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互连论文_邹晓峰,刘同强,周玉龙,李拓,李仁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叉互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由,立方体,网络,在线,统计法,时域,拓扑。

交叉互连论文文献综述

邹晓峰,刘同强,周玉龙,李拓,李仁刚[1](2019)在《一种云服务器互连芯片交叉开关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端云服务器系统中,计算节点间的互连芯片通过Cache一致性协议将多计算节点互连组成分布式和共享内存空间系统,对接口传输速率和路由交换效率要求较高。文中通过分析Cache一致性协议报文的传输特点和互连网络转发需求,设计实现了一种互连芯片的高阶非对称交叉开关。设计通过了系统级的仿真验证,基于FPGA实现的云服务器互连芯片原型验证系统进行了实际带宽测试和芯片带宽匹配优化。互连芯片流片后的系统实测结果表明,满足功能要求,互连网络处理模块延迟8. 75ns,吞吐率65. 03%,达到了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何秀红[2](2018)在《MSTP设备中数据板与交叉板互连丢包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曾经与团队协同作战,攻克了一款功能升级的新MSTP设备中数据板与交叉板互连互通偶尔出现业务丢包的问题,从固定复现业务丢包的现象,到集合多位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多次分析诊断,再到尝试各种实验手段,对互连互通的单板的STM-4帧头信号、系统时钟信号、背板业务接口信号进行优化处理,以及分析交叉板的业务处理逻辑的缺陷,历经艰苦的探讨和实验,最后定位到交叉板中的业务处理逻辑的解码/扰码定帧模块存在设计缺陷,从而解决了困扰的问题。定位和分析该问题的过程虽然曲折艰辛,但推进的步骤确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为开发SDH、MSTP或OTN等大型设备的开发工程师定位单板间的互连互通问题,提供可贵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8年07期)

黄志洪,李威,杨立群,江政泓,魏星[3](2016)在《一种基于与非锥簇架构FPGA输入交叉互连设计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针对与非锥(And-Inverter Cone,AIC)簇架构FPGA开发中面临的簇面积过大的瓶颈问题,对其输入交叉互连设计优化进行深入研究,在评估优化流程层次,首次创新性提出装箱网表统计法对AIC簇输入和反馈资源占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设计及优化输入交叉互连结构提供指导,以更高效获得优化参数。针对输入交叉互连模块,在结构参数设计层次,首次提出将引脚输入和输出反馈连通率分离独立设计,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最优连通率组合。在电路设计实现层次,有效利用AIC逻辑锥电路结构特点,首次提出双相输入交叉互连电路实现。相比于已有的AIC簇结构,通过该文提出的优化方法所得的AIC簇自身面积可减小21.21%,面积制约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实现MCNC和VTR应用电路集时,与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Stratix IV(LUT架构)相比,采用具有该文所设计的输入交叉互连结构的AIC架构FPGA,平均面积延时积分别减小了48.49%和26.29%;与传统AIC架构FPGA相比,平均面积延时积分别减小了28.48%和28.37%,显着提升了FPGA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杨俊锋,孙莉萍,袁志林,杨睿[4](2015)在《基于液晶技术的2×4灵活栅格波长选择交叉互连》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液晶技术的新型WSC(波长选择交叉互连)结构设计,在传统1×N波长选择交叉的基础上通过偏振态的复用实现2×4的WSC,可减少系统组网所需的器件数量,提高系统集成度,降低组网成本。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该新型WSC整体插损<5dB,50GHz栅格工作状态3dB带宽>40GHz,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光通信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张丽果,杜慧敏[5](2014)在《分层路由交叉互连Mesh网络的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片上网络中所包含的IP核数目越来越多,这时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系统的面积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系统的通信传输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路由交叉片上互连网络——HRCM(Hierarchical Routing Cross-connected Mesh),将2N个2×2全连接的子网连接成N×N的Mesh结构。采用了一种新的分层XY路由算法——HXY(Hierarchical XY)。采用OPNET对该结构进行了进程层、节点层、网络层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平均延时、系统归一化吞吐量等方面都优于传统Mesh、Xmesh结构。(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喻昕,于琰[6](2013)在《交叉立方体环互连网络虫洞路由广播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立方体环网络是一类层次性互连网络,具有易于扩展其规模的特性。为了提高这种网络在虫洞通信模式下的广播通信性能,提出了一个先环上广播再交叉立方体内部广播的策略,并结合递归分解交叉立方体的方法,进而提出了在虫洞路由模型下时间步为o(n/log2(n+1)+log3m)的广播路由算法。研究表明,该算法可保证通信各路径是不交叉的,从而有效提高了通信性能。(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茜娜,张富贵[7](2010)在《2套空分设备氧压机入口管互连及交叉作业控制优化的探讨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武钢氧气公司为实现2套60000 m3/h空分设备与配套的2台氧压机之间的交叉作业,完善和优化了氧压机原有入口管线互连的设计方案和运行控制方案,达到了操作简便和氧压机交叉作业控制可靠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深冷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杨俊波,杨建坤,李修建,刘菊,苏显渝[8](2010)在《全交叉光互连网络的路由选择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全交叉光互连网络中光信号路由的选择和控制问题,提出和设计了基于矩阵运算的路由算法。首先,根据全交叉网络的链路函数和连接规则,得到光信号变换矩阵,将光互连网络对信号的传输与处理等效为对输入信号阵列的矩阵运算,建立输入/输出信号间的关系;接着,根据输入输出信号阵列确定各级节点的开关状态;最终,完成信号光的路由判断和控制。分析和讨论表明:该算法不仅解决了8×8全交叉网络的路由控制问题,而且对全混洗、榕树网等规则互连网络也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兼容性,且稳定性高、操作性强、易扩容,能够满足16×16、32×32、64×64等大端口光互连网络的路由确定和控制。(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0年06期)

