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宗耀,李旭天,王祥[1](2022)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新疆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新疆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体质测试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锻炼参与度不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主要对石河子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情况及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为提高新疆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供理论参考,为增强新疆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李志豪[2](2021)在《家庭体育环境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家庭体育是丰富青少年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体育活动范围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下滑,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不一,部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不利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基于此,通过剖析家庭体育对于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探索家庭教育和家庭体育的融合路径,加快促进小学生校外体育或活动的实施手段,为家庭体育活动“补位”学校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以南京市四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家庭的基本情况、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家长们对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态度,分析家庭体育环境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和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90%以上的家庭成员和孩子都具有较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2)家长的锻炼时间和学生的锻炼时间成正比。(3)家庭体育消费越高,锻炼的地点的条件就越好。(4)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家长锻炼频率影响成正比。(5)家庭体育消费越多,小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频率越高。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家庭成员的体育活动习惯深刻影响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2)家庭体育态度对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起主导作用。(3)家庭体育消费水平影响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4)家庭的居住环境及家庭周围的体育配套设施对小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产生影响。
岳要忠[3](2021)在《课后体育服务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在当今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承担的文化课学业负担非常重,体育训练明显不足,但事实上体育运动是学生减负减压的有效渠道。学校积极响应文件精神要求,开展落实实施小学课后体育服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体育课后服务对小学生身体素质所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使体育课后服务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使学生体质得到提高,探寻出独特的“二小方案”。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参加体育课后服务的60名学生为实验组,男生29人,女生31人;对照组随机选取本校非参加体育服务的学生59人,男生29人,女生30人。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实验内容进行确定,运用实验法进行实验研究,先实验前测,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身体基本情况和各项身体素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P>0.05,两组无显着性差异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开展课后体育服务,每周五天,每天下午放学后参加1小时课后体育服务,进行体育锻炼。对照组则只是除了每周进行正常每周的体育课程外,不参加课后体育服务。在为期12周的实验教学后,再统一后测,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整理分析,检验课后体育服务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及家长对课后体育服务的反馈。研究结果:1、进行实验后实验组测试成绩各项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2、实验组实验后在肺活量、一分钟跳绳、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诸多维度上成绩好于对照组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学生的肺功能、柔韧度、速度以及耐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实验后实验组在体重维度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由于骨骼发育、营养摄入等影响体重会有所增长。4、实验后对照组在身高维度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小学阶段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由于自身生长发育、饮食习惯等影响身高会有所增长。5、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反馈开展课后体育服务对于学生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研究结论:1.综合实验数据显示,学生经过12周实验后,从统计学上看,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所以印证了学校开展课后体育服务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积极作用,是有必要施行的。2.参加课后体育服务后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在肺活量、一分钟跳绳、50米跑、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成绩,即学生的肺功能、柔韧度、速度以及耐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相比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课后体育服务内容更为丰富有趣,更具个性化,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适合在小学校园中广泛开展。4.学生通过参加一小时课后体育服务,能激发其体育健身兴趣,体育技能更加熟练,身体素质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5.从学生和家长对课后体育服务的调查反馈中可以看出,参加课后体育服务对学生睡眠质量、性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6.通过开展课后服务,仍有部分教师及家长对于体育“育人”理解不够透彻,重智育,轻体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还任重道远。根据实施情况并做出如下建议:1.重视课后体育服务2.课后体育服务的及时反馈3.家校合作4.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学习5.组织开展体育竞赛6.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冯志凯[4](2021)在《敦煌市2014-2018年初中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旨在了解和研究敦煌市初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并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后,提出促进敦煌市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对策,让学校体育教师对本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在日常教学与开展体育活动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教学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敦煌市2014-2018年9所初中学校三个年级学生的体质监测样本共27502名,包括男生14250名,女生13252名;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均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网中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导出,将所得数据运用SPSS23.0软件处理分析、Excal软件绘图、归纳和总结。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近五年学生的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与身体素质(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米/800米和引体向上/1min仰卧起坐)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身体形态方面:五年来敦煌市全体初中学生身高与体重平均值都呈上升趋势,男生的身高增长幅度(1.142cm)高于女生(1.001cm),体重增长幅度(1.034kg)也大于女生(0.345kg)。男女生超重比例均高于2014年,男生的肥胖率随着年份的增长逐年上升,女生虽有上下浮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男生肥胖率(11.51%)高于女生(7.85%);2.身体机能方面:五年来敦煌市初中学生肺活量指标均值随着年份的增长逐年增加,呈持续上涨趋势且上涨幅度较大,女生的增长幅度大于男生;女生整体的肺活量成绩等级优于男生。3.身体素质方面:五年来身体素质指标除了女生仰卧起坐项目外,其余项目相比2014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但女生的50米、800米和坐位体前屈成绩在2018年有所回升,只有立定跳远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男生只有2018年坐位体前屈成绩对比上一年有所上涨,50米跑成绩呈持续下降趋势,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成绩在2018年均出现大幅度下降。综上所述,近五年来敦煌市初中学生的身体形态及身体机能指标有明显增长,但身体素质指标方面除女生仰卧起坐项目外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力量素质方面下降严重;学生的肥胖率增长明显。根据得出的结果使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敦煌市初中体育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下降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对调查结果整理后得出:1.学生方面:有部分老师反映学生在独自参加课外活动时会出现“不会玩”的现象;学生在课内外运动中对专项力量素质练习的喜爱程度低,参加的次数少;阻碍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课业负担重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知识。2.学校方面:学校虽然开设体育课课时量足够,但存在被“占用”的情况;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能够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并“因材施教”,但在教学中很少有老师会实施男女分组教学的模式,没有重视男女性别的差异性;各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中,跳跃类、体操类和力量类项目开设较少,没能充分培养学生力量素质类项目的必要理论知识与参与习惯。3.家长方面:初中男生的肥胖率随着年份的增长持续上升,出现这种现象和学生在家中养成的饮食习惯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初中所有学生都实行走读制,一日三餐都在家中,父母对孩子饮食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责任,父母不监督孩子的饮食与运动则会使孩子的体重逐渐超标;虽然学生家长都能做到“偶尔”参与体育锻炼,但明确支持孩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家长比例较低。4.社会方面:敦煌市大型体育运动场地较少,社区体育锻炼设施的匮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锻炼效果;周末时间大部分学生需要参加文化课补习班,学业负担重,无法保证课外锻炼时间。
