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全球经济伦理研究

应重视全球经济伦理研究

一、应关注全球经济伦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毕然[1](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赵羿安[2](2020)在《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强调数量增长的赶超型、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变为追求经济平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并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与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问题主导,进行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论证分析。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非正式制度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对经济发展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若在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与经济规律时,可实现促进经济绩效提高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制度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调节作用,中国渐进式改革印证了这一积极促进作用。在渐进式改革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自身认知能力、文化水平与习俗习惯及社会大环境下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行进情况均可被视为影响改革方向和进程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此,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论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主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和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分析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通过分析选取了四个方面内容作为说明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传导媒介,并通过这四方面的传导媒介分析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内容分别论证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途径。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层面维度的测度标准、指标选取和指标趋势走向对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在论证分析过程中严格依照非正式制度性质、内容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每个维度进行测度定义,并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标准、测度定义和鱼骨图问题追溯的思想选取符合非正式制度内容且具有经济特性的可测指标,实现构建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筛选和优化过程最终确定非正式制度选取的16项测度指标和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测度指标,分别构成初始时序面板数据集,且依次绘制16项指标和22项指标的平滑曲线图和趋势走势图,借助数据的分布规律寻到异常临界点,并结合历史进程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给出较为基础的成因解释说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并进行关联,通过函数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指标建立中国四个大区域的数据面板,分别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论证非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关系,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传导媒介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中国经济与传导媒介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本文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运用实证数据结果,分别从“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以及“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与非正式制度内容相关的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郭民乐[3](2017)在《经济伦理视域下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普惠金融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形态。从十多年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探索来看,普惠金融不仅是一个打破金融排斥和能力贫困恶性循环、增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还是一个基于商业可持续性的资源配置模式。“普惠”内涵了公平与效率这一经济伦理的基本命题。“互联网+”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推进了普惠金融供给方式的变革,使之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目标和商业目标调和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结合经济伦理理论和金融排斥理论分析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是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权衡这一经济伦理问题在金融领域的外化。其后,根据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政策定位并非是基于公益或救济的社会保障政策,而是具有一定公共目标的经济政策,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应相应地遵循适当的经济伦理规范。在经济伦理视域中,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发展既具有扩大受益面、降低成本的价值,同时也存在诸如信息不对称、投资歧视、单边普惠、机构脆弱等缺陷。接着,本文尝试利用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咨询在公平和效率这两个大维度下初步构建一个“互联网+”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框架。最后,本文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强化监管、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建议。

张丽苹[4](2016)在《气候变化治理经济学方案中的伦理省思》文中认为人类运用碳减排、碳交易、碳税等市场化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这种市场化手段虽然具有创新意味,但实际上是将气候条件商品化。他们将受气候危机影响的人类生活等价为个人福利,再将个人福利等价为可以计价的消费支出。人类应该反思自身的狭隘认识,在气候变化经济学应对方案中融入伦理学的思考,将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治理真正结合起来,培养可持续生存发展意识、全球意识,促进气候变化治理方案真正能惠及全体人民。

李明建[5](2016)在《“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于1934年2月19日在南昌发起,旨在通过改变国民不合时代要求的生活习惯,恢复固有道德和民族精神,最终复兴民族的一场道德“运动”。这一“运动”从国民日常生活入手,寻求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按照礼、义、廉、耻的要求,推动民众生活的变革。“运动”历时十五年,民众广泛参与,成为民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事件。“运动”发起者观察到当时中国国民基本生活中存在着道德失范现象,试图掀起一场生活的“革命”来塑造“新”人。这场“运动”,努力探索了道德建设“自下而上”的路径,极富特色。虽然新生活运动最终衰败并且无果而终,但是这一“运动”对于当下的道德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从道德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和伦理“运动”中的道德生成与发展两个问题切入,分析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西方现代伦理思想等方面探析新生活运动的伦理思想基础。论文分析了新生活运动中“礼义廉耻”这一道德准则和衣、食、住、行及其它生活方面的道德要求,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特征。新生活运动的内容如“清洁”、“规矩”运动,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三化”运动,春季种植运动、夏季卫生运动、秋季节约运动、冬季救济运动等经常性重要工作及战时特殊运动等,在促进民众的道德养成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实践中,公务人员、青年学生、妇女是重点人群,他们还为“新生活”的推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新生活运动的道德推进方式表现为以充分的宣传引导来提高道德准则的认同度、以严格的检阅奖惩来实现道德践行的有效监督和激励、以突出典型和重点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效应。新生活运动的实际效果未能达到发起者的预期目标,最终走向失败。但“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道德成效:一定程度上公民道德素质得以提升,一定区域里民众道德生活发生变化,一定时期内国民爱国意识得以加强。新生活运动最终失败的伦理原因包含未考虑伦理精神动员背后的物质基础、“运动”的道德理论准备不足、执行人员的道德行为示范性不足、道德变革与其他变革不同步等。在对新生活运动的伦理反思中,本文认为在道德建设的路向变换上要实现单向的“自上而下”到双向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借助日常生活开展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的范式转换上要实现从注重宣传灌输到借助一定形式的“运动”,辩证看待“运动”的作用,运用“运动”提升道德建设的效果。

