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界面,合金,热障,各向异性,涂层,密度,双晶。
界面能论文文献综述
杨冠军,李广荣,刘梅军,刘宏,李长久[1](2019)在《高温合金热障涂层的界面能效应与隔热/延寿共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隔热和抗热震长寿命是先进热障涂层追求的两个最重要功能属性,而涂层界面能累积引发涂层开裂和剥落,是涂层隔热和寿命的最基本破坏形式。本研究基于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导致涂层界面能累积的粘结层表面热生长氧化物(TGO)和表层陶瓷层烧结刚化两种破坏应力的来源,提出通过降低涂层内薄弱层间界面能量累积来延长涂层寿命,通过表面预处理显着降低粘结层TGO生长速度,同时,利用陶瓷涂层抗烧结结构设计和高隔热锆酸盐减厚降能设计途径来减小涂层烧结刚化应力,使热障涂层在具有高隔热性能的同时具有长寿命特征,从而实现热障涂层隔热与寿命的共同优化,以长效可靠保护高温合金部件,支撑了我国自主F级燃气轮机核心热部件研制生产,同时对我国自主发展先进航机、舰船燃机和其他空天装备也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杨文超,孙海斌,罗永松[2](2019)在《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通过调节界面能级差实现最优化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给体/受体(D/A)界面上的LUMO或HOMO能级差对其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都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界面能级差越大则电荷分离效率越高,短路电流越大[1]。但过大的界面能级差使得有效带隙宽度变小,从而造成了开路电压的损失。我们用器件模拟的方法探究能同时实现较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最优化界面能级差[2]。通过计算不同界面LUMO能级差下的短路电流发现:如果电荷分离的机制是非相干的Marcus机制,短路电流随着LUMO能级差的增大急剧上升,直到在能级差为0.2eV时接近饱和,这是由于激子拆分速率的提高与激子数的耗尽两种过程的竞争造成的。当空穴转移机制对电荷分离的贡献更大时,所需的界面能级差更大,接近0.5 eV.如果电荷分离机制的离域电子态介导的相干转移,短路电流也会随LUMO能级差的增大急剧上升,直到0.2 eV以后增大趋势逐渐变缓。在通过减小无序效应尽可能降低深能级带隙电子态降低的条件下,可以在较小的界面能级差下实现较高的短路电流,并避免了开路电压的损失,这可以解释一些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的良好工作性能[3]。本工作定量上揭示了短路电流对界面能级差的依赖关系,表明了同时达到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界面能级差在0.2 eV附近。(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杨冠军,李广荣,刘梅军,刘宏,李成新[3](2019)在《高温合金热障涂层界面能致裂机理与隔热/延寿共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隔热和抗热震长寿命,是先进热障涂层的两个最重要功能属性。而涂层界面能累积引发涂层开裂和剥落,是涂层隔热和寿命的最基本破坏形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阐明粘结层表面热生长氧化物(TGO)和表层陶瓷层烧结刚化两种破坏应力来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降低涂层内薄弱层间界面能量累积来延长涂层寿命的思路,通过表面预处理显着降低稀土掺杂粘结层TGO生长速度,同时,利用涂层抗烧结结构设计和稀土锆酸盐减厚降能设计途径来减小涂层烧结刚化应力,使热障涂层在具有高隔热性能的同时具有长寿命特征,从而实现热障涂层隔热与寿命的共同优化,以长效可靠保护高温合金基体,支撑了我国自主F级燃气轮机核心热部件研制生产,同时对我国自主发展先进航机、舰船燃机和其他空天装备也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GARMASHOV,S,I,PROTSENKO,V,V[4](2018)在《含柱状包裹体截面晶体实验数据的界面能各向异性计算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两种计算界面能各向异性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基于在定常温度场中温度梯度作用下,通过对含柱状包裹体截面的晶体数值模拟分析而提出的.文中讨论了新方法的误差分析及适用范围.同时,对选择合适的处理含柱状包裹体截面参数给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坚增运,徐涛,许军锋,朱满,常芳娥[5](2018)在《熔体-结晶相固-液界面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晶相的凝固特性决定其凝固后的组织和性能,要对结晶相凝固特性与过程进行准确表征与有效控制,就必须知道熔体-结晶相固-液界面能的准确数据。