曹莉娜[5](2021)在《初中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所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既包括学生在校内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又包括学生自发参与的一切校内外体育活动[1]。学校体育包括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两大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延伸。深入研究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有助于培养她们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意识,形成终身体育观念。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了解和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初中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了她们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其的建议和对策,研究发现:我校女生闲暇时间安排不合理,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不理想。而影响这一现状的因素除女生自身锻炼意识外,还有不少客观因素。因此,在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还应完善体育场地设备,加大体育投资,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注重在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开设适合初中女学生的体育课程,让其更为积极主动的投身于课外体育活动。
陈逸飞[6](2020)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推进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科建设,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战略内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具有优良品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体育院校应举办课外学科竞赛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个案研究,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对学科竞赛指标筛选拟提出科学的体育教育专业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依据,构建武汉体育学院自己的课外学科竞赛体系,结论如下:(1)武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课余体育锻炼与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模块课程中实践课程占比较少,竞赛种类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创作、技能素质拓展以及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不足,急需课外学科竞赛进行素质拓展与锻炼。(2)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依据分别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符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科学性的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竞赛体系方法,科学合理的对各项学科竞赛体系指标筛选与分析。根据《大学生竞赛管理体系》拟提出初步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与体系指标,对专家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结合专家意见,整理分析构建原则与方法,对学科竞赛体系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3)对武汉体育学院课外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首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其次建立情景化教学平台,达到“以赛促教”目的;再次,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相结合,培养出符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能型”与“创新型”人才。最后,将课外学科竞赛体系,应用到武汉体育学院学生中,提升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
刘卓[7](2020)在《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至今,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良好发展趋势,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出现低龄化倾向等。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国家再次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且将主要视线放在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上。从2001年开始,我国已经颁布各项政策,实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并举,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符合学校实际发展、适合学生参与以及学生喜爱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基于各项国家政策,上海市已经将旱地冰球、花样跳绳、板球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引进中小学的体育课堂,而且部分项目已经在上海市各大比赛中举行。但从整体上看,上海市小学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参与力度不够,学校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等。为了能够全面了解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上海市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将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三个方面对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以及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更好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8所小学的三至五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8所小学共16位体育部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总结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现状,从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参与时间、方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对影响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对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经常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占比较大,学生的参与率很高;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男女生比例相当,没有显着差异;年级参与比例逐年降低,三年级参与人数最多,五年级最少;八至十岁的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十岁之后的学生参与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2)学生可以参与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太少,最受学生欢迎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有花样跳绳、跳跳球和跳房子;体育课上可以选择的项目不受限制,频率也最高,但是参与时长短;在校外体育活动中可以选择的项目有限,条件受限,但是时间宽裕,因此时长最长。(3)学生每学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机会较少;学生对未来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表示强烈的参与意愿,仅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未来不会参与。(4)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主要通过学校教师和家长,其次是经常在一起的同学,但是认识不足,了解不够深入,只有表面的认识。但是他们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喜欢,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最主要原因是增强体质。(5)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体育教师、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业任务和运动能力。(6)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性别只有在运动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年级在学业任务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具有差异性。根据调查所得的结果,为鼓励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以及推动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更好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师资队伍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2)增强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3)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增加项目。