李琛[6](2014)在《经济伦理学核心概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文中研究说明置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正在迅速成熟。想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建设先进的伦理文化。现代经济伦理根植于中国传统经济伦理之中,因此,观察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向近代的演变,有着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概论”,分析经济伦理学的几点主要概念以及研究的范围、对象。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历史沿革、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将重点讨论经济伦理学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包括生产劳动伦理、交易伦理和消费伦理的历史演变以及在全球化下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第三部分着重于讨论这些观念在我国企业伦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树立我国社会主义特色伦理文化。综上所述,本文从传统经济伦理学向现代经济伦理学的演变出发,通过对传统经济伦理学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梳理,立足于全球化视野,考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演变、扬弃和发展。并旨在建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近现代演变的理论内容体系,以期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的同时拓宽学术视野,为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李劲松[7](2013)在《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已表明,环境经济政策是将环境问题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环境正义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我国环境-资源-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持续改善为研究目的,以哲学社会科学导向,以自然科学奠基,采用伦理学、经济学、政策学、政治学、行政学,以及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综合研究方法来审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其研究重点、研究结果与创新点如下:其一,阐明了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学理基础——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从环境正义、经济正义、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人性范式角度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和政策设计基础进行了伦理透视。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环境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概念的综合体系,其理论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而我国当前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则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各项伦理机制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制度基座。其次,本文从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属性与基本功能出发,包括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模式及分类与环境行为调节与资金配置等基本功能,尝试揭示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的若干基本规定、操作原则、具体道德规范和道德合理性。本文尝试以目的论和义务论伦理理论为阐述主线,揭示了目的论、义务论、环境伦理学与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等伦理理论方法的历史源流及当代发展对建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启示,并尝试初步勾勒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大致框架和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本文突出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与环境伦理观的共同追求、操作原则,论述了五项具体的道德规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环境正义,普遍公平;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节约资源;适度物质消费,倡导环境友好消费,为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构建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构件。再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与应用规范伦理学提供的价值基础及实践理性的生成;二是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及现代性的生成,三是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且着重分析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视面临的挑战或不容忽视的七个问题:一是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二是条块分割体制难以协调与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三是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四是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五是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六是法律保障不完善;七是地区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大导致区域公平性与利益调整过程稳定性欠缺等。之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评估与监督机制、教育机制4种保障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策略,以保证环境经济政策能达到公平性、有效性、经济效率、合法性、合理性、可接受性和监督调控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等多项价值目标。最后,本文以生态补偿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和生态安全(尊重生态规律)的价值理念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借鉴康德义务论、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诺齐克的应得权利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阐述了我国生态补偿的概念、任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及道德合理性,剖析了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与核心是对公民基本环境权的保障和对部分公民让渡出来的发展权的补偿,我国生态补偿的前提则是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关键是合理制定保障措施。同时,以生态补偿的推进要求和资金链条为主线,阐述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应从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入手,大力推进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政府应积极介入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各个环境领域,在环境公共财政、生态补偿、环境税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摸索和推进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等市场交易型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作为社会各界,尤其是生态脆弱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弱势群体非常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在我们当前的形势和国情下,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是克服救治市场失灵的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故须以公正、和谐、生态(化)、效率为价值范导,落实环境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然后逐步实现生态补偿机制向更为全面平衡有效的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形式的平稳过渡。鉴于我国生态补偿的4项原则之一的“新帐旧账分治原则”规定,按照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要求,旧账由国家补偿与修复的责任。以我国环境公共财政为主线,本文尝试剖析了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为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和其它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资金瓶颈破解提供了政策建议;同时也以环境资金为切入口,对环境经济政策群的各项具体的政策要素进行了协调和串联,以促进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根据不同发展时期与各个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合理适用各种伦理理论,适时调整政策要素结构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切实增进环境经济政策群实施机制的公平、正义与效率,为提升环境经济政策群立体交融与和谐联动的组合效应提出了适当的建议,以期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持续改善,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双赢。

