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交通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流,微观,模型,驾驶人,特性,交通,自动机。
微观交通流论文文献综述
陶亦舟,韦艳芳,高庆飞,董力耘[1](2019)在《基于精细微观交通流模型的信号交叉口人-车相互干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观离散模型研究信号交叉口的人-车相互干扰机理,其中车辆运动描述基于细化NaSch模型并考虑了司机对交通灯信号切换的预期效应;行人运动描述则基于多步格子气模型并考虑了过街绿灯周期内行人过街速度逐渐增加的特征.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相互干扰表现为交通灯信号切换时由于车辆(行人)滞留冲突区而造成行人(车辆)运动的延误.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车辆运动的基本图、行人等待时间以及相应的相图,并给出行人(车辆)滞留冲突区内造成车辆(行人)延迟的定量特征.模拟结果发现存在一个临界绿信比.当绿信比小于临界值时,随着密度的增大,车流出现自由流相、饱和流相和拥堵流相;而当绿信比大于临界值,则出现自由流相、共存相、饱和流相和拥堵流相.由人-车相互干扰所导致的延误与车流和行人流的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当行人到达率和绿信比都比较大时,等待区内的行人无法在行人绿灯周期内一次清空.文中详细地讨论了人-车相互干扰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发现通过合理设置绿信比,可以在保证车流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行人过街的等待时间.(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4期)
曹宝贵[2](2019)在《基于感知能力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驾驶员驾驶行为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密度波和迟滞环的影响,进而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能力对交通流稳定性有显着影响,车头距离变化信息可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对stop-and-go交通拥堵有显着抑制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感知缓冲时间会破坏交通稳定性,进而产生严重的stop-and-go交通拥堵;密度波和迟滞环的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马生涛,廖思成,李建宏[3](2019)在《高速公路与快速路连接处的微观交通流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存在着明显分割,使车站、交通交合处等大流量车辆聚集处的交通事件越来越多,针对车辆集散处的交通流特性分析是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前提。因此以西安绕城高速与长安南路连接处为研究对象,采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其连接处进行微观交通流仿真建模,验证城市交叉口交通流微观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为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研究部门缓解或解决交通事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吴一帆[4](2019)在《混合交通流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交通拥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通过建立道路网络模型、车辆行为模型对交通运行状态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过程中的车辆运行情况对整体的交通运行效率做出量化的评估,为交通预测、疏导以及交通信号控制等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征是混合交通,居民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交通仿真领域的许多学者做了一些的研究,使用了一些的模型,对交通流仿真中的各种的算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获得了许多的实践和理论的成果,为本人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外的专家根据本国的交通流的特点建立了许多优秀的模型,但是不太适合我国交通流的特点,所以本文根据我国特殊的交通流的特点,对已有的模型进行改进,使之适合本国的混合交通流特性。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混合路网模型,机动车交通流具有跟车、换道、加速、减速等特性,适合于分车道的连续路网模型,路网由节点、道路构成。非机动车具有行驶摇晃、路线不固定和随意等特性,行人具有多人一起前行、路线不固定等特性,所以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适合机动车的路网模型,适合于离散模型,可以使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描述它们的特性。本人综合两种模型的优势,建立混合路网模型来描述混合交通流的特性。(2)本文将混合交通流建模分为了两个场景,一个为非机动车道上混合交通流,另一个为四相位红绿灯下的交叉口的人行横道上的混合交通流。第一个场景对非动车道的混合交通流建模,然后进行模拟仿真实验,体现了漫化概率、换道概率、混合比例对交通流的影响,最后选取了实际路段进行数据采集,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第二个场景对交叉口处的人行横道上的混合交通流建模,模拟仿真实验对行人通行能力、冲突次数和冲突时间进行了研究。(3)提出了一种混合交通流仿真系统架构,并提出了相关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一个仿真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王超,朱明[5](2018)在《空中交通流微观尾随时距分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空中交通随机特性从而构建微观交通流模型,分析了航路单向交通流和终端区进场交通流航空器时距分布特性。针对空中交通航空器运行空间灵活的特点,对如何从空中交通流实测数据生成具有微观跟驰关系的航空器时距序列进行说明。其次,分别应用对多种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拟合航路和终端区进场交通流的时距分布并对比拟合效果,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和二元混合分布可以较好地拟合出航路和终端区进场交通流时距的分布特点。此外,本文通过建立二元分布模型,然后对实测时距数据进行分布拟合,反推出终端区交通流的两类交通流状态及其所占比例,这为交通流状态识别和交通运行状况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05期)
