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风选机,包括有“几”字形机壳、第一、二、三风选仓、进料口、给料斗、第一、二、三出料口、第一风机、均风网和“L”形出风网,第一风选仓的左上端设有弧形过渡部,均风网呈向下倾斜设置,进料口前端的上沿固定连接有“U”形导料槽;“几”字形机壳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十”字形前、后开槽,“十”字形前、后开槽内分别设有前、后滑块,前、后滑块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后转轴,前、后转轴之间连接有阻拦网,阻拦网的上方有风道;给料斗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混杂于茶叶中的灰尘等杂质分离出来,能够将不同品质(优品、次品和废品)的茶叶分离开来,分离效果好,不会造成堵料、积料的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茶叶风选机,包括有“几”字形机壳,所述“几”字形机壳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二、三风选仓,所述第一风选仓后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并连接有给料斗,所述第一、二、三风选仓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出料口,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底部敞口并安装有出风口朝上设置的第一风机,第一风选仓的内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方安装有均风网,第三风选仓的顶部和右侧均敞口并安装有“L”形出风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左上端设有弧形过渡部,所述的均风网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均风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端口的下沿相衔接,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内壁上在所述进料口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上下敞口的“U”形导料槽,所述“U”形导料槽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均风网上端的上方;所述“几”字形机壳的前、后侧在所述的第二、三风选仓之间分别设有“十”字形前、后开槽,所述的“十”字形前、后开槽内分别设有可在其内移动的前、后滑块,所述的前、后滑块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后转轴,所述的前、后转轴之间连接有阻拦网,所述的阻拦网将所述第二、三风选仓分隔开,且阻拦网的上端与所述“几”字形机壳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风道;所述给料斗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给料斗的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茶叶风选机,包括有“几”字形机壳,所述“几”字形机壳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二、三风选仓,所述第一风选仓后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并连接有给料斗,所述第一、二、三风选仓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出料口,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底部敞口并安装有出风口朝上设置的第一风机,第一风选仓的内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方安装有均风网,第三风选仓的顶部和右侧均敞口并安装有“L”形出风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左上端设有弧形过渡部,所述的均风网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均风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端口的下沿相衔接,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内壁上在所述进料口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上下敞口的“U”形导料槽,所述“U”形导料槽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均风网上端的上方;
所述“几”字形机壳的前、后侧在所述的第二、三风选仓之间分别设有“十”字形前、后开槽,所述的“十”字形前、后开槽内分别设有可在其内移动的前、后滑块,所述的前、后滑块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后转轴,所述的前、后转轴之间连接有阻拦网,所述的阻拦网将所述第二、三风选仓分隔开,且阻拦网的上端与所述“几”字形机壳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风道;所述给料斗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给料斗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几”字形机壳和给料斗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前侧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一侧内沿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扣的最外端连接有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斗的一侧设有通向其进料口的输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出风网的目数为20±10目,“L”形出风网的外侧连接有“L”形集尘罩,所述“L”形集尘罩的一侧设有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部所在圆的半径为550-8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网的目数为60±10目,其倾斜角度为45°~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轴的前端从所述的前滑块内延伸出并连接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的目数为20±10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风选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混杂于茶叶中的灰尘等杂质分离出来,也需要将不同品质的茶叶分离开来,以获得优品、次品和废品茶叶,其中在重量这个物理属性上,优品依次大于次品和废品,为此设计出了茶叶风选机。现有的茶叶风选机种类繁多,结构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种茶叶风选机,其包括有“几”字形机壳,“几”字形机壳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二、三风选仓,第一风选仓后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后端连接有给料斗,第一、二、三风选仓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出料口,第一风选仓的底部敞口并安装有出风口朝上设置的风机,第一风选仓的内部在风机的上方安装有均风网,第三风选仓的顶部和右侧均敞口并安装有“L”形出风网。
