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阐释学论文_袁毓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学阐释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学,孟子,诗经,以意逆志,文学批评,毛诗,学习者。

诗学阐释学论文文献综述

袁毓林[1](2017)在《中文教育路在何方?》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中文学科的境遇是比较尴尬的。一方面,现代大学的建制化和学科规训,要求综合性的中文学科离析为语言学、文艺学、文献学等以专业为导向的系科建制,这又会决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在专精与博通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中文学科内部的语言学、文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7-25)

吴震东[2](2017)在《民族志诗学与阐释学文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志文本作为田野经历的呈现载体,在反思时代遭遇了"表述的危机",继而开辟了"写文化"的诗学路径。民族志"诗学"形态的形成与人类学研究的"阐释学"转向密切相关。阐释学理论对民族志研究的田野观察、叙事表述及文本接受层面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由于阐释学及其相关理论的渗入,民族志文本得以在对话性的多声部叙述中作出了情感真实的承诺,使得现场、活态的质素得以保留并为诗学向度上的意义生成留出了空间。(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7年07期)

张鸿彬[3](2017)在《“以意逆志”的诗学阐释与“视野融合”的阐释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以意逆志"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史上具有深厚理论内涵的一个概念;伽达默尔"视野融合"理论有效地融合了读者和作者视域之间的界限与矛盾。这两种阐释理论都要求读者在解读文本时要注意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相联系,关注它们在运行模式上的某种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将作者之"志"作为最终的阐释目标,后者则注重将读者视野与作家视野进行融合。(本文来源于《郑州师范教育》期刊2017年03期)

韩经太[4](2016)在《论“名句”呈现“境界”——中国诗学阐释学重构的一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提出中国诗学之当代阐释学重构的一种模型。重新回到王国维以《人间词话》为标志的诗学构型模式,从"有境界"者"自有名句"的首要命题切入,确认中国诗学作为汉语文学精华的核心精神,是"名句"呈现"境界"的"道术"一体化思维。新世纪中国诗学的阐释学重构,一方面展开为中外人文交流视阈下"西学"阐释的中国化再阐释,以此而发现中国诗学以直觉意象呈现情韵理趣的独到造诣;一方面展开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的"古典"阐释的现代化再阐释,以此重塑中华民族寄托政治清廉之愿景于荒古清刚之景象的人格理想。"名句"呈现"境界"当然只是中国诗学生成原理的表现形态之一,充分阐释这一原理的学术实践,大有益于深入把握中华思想文化核心精神的整体学术事业,中华哲学美学"道术一体"的基本思维方式,缘此而得以呈现。(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黄贞权[5](2010)在《从《诗》学到诗学——论孔颖达诗学阐释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颖达《毛诗正义》统一了南北经学,在唐代政治与多元文化格局下,重振了儒家经学的政教传统,发掘了《诗》文本深厚内蕴,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并加以创新和超越,完成了《诗》学到诗学的转变,展示了极其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建构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同时也表现了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和意识形态共存的二元结构的哲学思考。(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0年10期)

陈君慧[6](2010)在《隐性的遥契:反对阐释学与南宋诗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的反对阐释学理论与南宋诗学中的反诠释思潮前后相距约7个世纪,但是由于艺术思维、艺术意识、艺术品质上的相通,他们在诗学特征方面表现出隐性的遥契,具体可概括为:消解作者的意图,通过强调"风格"和"味"回避内容,关注感觉和体悟。从根本上说,前者是对西方传统庸俗释义之风的彻底反叛,是对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后者是对有宋以来"尚意"阐释学的颠覆,是对知识主义、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解构,二者都具有解构性质。(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0年07期)

魏春春[7](2009)在《从《诗经稗疏》看王夫之的《诗》学阐释学方法——兼与雷庆翼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雷庆翼对《诗经稗疏》的批评,从不背事理和非为卫道两个方面加以反驳,考察分析了王夫之在《诗经稗疏》中表现出的《诗》学阐释学方法有叁种,即审文辨字,正本清源;依古立意,博采百家;审之以理,求之以意。(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9年12期)