容颖[6](2018)在《考虑驾驶人特性的微观交通流建模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道路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道路的延伸和完善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另一方面,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和驾驶人对自身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也不断影响着道路驾驶环境,使得道路上惯性鸣笛、混乱行驶和频繁换道等现象已成常态。越来越多源的驾驶环境的出现,使得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是极其复杂和影响巨大的。这使得不同特性的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驾驶行为,进而会对道路驾驶环境及其他驾驶人产生不同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诱导如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等极端交通状况的发生。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不同的行为特性,因其对道路交通流日趋关键的影响使其逐渐成为了当前微观交通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驾驶人特性的角度来分析和构建微观交通流模型是对目前交通流理论研究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针对考虑驾驶人特性的微观交通流建模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鸣笛、不均匀车中线、混合交通和可换道情形这几种常见的交通情景下的交通流得以良性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最终为防范道路极端交通状况的出现和改善道路交通问题作出一定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包括:(一)基于驾驶人性格特性对鸣笛环境下的微观交通流进行了研究。考虑到驾驶人压力的增大会间接导致道路上频繁鸣笛催促行为的增加,而实际上在面对后车鸣笛催促时,谨慎或激进等不同性格类型的驾驶人通常会有不同的反应及驾驶操作决策,从而反过来又会对道路上其他车辆的驾驶行为相应地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道路交通流。为此,本文对现有的跟驰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鸣笛环境下考虑驾驶人性格特性影响的跟驰模型。同时,根据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给出了交通流稳定的条件;通过分析谨慎或激进类型性格特性的驾驶人对交通流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发现不同的驾驶人性格特性和鸣笛效应均对交通流的运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鸣笛的环境下谨慎的驾驶人要比激进的驾驶人更有利于交通流稳定。最后,还通过数值模拟对模型和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及讨论。(二)基于驾驶人性格特性对大型车和小型车混行的交通环境下混合的微观交通流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大型车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方车辆驾驶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从而对其驾驶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道路交通流的运行。因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前车为大型车的概率,建立了考虑大型车出现在前方的概率的改进跟驰模型;并运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理论得到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分析了在混合交通流情形下驾驶人性格特性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同时还通过非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临界点附近交通流的演化规律。结果发现当前车为大型车的概率越大时,后车上的驾驶人若采取越激进的驾驶行为则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流运行的不稳定。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仿真讨论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叁)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对不均匀车中线环境下的微观交通流进行了研究。不同的视觉反应会因不同的驾驶人而异,而不同的视觉反应又会令不同性格特性的驾驶人做出不同的行为决策。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虑到在实际交通中,车辆可能会出现行驶轨迹偏离道路中心位置的现象。因而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偏离道路中心而出现相应的横向间距,从而对驾驶人形成了一定的多车视角的影响,提出了不均匀车中线环境下考虑驾驶人视角影响的跟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均匀车中线驾驶情景下驾驶人视角的变化与交通流运行的内在机理。结果发现驾驶人的视角信息不仅对交通流的运行产生了影响,同时还与其他的因素如驾驶人性格特性、鸣笛效应等发生了交互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四)在车辆可换道的情形下,基于驾驶人特性对双车道情形下的微观交通流及相应的提高交通流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考虑了车辆换道的影响,将上述所提出的考虑驾驶人性格特性影响的跟驰模型从单车道推广至双车道的情形,建立了可换道情形下基于驾驶人特性的双车道交通流模型;并根据控制理论的思想对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该双车道交通流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同时,还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考虑纵向和横向车辆运动信息接收延迟影响的反馈控制算法以提高该双车道交通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及讨论,结果表明双车道交通流的运行状态的稳定与否与驾驶人的性格特性和反应时间以及鸣笛效应均有着关联,且所设计的反馈控制器对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针对不同的延迟时间需要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才可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防范道路不良交通状况出现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考虑驾驶人特性,针对道路微观交通流进行了建模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了分析在不同交通情景下不同的驾驶人性格和视觉等特性与道路微观交通流运行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鸣笛环境下考虑驾驶人性格特性的跟驰模型、混合交通环境下基于驾驶人性格特性的跟驰模型、不均匀车中线环境下考虑驾驶人视角影响的跟驰模型,以及可换道情形下基于驾驶人特性的双车道交通流模型,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同时还针对双车道交通流模型设计了考虑横向和纵向车辆运动信息接收延迟的反馈控制器,以提高交通流系统的稳定性。