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信息化: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力量(论文文献综述)
郭妍[1](2021)在《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衡量信息化程度,统计调查时采用什么指标,抓紧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实用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和工作体系,以便全面准确地对信息化发展情况做出比较和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监测和督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与路线等;第二部分为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主要分析包括信息化的内涵、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以及信息化的影响,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国内外对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新技术不断发展形势下不同领域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设定等,是本文的核心之一;第三部分对上海市当前信息化统计指标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属于实证分析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之二,主要围绕优化重建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工作内容,包括建设信息化统计体系的定位、思路和原则、统计指标的筛选确定、指标权重设定和测算方法。文章最后部分提出了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处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指标选择没有满足绝对地科学性,实证分析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仍具有不确定性,以期今后对信息化统计指标相关课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是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方法,构建了较为客观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二是希望本文能够对国内外其他与上海市情况相似地区的信息化统计指标选取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李爽[2](2020)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正迈向协同共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也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入更深、更实、更具活力的新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必须以更加开放化、国际化和互惠化的“新面貌”,来迎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需要更高水平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途径。信息技术利用渠道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动力,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及经验为鉴,走信息化促产业结构优化的道路,应当打造具备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之路,依据我国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属性和区域特点,通过释放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首先,本文对信息化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依据分析结果,探究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及技术创新和消费结构转变路径下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其次,为探究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影响及其空间效应,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2006-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一步,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第二步,依据第一步分析结果,将36个城市区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探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及信息化特征。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均在总体上呈现负的空间外部性,这是发达地区对其地区资源“倒吸”作用的结果,也与区域间的发展“鸿沟”有关;(2)就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的整体情况而言,信息化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意味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对产业结构优化是有利的;(3)进一步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36个城市,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分析,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信息化发展均存在不显着的正外部性,反之,两者在中部地区均显示出不显着的负外部性,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呈现出显着的正外部性,信息化具有显着的负外部性。同时,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中部地区与之相反,西部地区存在两者不显着的负相关性。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高效推进信息化促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应当扩大信息化发展格局、缩小信息化发展“鸿沟”,以求实现信息化的多方位发展,促进信息化的多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信息化分区域、分模式、分阶段协同发展。
董兆丰[3](2020)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化依托于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全方位发展,但城市发展所导致的各类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建设对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水平阶段—智慧城市,它的出现是解决城市发展中各类矛盾问题、促进经济转型、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创造价值的时代,智慧城市成为了各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规划,信息化建设则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然而,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的理念还未完全理解透彻,建设过程处于初始阶段,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也在摸索时期,所以构建较为科学统一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成为各智慧城市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关注核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背景及意义,将国内外有关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和有关智慧城市的评价系统、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等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说明了智慧城市及城市信息化的理论概念并阐述对两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明确了智慧城市及城市信息化两者的联系,依据理论研究提出了影响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六大要素:城市经济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环境的安全、信息公共服务的管理。其次围绕此六大影响要素,实地调研征求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目标层1个、准则层6个、指标层35个在内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客观求权重的熵权法和逼近理想排序评价法的TOPSIS法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最后,选取了包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在内的30个智慧城市研究样本进行评价,针对熵权结果及综合评价排名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都是较为科学可行的,实证结果也符合目前国内各地区及各智慧城市发展实情,对拓展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视野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其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对策。