谢向红[8](2007)在《对话:阐释学与比较诗学的遇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是阐释学的核心精神,也是比较诗学的重要特征。“对话诗学”的属性规定,比较诗学研究者必须坚持平等意识,克服诗学(乃至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承认“偏见”与“误读”的合法性,并在“对话”过程中对术语和概念等进行限定性“改造”。“平等对话”是比较诗学研究者进行“诗学对话”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者必须摆脱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立场,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他者”进行看视,“崇洋媚外”和“自我中心”都不是比较诗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建立合适的对话原则,这样的规则应该对被比较的不同诗学都是有效的,使对话双方或多方的“本来面目”能够自由的呈现,这样才能发现各种“异质”诗学存在的合理性,并全面阐发其对人类文明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本文来源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徐桂秋[9](2004)在《论孟子与先秦诗学阐释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游仕和谋求学术话语权力的需要 ,孟子充分发掘利用了《诗经》蕴藏的政治资源和思想资源 ,并由此导致了对诗义和得义方法的关注。孟子的用诗和论诗 ,存在一个稳定的表意结构 ,结构的核心即是他毕生坚守笃行的儒家思想的内核 :仁义。他的用诗和论诗乃是分别在言语义和语言义的思路上对这一思想进行的言说。因此 ,我们认为 ,作为不同的应用策略 ,二者不应混用同一标准衡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的提出 ,在《诗经》研究史上无疑是一个进步 ,《诗经》研究方法论的概念由此而产生 ,并进而形成先秦时期最有特色的阐释学思想。这种行为本身隐含着将《诗经》作为知识文本进行研究的倾向。后人循此向度将其引入批评 ,成为历史主义和情志批评的理论源泉之一。(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4年03期)

姚爱斌[10](2004)在《关于《诗经·国风》的寓言诗学——现代阐释学视野中的《毛诗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以降 ,关于《毛诗序》的存废之争不断。但《诗经》研究界在批评《毛诗序》遮蔽了《诗经》“本义”的同时 ,又以《诗经》“本义”遮障了重新发现《毛诗序》诗学价值的目光。从现代阐释学和寓言诗学的视域看来 ,《毛诗序》已经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关于《诗经·国风》的寓言诗学 ,并具备有效的寓言化阐释策略。但是《毛诗序》的寓言诗学仍然带有明显的形式上的粗糙(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诗学阐释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族志文本作为田野经历的呈现载体,在反思时代遭遇了"表述的危机",继而开辟了"写文化"的诗学路径。民族志"诗学"形态的形成与人类学研究的"阐释学"转向密切相关。阐释学理论对民族志研究的田野观察、叙事表述及文本接受层面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由于阐释学及其相关理论的渗入,民族志文本得以在对话性的多声部叙述中作出了情感真实的承诺,使得现场、活态的质素得以保留并为诗学向度上的意义生成留出了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学阐释学论文参考文献

[1].袁毓林.中文教育路在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2].吴震东.民族志诗学与阐释学文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

[3].张鸿彬.“以意逆志”的诗学阐释与“视野融合”的阐释学比较[J].郑州师范教育.2017

[4].韩经太.论“名句”呈现“境界”——中国诗学阐释学重构的一种模型[J].甘肃社会科学.2016

[5].黄贞权.从《诗》学到诗学——论孔颖达诗学阐释学思想[J].理论月刊.2010

[6].陈君慧.隐性的遥契:反对阐释学与南宋诗学[J].求索.2010

[7].魏春春.从《诗经稗疏》看王夫之的《诗》学阐释学方法——兼与雷庆翼先生商榷[J].兰州学刊.2009

[8].谢向红.对话:阐释学与比较诗学的遇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9].徐桂秋.论孟子与先秦诗学阐释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

[10].姚爱斌.关于《诗经·国风》的寓言诗学——现代阐释学视野中的《毛诗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论文知识图

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第二批入选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

标签:;  ;  ;  ;  ;  ;  ;  

诗学阐释学论文_袁毓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