汤薇[8](2013)在《生态经济学在主体功能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球兴起,罗马俱乐部1981年的报告《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中提到,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可以毫不怀疑地预见,生态经济学会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在经过了经济总量的长期迅猛增长,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以至大自然开始疯狂报复之后,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这是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理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到现在,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因而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探索和研究未成体系,尤其是生态经济学作为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理论基础,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为主体功能区寻找生态经济学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生态经济学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寻找用武之地,构建生态经济学应用在主体功能区中的理论体系。主体功能区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国情下的产物,在世界上尚属首创。主体功能区建设大致包括划分、规划、实施和政策绩效评价几个部分,其中生态经济学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规划和政策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了生态经济学在主体功能区中的应用。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是研究的起点,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意义,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研究内容、结构和方法。第二章从总体上概述了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体功能区的内涵丰富,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形式的区划,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有各自的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重构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和性质,也反映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伦理观。文章还进一步阐释了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第三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依据,在生态经济学领域中探讨了对主体功能区的深层次解析。其中生态经济系统理论既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又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经济平衡理论和生态经济效益理论也是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的重要参考。合理划分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第一步,第四章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生态经济学直接理论依据。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出了思路和原则,文章重点从生态经济学角度逐一讨论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实施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核心部分,第五章研究了生态经济学视野下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生态经济学从三个方面为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提供了指导,保证了其可行性:一是生态经济规划理论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具体的原则、思路和方法,二是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作为各个地区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有效途径,三是建设生态城市应当成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第六章研究了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主体功能区最重要的生态经济政策。文章揭示了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原因,提出生态经济价值是补偿的价值基础,剖析了相关的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区域补偿原理,并重点讨论了作为主体功能区的补偿原则的生态经济伦理,之后提出结合国情探索有效的补偿模式。第三部分是对前文研究的实践应用。第七章以山东省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实例,探讨生态经济学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山东省整体资源环境状况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搜集最新统计数据并应运用SPSS统计软件,从生态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了主体功能区的试划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经济政策建议,之后文章对山东省的生态产业发展做出规划设计,并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构想。文章最后总结了全文,展望了本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总之,文章致力于搭建生态经济学学科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之间的桥梁,使二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李红梅[9](2013)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伦理构建的现实困境及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俄罗斯经济学者康德拉基耶夫的理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一旦发生危机至少要经历8-10年的调整期才能得到改善并逐步走向繁荣。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慢的调整和复苏阶段,大力加强经济体间的信任与合作、不断规范经济活动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伦理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很多国家却开始奉行新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伦理冲突也不断升级、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也受到冲击。面对严峻的现实挑战,如何突破困境,推动全球经济伦理的构建成为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论题。

程广丽[10](2013)在《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伦理研究是当前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个主导性话语和核心论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经历了一个显着的范式转换过程,主要表现为从专注于伦理概念、范畴等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学科构架意识向具体面向时代发展中不断展现的问题的意识转换。伴随着中国经济伦理学对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具体"问题"的不断拓展,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从单一走向多维,研究方法从依赖西方走向独立,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从整体上看,"问题意识"的确立既是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时代诉求使然,也表征着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成熟。