杨青青[4](2012)在《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技术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工具,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出来。当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自身的信息优势,推进信息化是一种必然要求。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充分开发应用信息资源,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城市信息化,是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驱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运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城市信息化建设一段时间后,对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了解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或者不同城市同一时期的信息化进展位序,对于引导城市有序推进后续信息化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着重围绕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问题,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搜集相关数据,确定具体分析指标,建立评价模型,并提出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对策。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在回顾和评述信息化水平评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及具体内容。根据城市信息化的特点和趋势,结合城市信息化评价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运用、信息资源状况、信息主体情况为评价内容,提出一套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为检测城市信息化水平提供可行的研究方法。同时,以杭州市信息化水平评价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2010年杭州市信息化水平发展趋势看,信息产业发展指标出现了小幅度的波动现象,其他指标均呈稳步上升态势。就整体来说,杭州市的信息化水平,高于浙江省内的宁波市、温州市,其信息化建设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2.依据杭州市信息化水平的测评结果,以及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经验,提出推进杭州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策略。一要加大信息产业发展力度。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壮大信息产业作为城市信息化的“引擎”,驱动城市其他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二要加快其他产业信息化步伐。包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传统产业等信息化。三要保证政府信息化的重要地位。政府是发布各项政策的窗口,信息公开能够提高政府公信力,电子政务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捷。四要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信息标准化建设、信息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等措施,确保城市信息化机制高效而安全运行。
薛凯[5](2012)在《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城市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历史阶段。它既有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管理发展,也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经济文化变革。其目的在于应用(服务),本质是(资源)共享,即通过信息化应用与共享提升城市的“智慧化”程度,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与变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或技术问题,而是受科技、政府和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各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加以整合。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是: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集约环保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以“12个重点应用服务系统、5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8个重点基础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为中心,完成从“高起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到“智能化应用服务”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本文力求通过这一“城市神经系统工程”的实施,实现城市管理、服务、运行的便捷、顺畅、高效,使“城市有机体”更加健康的发展。关于数字城市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实施策略,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及其启示的基础上,以数字曹妃甸为实证对象,围绕其整个实施过程,从六个方面提出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仅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是有局限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社区和个人三个层面,采用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与政府推动模式互补,形成一种互动实施模式。数字城市的运行过程可能面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资金短缺、产业化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行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模式,保障数字城市的可持续运行。
武新阳[6](2011)在《准格尔旗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准格尔旗开始了全旗信息化的研究和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准格尔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障碍。如何开展好“数字准格尔”建设并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成功,少走弯路,是摆在准格尔和其他进行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情况研究,总结城市信息化发展特征,以此来指导准格尔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信息化的研究情况,介绍国内外城市信息化战略的状况,并对城市信息化战略的特征进行综述分析。然后,调查、了解准格尔的信息化发展状况,用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对准格尔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提出了目前准格尔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接下来,运用SW0T战略分析方法,从准格尔信息化发展的外部、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把握准格尔信息化的战略发展环境,研究准格尔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具体对策。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理论探讨,结合准格尔的特点,提出准格尔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确定信息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制定信息化战略应当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明确总体战略目标,具体介绍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建设重点,逐项进行阐述。对准格尔如何具体实施信息化战略进行研讨,建议准格尔旗政府在信息化战略过程中采取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和主要对策。本文通过对准格尔信息化建设的分析和研究,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对“数字准格尔”建设的整体设想,对准格尔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相类似的旗县级城市信息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天民[7](2011)在《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而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方方面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也是城市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很多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提出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提高城市综合辐射带动能力,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进行研究。国内近年来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果也是巨大的,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在城市信息化测评体系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对于城市信息化的水平提供客观、科学的研究依据。本文首先从文献综述的角度上介绍了对于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理解,然后对国际上与国内目前对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做出综述与一定的分析,借鉴其他学者对于城市信息化测评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都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自己的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并对于各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最后,利用本文中的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北京等国内大都市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国外中心城市与地区的先进水平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国内大都市城市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北京等城市在未来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参考意见。
