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报警信息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蚜虫,报警信息素,E-β-法尼烯,趋避
报警信息素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霞,魏长平,张云慧,朱勋,张方梅[1](2019)在《报警信息素EβF在蚜虫防控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当蚜虫遭受到捕食性或拟寄生性天敌攻击时,释放报警信息素EβF,附近的蚜虫感知到报警信号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逃离不利的环境。EβF对蚜虫不仅具有趋避性,同时可引诱天敌,适于"推—拉"害虫防治策略。本文主要从报警信息素EβF的成分、对蚜虫和天敌行为影响及在生产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报警信息素EβF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张倩[2](2019)在《麦长管蚜识别报警信息素EBF的嗅觉蛋白(SaveOBP3/7/9)表达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小麦植株上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嗅觉系统在蚜虫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寄主植物定位及产卵地选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界气味分子穿过触角感器孔道进入淋巴液与气味结合蛋白(OBPs)结合,进而开启下游的信号传递。(E)-β-farnesene(EBF)是麦长管蚜等多种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EBF的释放会引起周围蚜虫的忌避行为。与EBF强烈结合的麦长管蚜气味结合蛋白主要是Save OBP3/7/9。目前,上述蛋白在蚜虫触角上的表达位置(感器)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麦长管蚜触角感器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细致观察;利用whole-mount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荧光定量技术观察了Save OBP3/7/9在麦长管蚜羽化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定位和表达差异;实现了对Save OBP3/7/9在麦长管蚜成蚜触角上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麦长管蚜成蚜触角感器发育过程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和Save OBP3/7/9在羽化不同时间节点的表达差异。结果如下:1)成蚜触角感器包括原生感觉圈、次生感觉圈、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和腔锥状感器等;2)成蚜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分布相对一致,均分布于触角第3节靠近基部的2/3范围内。数量上,有翅成蚜次生感觉圈的数量(7-13个)则明显多于无翅成蚜(1-5个);3)初羽成蚜触角第3节的次生感觉圈和梗节的腔锥状感器均尚未发育完全,其他感器则形态完整。羽化2h后,麦长管蚜触角与EBF识别相关的次生感觉圈发育完全;4)Save OBP3的表达量在羽化后2h开始上升,这与次生感觉圈数量发育完全是同步的;Save OBP9在麦长管蚜羽化后保持在稳定的较高水平表达;羽化6h后,主要在有翅次生感觉圈表达的Save OBP7表达量上升,该基因表达量动态与次生感觉圈的发育具对应关系,推测其不但参与识别EBF且功能相对专一。2.Save OBP3/7/9基因克隆。根据本实验室获得的Save OBP3/7/9基因全长序列,以Langfang-1为实验种群进行基因克隆。与NCBI数据库中Save OBP3/7/9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ave OBP7/9序列比对结果完全一致,而Save OBP3可能存在两个拷贝,上述结果为设计并合成Save OBP3/7/9原位杂交探针提供了精准模板。3.SaveOBP3/7/9的触角表达定位。whole-mount原位杂交SaveOBP3/7/9在麦长管蚜有翅和无翅成蚜触角感器上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1)有翅成蚜靶标基因表达部位及感器类型包括触角第6鞭节的Ⅱ型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上的大、小板形感器、第5鞭节原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第3鞭节次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以及触角第3-5鞭节的Ⅰ型毛形感器;2)无翅成蚜靶标基因表达部位主要在触角鞭节。其中,OBP3和OBP9均在触角第6节的Ⅱ型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中的大、小板形感器、第5节原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第3节次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以及触角第4节的Ⅰ型毛形感器上表达;OBP7在触角第6节的Ⅱ型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中的大、小板形感器、第5节的原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以及触角第4节的Ⅰ型毛形感器上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谷彦冰,张永军,谢微,胡修俊[3](2018)在《蚜虫报警信息素对不同药剂防治桃蚜增效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蚜虫报警信息素和不同药剂混合使用对桃蚜的防治效果,本试验研究了7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常规用量单独使用以及降低浓度和5%蚜虫报警信息素乳油混合使用对桃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和蚜虫报警信息素混合使用的防效要显着优于药剂单独使用的防效,在添加蚜虫报警信息素小区中,降低药剂使用浓度小区的防效要稍低于药剂常量使用小区,但两者之间不具有显着差异,这表明蚜虫报警信息素能显着提高以上3种药剂速效性、延长其持效期并降低其使用量。(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23期)