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以来对熔体-结晶相固-液界面能的研究工作,论述了熔体-结晶相固-液界面能实验测定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固-液界面能实验测定结果的分析比较,发现熔体-结晶相的固-液界面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找出了Spaepen固-液界面能模型与实验测定结果不相符的原因;提出基于固-液界面结构的固-液界面能理论模型及用其确定固-液界面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当前模型对固-液界面能的预测结果不仅与熔点温度下实验值和模拟值相吻合,而且也与过冷温度下实验值和模拟值相吻合。(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饶苏敏,李成亮[6](2017)在《锂电池失效及材料界面能降低究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参比电极检测钛酸锂(Li_4Ti_5O_(12))电池正负极充电时的电位变化,判定Li_4Ti_5O_(12)电池在55℃高温失效后的限容电极,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和Raman散射方法对限容电极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参比电极实验结果表明电池失效后的限容电极均为LiCoO_2正极。对比电池失效前后LiCoO_2正极的SEM图谱、XRD图谱和Raman图谱发现,化成LiCoO_2正极的晶粒出现裂纹和破裂,LiCoO_2表面已不具有层状结构,极片的嵌脱锂动力学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刘建学,席文君,李能,李树杰[7](2017)在《界面能调控熔体中纳米颗粒分布铝热合成铁基ODS合金》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铝热合成工艺结合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铁基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合金。经过优化铝热剂成分,合金熔体中不仅原位生成了a-Al_2O_3纳米颗粒,还发生了液相调幅分解,形成了富Fe、Cr与富Ni、Al的两相结构。因为a-Al_2O_3与富Ni、Al相之间的界面能较低,Al_2O_3纳米颗粒与富Ni、Al相结合,从而在基体中均匀分布。分析了反应熔体发生液相调幅分解的热力学可能性以及纳米颗粒在界面能和Brownian运动影响下的移动速率。实验结果表明,液相调幅分解得到的NiAl相呈球形,直径约50 nm,体积分数约50%;反应合成的aAl_2O_3颗粒直径约5 nm,受界面能作用全部与NiAl相结合。计算表明,受界面能和Brownian运动影响,a-Al_2O_3颗粒移动速率极快,快速冷却过程中完全有时间在两相液体间完成移动和分布。测试表明,铁基ODS合金平均拉伸强度为602 MPa,延伸率为21%,大气环境中1000℃下氧化100 h后增重0.4 mg/cm2。(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王帅,姚寅,杨亚政,陈少华[8](2017)在《双层金属纳米板界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能密度是表征纳米复合材料与结构界面力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面心立方金属晶体构成的双材料纳米薄板结构的界面能密度,分析了界面晶格结构形貌变化及界面效应对原子势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材料纳米薄板界面具有周期性褶皱状疏密相间的晶格结构形貌,界面上原子势能亦呈现周期性分布特性,而靠近界面的两侧原子势能与板内原子势能具有明显差异.拉格朗日界面能密度和欧拉界面能密度均随双层薄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向于块体双材料结构的界面能密度.(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王涛,陈晓华,王自东[9](2017)在《Al-Si和Al-Si-Sc合金晶体-熔体界面能的各向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衡液滴法(equilibrium shape measurement)是一种确定晶体-熔体界面能各向异性参数的有效方法。利用平衡液滴法测量单相固体中夹带的平衡液滴的形状,得到了Al-Si和Al-Si-Sc合金的界面能各向异性参数计算值。通过定向凝固方法制备Al-2%Si和Al-2%Si-0.2%Sc(质量分数,下同)合金杆状试样,使用光学显微镜表征Al-2%Si和Al-2%Si-0.2%Sc合金内部液滴手工连续磨样抛光后多个二维截面形状,计算了二维界面能各向异性参数的大小。