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抗体论文-田小利,吴松林

隐球菌抗体论文-田小利,吴松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球菌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脑膜炎,隐球菌

隐球菌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田小利,吴松林[1](2018)在《HIV抗体阳性与阴性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IV抗体阳性与阴性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3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HIV抗体阳性和阴性分为两组,HIV抗体阳性组27例,HIV抗体阴性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死亡率。结果 HIV抗体阳性组和HIV抗体阴性组患者的性别、就诊前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以头痛、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糖、脑脊液LDH、脑脊液氯化物、血氯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于HIV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就诊前病程≤10 d的患者中,HIV抗体阳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HIV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前,HIV抗体阳性患者的病程短于HIV抗体阴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的脑脊液检查及临床预后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HIV阳性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李峤,冯国栋[2](2015)在《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36岁,主因间歇性发热2月,头痛1月,加重2周于2013-7-25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39.3℃。1月前并发间断全头痛,伴恶心、乏力。近2周来头痛持续加重,急来我院。既往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十余年,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确诊结缔组织病、系统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期刊2015-09-18)

金怡,陈江汉[3](2014)在《GM-CSF抗体在免疫正常格特隐球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在免疫正常格特隐球菌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分为两组,病例组为7例无免疫异常状态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健康对照组为7名健康人,分别检测抗GM-CSF抗体。并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菌株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 7例患者中6例为新生隐球菌感染,1例为格特隐球菌感染。抗GM-CSF抗体只在格特隐球菌感染的患者血浆中发现,而在新生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中未发现。健康对照组中1例检测到抗GM-CSF抗体。结论在"免疫正常"的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中,抗GM-CSF抗体可能为格特隐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与新生隐球菌感染无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于虹,王欣,杨裔,陈万荣,郭彦[4](2014)在《抗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为靶抗原,制备并鉴定特异性抗CAP10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纯化的重组CAP10免疫BALB/c小鼠,血清抗体效价达到适当水平时进行细胞融合;经多次亚克隆筛选出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及亚类鉴定。结果:获得11株能稳定分泌抗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高且抗原特异性强。结论:获得了针对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CAP10蛋白的功能,以及临床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血清型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4年02期)

李无名,胡水秀,李虹如[5](2013)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与阴性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与阴性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06-06~2012-06收治的64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HIV抗体阳性与阴性分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升高,HIV阳性组起病较急,发热较明显,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短于HIV阴性组,合并机会性感染多。两组脑脊液检查均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HIV阳性组脑脊液细胞数明显较阴性组少。两组头颅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脑膜改变及脑积水,累及脑实质多见于HIV阳性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两性霉素B单用或联用抗隐球菌治疗,未抗隐球菌治疗及颅内压越高患者病死率高。HIV阳性组死亡17例,阴性组死亡2例,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早期诊断、积极控制颅内压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3年08期)

王鑫,王冰,张静,刘瑞春,宋军[6](2012)在《检测脑脊液抗原抗体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对隐脑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28例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并动态观察治疗期间抗原和抗体的变化。结果初诊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效价主要集中在1∶64~1∶2 048,最高1∶65 536,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抗原多在1个月内下降,2个月90%患者下降至0。1例患者抗原效价下降之后又上升,提示耐药性出现应及时更换抗真菌药物。脑脊液中隐球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脑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2年24期)

王欣,于虹,佟双,杨裔,高基民[7](2012)在《新型隐球菌Cap10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重组表达新型隐球菌Cap10蛋白并制备特异抗体,为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诊断提供特异抗原和抗体。方法:选择CAP10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抗原表位集中、保守性高的片段,经过大肠杆菌偏嗜的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基因合成,将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QE30-CAP10并鉴定,IPTG诱导重组蛋白在M15中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镍柱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ap10,其纯度大于95%;二免后家兔血清抗体效价达到200万以上。结论:获得了高纯度的Cap10蛋白及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为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王鑫,刘瑞春,何俊英,何红彦,张静[8](2008)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抗原及抗体检测的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隐脑患者血液、脑脊液中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法检测28例隐脑患者脑脊液和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并对部分患者的抗原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应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28例隐脑患者脑脊液和血液中的抗原全部阳性,15位患者血液中抗体12例阳性,3例阴性。结论: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中的抗原对隐脑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动态监测抗原可对隐脑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刘瑞春,王鑫,杨敬芳,时东彦,赵宝珍[9](2005)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脑脊液抗隐球菌抗体IgG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neoformansmeningitis CNM)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近年来,CNM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尤其表现在艾滋病(AIDS)人群,美国、西欧、澳大利亚6%~10%的A(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05年12期)

王鑫,刘瑞春,杨敬芳,时东彦,赵宝珍[10](2005)在《间接ELISA法检测脑脊液抗隐球菌抗体IgG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检测脑脊液中抗新型隐球菌抗体IgG对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抗新型隐球菌抗体IgG,检测178例临床病例,包括CNM、脑囊虫、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瘤、小儿病毒性脑膜炎、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等患者和42例正常人。结果 178例患者中,15例患者抗隐球菌抗体IgG阳性,其中包含5例CNM确诊的患者、26 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4例、9例脑膜脑炎中2例、38例脑囊虫患者中1例、12例病毒性脑炎中1 例、7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1例、7例免疫风湿病中1例。结论间接FLISA法检测抗新型隐球菌抗体IgG对CNM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03-01)

隐球菌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女性,36岁,主因间歇性发热2月,头痛1月,加重2周于2013-7-25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39.3℃。1月前并发间断全头痛,伴恶心、乏力。近2周来头痛持续加重,急来我院。既往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十余年,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确诊结缔组织病、系统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球菌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田小利,吴松林.HIV抗体阳性与阴性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

[2].李峤,冯国栋.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2015

[3].金怡,陈江汉.GM-CSF抗体在免疫正常格特隐球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4

[4].于虹,王欣,杨裔,陈万荣,郭彦.抗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生物技术通讯.2014

[5].李无名,胡水秀,李虹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与阴性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

[6].王鑫,王冰,张静,刘瑞春,宋军.检测脑脊液抗原抗体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

[7].王欣,于虹,佟双,杨裔,高基民.新型隐球菌Cap10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

[8].王鑫,刘瑞春,何俊英,何红彦,张静.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抗原及抗体检测的临床评价[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

[9].刘瑞春,王鑫,杨敬芳,时东彦,赵宝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脑脊液抗隐球菌抗体IgG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荟萃.2005

[10].王鑫,刘瑞春,杨敬芳,时东彦,赵宝珍.间接ELISA法检测脑脊液抗隐球菌抗体IgG的临床应用研究[C].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标签:;  ;  ;  

隐球菌抗体论文-田小利,吴松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