其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待筛选的茶叶倒入给料斗(带有振动器),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茶叶首先经进料口自上而下进入第一风选仓内,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一风选仓,均风网的作用是使得风机产生的气流能够均匀的进行扩散,此时最重的优品落倒均风网上并经第一出料口排出。在气流的作用下,次品和废品进入第二风选仓,较重的次品和较轻的废品掉落的位置不同,较重的次品落到第二风选仓的底部并经第二出料口排出,较轻的废品则进入第三风选仓,然后落到第三风选仓的底部并经第三出料口排出,最轻的灰尘随着气流经“L”形出风网排出,从而一方面实现将混杂于茶叶中的灰尘等杂质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将不同品质(优品、次品和废品)的茶叶分离开来。
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这种茶叶风选机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给料斗上大下小(即其进料口大于其出料口),即使设置有振动器,但是还会大量的造成堵料现象;
2、茶叶进入第一风选机后会无序下落,即一部分落到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另一部分会落到第一出料口的附近,使得还未及时得到分离的一部分次品和废品随优品经第一出料口排出;
3、由于均风网一般采用水平设置,因此会造成大量的优品聚集在均风网上而得不到及时的排出,从而影响到了优品与次品和废品风选分离作业的正常进行;
4、进入第二风选仓后,虽然较重的次品和较轻的废品掉落的位置会有所不同,但是这是相对的,可能造成一部分的废品随次品一同排出,还可能造成一部分的次品随废品一同排出,从而影响到分离效果,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茶叶风选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风选机,包括有“几”字形机壳,所述“几”字形机壳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二、三风选仓,所述第一风选仓后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后端连接有给料斗,所述第一、二、三风选仓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出料口,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底部敞口并安装有出风口朝上设置的第一风机,第一风选仓的内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方安装有均风网,第三风选仓的顶部和右侧均敞口并安装有“L”形出风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左上端设有弧形过渡部,所述的均风网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均风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端口的下沿相衔接,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内壁上在所述进料口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上下敞口的“U”形导料槽,所述“U”形导料槽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均风网上端的上方;
所述“几”字形机壳的前、后侧在所述的第二、三风选仓之间分别设有“十”字形前、后开槽,所述的“十”字形前、后开槽内分别设有可在其内移动的前、后滑块,所述的前、后滑块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后转轴,所述的前、后转轴之间连接有阻拦网,所述的阻拦网将所述第二、三风选仓分隔开,且阻拦网的上端与所述“几”字形机壳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风道;所述给料斗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给料斗的内部。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几”字形机壳和给料斗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前侧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上方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一侧内沿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第一风选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扣的最外端连接有手柄。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斗的一侧设有通向其进料口的输送机构。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出风网的目数为20±10目,“L”形出风网的外侧连接有“L”形集尘罩,所述“L”形集尘罩的一侧设有出口。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部所在圆的半径为550-800mm。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网的目数为60±10目,其倾斜角度为45°~80°。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轴的前端从所述的前滑块内延伸出并连接有把手。
所述的茶叶风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的目数为20±10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给料斗的进料口处安装一个风机,该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给料斗的内部,配合已配备的振动器,使得茶叶能够快速通过给料斗和茶叶风选机的进料口进入第一风选仓内,不会造成堵料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的前方设置“U”形导料槽,“U”形导料槽的下端延伸到均风网上端的上方,进入第一风选机后的茶叶能够有序的下落并能够完全落到均风网的上端,即远离第一出料口的一端,能够实现优品与次品和废品的完全分离,提高了分离效果;另外,“U”形导料槽上下敞口,能够通风,不会造成堵料、积料现象,更不会造成从进料口回料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均风网呈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45°~80°,且均风网的下端与第一出料口上端口的下沿相衔接,既能够使得第一风机产生的气流能够均匀的进行扩散,又不会造成大量的优品聚集在均风网上而得不到及时的排出,从而保证了优品与次品和废品风选分离作业的正常进行。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风选仓的左上端设有弧形过渡部,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次品和废品随气流能够自然过渡到第二风选仓内,不会造成积料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在第二、三风选仓之间设置阻拦网,在空间上将第二、三风选仓相对的分隔开来,在阻拦网的阻拦作用下,次品不会进入第三风选仓,不会造成一部分的次品随废品一同排出;另外,阻拦网的上端与机壳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风道,风道的空间均小于第二、三风选仓的空间,使得减弱的风力在此处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废品不会进入第二风选仓,不会造成一部分的废品随次品一同排出,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
