型所占比例为35.00%,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为6.00%,阴虚风动型所占比例为8.00%,不同中医证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阴虚风动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以及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型以及肝阳暴亢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CRP、FPG、血脂以及Hcy在各个证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但风痰阻络型CRP、血脂以及Hcy都出现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在证型中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虚血瘀型中FPG变化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中医辨证主要为风痰阻络和肝阳暴亢,对患者的CRP、FPG、血脂以及Hcy等指标进行测定,能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牛珊珊[10](2019)在《阿托伐他汀钙用于脑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于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通过常规治疗和10mg、20mg、40mg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通过40mg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另外叁个组,四个组治疗有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95.24%、85.71%、76.19%、65.22%。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于治疗脑动脉硬化有良好的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3期)

脑动脉硬化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本院近来1年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盐酸氟桂嗪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盐酸氟桂嗪组总有效率98.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6.00%,P<0.05;盐酸氟桂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P<0.05。结论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动脉硬化症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靖.腔梗发出重要信号:脑动脉硬化了——访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红东[J].江苏卫生保健.2019

[2].刘振宇,王丽华.盐酸氟桂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研究[J].心理月刊.2019

[3].朱晓娜,李天浩,郭珍,王先永,许红.调脂柔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72例[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4].李佳,刘聪,吴鑫平,郝旭亮.蛭芎胶囊工艺变更前后对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5].石玉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

[6].陈新建.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脑白质疏松分级的相关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7].王秀芬,李劲松,高维键.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及血清Hcy水平变化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8].齐俊玲.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姚雪婷,梅应兵,孙勤国,彭玉英.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9

[10].牛珊珊.阿托伐他汀钙用于脑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论文知识图

一3脑动脉硬化症证型分布图组间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比较前后循环TCD频谱峰时指数Prl一1的比较脑动脉硬化症-图1脑动脉硬化症-图2颈动脉管径狭窄比值的比较

标签:;  ;  ;  ;  ;  ;  ;  

脑动脉硬化症论文_李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