该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得人们不仅对驾驶人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还可以了解在鸣笛、混合交通、不均匀车中线和可换道这几种常见的交通情景下,驾驶人特性及其对交通流运行的变化和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对道路不良交通状况的防范措施有新的认识;为以往的驾驶人特性及相关的驾驶行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丰富和完善现有的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本研究中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思路也可为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7)
郭猛[7](2018)在《微观动态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城市空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问题日趋严重,解决或缓解交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如何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准确认知并逐步缓解当前面临的各种交通问题,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交通拥堵等现象可看做动力学系统的不稳定性,交通流稳定性分析有助于解释交通拥堵的原因,因此已成为交通流理论研究的重点。此外,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代表驾驶员对外界交通环境激励的敏感程度,将其视为交通流建模以及稳定性分析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详尽地刻画交通流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的交通流建模及稳定性分析,对缓解当前的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传统交通流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影响的车辆跟驰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交通流模型,对提出的交通流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本文介绍了全速度差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FVD)以及考虑电子节气门开度信息的跟驰模型(Throttle-based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T-FVD),基于微小扰动法、根轨迹法,分析了模型的线性稳定性条件,并运用约化摄动法理论得到了模型的扭结波,以便从多角度研究模型的稳定性。2.本文根据交通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将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的影响引入至车辆跟驰行为之中,提出了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的跟驰模型(Throttle-based 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with Delay,T-FVD-D),并对提出的T-FVD-D模型进行了动态性能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相较于以往模型能更好的体现驾驶员对车辆间间距的敏感性与车辆间速度差的敏感性之间的差异,这对于进一步探究驾驶员行为特征受到前导车辆影响时交通流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首先从非线性的角度运用约化摄动法对提出的T-FVD-D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运用微小扰动法对提出的T-FVD-D模型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最后,本文从系统控制的角度运用根轨迹法对T-FVD/T-FVD-D模型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根轨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8-04-16)
王益,荣建[8](2018)在《不同微观驾驶行为对基本路段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车辆设计,开发车载安全装置通过驾驶模拟器和交通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个体驾驶行为交通流特征的影响.首先,选取反映驾驶员特征的静态驾驶适性和动态驾驶适性2类指标,通过因子分析、主成份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驾驶行为特征进行提取,构建不同类型的驾驶行为特征分类.其次,利用驾驶模拟器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对不同类型驾驶行为的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最后,通过交通仿真技术对不同类型的驾驶行为下交通流特征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车道位置、不同行为下的交通流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激进的驾驶行为仿真产生的最大交通量(2200 pcu/h)>中等驾驶行为(1800 pcu/h)>保守驾驶行为(1700 pcu/h),但激进驾驶行为下的交通流较其他行为显得更加不稳定.因此,提高道路安全水平,需针对呈现此类驾驶行为特征的驾驶员进行重点教育及培训.(本文来源于《交通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刘杰[9](2017)在《基于泊松分布交通流激励下的多路口城市道路微观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全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治理交通拥堵,许多城市选择加密路网、加宽路段以及升级信号控制系统等方式。但这些措施往往在建设之后才能了解到效果,许多时候是耗资不菲但效果甚微。微观交通仿真作为一种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模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模拟实际交通,不需要实际交通的参与。