二、应关注全球经济伦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关注全球经济伦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结构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2.1.2 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2.1.3 非正式制度变迁
    2.2 社会学相关理论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2.2.1 微观社会交换和非正式规范的产生与维持
        2.2.2 宏观社会交换与社会制度化结构的维持和变迁
        2.2.3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组织规则的相互作用
    2.3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2.3.1 文化传统
        2.3.2 习俗习惯
        2.3.3 伦理道德
        2.3.4 意识形态
    2.4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非正式制度的界定和功能
        2.4.2 制度决定经济发展
        2.4.3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概况
    3.1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3.1.1 在意识形态方面
        3.1.2 在文化传统方面
        3.1.3 在习俗习惯方面
        3.1.4 在伦理道德方面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性
        3.2.1 具有路径依赖性
        3.2.2 具有嵌入性
        3.2.3 具有集体规范性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建设历程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制度的改革历程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历程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1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1.1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产力结构配置效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2 非正式制度通过金融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3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态可持续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4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供需关系平衡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2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2.1 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2.2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2.3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3 文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3.1 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3.2 文化传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3.3 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4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4.1 习俗习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4.2 习俗习惯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4.3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5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4.5.1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5.2 伦理道德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4.5.3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4.6 小结
第5章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与趋势分析
    5.1 非正式制度的测度
        5.1.1 非正式制度测度的概念
        5.1.2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选取
        5.1.3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选取
        5.1.4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选取
        5.1.5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选取
    5.2 非正式制度及其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1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2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3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4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5.2.5 非正式制度趋势分析
    5.3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及趋势分析
        5.3.1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的概念
        5.3.2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与选取
        5.3.3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5.3.4 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趋势分析
第6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6.1.1 时序面板数据的建立
        6.1.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6.1.3 逻辑回归拟合
        6.1.4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6.2 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分析
        6.2.1 区域面板数据的建立
        6.2.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6.2.3 多元回归拟合
        6.2.4 结果分析
    6.3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6.3.1 传导媒介指标的选取与来源
        6.3.2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的构建
        6.3.3 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间的函数关系
        6.3.4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6.3.5 结果分析
第7章 非正式制度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
    7.2 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
    7.3 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
    7.4 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
    7.5 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
    7.6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
    7.7 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经济伦理视域下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经济伦理研究
        (二) 普惠金融研究
        (三) 互联网金融研究
    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概念与范畴
        一、“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
        二、“互联网+”普惠金融的主要业务范围
    第二节 经济伦理理论
        一、经济伦理理论的研究范畴
        二、经济伦理研究的基本命题:公平与效率
    第三节 金融排斥理论
        一、金融排斥的概念
        二、金融排斥的对象
        三、金融排斥的类型
    第四节 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基础
        一、与能力相匹配的机会公平
        二、以可负担的成本提高效率
        三、权责对称下的互助共享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第一节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阶段
        一、从小额信贷到综合普惠金融发展阶段
        二、“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阶段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体系的构成
        一、市场中介
        二、需求主体
        三、基础设施
        四、监管机制
第三章 我国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评析
    第一节 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规范问题
        一、政策的经济伦理导向
        二、企业的经济伦理规范
        三、消费者的经济伦理规范
    第二节 我国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价值
        一、扩大普惠金融参与权
        二、提升普惠金融互助性
        三、降低普惠金融交易成本
        四、社会目标和商业目标调和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经济伦理缺陷
        一、系统封闭性引发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二、分散决策下存在非理性投资歧视
        三、高融资成本引致的单边普惠现象
        四、经营行为异化加剧平台的脆弱性
第四章 经济伦理视角下“互联网+”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框架
    第一节 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一、国内外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二、国内外互联网(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经济伦理视角下“互联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框架
        一、指标框架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框架的确定过程
        三、指标框架的进一步说明
第五章 加快“互联网+”普惠金融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健全行业监管制度
        一、加强“互联网+”普惠金融业务监管
        二、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救济制度
    第二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建设
        二、健全“互联网+”基础设施
    第三节 普及金融消费者教育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德尔菲法第二轮调查二级指标评分表
附录2 德尔菲法第二轮调查三级指标评分表
附录3 德尔菲法第三轮调查二级指标评分表
附录4 德尔菲法第三轮调查三级指标评分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气候变化治理经济学方案中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气候变化治理中的经济学方案
    1. 运用贴现率分析最优减排
    2. 调控碳市场实现减排
    3. 市场化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不足以解决问题
二、从经济伦理的视角分析气候变化治理方案
三、气候变化治理的经济学方案应符合气候公正
    1. 最脆弱群体优先考虑原则
    2. 可持续生存发展原则
    3. 全球公正原则