杨超霞,魏长平,李祥瑞,张云慧,朱勋[4](2018)在《报警信息素EβF对麦长管蚜行为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警信息素是一类重要的挥发性倍半萜烯类烯烃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当蚜虫遭受到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攻击时,会从腹管分泌小液滴状的挥发性物质,即报警信息素,它的主要成分是[反]-β-法尼烯(E-β-farnsene,EβF)。为明确不同剂量的EβF对麦长管蚜行为调控的作用,我们将装有小麦苗的离心管固定于培养皿中,待其自然定制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EβF(10ng/μl、100ng/μl、200ng/μl、500ng/μl、1 000ng/μl),观察5min内麦长管蚜的行为反应,包括:后足抖动、行走以及从麦苗上掉落等行为。结果表明,不同龄期麦长管蚜对不同浓度的EβF的行为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EβF浓度的升高,1~4龄若蚜有行为反应的数量并不显着增加,当EβF浓度≥500ng/μl时,有行为反应的蚜虫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而成蚜的行为反应会随着EβF的浓度升高而显着增强,当EβF浓度≥1 000ng/μl时行为反应数量开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对不同浓度的EβF的反应程度在不同龄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时麦长管蚜在感受EβF刺激时并不像豌豆蚜一样有明显的跌落行为。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报警信息素趋避不同种类蚜虫时应注意施用剂量和方式。本实验通过探究报警信息素对不同龄期麦长管蚜行为的影响,可为生产中筛选出不同龄期麦长管蚜EβF最佳趋避浓度和条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孙志娟[5](2018)在《蚜虫报警信息素生物合成的来源及其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大部分蚜虫在受到天敌攻击时都会从腹管释放报警信息素,以警告同种个体潜在的威胁,而该行为对于蚜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许多蚜虫的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倍半萜烯(E)-β-farnesene(EβF)。迄今,蚜虫EβF生物合成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对蚜虫EβF生物合成的来源和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如下:1.对蚜虫EβF生物合成的可能来源(寄主植物、体内共生菌和蚜虫自身)进行了鉴别。首先采用全人工饲料喂养桃蚜和棉蚜,GC-MS分析发现蚜虫仍然能够释放EβF,这就排除了寄主植物作为EβF生物合成来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饲料里面添加抗生素以除去蚜虫体内共生菌Buchnera,结果发现脱共生的蚜虫尽管不能产生后代,但仍能释放EβF,这说明Buchnera也不是EβF生物合成的来源。综上,EβF很可能是由蚜虫自身合成的。2.对棉蚜体内Buchnera的ispA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通过比较脱共生的棉蚜与在植物上喂养的棉蚜EβF浓度(ng/mg蚜虫),发现脱共生棉蚜所释放EβF的浓度明显降低,因此猜测其体内Buchnera的ispA基因可能会为EβF的合成提供部分前体物质FPP。该文对ispA基因进行了克隆、原核表达和体外酶活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ispA-GST可溶性蛋白在体外未能显示合成FPP的活性,进一步排除了 Buchnera参与蚜虫EβF生物合成的可能性。3.比较测定了受刺激产生EβF后与未受刺激棉蚜两组样品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共获得60,614个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分别有1201和729个UniGene上调和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代谢过程和生物过程、催化活性等条目被显着激活;KEGG富集分析发现氨基酸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和溶酶体等通路出现明显富集。对棉蚜类异戊二烯通路上的关键基因进行了 qPCR分析,发现棉蚜在受到刺激产生液滴2h后,AgFPPS、AgGGPPS、AgDPPS以及Buchnera的isp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现不同情况的波动,其中AgFPPS和AgGGPPS基因的变化情况相似,且很可能与蚜虫EβF的生物合成具有密切的关系。4.