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息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介文化,信息价值观,文化转向,算法机制
信息价值观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宁[1](2019)在《基于移动短视频传播的文化转向与信息价值观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短视频的流行促进了互联网时代媒介文化的转向,满足受众对增强感性认知以及扩大社会交往的需求,同时催生了一种横向的、立体性的关系认知。但是媒介技术乌托邦式幻想使人忽视了媒介文化繁荣的背后却暗含危机,特别是过度的文化产业化倾向,忽视了文化教育功能的均衡;过度依赖算法机制造成的多样化信息环境的消解以及人们认知的窄化。据此,文本指出构建互联网时代信息价值的必要性,以人文价值消解技术理性的过度偏向,以人机同构的"共存、共进化"的价值观,去重构批判性的自律主体,去主动消解媒介技术性"异化"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10期)
陈昌凤,陈晓静[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价值观研究及智能时代的新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关涉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成果,远远少于其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文献分析,本文认为新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具有迫切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信息传播领域,但是对智能传播时代的价值观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从技术基础、媒介语境、信息价值观等不同角度,对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基本的研究范围,并从逻辑方面来确定研究的经纬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编辑》期刊2019年08期)
陈昌凤,虞鑫[3](2019)在《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技术属性、媒介语境与价值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技术基础、媒介语境、信息价值观叁个角度对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的技术属性、媒介语境与价值范畴进行分析,以确定基本的研究范围。从智能技术基础而言,研究需要考虑两个面向上的基础属性和关系特征,即思考—行为关系与是否关涉理性。研究的媒介语境体现在信息生产、媒介信息分发和媒介—受众的互动反馈叁个不断循环优化的过程,是对各阶段内关涉理性的智能技术进行人为干预和修正改造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价值观的嵌入。从智能技术的哲学面向而言,价值观以一种如何定义关涉理性的方式被嵌入智能技术之中。按照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的研究和分析框架,研究智能信息价值观的规范性和评价性,可以更细化地探讨关涉理性的问题。智能技术运用于信息传播,存在工具理性总体扩张但价值理性保有空间这一矛盾的张力,构成了信息价值观研究的逻辑基础。因此,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需要将智能技术放在媒介信息传播的环境下加以考察,进而探讨新型媒介技术时代一个重要的研究点——信息价值观在其中是如何形塑技术、又如何被技术形塑的互动关系和过程。(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9年06期)
师文,陈昌凤[4](2019)在《新闻专业性、算法与权力、信息价值观:2018全球智能媒体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地嵌入媒体生产、分发、互动反馈的各个环节,与原有的行业理念和实践发生深度交互。本文基于2018年全球范围内的百余篇智能媒体的研究成果,提炼归纳出7个研究方向,即智能技术与职业新闻理念、用户与算法可信度、信息环境多样性、智能化技术参与互联网信息治理、算法与权力、算法机制与信息价值观、透明度与算法问责机制等,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探讨全球视野下智能媒体研究的宏观趋势,以期为国内学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全球传媒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魏忠[5](2017)在《甘蝇用空弓排课——信息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排课是教育价值观的信息体现,这话不是我先说的,请看下面这篇小学四年级的古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叁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飞卫曰:"视小如大,视微如着,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叁年之后,如车轮焉。昌既尽卫之术,乃(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7年Z3期)
杨勇[6](2007)在《大学生信息价值观问卷编制与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在搜集、传递、使用信息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看待信息及信息使用方式的个性倾向系统,这就是信息价值观。具体说来,信息价值观是指个体在与信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待信息的内部尺度,首先表现为个体对信息的类型偏好,如信息的个体价值(生活、人际、娱乐等)或社会价值(政治、经济、文化等),统称为信息种类的价值选择;其次是信息使用的个体倾向,表现为面对具体信息时的敏感度、信息搜集意识与能力、信息使用的道德规范,即信息价值手段。总之,信息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信息理念取向,驱使个体运用自己所确立的价值尺度来处理所面对的信息,具有动力性和引导性。由于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和主体,他们的信息价值观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编制出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信息价值观评定问卷,并用该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价值观的特点。