(5)“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现状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道德哲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二、伦理“运动”中的道德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生活运动及其伦理概述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复杂的社会背景
        二、准备与发起
        三、响应与发展
        四、衰落与终结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目标
        一、国家层面:用民族固有道德来实现救国目标
        二、社会层面:用传统道德解决国民生活道德失范问题
        三、个人层面:以生活的“革命”塑造“新”人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思想基础
        一、以传统儒家伦理文化为思想根基
        二、以儒学化的三民主义思想为现实依据
        三、以西方现代伦理思想为借鉴资源
第二章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内容及伦理特征
    第一节 礼义廉耻: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准则
        一、礼义廉耻的历史源流及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二、蒋介石对礼义廉耻的释义
        三、国民党官员及社会名流对于礼义廉耻的解释宣传
        四、抗日战争时期礼义廉耻的新解释
    第二节 走进“生活”的道德要求
        一、道德为何需要走进生活
        二、衣、食、住、行方面的道德要求
        三、其它生活方面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特征
        一、革命运动中的道德重建
        二、教育运动中的道德教化
        三、文化运动中的道德复兴
        四、军事化运动中的道德统一
第三章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实践
    第一节 以“运动”促进道德养成
        一、“清洁”、“规矩”运动与道德惯习的养成
        二、“三化”运动与道德原则之践行
        三、季节性运动与道德习俗的变革
        四、战时特殊运动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的重点人群及其道德作用
        一、公务人员和军人的道德引领
        二、青年学生及其道德责任
        三、女性新生活与女性道德
    第三节 新生活运动中的道德推进方式
        一、以充分的宣传引导来提高道德准则的认同度
        二、以严格的检阅奖惩来实现道德践行的有效监督和激励
        三、以突出典型和重点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效应
第四章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成效与失败的伦理原因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的道德成效
        一、一定程度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一定区域里民众道德生活的变化
        三、一定时期内国民爱国意识的加强
    第二节 新生活运动失败的伦理原因
        一、忽视伦理精神动员背后的物质基础
        二、“运动”的道德理论准备不足
        三、执行人员的道德行为示范性不足
        四、道德变革与其他变革不同步
第五章 新生活运动的伦理反思
    第一节 “生活”的离弃与回归:道德建设的路向变换
        一、从单向的“自上而下”到双向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
        二、借助日常生活开展道德建设
    第二节 “运动”的意义与建构:道德建设的范式转换
        一、从注重宣传灌输到借助一定形式的“运动”
        二、开展合适的道德“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经济伦理学核心概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经济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1.1 经济伦理学的概念
    1.2 研究范围和对象
    1.3 国内外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
    1.4 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伦理学和现代伦理学核心概念及转变
    2.1 生产劳动伦理
        2.1.1 传统生产劳动伦理
        2.1.2 现代生产劳动伦理
        2.1.3 全球化下的社会主义生产伦理
    2.2 交易伦理
        2.2.1 传统交易伦理
        2.2.2 现代的交易伦理建构
    2.3 消费伦理学
        2.3.1 消费伦理学的含义
        2.3.2 消费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关系
        2.3.3 西方消费伦理思想
        2.3.4 中国传统消费伦理思想
        2.3.5 中国现代消费伦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企业伦理建设
    3.1 企业伦理的概念
    3.2 我国企业伦理及存在的问题
    3.3 企业的伦理责任
    3.4 我国企业伦理中的人本管理
    3.5 中西方企业管理伦理的差异
    3.6 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伦理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发展趋向只能是继承、借鉴与创新
        二、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
        三、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概况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及政策设计基础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伦理审度
        三、中国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源流蕴含的伦理价值
        四、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第五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研究现状
    第六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的基本维度
        一、环境伦理维度
        二、经济伦理维度
        三、政策伦理维度
第二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概念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分类模式与基本功能
        一、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二、环境经济政策的模式与分类
        三、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及其伦理透视
    第二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基本规定、主要理论与道德合理性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本质——环境权与环境利益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价值理念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主要理论
        五、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成立依据和道德合理性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与操作原则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操作原则
    第四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具体道德规范
        一、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二、环境正义,普遍公平
        三、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珍视自然,节约资源
        五、适度物质消费,倡导与环境友好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第三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现实挑战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
        一、价值基础与实践理性的生成
        二、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
    第二节 现时代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建构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且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
        二、条块分割体制协调难与政策配套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
        三、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
        四、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
        五、科技水平低、环境压力大导致生态现代化进展缓慢
        六、法律保障不完善导致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受阻
        七、地区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大影响区域公平性与过程稳定性
    第三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实施机制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执行机制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教育机制
第四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实现形式分析——生态补偿政策视角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
        一、什么是“生态补偿”——多重涵义辨析
        二、国外生态补偿政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三、近20年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述评
        四、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对基本环境权的保障与对让渡发展权的补偿
    第二节 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一、生态补偿的前提与关键
        二、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三、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公正性
        四、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监督的有效性
        五、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实践的资金保障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推进及资金瓶颈破解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
        二、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实施的策略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生态经济学在主体功能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主体功能区的研究现状
        1.2.2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学概述
    2.1 主体功能区概述
        2.1.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
        2.1.2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2.1.3 主体功能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重构
    2.2 生态经济学概述
        2.2.1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
        2.2.2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 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依据
    3.1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3.1.1 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3.1.2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3.1.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
        3.1.4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3.2 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3.3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4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生态经济学直接理论依据
    4.1 生态经济区划理论
    4.2 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的理论依据
        4.2.1 生态承载力
        4.2.2 开发强(密)度
        4.2.3 发展潜力
5 生态经济学视野下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5.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生态经济规划理论
        5.1.1 生态经济规划的概念和历史演化
        5.1.2 生态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
        5.1.3 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5.1.4 生态经济规划的内容
        5.1.5 生态经济规划的方法
    5.2 主体功能区生态规划的途径——生态产业
        5.2.1 生态产业的设计
        5.2.2 生态产业的定义
        5.2.3 生态产业分类
    5.3 主体功能区生态规划的重点——生态城市
        5.3.1 生态城市的概念
        5.3.2 生态城市系统的分析
        5.3.3 生态城市规划
6 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
    6.1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原因
    6.2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价值基础
        6.2.1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价值
        6.2.2 生态经济价值的评价
    6.3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
        6.3.1 相关的公共产品理论
        6.3.2 相关的外部性理论
        6.3.3 相关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
    6.4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原则——生态经济伦理
        6.4.1 生态经济伦理的产生
        6.4.2 生态经济伦理的内容
        6.4.3 生态经济伦理体系的构建
    6.5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模式
7 生态经济学视野下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及探索
    7.1 山东省概况
        7.1.1 山东省的资源环境情况
        7.1.2 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情况
        7.1.3 山东省的生态经济发展
    7.2.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7.2.1 统计模型介绍
        7.2.2 指标体系构建
        7.2.3 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7.3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7.3.1 山东省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7.3.2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的转型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附录
就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伦理构建的现实困境及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经济伦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基本特征与不稳定因素
三、全球经济伦理构建的现实困境
    (一) 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二) 全球经济伦理冲突加剧。
    (三) 美国的文化扩张战略。
四、全球经济伦理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 积极构建全球经济伦理的组织支撑。
    (二) 加强经济伦理的全球化和法制化研究。
    (三) 充分发挥全球经济伦理构建的国家及商业领袖作用。