对棉蚜AgFPPS、AgGGPPS和AgDPPS基因进行了 RNAi研究。结果表明,150ng/μL和250 ng/μL的dsAgFPPS和dsAgGGPPS在连续饲喂2 d的条件下,干扰效果最好;200 ng/μL的dsAgDPPS1和dsAgDPPS2在连续饲喂4d后可显着抑制靶标基因的表达。上述4个基因被干扰后,对棉蚜生物学性状没有显着影响,但AgFPPS基因被干扰后,蚜虫所释放EβF的浓度(ng/mg蚜虫)与对照相比显着下降,而AgGGPPS基因被干扰后,所释放EβF的浓度与对照相比显着上升;AgDPPS1和AgDPPS2基因被干扰后,对EβF浓度无显着影响。该研究为蚜虫FPPS基因与EβF生物合成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第一个体内实验证据。5.对棉蚜AgFPPS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和酶活分析,以进一步探讨AgFPPS基因和EβF生物合成的关系。构建了 pET-28a(+)-97AgFPPS重组表达子,实现了 AgFPPS的可溶性表达,并对该重组蛋白进行了体外酶促反应。通过GC-MS分析,发现该酶蛋白可催化合成GPP和FPP,证明AgFPPS具有GPPS/FPPS的双重功能,但并未检测到EβF的生成,证明在特定体外条件下AgFPPS不具有EβF合成酶的功能。综上,该研究为FPPS和GGPPS基因与蚜虫EβF生物合成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第一个分子证据。本研究为蚜虫EβF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可为蚜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倩[6](2018)在《桃蚜报警信息素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多食性害虫。除直接取食为害外,可以传播100多种植物病毒病,包括马铃薯卷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目前防治蚜虫主要利用广谱性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酸酯,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杀虫剂。杀虫剂的过度使用不仅会使桃蚜产生抗药性,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蚜虫防控技术。昆虫利用它们灵敏的嗅觉器官,主要是触角来感知世界。同其他昆虫一样,蚜虫利用植物挥发物和物种间的特异性化学信号来定位寄主植物,交配和躲避天敌。如当蚜虫受到外界攻击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来通知周围其他的蚜虫进行有效躲避,甚至攻击捕食者。在嗅觉识别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和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桃蚜的嗅觉基因,阐明蚜虫的嗅觉机制,从而阻断蚜虫的化学通讯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本研究首先开发了桃蚜的人工饲料,并能成功饲养10代,这为开展后续试验提供了统一化的标准试虫。通过桃蚜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鉴定到OBPs和CSPs基因各9个。通过组织表达谱分析,明确了3个OBPs基因MperOBP6/7/10为触角特异性表达,MperOBP2/4/5/8/9基因主要在触角中表达,只有MperOBP3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量低于在身体中的表达量。对23种半翅目昆虫的237个OBPs和11种半翅目昆虫的110个CSPs分别进行了进化分析,发现蚜虫的OBPs和CSPs同盲蝽和飞虱的相分离,都分化成了不同的亚家族,并且同一个亚家族的旁系同源(paralogous)OBPs或CSPs在蚜虫不同种之间高度保守,说明这些相同的亚家族基因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桃蚜9个OBPs和9个CSPs基因组结构分析发现蚜虫OBPs基因的内含子数目以及长度都显着高于CSPs基因,并且发现MperOBP3/7/8、CSP1/4/6、CSP2/9、CSP5/8位于同一条scaffold上。我们同时在豌豆蚜与大豆蚜的OBPs和CSPs基因结构分析中发现OBP3/7/8、CSP1/4/6、CSP2/9和CSP5/8基因均串联在同一条scaffold。不同蚜虫物种间的OBPs和CSPs在基因结构上的保守性说明这些OBPs和CSPs基因来源于基因复制事件。对5种不同蚜虫(桃蚜、棉蚜、豌豆蚜、大豆蚜和麦长管蚜)的45个OBPs和41个CSPs的motif及其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均发现了8个保守的motif。45个OBPs共有13种motif分布模式,但CSPs的motif分布模式比OBPs更加保守,仅仅有5个。我们同时分析了18种半翅目昆虫的199个OBPs和103个CSPs的motif分布模式。199个半翅目昆虫共有51个不同的motif分布模式,其中102个OBPs(51.3%)有着最常见的6种motif分布模式。103个CSPs共有17个不同的motif分布模式,其中75个CSPs(72.8%)有着最常见的4种motif分布模式。通过分析半翅目的motif分布模式,同样可以发现在半翅目中CSPs比OBPs更加保守。我们克隆、表达和纯化了8种桃蚜气味结合蛋白MperOBP2-9,以1-NPN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研究了8种OBP蛋白和桃蚜报警信息素、性信息素及14种植物挥发物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MperOBP3/7/9与EBF的结合能力很强,结合常数Ki值分别为2.47μmol/L、1.07μmol/L、5.02μmol/L(Ki<6μM),是EBF的主要结合蛋白。