郭可雷[8](2019)在《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学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的“主渠道”。锻炼意向是决定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整体探究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入把握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规律,为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样本抽取方面,采取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陕西省29所初中2406名初中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和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模型的路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学校体育环境不同维度、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身体活动不同因素对身体活动影响力的大小,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相关系数来看,“教育制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高于“政策执行”。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两个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与0.14,且达到统计显着(p<0.001),表明“教育制度”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均与锻炼意向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其影响值分别为0.15和0.19,“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大于“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以及路径系数均显示,锻炼意向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p<0.001),路径系数为0.34。(2)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与路径系数均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各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4、0.04、0.23、0.17和0.15。“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学校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三个变量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社会规范”和“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更高。路径分析表明,“同学朋友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教师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两两项目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维度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3)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时空条件”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场地经费”更高。从路径分析来看,“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且都达到了十分显着水平。学校社会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双向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更高。路径系数显示,“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对初中生身体活动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4)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和锻炼意向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相关系数显示,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性更大。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维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大,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次之,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小。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影响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其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从加入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交互项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上看,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证实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和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年级、性别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性别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锻炼意向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性别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性别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学位位置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和年龄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高于“政策执行”;“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3)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大;“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4)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更大;“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较“教师支持”和“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高;“时空条件”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5)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各变量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在加入交互项时,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制度环境,路径系数均显着。(6)“场动力理论”可有效解释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内在机制。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王晖[9](2018)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涵盖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科研,更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资助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活辅导等多方面的事务。因此,深入了解并把握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现实状况,与时俱进地创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构学生工作新模式,对于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迫切的时代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历经传承、开拓、创新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球化背景、信息化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下,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镜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的成长成才需要,学生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才能破解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颇、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学生就业及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青年成长理论、社会需要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在学生工作实践创新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主体意识推进、学生工作发展机制建设、学生文化自觉唤醒、素质能力平台搭建等方面凝练出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理路。最后,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全面呈现该校在学生工作上的创新探索。该校学生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自由、创新、和谐发展为宗旨,经过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面向全体本科生构建并实施素质能力培育工程;从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三个维度建构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目标体系;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人文修养、身心保障等方面搭建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并建立相应的实践项目,形成“目标体系——课程平台——实践项目”的多层次、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践育人科学模式,探寻和建构了目标明确、标准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的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生动的示范与参考。
王翠[10](2018)在《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占据体育实践性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让学生具有更大的课外体育活动空间。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新疆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
2.2、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 |
2.3、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
2.4、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 |
2.5、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
2.6、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段选择 |