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自编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价值观预测问卷,建立了大学生信息价值观的理论结构。根据初始问卷测评的结果,修订大学生信息价值观的理论结构和预测问卷,对预测问卷进行信度、效度的考察,最终形成了包括信息价值选择分问卷和信息价值手段分问卷的正式的大学生信息价值观问卷,用该正式问卷调查了大学生信息价值观的特点并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大学生信息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第一层次是根据价值观的成分把它划分“信息价值选择”和“信息价值手段”两个维度。在第二层次中,信息价值选择又含有“个人方面的价值”和“社会方面的价值”两个维度;信息价值手段则包括“信息敏感度”、“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道德”叁个维度。(2)自编的大学生信息价值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经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一系列研究表明,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等指标均表现良好。这说明该问卷可以作为评价大学生信息价值观的适宜工具。(3)用本问卷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信息价值观总体上在年级、性别、专业等因素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只有“信息敏感度”等个别维度在年级、专业等因素上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10)
胡小明[7](1995)在《关于信息价值观的对话(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头一个问题是判断效益的真实性。虽然信息提供者描绘了很好的蓝图,比方说,接上我的终端每天可收到上万条信息,你只要从中选得几条有用的信息即可对经营有极大帮助,或是仔细分析这些数据会帮企业正确决策等等。但是,企业若没有会使计算机的人,或没有分析信息的专门人才,或没有时间研究,这些信息服务的效益就是空的。提供大量原始数据给企业,并告之企业“分析这些资料会对企业决策有很大帮助”常常就是一句空话,因(本文来源于《信息经济与技术》期刊1995年07期)
胡小明[8](1995)在《关于信息价值观的对话(一)》一文中研究指出A.我觉得信息在企业家眼中的地位真是捉摸不定。口头上都说信息重要,一旦需要掏钱时就都不干了。可请客吃饭的钱总有,据说全国每年公款请客的钱达上千亿。我不明白为什么企业宁可花大钱来请客却不肯支付区区的信息费开支呢? B.如果一件事情大量地出现,必定有其经济学上的原因,并且是多方面的。必须承认,信息变成效益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利用得好的。另外,必须承认请客吃饭在企业经营中也确实起着一定的作用,至少它是增进入与人联系的重要手段,而人际联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某种行为对还是不对,而要认真研究人们为什么要有如此行为,这对于改进信息服务业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信息经济与技术》期刊1995年06期)
颜泽贤[9](1987)在《现代领导的信息意识与信息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领导的管理对象一般包括五大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在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人们注意的只是对人、财、物的管理,但在被称为信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今天,对信息的管理,就成为现代管理的中心。作为现代领导,首先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明确的信息价值观。这是现代管理观念更新的主要内容。(本文来源于《广州研究》期刊1987年01期)
信息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以来,关涉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成果,远远少于其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文献分析,本文认为新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具有迫切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信息传播领域,但是对智能传播时代的价值观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从技术基础、媒介语境、信息价值观等不同角度,对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基本的研究范围,并从逻辑方面来确定研究的经纬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息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海宁.基于移动短视频传播的文化转向与信息价值观的重构[J].东南传播.2019
[2].陈昌凤,陈晓静.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价值观研究及智能时代的新课题[J].中国编辑.2019
[3].陈昌凤,虞鑫.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技术属性、媒介语境与价值范畴[J].编辑之友.2019
[4].师文,陈昌凤.新闻专业性、算法与权力、信息价值观:2018全球智能媒体研究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9
[5].魏忠.甘蝇用空弓排课——信息价值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
[6].杨勇.大学生信息价值观问卷编制与特点分析[D].西南大学.2007
[7].胡小明.关于信息价值观的对话(二)[J].信息经济与技术.1995
[8].胡小明.关于信息价值观的对话(一)[J].信息经济与技术.1995
[9].颜泽贤.现代领导的信息意识与信息价值观[J].广州研究.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