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论文和设计-孙国鑫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所属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赛题中的无碳小车领域,涉及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包括底板、左后轮、右后轮、左后轮轴、右后轮轴、法兰轴承防滑套I、法兰轴承I、齿轮、法兰轴承II、法兰轴承防滑套II、右后轴套筒、右后轴支架、法兰轴承III、法兰轴承防滑套III、法兰轴承IV、后轮轴支架I、后轮轴支架II、禁锢螺栓等,可分为便于装拆式结构和双后轮轴机构两大类。所述便于装拆式结构,后轮轴一端嵌入后轮相应位置,采用单个螺母直接进行连接紧固;轴承与支架,通过法兰轴承防滑套较大的摩擦力保证相对静止,易于拆卸、更换。所述双后轮轴机构,主动轴和从动轴都采用简支梁的约束形式,同时组成双后轮轴结构,固定牢靠,运行平稳。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包括底板(15)、左后轮(1)、右后轮(9)、左后轮轴(16)、右后轮轴(5)、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法兰轴承I(17)、齿轮(14)、法兰轴承II(12)、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右后轴套筒(11)、右后轴支架(6)、法兰轴承III(4)、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法兰轴承IV(8)、后轮轴支架I(2)、后轮轴支架II(7)、禁锢螺栓(10)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拥有左后轮轴(16)和右后轮轴(5)双后轮轴,均采用简支梁的约束形式;所述左后轮轴(16)上装有左后轮(1),位于右后轮轴(5)上方,由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共同约束;所述右后轮轴(5)右端装有右后轮(9),由法兰轴承III(4)和法兰轴承IV(8)共同约束;所述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分别被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上,法兰轴承III(4)和法兰轴承IV(8)分别被间接和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右后轴支架(6)上;所述右后轴支架(6)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I(7)上;所述机构拥有便于拆装的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以及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和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外侧面分别与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固定,内侧分别与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外圈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法兰轴承III(4)外圈上;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均与底板(15)固定在一起。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包括底板(15)、左后轮(1)、右后轮(9)、左后轮轴(16)、右后轮轴(5)、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法兰轴承I(17)、齿轮(14)、法兰轴承II(12)、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右后轴套筒(11)、右后轴支架(6)、法兰轴承III(4)、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法兰轴承IV(8)、后轮轴支架I(2)、后轮轴支架II(7)、禁锢螺栓(10)等;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构拥有左后轮轴(16)和右后轮轴(5)双后轮轴,均采用简支梁的约束形式;所述左后轮轴(16)上装有左后轮(1),位于右后轮轴(5)上方,由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共同约束;所述右后轮轴(5)右端装有右后轮(9),由法兰轴承III(4)和法兰轴承IV(8)共同约束;所述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分别被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上,法兰轴承III(4)和法兰轴承IV(8)分别被间接和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右后轴支架(6)上;所述右后轴支架(6)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I(7)上;

所述机构拥有便于拆装的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以及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和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外侧面分别与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固定,内侧分别与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外圈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法兰轴承III(4)外圈上;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均与底板(15)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后轮轴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左后轮轴(16)和右后轮轴(5),所述左后轮轴(16)上装有齿轮(14)属于主动轴,右后轮轴(5)是从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装拆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左后轮(1)和法兰轴承I(17),所述左后轮(1)直接固定在左后轮轴(16)左端;所述法兰轴承I(17)外圈直接配合在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上,间接与后轮轴支架I(2)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直接与后轮轴支架I(2)配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赛题中的无碳小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

背景技术

无碳小车是一种以从400mm高度下落的质量为1kg的砝码产生的重力势能作为唯一驱动能源,通过后轮、前轮与地面产生的的摩擦力,实现前进与转向,从而实现绕障,完成比赛的小车。比赛规则表明自己制作的无碳小车重复绕障行驶的次数作为最终比赛成绩的重要指标,因此能实现重复多次绕障的保证之一是稳定的后轮轴机构,并且,为了易于装拆、更换和调试,还需要同时为后轮轴配备一种便于装拆式结构。而现有技术中的后轮轴机构大多是一轴结构,大部分稳定性较差,固定不牢固,运行不够平稳,不易拆装更换,从动轮较大,不易于节省能量,并最终影响绕桩得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其结构,后轮与轴、轴承与支架,具有可拆卸、更换等的特点;其结构,一个主动轴和一个从动轴组成的双后轮轴结构,具有牢固平稳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包括底板、左后轮、右后轮、左后轮轴、右后轮轴、法兰轴承防滑套I、法兰轴承I、齿轮、法兰轴承II、法兰轴承防滑套II、右后轴套筒、右后轴支架、法兰轴承III、法兰轴承防滑套III、法兰轴承IV、后轮轴支架I、后轮轴支架II、禁锢螺栓等,可分为便于装拆式结构部分和双后轮轴机构部分两大类。

上述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所述便于装拆式结构部分,由若干个法兰轴承及其法兰轴承防滑套、后轮轴和后轮等零件组成;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和法兰轴承防滑套II,外侧面分别与后轮轴支架I和后轮轴支架II固定,内侧分别与法兰轴承I和法兰轴承II外圈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II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和法兰轴承III外圈上;后轮轴支架I和后轮轴支架II均与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左后轮直接固定在左后轮轴左端;所述法兰轴承I外圈直接配合在法兰轴承防滑套I上,间接与后轮轴支架I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直接与后轮轴支架I配合。