2.7、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
2.8、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 |
3、结果与建议 |
3.1、结果 |
3.2、建议 |
4、结语 |
(2)家庭体育环境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关于家庭体育环境 |
2.2 关于校外体育活动 |
2.3 家庭体育环境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
2.4 相关研究述评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家庭体育环境基本情况分析 |
4.1.1 家庭成员的职业 |
4.1.2 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 |
4.1.3 家庭的基本经济状况 |
4.1.4 家庭每月体育消费水平 |
4.1.5 家庭对体育的了解和参与程度 |
4.1.6 家庭对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
4.2 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
4.2.1 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 |
4.2.3 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地点和项目 |
4.2.4 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
4.2.5 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形式 |
4.2.6 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
4.3 家庭体育环境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家长体育锻炼时间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影响分析 |
4.3.2 家长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频率的影响分析 |
4.3.3 家庭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对小学生自身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的影响分析 |
4.3.4 家庭体育消费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地点的影响分析 |
4.3.5 家庭体育消费与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频率的关联性分析 |
4.3.6 影响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其他因素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家长问卷 |
附件二 学生问卷 |
(3)课后体育服务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课后体育服务 |
2.1.2 小学生 |
2.1.3 身体素质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相关政策措施研究 |
2.2.2 国内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管理相关研究 |
2.2.3 有关课后体育服务活动内容研究 |
2.2.4 有关课后体育服务时间和频率研究 |
2.2.5 有关课后体育服务作用的研究 |
2.2.6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场地设施相关研究 |
2.2.7 有关课后体育服务经费来源的研究 |
2.2.8 有关制约课后体育服务的因素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相关政策措施研究 |
2.3.2 有关课后体育活动方式和功能的研究 |
2.3.3 有关国外课后体育服务经费来源的研究 |
2.3.4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分析 |
4.1 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依据 |
4.1.1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
4.1.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二的要求 |
4.1.3 学期教学进度 |
4.1.4 课程时间安排 |
4.1.5 教学内容 |
4.2 体育课后服务设计的要求 |
4.2.1 强调自愿性 |
4.2.2 项目针对性 |
4.2.3 场地安全性 |
4.2.4 增加趣味性 |
4.2.5 注重高效性 |
4.3 实验设计的内容 |
4.3.1 实验对象 |
4.3.2 实验时间 |
4.3.3 实验指标 |
4.3.4 实验过程 |
4.3.5 实验控制 |
4.4 实验设计的实施方案及相关细则 |
4.4.1 学校课后服务经费分配及发放程序 |
4.4.2 学校课后服务考核办法 |
4.4.3 学校课后服务内容 |
4.4.4 学校课后服务流程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的测试结果 |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形态测试结果 |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的测试结果 |
5.1.3 实验组和对照组50 米跑的测试结果 |
5.1.4 实验组和对照组坐立体前屈的测试结果 |
5.1.5 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分钟跳绳的测试结果 |
5.2 实验后的测试结果 |
5.2.1 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的测试结果 |
5.2.2 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的测试结果 |
5.2.3 实验组和对照组50 米跑的测试结果 |
5.2.4 实验组和对照组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 |
5.2.5 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分钟跳绳的测试结果 |
5.2.6 实验前实验组和试验后实验组测试对比 |
5.2.7 实验前对照组和试验后对照组测试对比 |
5.3 学生家长及学生对课后体育服务的反馈 |
5.3.1 家长对课后体育服务的态度 |
5.3.2 课后体育服务对小学生睡眠情况分析 |
5.3.3 课后体育服务对小学生玩手机时长的影响分析 |
5.3.4 课后体育服务对家长和孩子性格的影响 |
5.3.5 课后体育服务在内容上的扩充反馈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重视课后体育服务 |
6.2.2 课后体育服务的及时反馈 |
6.2.3 家校合作 |
6.2.4 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学习 |
6.2.5 组织开展体育竞赛 |
6.2.6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敦煌市2014-2018年初中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体质的概念 |
2.1.2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相关研究 |
2.2.2 对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美国 |
2.3.2 日本 |
2.3.3 俄罗斯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指标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访谈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3.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2014-2018 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
4.1.1 身体形态状况分析 |
4.1.1.1 身高 |
4.1.1.2 体重 |
4.1.1.3 BMI指数 |
4.1.2 身体机能状况分析 |
4.1.2.1 肺活量 |
4.1.3 身体素质状况分析 |
4.1.3.1 50 米跑 |
4.1.3.2 立定跳远 |
4.1.3.3 坐位体前屈 |
4.1.3.4 男生 1000 米跑/女生 800 米跑 |
4.1.3.5 引体向上(男)/1min仰卧起坐(女) |
4.2 影响初中学生体质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1 学生方面 |
4.2.2 学校方面 |
4.2.3 家庭方面 |
4.2.4 社会方面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身体形态方面 |
5.1.2 身体机能方面 |
5.1.3 身体素质方面 |
5.1.4 相关影响因素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三 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长问卷) |
附录四 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六 相关调查问卷设计效度专家评价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初中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校女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特征 |
3.2 影响我校初中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需要 |
1.1.2 师范类体育院校对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
1.1.3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学科竞赛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学科竞赛体系的概念界定 |
2.1.3 课内外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
2.2.2 国外体育专业课外学科竞赛研究 |
2.2.3 国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
2.3 国内现状综述 |
2.3.1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学科竞赛体系研究现状 |
2.3.3 国内课内外一体化研究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
4.1.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4.1.2 体育教育专业模块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分析 |
4.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足之处 |
4.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
4.2.1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3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指标筛选 |
4.3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竞赛指标体系分析 |
4.3.1 一级指标 |
4.3.2 二级指标 |
4.3.3 三级指标 |
4.4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
4.4.1 “以赛促教”,建立情境化教学平台 |
4.4.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
4.4.3 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小学生的健康需要 |
1.1.2 国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
1.1.3 上海市对小学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
2.1.2 运动参与 |
2.1.3 课外体育活动 |
2.1.4 校外体育活动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现状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小学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观察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性别情况分析 |