吴春芳[8](2010)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也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来看,城市信息化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范畴和经验总结层面,没有形成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入手的系统研究理论成果。基于城市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一套科学的战略分析理论框架和必要的战略分析方法。文章是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多角度分析思考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战略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信息化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城市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其次,阐述了城市信息化的内涵,描述了城市信息化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并讨论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城市信息化规划战略规划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城市信息化规划研究的关键环节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以经济欠发达的合肥市信息化为实证加以阐述,分析了新一轮合肥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形成过程和内容框架、信息化现状、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等,并评述了该战略规划的基本特点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宋健[9](2009)在《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而且在整个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将风险管理引入到城市信息化建设之中,并结合城市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目前国内外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很少,而且研究内容零散而不系统、研究方法偏重于定性、研究结果偏重于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等不足。本文从城市信息化风险理论的分析入手,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系统研究,重点研究了城市信息化主要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与防范,以期为我国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方法。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述评,由此指出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运用系统理论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城市信息化风险的特征、分类、量化以及管理内容与过程;第三,采用基于目标导向的方法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识别,确定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即城市信息化战略风险、城市信息技术应用风险、城市管理风险、人员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第四,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对城市信息化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案例得出了具有操作性的结论;最后,建立基于风险要素的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提出了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控制策略。
刘世洪[10](2008)在《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高新技术,信息化发展水平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梳理农村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对国家和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和分析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建立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评价的方法、科学和客观地测算以及比较分析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对我国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信息化理论、经济测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论,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系统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充分并灵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综合指数法”,并比较分析出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指数”和各“子项指数”,为政府制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软件平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科学、便捷的软件工具。本文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1)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本研究定义,农村信息化就是指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提出了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并对形成农村信息化的六大要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揭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内部规律。(2)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总结指出,农村信息化测评横向(测评方法)上大致可分为信息化工作测评、信息化水平测评和信息化效果测评;纵向(测评目标)上,特别是在我国可分为省域、区域、县域、社区(村)、企业等信息化测评。(3)研究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测度分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遵照科学性与系统性、典型性与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导向性、动态性和互补性等原则,提出了测评农村信息化的六大类25个子类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人才和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等。(4)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测评“综合指数法”。基于建立的指标体系,依次实施数据采集-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建立模型-指数计算-比较分析等步骤,它不仅能够用于测评国家农村信息化水平,而且还能够测评区域(如东中西部、分省等)农村信息化水平,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5)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评分析软件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农村信息化测评分析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管理、模型建立、测评分析计算、图形处理等功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的计算机分析和管理平台。(6)提出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夯实一个基础,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抓好乡村和社会专业化组织两个示范,突出信息化效果;完善农村教育、测评指标、信息采集发布三个体系,突破农村信息化瓶颈;打造省县乡村四级平台,完善信息化环境;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等五种“网络”,建立信息服务多元化体系;开发农村事务信息系统等六类应用系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二、城市信息化: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力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信息化: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理论综述 |