利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技术连续切割了Al-2%Si合金内部液滴,并用Image-J软件重构液滴叁维形状,获得了叁维界面能各向异性参数值(ε_1=0.0795,ε_2=–0.0056),并且绘制了叁维界面能分布和界面刚度的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平衡温度和Sc元素对界面能各向异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l-Si合金,平衡温度为595℃时液滴成分为Al-10.12%Si,金属液中的初生α-Al具有大小为0.0202的界面能各向异性值,而对于Al-Si-Sc合金,平衡温度为595℃时液滴成分为Al-10.08%Si-0.11%Sc(质量分数),金属液中的初生α-Al具有大小为0.0193的界面能各向异性值。(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王帅,陈少华[10](2017)在《金属材料双晶体薄板界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能密度是刻画材料界面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而在纳米尺度由于双晶体薄板具有较大的比界面积,显现出与体材料状态下不同的尺寸相关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计算了多种典型FCC金属晶体形成的双晶体薄板的界面能密度。研究表明,对于双晶体薄板,不论是拉格朗日界面能密度还是欧拉界面能密度,都随着双晶体薄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近于体材料界面能密度的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1-14)
界面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给体/受体(D/A)界面上的LUMO或HOMO能级差对其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都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界面能级差越大则电荷分离效率越高,短路电流越大[1]。但过大的界面能级差使得有效带隙宽度变小,从而造成了开路电压的损失。我们用器件模拟的方法探究能同时实现较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最优化界面能级差[2]。通过计算不同界面LUMO能级差下的短路电流发现:如果电荷分离的机制是非相干的Marcus机制,短路电流随着LUMO能级差的增大急剧上升,直到在能级差为0.2eV时接近饱和,这是由于激子拆分速率的提高与激子数的耗尽两种过程的竞争造成的。当空穴转移机制对电荷分离的贡献更大时,所需的界面能级差更大,接近0.5 eV.如果电荷分离机制的离域电子态介导的相干转移,短路电流也会随LUMO能级差的增大急剧上升,直到0.2 eV以后增大趋势逐渐变缓。在通过减小无序效应尽可能降低深能级带隙电子态降低的条件下,可以在较小的界面能级差下实现较高的短路电流,并避免了开路电压的损失,这可以解释一些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的良好工作性能[3]。本工作定量上揭示了短路电流对界面能级差的依赖关系,表明了同时达到高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界面能级差在0.2 eV附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杨冠军,李广荣,刘梅军,刘宏,李长久.高温合金热障涂层的界面能效应与隔热/延寿共优化[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2].杨文超,孙海斌,罗永松.有机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通过调节界面能级差实现最优化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杨冠军,李广荣,刘梅军,刘宏,李成新.高温合金热障涂层界面能致裂机理与隔热/延寿共优化[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4].GARMASHOV,S,I,PROTSENKO,V,V.含柱状包裹体截面晶体实验数据的界面能各向异性计算方法(英文)[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18
[5].坚增运,徐涛,许军锋,朱满,常芳娥.熔体-结晶相固-液界面能的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18
[6].饶苏敏,李成亮.锂电池失效及材料界面能降低究因[J].电源技术.2017
[7].刘建学,席文君,李能,李树杰.界面能调控熔体中纳米颗粒分布铝热合成铁基ODS合金[J].金属学报.2017
[8].王帅,姚寅,杨亚政,陈少华.双层金属纳米板界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J].力学学报.2017
[9].王涛,陈晓华,王自东.Al-Si和Al-Si-Sc合金晶体-熔体界面能的各向异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
[10].王帅,陈少华.金属材料双晶体薄板界面能密度的尺寸效应[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