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脉注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注射液,注射剂,穴位,不良反应,依那普利,中药,豚鼠。
生脉注射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双,袁建喜[1](2018)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2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400 mg注射用血栓通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60 ml生脉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5 ml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期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神经营养治疗,增用改善脑细胞代谢及助于降低颅内压的药物,给予伴有感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水肿患者视病情给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毒副反应。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均有很好作用,无明显副反应,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段文滔[2](2017)在《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慢阻肺的康复疗效及对TRXS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老年COPD肺康复的疗效及对抗氧化物质TRXS的影响,为老年COPD肺康复提供新的康复策略及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8例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为对照组(CN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AI组)、运动训练组(ET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组(CB组),每组2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规范的COPD药物治疗;对照组,维持日常活动量;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维持日常活动量;运动训练组接受直接督导下的下肢功率踏车训练;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联合运动训练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和直接督导下的下肢踏车训练;各干预组频率及周期均为:每周叁次,为期12周。干预前后进行呼吸困难评估(Borg、mMRC)、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CAT)、运动耐量评估(6MWD)及BODE指数评估,ELISA、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呼吸困难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RG评分、mMRC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呼吸困难较前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RG评分、mMRC评分均降低,而CB组较AI、ET组BORG评分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CAT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CAT评分降低,而CB组较AI、ET组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耐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6MWD较干预前明显增大,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6MWD明显增大,而ET、CB组较AI组6MW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ODE指数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DE指数较干预前降低,慢阻严重程度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DE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肺功能评估:各组干预后FEV_1/FVC,FEV_1%较干预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各组FEV_1/FVC,FEV_1%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6.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T、CB组干预后TRX1、TRXR蛋白及mRNA较干预前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ET、CB组较CN、AI组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运动训练,均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而两者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2.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老年COPD外周血抗氧化物质TRX1、TRXR蛋白及m RNA的表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为老年COPD患者带来康复疗效。(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7-05-01)
谭梦晖,金若敏,崔金刚,朱灿伶,朱睿[3](2016)在《注射用双黄连与生脉注射液对Hartley豚鼠与BN大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注射用双黄连、生脉注射液对Hartley豚鼠与棕色挪威(BN)大鼠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及其相关指标,为完善中药注射剂过敏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Hartley豚鼠或BN大鼠随机分为卵蛋白(OVA)组、注射用双黄连(双黄连)组、生脉注射液(生脉)组、正常组。2种动物分别隔日ih受试药物致敏液3次,于致敏后第14天静脉注射相应的激发液,观察激发后30 min动物的全身过敏反应症状,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BN大鼠在致敏前及激发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的变化、致敏激发后血清类胰蛋白酶变化。结果:对Hartley豚鼠或BN大鼠,OVA组、双黄连组动物均呈现过敏反应症状,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均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病理表现,但双黄连组较轻。生脉组则未见过敏反应症状以及肺组织病理异常。与正常组比较,OVA组、双黄连组、生脉组大鼠激发后血清总Ig E水平显着升高(P<0.05,P<0.01)。与致敏前同组动物血清总Ig E水平比较,激发后OVA组、双黄连组血清总Ig E水平显着升高(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OVA组、双黄连组大鼠激发后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显着升高(P<0.01,P<0.05),生脉组有升高趋势,但是无显着差异。结论:采用不同品种实验动物及增加相关检测的指标,能更全面评价注射用双黄连、生脉注射液潜在的致敏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6年14期)
王斌尧[4](2016)在《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糖调节受损(IGR),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该方法对IGR的临床疗效,初步讨论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IGR的作用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病例,将60例气阴两虚型IG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受试者入组前均给予糖尿病(DM)相关知识教育。对照组仅采用生活干预方案;治疗组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上予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取穴如下:体穴:①胰俞、脾俞、中脘、足叁里;②肾俞、肝俞、叁阴交、气海;耳穴:肺、脾、肝、肾、胰胆、内分泌。体穴选用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次选一组治疗,两组体穴交替使用;耳穴选用王不留行籽耳压贴压,每2天换贴,两耳交替。以上治疗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共治疗叁个疗程。治疗前后通过观察患者血糖、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一步计算经校正胰岛素抵抗因素后的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I30/△G30),同时观察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IG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治疗后两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2HPG较治疗前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FPG、2HPG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FPG、2HPG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治疗组HOMA-IR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OMA-IR较治疗前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OMA-IR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治疗组HBCI/IR、ΔI30/ΔG30较治疗前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CI/IR、ΔI30/ΔG30较治疗前稍有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BCI/IR、ΔI30/ΔG30经秩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胰岛p细胞基础分泌功能及负荷后早期分泌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治疗组HbA1C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A1C较治疗前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bA1C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HbA1C方面优于对照组。(6)治疗后,治疗组BMI、WHR、TC、TG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WHR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较治疗前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MI、WHR、TC、TG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HDL-C均较前稍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DL-C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TC、TG、BMI、WHR方面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HDL-C,但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7)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IGR疗效比单纯生活干预措施好,且该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FPG、2hPG、HbAIC。2.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的治疗方法可能一定程度上改善IGR病理基础即胰岛素抵抗及胰岛D细胞功能损害。3.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的治疗方法可能一定程度上整体干预IGR危险因素(TC、TG、HDL-C、BMI、WHR)。4.该治疗方法是安全的,有效的,可供临床使用。(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期刊2016-05-01)