2.1 信息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信息化的定义 |
2.1.2 信息化产业的界定 |
2.1.3 信息化的影响和体现 |
2.2 统计指标体系介绍 |
2.2.1 统计指标体系基本概念 |
2.2.2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
2.3 国内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现状 |
2.3.1 国内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发展总体趋势 |
2.3.2 长三角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和统计指标建设情况 |
2.4 国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发展总体趋势 |
2.4.2 北美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
2.4.3 日韩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
2.5 新技术领域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5.1 人工智能 |
2.5.2 大数据 |
2.5.3 云计算 |
2.5.4 物联网 |
第三章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现状及分析 |
3.1 上海市开展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的意义 |
3.2 上海市现行信息化统计指标的来源与构成 |
3.3 上海市现行信息化统计指标的不足 |
3.3.1 统计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稍显不足 |
3.3.2 统计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仍需提升 |
3.3.3 统计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亟需提高 |
3.3.4 统计指标体系的衔接性仍待加强 |
第四章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优化 |
4.1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定位、思路和原则 |
4.1.1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定位 |
4.1.2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思路 |
4.1.3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原则 |
4.2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统计指标的构成和资料数据来源 |
4.2.2 信息化统计指标权重确定 |
4.2.3 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
4.3 实施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
2.1.1 信息及信息化 |
2.1.2 产业结构优化 |
2.2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融合 |
2.2.1 产业合理化阶段的信息化 |
2.2.2 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信息化 |
2.2.3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
第3章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
3.1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3.1.2 分省份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
3.1.3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 |
3.2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
3.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劳动力现状分析 |
3.2.2 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
3.2.3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分析 |
第4章 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分析 |
4.1 信息化基础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 |
4.1.1 优化资源配置的层面 |
4.1.2 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 |
4.2 信息化加速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 |
4.2.1 技术创新的层面 |
4.2.2 改变消费结构的层面 |
第5章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
5.1.1 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构建 |
5.1.2 信息化指标的选取 |
5.1.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1.4 数据来源 |
5.2 研究设计及模型设定 |
5.2.1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LM模型) |
5.2.2 空间面板误差模型(SEM模型) |
5.2.3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模型) |
5.3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整体空间计量分析 |
5.3.1 基于Moran’s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2 LM检验结果及模型选择 |
5.3.3 空间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5.4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分区域空间计量分析 |
5.4.1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东中西部划分 |
5.4.2 东中西部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及比较 |
5.4.3 分区域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第6章 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
6.1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信息化高质高效发展 |
6.1.1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信息化发展格局 |
6.1.2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缩小信息化发展“鸿沟” |
6.1.3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信息化多方融合 |
6.2 推动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提高产业结构优化效率 |
6.2.1 以信息化促劳动力结构优化 |
6.2.2 以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
6.2.3 以信息化优化产业转移 |
6.3 分区域、阶段和模式,多维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6.3.1 分区域推进 |
6.3.2 分阶段推进 |
6.3.3 分模式推进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理论综述 |
1.2.2 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和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 |
2.1.1 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 |
2.2 城市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2.1 城市信息化的概念 |
2.2.2 城市信息化的建设 |
2.3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建设的联系 |
第三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要素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四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
4.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
4.4 熵权—TOPSIS模型计算步骤 |
4.4.1 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
4.4.2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3 熵权法权重计算 |
4.4.4 TOPSIS法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5.1 城市样本选择及数据的搜集 |
5.1.1 城市样本选择 |
5.1.2 数据的搜集 |
5.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评价结果计算 |
5.2.1 熵权计算结果 |
5.2.2 TOPSIS法评价结果 |
5.3 对策和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点、难点和不足 |
二、城市信息化和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 |
(一) 城市信息化理论渊源 |
1. 信息化理论 |
2. 产业集群理论 |
3. 创新理论 |
4. 系统管理理论 |
(二) 城市信息化理论研究 |
1. 信息化的定义 |
2. 城市信息化的内涵 |
3. 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