上述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所述双后轮轴机构部分,拥有左后轮轴和右后轮轴组成的双后轮轴;所述左后轮轴上装有齿轮属于主动轴,右后轮轴是从动轴;所述左后轮轴上装有左后轮,位于右后轮轴上方,由法兰轴承I和法兰轴承II共同约束;所述右后轮轴右端装有右后轮,由法兰轴承III和法兰轴承IV共同约束;所述法兰轴承I和法兰轴承II分别被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和后轮轴支架II上,法兰轴承III和法兰轴承IV分别被间接和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和右后轴支架上;所述右后轴支架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I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后轮轴一端嵌入后轮相应位置,采用单个螺母直接进行连接紧固;轴承与支架,通过法兰轴承防滑套较大的摩擦力保证相对静止,这两种结构易于拆卸、更换。

2.主动轴和从动轴都采用简支梁的约束形式,同时组成双后轮轴结构,这样能固定牢靠,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轮轴支架II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右后轴支架零件图。

图中:15.底板,1.左后轮,101.螺母I,9.右后轮,16.左后轮轴,141.齿轮紧固件,5.右后轮轴,222.螺母II,221.螺母III,211.螺栓I,212螺栓II,171.法兰轴承防滑套I,17.法兰轴承I,14.齿轮,12.法兰轴承II,13.法兰轴承防滑套II,11.右后轴套筒,111.右后轴套垫片I,112.右后轴套垫片II,6.右后轴支架,4.法兰轴承III,3.法兰轴承防滑套III,8.法兰轴承IV,2.后轮轴支架I,7.后轮轴支架II,722.螺母IV,721.螺母V,911.螺母VI,10.禁锢螺栓,102.禁锢螺母,711螺栓III,712螺栓IV,601.右后轴支架定位孔I,602.右后轴支架定位孔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图1~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底板15、左后轮1、右后轮9、左后轮轴16、右后轮轴5、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法兰轴承I17、齿轮14、法兰轴承II12、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右后轴套筒11、右后轴支架6、法兰轴承III4、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法兰轴承IV8、后轮轴支架I2、后轮轴支架II7、禁锢螺栓10等等,可组合成便于装拆式结构和双后轮轴机构。

如图1、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由若干个法兰轴承及其法兰轴承防滑套、两个后轮及其后轮轴等零件组成,其中,法兰轴承防滑套采用有较好弹性的材料光敏树脂,其余材料采用铝合金,保证硬度且便于加工;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和法兰轴承防滑套II13,外侧面分别与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装配在一起,内侧分别与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外圈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II3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法兰轴承III4外圈上;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均与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左后轮1直接固定在左后轮轴16左端;所述法兰轴承I17,外圈直接配合在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上,间接与后轮轴支架I2固定;所述法兰轴承防滑套I171直接与后轮轴支架I2配合。

如图1、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便于装拆式结构,在装配时,首先用禁锢螺栓10将后轮轴支架II7约束在底板15上,并将禁锢螺母102拧紧,然后,按照左轮部分从右往左的顺序,右轮部分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拆卸时相反。需要强调的是,法兰轴承防滑套与后轮轴支架的配合方式、法兰轴承与法兰轴承防滑套的配合方式均为过盈配合;后轮轴一端嵌入后轮相应位置,采用单个螺母直接进行连接紧固,不采用键、销等其他连接形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实施例,拥有左后轮轴16和右后轮轴5组成的双后轮轴;所述左后轮轴16上装有齿轮14属于主动轴,右后轮轴5是从动轴;所述左后轮轴16上还装有左后轮1,位于右后轮轴5上方,由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共同约束;所述右后轮轴5右端还装有右后轮9,由法兰轴承III4和法兰轴承IV8共同约束;所述法兰轴承I17和法兰轴承II12分别被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后轮轴支架II7上,法兰轴承III4和法兰轴承IV8分别被间接和直接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2和右后轴支架6上;所述右后轴支架6固定在后轮轴支架II7上。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双后轮轴机构,左后轮轴2为主动轴,右后轮轴5为从动轴,两者均都采用简支梁的约束形式;就两轴而言,应按照先装后轮轴支架II7、左后轮轴2和后轮轴支架I2,再到右后轮轴5,最后到右后轴支架6的顺序。需要强调的是,在装左后轮轴2和后轮轴支架I2时,可小幅度调整后轮轴支架I2的位置,以使轴、轴承两者同心;在装右后轴支架6时可利用其上槽口601和槽口602的余量,微调整右后轴支架6的位置,以使轴、轴承两者同心,转动顺畅。

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所述范围,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也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5054.6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0567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A63H 17/00

专利分类号:A63H17/00;A63H17/26

范畴分类:15J;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第一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申请人地址: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发明人:孙国鑫;周述生

第一发明人:孙国鑫

当前权利人:北京交通大学

代理人:王玉

代理机构:1143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便于装拆式双后轮轴机构论文和设计-孙国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