曹学平[5](2015)在《生脉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 苏中药业等多企业卷入》一文中研究指出生脉注射剂再爆危机。 7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报告显示,生脉注射剂再次进入2014年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中药注射剂行列。 事(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期刊2015-07-27)
邓海霞,王政林,黄丹,黄夏冰,周映梅[6](2015)在《生脉注射液配合足叁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治疗院前眩晕症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配合足叁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治疗院前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眩晕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38例)、中成药组(39例)、中西药组(39例),观察叁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眩晕评分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及中成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西药组与中成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中西医组眩晕评分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成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中成药组与西药组比较,眩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生脉注射液配合足叁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治疗院前眩晕症疗效显着,能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提高院前转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5年01期)
朱远洪,王青,董燕,邓向亮,易浪[7](2014)在《生脉注射剂致RBL-2H3细胞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生脉注射液致RBL-2H3细胞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其对2种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评价生脉注射剂的致类过敏情况。【方法】分离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生脉注射剂共孵育,采用荧光法检测组胺并计算释放率。RBL-2H3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生脉注射剂共孵育,采用显色法检测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生脉注射剂对2种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生脉注射剂在终浓度为12.5~100μL/mL时可引起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增加,25~100μL/mL时可引起RBL-2H3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增加(均P<0.05或P<0.01),上述剂量范围内对2种细胞均未表现细胞毒作用。【结论】生脉注射剂在未表现细胞毒作用的剂量下可引起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和RBL-2H3细胞脱颗粒,提示生脉注射剂具有致类过敏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杨亚南,高卫真,柳钢,徐姝[8](2014)在《生脉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1992—2012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报道的生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分析生脉注射剂ADR的临床特点和发生,为其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警戒提供参考。涉及生脉注射剂的ADR病例共计1 216例,患者性别比为1∶1.01,35~65岁年龄段发生生脉注射剂ADR最多,有个人/家族过敏史的患者较易发生ADR。生脉注射剂ADR主要是在用药1 h以内发生,且累及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热、过敏性休克、皮疹等。生脉注射剂发生ADR时,多存在配伍其他药品的情况。生脉注射剂ADR的发生与患者个体因素、药品成分及制剂因素、给药速度及药品配伍因素有关,通过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控制给药速度、避免合并用药,可以减少生脉注射剂ADR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4年09期)
黄港,葛美群,龚丽萍,马骏[9](2013)在《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及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西药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期刊2013年06期)
方伟[10](2013)在《依那普利与注射用生脉联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依那普利与注射用生脉联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拉普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 h后的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等,观察血清肌钙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评价48 h后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在治疗12 h后,比较两组治疗前的情况,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理、血氧饱和度等,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的死亡率为6%,对照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拉普利联合注射用生脉治疗心源性休克,能够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3年30期)
生脉注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老年COPD肺康复的疗效及对抗氧化物质TRXS的影响,为老年COPD肺康复提供新的康复策略及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8例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为对照组(CN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AI组)、运动训练组(ET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组(CB组),每组2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规范的COPD药物治疗;对照组,维持日常活动量;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维持日常活动量;运动训练组接受直接督导下的下肢功率踏车训练;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联合运动训练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和直接督导下的下肢踏车训练;各干预组频率及周期均为:每周叁次,为期12周。干预前后进行呼吸困难评估(Borg、mMRC)、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CAT)、运动耐量评估(6MWD)及BODE指数评估,ELISA、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呼吸困难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RG评分、mMRC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呼吸困难较前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RG评分、mMRC评分均降低,而CB组较AI、ET组BORG评分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CAT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CAT评分降低,而CB组较AI、ET组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耐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6MWD较干预前明显增大,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6MWD明显增大,而ET、CB组较AI组6MW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ODE指数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DE指数较干预前降低,慢阻严重程度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DE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肺功能评估:各组干预后FEV_1/FVC,FEV_1%较干预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各组FEV_1/FVC,FEV_1%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6.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T、CB组干预后TRX1、TRXR蛋白及mRNA较干预前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ET、CB组较CN、AI组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运动训练,均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而两者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2.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老年COPD外周血抗氧化物质TRX1、TRXR蛋白及m RNA的表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为老年COPD患者带来康复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脉注射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英双,袁建喜.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
[2].段文滔.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慢阻肺的康复疗效及对TRXS的作用[D].南华大学.2017
[3].谭梦晖,金若敏,崔金刚,朱灿伶,朱睿.注射用双黄连与生脉注射液对Hartley豚鼠与BN大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
[4].王斌尧.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
[5].曹学平.生脉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苏中药业等多企业卷入[N].中国经营报.2015
[6].邓海霞,王政林,黄丹,黄夏冰,周映梅.生脉注射液配合足叁里穴位注射苯海拉明治疗院前眩晕症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
[7].朱远洪,王青,董燕,邓向亮,易浪.生脉注射剂致RBL-2H3细胞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8].杨亚南,高卫真,柳钢,徐姝.生脉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索[J].中草药.2014
[9].黄港,葛美群,龚丽萍,马骏.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J].广西中医药.2013
[10].方伟.依那普利与注射用生脉联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