4. 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
(三) 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研究 |
1. 国内外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 |
2. 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及方法 |
三、杭州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一) 杭州市信息化建设内外环境分析 |
1. 杭州市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不断完善 |
2. 杭州市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
(二) 杭州市信息化实施进程 |
1. 杭州市信息产业进展情况 |
2. 杭州市其他产业信息化现状 |
3. 杭州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展 |
4. 杭州市社会服务信息化现状 |
(三) 杭州市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用户激增之间的矛盾 |
2.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的瓶颈制约 |
3. 在向综合集成发展中,信息化受到标准规范不统一的严重困扰 |
四、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
(一)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原则 |
(二)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内容 |
1. 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
2. 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关键 |
3. 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中的全面渗透是评价要点 |
4. 信息应用主体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
(三)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
(四) 建立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1. 布局递阶层次结构 |
2. 建立判断矩阵、赋值并检验 |
3. 层次总排序的综合权重值 |
(五) 杭州市信息化水平测算 |
(六) 杭州市信息化结果分析 |
1. 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分析 |
2. 信息产业发展指标分析 |
3. 信息技术运用指标分析 |
4. 信息资源状况指标分析 |
5. 信息主体指标分析 |
五、杭州市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 |
(一)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
1. 扩大信息产业集群效应 |
2. 加强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
3. 优化信息产业多元投融资体系 |
(二) 促进产业信息化进程 |
1. 强化政府的推进作用 |
2. 确定企业在产业信息化中的主体地位 |
3. 不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 |
(三) 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 |
1. 制定政府信息化统一规划和标准 |
2. 确定政府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 |
3. 改善政府信息化发展环境 |
(四) 建立杭州市信息化保障体系 |
1. 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保障城市信息化环境 |
2.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城市信息化起点 |
3. 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高技术IT人才 |
4. 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维护城市安全利益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目录 |
附录B 图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
1.2.1.2 国外研究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2 国内研究实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
2.1 数字城市的涵义解析 |
2.1.1 数字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
2.1.2 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 |
2.1.3 多重视角下的数字城市 |
2.2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系统工程理论 |
2.2.1.1 城市系统工程 |
2.2.1.2 城市信息系统工程 |
2.2.2 流动空间理论 |
2.2.2.1 流动空间理论及其模式 |
2.2.2.2 基于流动空间的数字化城市 |
2.2.3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理论 |
2.2.3.1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模式 |
2.2.3.2 数字化生态城市 |
2.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2.2.4.2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
2.2.5 信息经济学测度理论 |
2.2.5.1 信息化测度理论及其模型 |
2.2.5.2 数字城市测度问题 |
2.3 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 |
2.3.1 技术支撑分类概述 |
2.3.1.1 地理信息技术 |
2.3.1.2 宽带网络技术 |
2.3.1.3 数据存储技术 |
2.3.1.4 数据分析技术 |
2.3.1.5 信息展示技术 |
2.3.1.6 信息安全技术 |
2.3.2 关键技术的应用 |
2.3.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2.3.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
2.3.2.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
2.3.2.4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3.1 基础设施层 |
3.1.1 基础通信设施 |
3.1.1.1 城市光网 |
3.1.1.2 无线城市 |
3.1.1.3 城市物联网 |
3.1.2 信息基础设施 |
3.1.2.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
3.1.2.2 专业数据 |
3.1.2.3 基础数据库 |
3.1.2.4 分布式数据库 |
3.1.2.5 元数据库 |
3.1.3 云计算平台 |
3.2 资源管理层 |
3.2.1 服务支撑中心 |
3.2.1.1 信息资源中心 |
3.2.1.2 城市空间信息中心 |
3.2.1.3 电子支付中心 |
3.2.1.4 信用信息中心 |
3.2.1.5 安全认证中心 |
3.2.2 云服务平台 |
3.3 应用系统层 |
3.3.1 政府类应用 |
3.3.1.1 电子政务平台 |
3.3.1.2 应急指挥系统 |
3.3.1.3 数字城管系统 |
3.3.1.4 智能交通系统 |
3.3.2 企业类应用 |
3.3.2.1 电子商务系统 |
3.3.2.2 现代物流系统 |
3.3.3 行业类应用 |
3.3.3.1 数字环保系统 |
3.3.3.2 数字规划系统 |
3.3.3.3 数字医疗系统 |
3.3.4 市民类应用 |
3.3.4.1 数字家庭系统 |
3.3.4.2 城市一卡通 |
3.3.4.3 城市信息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1 国外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1 美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2 英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3 欧盟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4 日本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5 韩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6 新加坡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7 印度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2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比较 |
4.2.1 数字城市实施进程比较 |
4.2.2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比较 |
4.2.3 数字城市服务效益比较 |
4.2.4 数字城市标准化比较 |
4.3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启示 |
4.3.1 编制统一的数字城市整体规划 |
4.3.2 建立完善的数字城市管理体制 |
4.3.3 强化数字城市服务平台的顶端设计 |
4.3.4 注重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与共享 |
4.3.5 重视数字城市各政府部门的协作与共享 |
4.3.6 制定数字城市的信息立法与政策保障 |
4.4 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4.1 更新观念,明确建设目的 |
4.4.2 因地制宜,重视整体规划 |
4.4.3 循序渐进,实行阶段建设 |
4.4.4 物尽其用,共享信息资源 |
4.4.5 长远眼光,完善保障体系 |
4.4.6 协调发展,整合城市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径与模式 |
5.1 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
5.1.1 国际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
5.1.2 数字曹妃甸的互动实施模式 |
5.1.2.1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 |
5.1.2.2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