4.1.2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年级情况分析 |
4.1.3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年龄情况分析 |
4.2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参与项目的选择 |
4.2.2 参与频率 |
4.2.3 参与时长 |
4.2.4 参与感受 |
4.2.5 参赛次数 |
4.2.6 未来参与意愿 |
4.3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认知现状 |
4.3.1 了解程度 |
4.3.2 喜欢程度 |
4.3.3 了解途径 |
4.3.4 参与的主要原因 |
4.4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影响因素的描述统计分析 |
4.4.2 KMO和 Bartlett球形检验 |
4.4.3 确定影响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因素中公共因子个数 |
4.4.4 确定影响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公共因子群 |
4.4.5 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附录二 |
(8)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
1.1.2 学校体育环境没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 |
1.1.3 初中生的锻炼意向有待提高 |
1.1.4 从系统层面解释青少年身体活动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身体活动 |
1.3.2 学校体育环境 |
1.3.3 锻炼意向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构建 |
2.1 学校体育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1.1 学校体育制度政策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2 体育课程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3 人际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4 社会规范、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5 学校体育物质因素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2 锻炼意向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3 学校体育环境对锻炼意向的影响研究 |
2.4 对前期文献的总体评述 |
2.5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 |
2.5.1 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2.5.2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因素结构 |
2.5.3 变量选取的理由 |
2.5.4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3.3.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3.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3.3.4 锻炼意向问卷 |
3.3.5 身体活动问卷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1.3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1.4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1.5 讨论 |
4.1.6 小结 |
4.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2.4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2.5 讨论 |
4.2.6 小结 |
4.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3.4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4.1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4.2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影响的路径分析 |
4.4.3 讨论 |
4.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结论 |
5.1.2 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2:锻炼意向问卷 |
附件3:身体活动问卷 |
附件4: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附件5: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附件6: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附件7:访谈提纲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9)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选题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审视 |
2.1 大学及其时代表征 |
2.1.1 大学历史变迁 |
2.1.2 大学自身属性 |
2.1.3 大学所担之责 |
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发展 |
2.2.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起步阶段 |
2.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探索阶段 |
2.2.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停滞阶段 |
2.2.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复兴阶段 |
2.2.5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阶段 |
2.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殊内涵 |
2.3.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 |
2.3.2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与特征 |
2.3.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功能 |
2.3.4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特殊内涵 |
第三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状况 |
3.1.1 学校层面 |
3.1.2 职能部门层面 |
3.1.3 院系层面 |
3.2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
3.2.1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
3.2.2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
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状况 |
3.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状况 |
3.3.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概况 |
3.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选配状况 |
3.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
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
3.4.1 学生工作扩展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个层面 |
3.4.2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更加丰富和有效 |
3.4.3 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程序日趋规范 |
3.4.4 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 |
3.5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 |
3.5.1 高等学校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差 |
3.5.2 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 |
3.5.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 |
3.5.4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 |
3.5.5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 |
3.5.6 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 |
3.5.7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 |
3.6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3.6.1 社会环境的变化 |
3.6.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3.6.3 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
3.6.4 学生个体的变化 |
3.6.5 旧观念的束缚与西方思潮的消极作用 |
第四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
4.1 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1.1 全球化及其特点 |
4.1.2 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 |
4.1.3 应对全球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2 信息化时代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2.1 信息化及其特点 |
4.2.2 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
4.2.3 应对信息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3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3.1 意识形态及其特点 |
4.3.2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
4.3.3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4.1 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4.4.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5.1 新时代及其特点 |
4.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
4.5.3 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第五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5.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
5.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5.1.2 马克思主义青年成长理论 |
5.1.3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要理论 |
5.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工作要求 |
5.2.1 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目标指引 |
5.2.2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基本要求 |