6、本实用新型在机壳的前、后侧在第二、三风选仓之间分别设有“十”字形前、后开槽,“十”字形前、后开槽内分别设有可在其内移动的前、后滑块,前、后滑块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后转轴,阻拦网连接在前、后转轴之间,这样就可以按照实际使用需要调节风道的大小、第二、三风选仓之间相对的大小以及次品和废品掉落的轨迹和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风选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风选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导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茶叶风选机,包括有“几”字形机壳1,“几”字形机壳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二、三风选仓2、3、4,第一风选仓2后侧的上部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的后端连接有给料斗6,第一、二、三风选仓2、3、4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出料口7、8、9,第一风选仓2的底部敞口并安装有出风口朝上设置的第一风机10,第一风选仓2的内部在第一风机10的上方安装有均风网11,第三风选仓4的顶部和右侧均敞口并安装有“L”形出风网12,第一风选仓2的左上端设有弧形过渡部13,均风网11呈向下倾斜设置,且均风网11的下端与第一出料口7上端口的下沿相衔接,第一风选仓2的内壁上在进料口5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上下敞口的“U”形导料槽14,“U”形导料槽14的下端延伸到均风网11上端的上方;
“几”字形机壳1的前、后侧在第二、三风选仓3、4之间分别设有“十”字形前、后开槽15,“十”字形前、后开槽15内分别设有可在其内移动的前、后滑块16,前、后滑块16内分别转动安装有前、后转轴17,前、后转轴17之间连接有阻拦网18,阻拦网18将第二、三风选仓3、4分隔开,且阻拦网18的上端与“几”字形机壳1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风道19;给料斗6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20,第二风机20的出风口朝向给料斗6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几”字形机壳1和给料斗6固定在机架21上,机架2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2,以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
第一风选仓2的前侧在第一出料口7的上方设有观察口,观察口的一侧内沿转动连接有挡板23,挡板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24,第一风选仓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扣24相配合的卡块25,卡扣24的最外端连接有手柄26。
给料斗6的一侧设有通向其进料口的输送机构,以实现自动供料。
“L”形出风网12的目数为20±10目,“L”形出风网12的外侧连接有“L”形集尘罩27,“L”形集尘罩27的一侧设有出口28。
弧形过渡部13所在圆的半径为550-800mm。
均风网11的目数为60±10目,其倾斜角度为45°~80°。
前转轴的前端从前滑块内延伸出并连接有把手29。
阻拦网18的目数为20±10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将待筛选的茶叶倒入给料斗6(带有振动器30),第二风机20工作时产生的气流吹入给料斗6内,在振动器30的配合下,茶叶能够快速的经进料口5自上而下进入第一风选仓2内,不会造成堵料的现象;也可从第一风选仓2的底部引出一根管道至给料斗6的进料口处,即第一风机10工作时产生的一部分气流经给料斗6的进料口通向其内部,来替代第二风机20,二者的原理相同,作用也相同。
进入第一风选仓2后的茶叶在“U”形导料槽14的导向作用下,能够有序的下落并能够完全落到均风网11的上端,即远离第一出料口7的一端,能够实现优品与次品和废品的完全分离,提高了分离效果;另外,“U”形导料槽14上下敞口,能够通风,不会造成堵料、积料现象,更不会造成从进料口5回料的现象。
第一风机10工作时产生的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一风选仓2,处于下落过程中的茶叶和已落至均风网11上的茶叶中的最重的优品与较重的次品和较轻的废品发生分离,最重的优品沿均风网11继续下移并经第一出料口7排出;均风网11向下倾斜设置,且均风网11的下端与第一出料口7上端口的下沿相衔接,既能够使得第一风机10产生的气流能够均匀的进行扩散,又不会造成大量的优品聚集在均风网11上而得不到及时的排出,从而保证了优品与次品和废品风选分离作业的正常进行;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知,当均风网11的目数为60±10目,倾斜角度为45°~80°时,气流扩散的均匀性、优品与次品和废品风选分离效果以及优品排出效率最佳。
正常情况下,观察口处于封闭状态,即挡板23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打开观察口时,手持手柄26逆时针旋转卡扣24,使得卡扣24脱离卡块25,打开挡板23,即可开启观察口,此时既可观察第一风选仓2的内部工作状况,也可手工拨料,加快风选分离作业进程。
在气流的带动下,次品和废品沿弧形过渡部13的内表面进入第二风选仓3,弧形过渡部13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次品和废品随气流能够自然过渡到第二风选仓3内,不会造成积料的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知,当弧形过渡部13所在圆的半径为550-800mm时,所能起到的缓冲作用最佳,且零积料。
次品和废品进入第二风选仓3后,由于阻拦网18在空间上将第二、三风选仓3、4相对的分隔开来,在阻拦网18的阻拦作用下,次品不会进入第三风选仓4,不会造成一部分的次品随废品一同排出,较重的次品落到第二风选仓3的底部并经第二出料口8排出;另外,阻拦网18的上端与“几”字形机壳1的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风道19,风道19的空间均小于第二、三风选仓3、4的空间,使得减弱的风力在此处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废品不会进入第二风选仓3,不会造成一部分的废品随次品一同排出,较轻的废品进入第三风选仓4,然后落到第三风选仓4的底部并经第三出料口9排出,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知,当阻拦网18的目数为20±10目时,次品与废品的分离效果最佳。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手持把手29来移动前滑块,使得前、后滑块16分别沿“十”字形前、后开槽15进行上下、左右移动,也可通过手持把手29来转动前转轴,使得前、后转轴17发生转动,即可调节阻拦网18的横向、纵向位置以及偏转角度,这样就可以按照实际使用需要调节风道19的大小、第二、三风选仓3、4之间相对的大小以及次品和废品掉落的轨迹和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最轻的灰尘随着气流经“L”形出风网12排出,由“L”形集尘罩27进行收集,最终经出口28进入灰尘收集处理装置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知,当“L”形出风网12的目数为20±10目时,灰尘的排出和收集效率最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现了将混杂于茶叶中的灰尘等杂质分离出来,另一方面能够将不同品质(优品、次品和废品)的茶叶分离开来。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1558.3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715721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07B11/02
专利分类号:B07B11/02;B07B11/06;B07B4/02
范畴分类:26A;
申请人:岳西县同发机械有限公司;储造华
第一申请人:岳西县同发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6600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河滨北路3号(县经济开发区)
发明人:储造华;储江松;倪世和;王卫兵;陈永胜;徐卫兵
第一发明人:储造华
当前权利人:岳西县同发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文献
代理机构:34149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拓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风选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