5.2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线 |
5.2.1 集约环保 |
5.2.2 规范管理 |
5.2.2.1 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 |
5.2.2.2 完善信息法规和标准 |
5.2.3 共享服务 |
5.2.3.1 信息共享的标准体系 |
5.2.3.2 信息共享的运行模式 |
5.2.4 信息安全 |
5.3 数字城市的实施进度 |
5.4 数字城市的运行模式 |
5.4.1 资金投入机制 |
5.4.1.1 政府财政投入 |
5.4.1.2 银行贷款投入 |
5.4.1.3 社会资金投入 |
5.4.2 市场产业机制 |
5.4.2.1 市场运营模式 |
5.4.2.2 数字产业体系 |
5.4.3 人才培养机制 |
5.5 数字城市的测度评价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数字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提升 |
6.1.1 城市产业区 |
6.1.2 城市新城区 |
6.1.3 城市生态环境 |
6.2 数字城市对市民生活的改善 |
6.2.1 生活环境智慧化 |
6.2.2 居民幸福感增强 |
6.2.3 社会人性化显着 |
6.3 数字城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
6.3.1 数字鸿沟问题 |
6.3.2 城市边缘化问题 |
6.3.3 数字污染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北京宣言 |
2. 上海宣言 |
3.2006 -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部分) |
4.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基本思路 |
6. 国家测绘局“十二五”数字城市规划 |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信息化部分) |
8. 数字城市的标准规范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准格尔旗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信息化战略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中国研究现状 |
1.4 战略分析方法选择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
第二章 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理论及国内外城市信息化战略现状 |
2.1 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理解 |
2.1.1 信息化的理解 |
2.1.2 城市信息化的理解 |
2.1.3 发展战略的理解 |
2.1.4 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理解 |
2.2 国外城市信息化战略状况 |
2.2.1 美国“电子政府”战略 |
2.2.2 瑞典“移动城市”战略 |
2.2.3 新加坡“智慧国2015”战略 |
2.3 中国城市信息化战略状况 |
2.3.1 中国城市信息化战略发展历程 |
2.3.2 中国部分城市信息化战略现状 |
2.4 国内外城市信息化战略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SWOT分析 |
3.1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
3.2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 |
3.2.2 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
3.3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内部环境的有利条件 |
3.3.2 内部环境的不利条件 |
3.4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SWOT战略分析 |
第四章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研究 |
4.1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想 |
4.2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法 |
4.3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
4.4 准格尔旗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
4.5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
4.5.1 明确发展目标阶段 |
4.5.2 重点推进阶段 |
4.5.3 全面发展建设阶段 |
4.6 准格尔旗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 |
2.1 信息化的概念与分类 |
2.1.1 信息化的概念 |
2.1.2 信息化的分类 |
2.2 城市信息化 |
2.3 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城市、信息化城市的关系 |
2.4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框架 |
2.5 国内外对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测评研究现状和分析 |
2.5.1 马克卢普法 |
2.5.2 波拉特法 |
2.5.3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 |
2.5.4 国外其他相关的信息化指数模型 |
2.5.5 国内相关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 |
第三章 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 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蓝本的选择 |
3.2.2 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层级的选择 |
3.2.3 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4 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说明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常见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3.3.3 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权重的具体计算 |
3.4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计算 |
3.5 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
第四章 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应用 |
4.1 比较对象来源 |
4.2 数据来源及统计口径的选择 |
4.3 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测评的具体实施 |
4.4 北京与其他大都市信息化各指标的比较 |
4.4.1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对比 |
4.4.2 信息技术应用的对比 |
4.4.3 信息人才的对比 |
4.4.4 信息产业的对比 |
4.5 北京城市信息化的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北京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
5.2 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发展概况 |
2.1 国外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就 |
2.2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概况及取得的成就 |
2.3 对国内外相关城市信息化研究成果的评论 |
2.4 城市信息化相关文献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
3.1 国家信息化的概念 |
3.1.1 信息化的含义 |
3.1.2 信息化的内容 |
3.1.3 信息化的层次和分类 |
3.2 城市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定义 |
3.3 城市信息化内涵 |
3.3.1 城市信息化构成要素 |
3.3.2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趋势 |
3.3.3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
3.4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3.4.1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
3.4.2 政府公共服务与城市管理运行 |
3.4.3 产业与经济信息化 |
3.4.4 信息化发展环境(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 |
4.1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框架 |
4.1.1 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领域框架及技术框架 |
4.1.2 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环境框架 |
4.1.3 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维度框架 |
4.2 城市信息化策略的确定与战略方法 |
4.2.1 城市信息化中长期战略制定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
4.2.2 城市信息化相关的战略分析方法 |
4.3 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及问题 |
4.3.1 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
4.3.2 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合肥市信息化(2009—2012)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的选择 |
5.1 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
5.2 合肥市《新规划》的形成过程 |
5.3 合肥市《新规划》的内容架构 |
5.3.1 合肥市信息化现实基础 |
5.3.2 合肥市信息化指导思想 |
5.3.3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原则 |