(10)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学科意识:理论贡献与基本缺陷
    (一) 学科意识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二) 学科意识的理论贡献
        1.丰富了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并开辟了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天地
        2.引导与鼓舞了中国哲学界对经济伦理的研究兴趣
    (三) 学科意识的基本缺陷
问题意识的确立与中国经济伦理研究范式转换
    (一) 问题意识确立的动因
    (二) 问题意识对学科意识的超越
        第一, 对“背景”的高度关注。
        第二, 对“内容”的重点研究。
        第三, 对“方法”的尝试性研究。
    (三) 问题意识范式下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具体表征
        1.研究视野从单一转向多维
        第一, 研究新领地的不断开辟。
        第二, 原有研究论域的日益深入。
        2.研究方法从依赖转向独立
        第一, 西方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语境下的运用与解读。
        第二, 比较研究方法的多维运用。
        第三, 新的研究方法的大胆探索。
        3.研究力量从弱小转向强大
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四、应关注全球经济伦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赵羿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3]经济伦理视域下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 郭民乐.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气候变化治理经济学方案中的伦理省思[J]. 张丽苹.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5]“新生活运动”的伦理研究[D]. 李明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16(12)
  • [6]经济伦理学核心概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D]. 李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7]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D]. 李劲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8]生态经济学在主体功能区中的应用研究[D]. 汤薇.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9]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伦理构建的现实困境及路径分析[J]. 李红梅. 企业研究, 2013(10)
  • [10]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J]. 程广丽. 江海学刊, 2013(03)

标签:;  ;  ;  ;  ;  

应重视全球经济伦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