王正宇,顾华玺[9](2010)在《基于交叉开关结构的片上光互连网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一些研究小组提出光片上网络以解决现有电片上网络无法满足未来片上系统(SoC)高带宽、高能效要求的问题。光交叉开关作为光互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可以用于光路由器的设计中,又可以用来构建一个全互连的网络。文章综述了交叉开关的发展,并对现阶段提出的光交叉开关结构在能耗与通信过程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光交叉开关在光片上网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光交叉开关在光互连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信快报》期刊2010年03期)

王德华[10](2008)在《局部放电信号叁相交叉互连电缆传播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的了解局部放电信号在高压电力电缆中的传播特性,本文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缆内放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本文在原有单根电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套110kV XLPE电缆附件典型放电模型。遵照现场运行电缆绝缘故障的实际情况,本系统设置了气泡、电树枝,滑闪,悬浮四种局部放电模型。本文另通过XFDTD软件建立了单相高压电缆和叁相交叉互连电缆系统的模型,仿真了放电信号在其中传播一般规律,包括信号的衰减特性和信号的极性的判别;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证明:依据信号的极性来判断局部放电信号的位置是不能实现的;软件XFDTD的计算误差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所以可用于对现场运行的电缆系统进行仿真计算。(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08-05-01)

交叉互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者曾经与团队协同作战,攻克了一款功能升级的新MSTP设备中数据板与交叉板互连互通偶尔出现业务丢包的问题,从固定复现业务丢包的现象,到集合多位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多次分析诊断,再到尝试各种实验手段,对互连互通的单板的STM-4帧头信号、系统时钟信号、背板业务接口信号进行优化处理,以及分析交叉板的业务处理逻辑的缺陷,历经艰苦的探讨和实验,最后定位到交叉板中的业务处理逻辑的解码/扰码定帧模块存在设计缺陷,从而解决了困扰的问题。定位和分析该问题的过程虽然曲折艰辛,但推进的步骤确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为开发SDH、MSTP或OTN等大型设备的开发工程师定位单板间的互连互通问题,提供可贵的思路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叉互连论文参考文献

[1].邹晓峰,刘同强,周玉龙,李拓,李仁刚.一种云服务器互连芯片交叉开关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9

[2].何秀红.MSTP设备中数据板与交叉板互连丢包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8

[3].黄志洪,李威,杨立群,江政泓,魏星.一种基于与非锥簇架构FPGA输入交叉互连设计优化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

[4].杨俊锋,孙莉萍,袁志林,杨睿.基于液晶技术的2×4灵活栅格波长选择交叉互连[J].光通信研究.2015

[5].张丽果,杜慧敏.分层路由交叉互连Mesh网络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4

[6].喻昕,于琰.交叉立方体环互连网络虫洞路由广播算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李茜娜,张富贵.2套空分设备氧压机入口管互连及交叉作业控制优化的探讨与实践[J].深冷技术.2010

[8].杨俊波,杨建坤,李修建,刘菊,苏显渝.全交叉光互连网络的路由选择与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0

[9].王正宇,顾华玺.基于交叉开关结构的片上光互连网络研究[J].电信快报.2010

[10].王德华.局部放电信号叁相交叉互连电缆传播规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论文知识图

交叉互连电缆上;A3、A4,B3、...2N=16可重排无阻塞双交叉互连网...2N=8双交叉互连网络并行计算系统光WDM单向(CPU到MEM)交交叉互连电缆各点波形一26电缆交叉互连线芯线和外皮间...

标签:;  ;  ;  ;  ;  ;  ;  

交叉互连论文_邹晓峰,刘同强,周玉龙,李拓,李仁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