因此在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了模拟实际路网的交通流,本文设计了一款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该软件能够展现路网中每个路段中单个交通流的动态交通画面。首先,在第二章,本文对微观交通仿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交通仿真系统的整体功能,并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本文的主要任务。其次,在第叁章,本文分析交通流分布和点到达特点,提出了基于泊松分布理论的发车模型的可行性,并对发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使得车辆到达具有泊松分布规律;第四章对优化速度跟驰模型、信号灯模块以及换道模块进行了介绍。然后,在第五章,以总体框架图为依据,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发车模型是在路网各个道路端口产生符合泊松分布规律的交通流;跟驰模型是对进入路网的车辆,当后车速度大于前者速度时的一种驾驶行为;信号灯模型主要是通过配置红绿灯周期,以此指导路网内车辆的运行状态切换。最后,对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进行了调试以及验证分析。从系统读取.net格式的路网文件并绘制路网,到发车模型根据路网文件检测道路端口数量和位置坐标,并在端口处产生车辆;再从车辆进入路网行驶,进行跟驰行为处理、到在信号灯面前的车辆启动与减速的动态时空变换的画面处理,都一一进行了验证分析。经过实验初步调试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在泊松分布交通流激励下的多路口城市道路微观交通仿真功能,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描述真实交通,而且还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郭言[10](2017)在《基于交通流宏微观模式的反馈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车辆骤增而产生的拥堵问题,为此需要结合交通流理论研究提出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对于道路交通,不仅需要提高道路的交通流量,同时需要能够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运行效能。现代社会已经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是道路交通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交通流宏微观模式,考虑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探讨道路交通控制方法,为道路交通控制推广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交通流优化速度模型和反馈控制理论,提出平均场的反馈控制和延时反馈控制模型。文中对这两个控制模型进行线性稳定性,得出稳定性条件其中对平均场反馈控制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导出描述交通拥堵的扭结-反扭结密度波的mKdV方程,并求出该mKdV方程的解。当交通流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交通流呈现时停时走交通,施加平均场反馈控制和延时反馈控制分别进行控制,通过采集每个时刻的每一辆车的速度和位置的变化趋势,以此判断抑制交通拥堵的控制效果,并且通过控制效果的对比确定平均场延迟反馈作用下的交通流控制模型对于抑制交通拥堵更为有效。(2)以宏观交通流Nagatani的格子流体力学(LH)模型为基础,考虑驾驶员反应的延迟效应,并以下游与当前车流量差作为反馈控制策略,构建格子流体力学(LH)反馈控制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拉普拉斯变换得出交通流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在传递函数的H∞范数小于1时,求解得到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车辆驾驶员的延迟反应是引起交通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反馈控制作用下,交通系统从不稳定状态恢复稳定状态,拥堵的系统得到了有效抑制,实现了交通的控制。(3)基于优化速度的全速度模型,提出了有延迟效应的速度差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有延迟效应的情况下将更容易有效抑制交通拥堵。(4)文中应用宏观连续性方程,同时以延迟效应的速度差模型作为基础,结合微宏观转换关系,导出具有各向异性的交通流流体力学模型。对该宏观交通流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并导出交通密度波的KdV-burgers方程。在周期边界条件下。应用该宏观流体力学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交通流在高低密度稳定性增强,不稳定区域缩小。最后,本文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控制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微观交通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驾驶员驾驶行为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密度波和迟滞环的影响,进而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能力对交通流稳定性有显着影响,车头距离变化信息可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对stop-and-go交通拥堵有显着抑制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感知缓冲时间会破坏交通稳定性,进而产生严重的stop-and-go交通拥堵;密度波和迟滞环的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交通流论文参考文献
[1].陶亦舟,韦艳芳,高庆飞,董力耘.基于精细微观交通流模型的信号交叉口人-车相互干扰研究[J].物理学报.2019
[2].曹宝贵.基于感知能力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
[3].马生涛,廖思成,李建宏.高速公路与快速路连接处的微观交通流仿真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4].吴一帆.混合交通流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5].王超,朱明.空中交通流微观尾随时距分布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8
[6].容颖.考虑驾驶人特性的微观交通流建模及其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7].郭猛.微观动态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分析[D].重庆邮电大学.2018
[8].王益,荣建.不同微观驾驶行为对基本路段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J].交通工程.2018
[9].刘杰.基于泊松分布交通流激励下的多路口城市道路微观仿真[D].福州大学.2017
[10].郭言.基于交通流宏微观模式的反馈控制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