植物挥发物己酸己酯与OBP3和OBP9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结合常数分别为5.54μmol/L和1.99μmol/L(Ki<6μM);OBP7与己酸己酯和橙花叔醇结合能力中等,结合常数分别为9.33μmol/L、6.74μmol/L(6μM<Ki<12μM)。没有发现能与性信息素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因此,上述3个OBPs基因可作为开展蚜虫生物防治的重要靶标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Ruibin,Zhang,Bing,Wang,Gerarda,Grossi,Patrizia,Falabella,Yang,Liu[7](2018)在《蚜虫感受报警信息素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蚜虫在遇到危险时,会从腹管中释放出含有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EBF)的小液滴,以"警告"邻近的蚜虫快速逃离,这是蚜虫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逃避敌害和危险的手段。但到目前为止,蚜虫如何感受报警信息素仍不清楚。(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8年04期)
李时荣,尚哲明,刘德广,崔晓宁[8](2017)在《麦长管蚜对蚜害诱导小麦挥发物及蚜虫报警信息素的行为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最后,比较MHOH、EβF及二者混合物对有翅型麦长管蚜F1代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MHO、MHOH、MeSA与EβF分别在100,1,1,10ng/μL时对有翅型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两两混合或叁者混合后,对该蚜虫在处理臂与对照臂的停留时间无显着影响,丧失了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MHOH或MeSA与EβF混合后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丧失,MHO与EβF的混合物对麦长管蚜仍然有强烈的驱避作用。翅型分化试验结果表明,EβF处理的麦长管蚜F1代有翅蚜率明显增加;MHOH与EβF混合后,不能引起有翅型麦长管蚜F1代有翅蚜率增加。【结论】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的不同组分对麦长管蚜的行为反应影响存在差异,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陈爱松,秦耀果,段玉林,杨新玲,马德英[9](2017)在《新型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CAU1204微乳剂对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是核桃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研究新型蚜虫报警信息素微乳剂对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效,为防治核桃黑斑蚜提供新型农药。【方法】运用喷雾施药法,采用不同浓度处理的12.5%CAU1204蚜虫报警信息素微乳剂,对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在7.5~60 g·ai/hm~2供试的剂量范围内,12.5%CAU1204蚜虫报警信息素微乳剂对作物安全,并表现出显着的剂量效应,即随施药剂量的增加防效逐渐升高。60 g·ai/hm~2剂量效果最好,持效期较长,在药后9 d防效仍然保持在74.21%。30与60 g·ai/hm~2剂量与药效无显着性差异。12.5%CAU1204蚜虫报警信息素15g·ai/hm~2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5 g·ai/hm~2混用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较等量的单剂处理增效38.83%,达显着性差异水平。【结论】新型12.5%CAU1204蚜虫报警信息素微乳剂,对核桃黑斑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吡虫啉混用可显着提高防效。(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张金平[10](2017)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发现胡蜂利用毒液挥发物作为报警信息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性昆虫能利用报警信息素进行群体防御及危险区域标记,有利于群体的存活和繁殖。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是一种常见的捕食性昆虫,作为捕食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云南山区有饲养胡蜂、取食蜂蛹的习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胡蜂亦捕食蜜蜂,危害当地养(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7年06期)