5.2.3 学生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工作基本途径 |
5.2.4 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 |
5.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 |
5.3.1 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 |
5.3.2 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 |
5.3.3 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 |
5.3.4 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 |
5.3.5 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 |
5.3.6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第六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理路 |
6.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政治基础 |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取向 |
6.1.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
6.2 学生主体意识推进 |
6.2.1 大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
6.2.2 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方式与途径 |
6.2.3 优良学风对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
6.2.4 优化学生社团环境 |
6.3 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建设 |
6.3.1 建立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
6.3.2 健全学生工作的协同领导体制 |
6.3.3 建构学生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
6.4 文化自觉唤醒 |
6.4.1 文化自觉唤醒的必要性 |
6.4.2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6.4.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6.5 改进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
6.5.1 注重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思政教育的结合 |
6.5.2 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方法的结合 |
6.5.3 注重专业课程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结合 |
6.6 加强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 |
6.6.1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水平 |
6.6.2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管理能力 |
第七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建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为例 |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基本情况 |
7.1.1 生源基本情况 |
7.1.2 学生学习状况 |
7.1.3 理想信念教育 |
7.1.4 能力修养培养 |
7.1.5 辅导员队伍建设 |
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的总体目标 |
7.2.1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
7.2.2 创新设计目标: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 |
7.2.3 行动实施方略:坚持实践育人,实现学生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 |
7.3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指标体系 |
7.4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 |
7.4.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平台 |
7.4.2 专业培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3 人文修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4 身心保障实践课程平台 |
7.5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评估体系 |
7.5.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课程评价机制 |
7.5.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多元激励机制 |
7.5.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
7.5.4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柔性管理机制 |
7.6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保障体系 |
7.6.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
7.6.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队伍保障 |
7.6.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网络保障 |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呈现 |
7.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总结 |
7.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图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8.1.1 明确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
8.1.2 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 |
8.1.3 形成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创新理路 |
8.1.4 建立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创新体系 |
8.1.5 建构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矩阵式实践模型 |
8.1.6 搭建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网络平台 |
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取得了高价值推广应用效应 |
8.1.8 总结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8.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的“立德树人”新内涵研究 |
8.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蕴涵的学生工作新理念研究 |
8.2.3 国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文件明确的学生工作新要求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 调查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实地访谈及考察法 |
3. 数据统计分析法 |
4. 问卷调查法 |
5. 逻辑分析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情况 |
(二)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
(三)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
(四)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
(五)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内容以及影响因素 |
(六) 学校现有的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及其开展情况 |
三、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学校有关部门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
(二) 体育场地设施不齐全, 不完善, 严重制约了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
(三) 学生缺乏自主锻炼的能力和意识 |
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对策 |
(一)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
(二) 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监管机制 |
(三) 合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 |
(四)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优势, 以体育协会、俱乐部为核心, 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力 |
五、小结 |
四、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新疆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分析[J]. 王宗耀,李旭天,王祥.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04)
- [2]家庭体育环境对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影响研究[D]. 李志豪.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3]课后体育服务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D]. 岳要忠.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敦煌市2014-2018年初中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D]. 冯志凯.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初中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 曹莉娜.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07)
-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陈逸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卓.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 郭可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9]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D]. 王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10]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 王翠. 体育风尚, 2018(03)
标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论文; 体育锻炼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体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