报警信息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小麦植株上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嗅觉系统在蚜虫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寄主植物定位及产卵地选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界气味分子穿过触角感器孔道进入淋巴液与气味结合蛋白(OBPs)结合,进而开启下游的信号传递。(E)-β-farnesene(EBF)是麦长管蚜等多种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EBF的释放会引起周围蚜虫的忌避行为。与EBF强烈结合的麦长管蚜气味结合蛋白主要是Save OBP3/7/9。目前,上述蛋白在蚜虫触角上的表达位置(感器)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麦长管蚜触角感器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细致观察;利用whole-mount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荧光定量技术观察了Save OBP3/7/9在麦长管蚜羽化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定位和表达差异;实现了对Save OBP3/7/9在麦长管蚜成蚜触角上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麦长管蚜成蚜触角感器发育过程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和Save OBP3/7/9在羽化不同时间节点的表达差异。结果如下:1)成蚜触角感器包括原生感觉圈、次生感觉圈、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钟形感器和腔锥状感器等;2)成蚜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分布相对一致,均分布于触角第3节靠近基部的2/3范围内。数量上,有翅成蚜次生感觉圈的数量(7-13个)则明显多于无翅成蚜(1-5个);3)初羽成蚜触角第3节的次生感觉圈和梗节的腔锥状感器均尚未发育完全,其他感器则形态完整。羽化2h后,麦长管蚜触角与EBF识别相关的次生感觉圈发育完全;4)Save OBP3的表达量在羽化后2h开始上升,这与次生感觉圈数量发育完全是同步的;Save OBP9在麦长管蚜羽化后保持在稳定的较高水平表达;羽化6h后,主要在有翅次生感觉圈表达的Save OBP7表达量上升,该基因表达量动态与次生感觉圈的发育具对应关系,推测其不但参与识别EBF且功能相对专一。2.Save OBP3/7/9基因克隆。根据本实验室获得的Save OBP3/7/9基因全长序列,以Langfang-1为实验种群进行基因克隆。与NCBI数据库中Save OBP3/7/9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ave OBP7/9序列比对结果完全一致,而Save OBP3可能存在两个拷贝,上述结果为设计并合成Save OBP3/7/9原位杂交探针提供了精准模板。3.SaveOBP3/7/9的触角表达定位。whole-mount原位杂交SaveOBP3/7/9在麦长管蚜有翅和无翅成蚜触角感器上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1)有翅成蚜靶标基因表达部位及感器类型包括触角第6鞭节的Ⅱ型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上的大、小板形感器、第5鞭节原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第3鞭节次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以及触角第3-5鞭节的Ⅰ型毛形感器;2)无翅成蚜靶标基因表达部位主要在触角鞭节。其中,OBP3和OBP9均在触角第6节的Ⅱ型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中的大、小板形感器、第5节原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第3节次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以及触角第4节的Ⅰ型毛形感器上表达;OBP7在触角第6节的Ⅱ型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中的大、小板形感器、第5节的原生感觉圈的板形感器以及触角第4节的Ⅰ型毛形感器上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报警信息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杨超霞,魏长平,张云慧,朱勋,张方梅.报警信息素EβF在蚜虫防控中的研究进展[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张倩.麦长管蚜识别报警信息素EBF的嗅觉蛋白(SaveOBP3/7/9)表达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谷彦冰,张永军,谢微,胡修俊.蚜虫报警信息素对不同药剂防治桃蚜增效作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
[4].杨超霞,魏长平,李祥瑞,张云慧,朱勋.报警信息素EβF对麦长管蚜行为影响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孙志娟.蚜虫报警信息素生物合成的来源及其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6].王倩.桃蚜报警信息素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7].Ruibin,Zhang,Bing,Wang,Gerarda,Grossi,Patrizia,Falabella,Yang,Liu.蚜虫感受报警信息素的分子机制[J].科学新闻.2018
[8].李时荣,尚哲明,刘德广,崔晓宁.麦长管蚜对蚜害诱导小麦挥发物及蚜虫报警信息素的行为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陈爱松,秦耀果,段玉林,杨新玲,马德英.新型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CAU1204微乳剂对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效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17
[10].张金平.西双版纳植物园发现胡蜂利用毒液挥发物作为报警信息素[J].农药市场信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