5.3.4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形态分析 |
5.2.5 合肥城市信息化需求分析 |
5.3.6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
5.3.7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 |
5.3.8 合肥市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 |
5.4 案例小结 |
5.4.1 合肥市《新规划》的基本特点 |
5.4.2 对合肥市《新规划》的思考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9)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研究述评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城市信息化 |
2.1.3 城市信息化风险 |
2.2 关于城市信息化的现状与研究 |
2.2.1 国外有关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研究 |
2.2.2 国内有关城市信息化的研究 |
2.3 关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 |
2.3.1 国外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 |
2.3.2 国内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研究 |
2.4 关于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相关的研究 |
2.5 对相关研究的评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3.1 城市信息化风险的界定 |
3.2 城市信息化风险的特征 |
3.2.1 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
3.2.2 风险系统的复杂性 |
3.2.3 风险的并发性 |
3.2.4 风险的动态性 |
3.3 城市信息化风险分类 |
3.3.1 基于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分类 |
3.3.2 基于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分类 |
3.3.3 基于信息化内容的分类 |
3.4 城市信息化风险的数量表征 |
3.4.1 风险的一般数量表征方式 |
3.4.2 城市信息化风险表征方法 |
3.5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内容及实施步骤 |
3.5.1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内容 |
3.5.2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实施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 |
4.1 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目标 |
4.2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原则 |
4.3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方法 |
4.3.1 情景分析法 |
4.3.2 专家调查法 |
4.3.3 流程图分析法 |
4.3.4 调查表法 |
4.3.5 财务报表分析法 |
4.3.6 事故树分析法 |
4.3.7 现场分析法 |
4.4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内容 |
4.5 基于目标导向的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 |
4.5.1 目标导向风险识别方法 |
4.5.2 基于目标导向的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 |
5.1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5.1.3 构建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
5.2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方法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2.3 贝叶斯网络方法 |
5.2.4 故障树法 |
5.2.5 动态因果图法 |
5.2.6 各种评价方法比较 |
5.3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过程 |
5.3.1 城市信息化风险层次分析 |
5.3.2 城市信息化风险模糊评价 |
5.4 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实例 |
5.4.1 A城市信息化简介 |
5.4.2 A城市信息化风险层次分析 |
5.4.3 A城市信息化风险模糊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与防范 |
6.1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概述 |
6.1.1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特征 |
6.1.2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原则 |
6.2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机制 |
6.2.1 战略规划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源动力 |
6.2.2 技术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技术基础 |
6.2.3 管理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推动力 |
6.2.4 人员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保证力 |
6.2.5 环境控制是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的约束力 |
6.3 城市信息化风险控制策略 |
6.3.1 风险回避 |
6.3.2 风险转移 |
6.3.3 损失控制 |
6.3.4 风险自留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应用对象 |
2.1 研究的目标 |
2.2 研究的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的服务对象 |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基本理论 |
3.1 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
3.2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 |
3.2.1 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 |
3.2.2 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
3.2.3 农业生产信息化 |
3.2.4 农村科技信息化 |
3.2.5 农村教育信息化 |
3.2.6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 |
3.2.7 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
3.2.8 农村管理信息化 |
3.3 农村信息化六大要素分析 |
3.3.1 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
3.3.2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分析 |
3.3.3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
3.3.4 农业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5 农村信息人才现状分析 |
3.3.6 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评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测评方法与测度理论 |
4.1 国外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 |
4.1.1 波拉特方法(Porat Approach) |
4.1.2 日本电信和经济研究所的信息化指数法(RITE’s Index of Information) |
4.1.3 信息社会指数(IDC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 |
4.1.4 联合国信息利用潜力评价(UN‘s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Potentials) |
4.1.5 国际电讯联盟世界电信指标体系(ITU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Indicators) |
4.1.6 电子经济评估体系 |
4.2 我国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 |
4.2.1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 |
4.2.2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
4.2.3 城市信息化指数 |
4.2.4 县域经济农村信息化测评 |
4.2.5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信息化测评 |
4.2.6 其他方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 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1 科学性与系统性 |
5.1.2 典型性与可操作性 |
5.1.3 可比性和导向性 |
5.1.4 动态性和互补性 |
5.1.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5.1.6 水平与能力相结合 |
5.2 指标的选用与确定方法 |
5.2.1 信息经济学观点 |
5.2.2 价值分析观点 |
5.2.3 信息化建设观点 |
5.3 测评基准的选定与建立 |
5.3.1 内部基准 |
5.3.2 外部基准 |
5.4 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
5.4.1 农村信息资源水平指标 |
5.4.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
5.4.3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指标 |
5.4.4 农业信息产业发展指标 |
5.4.5 农村信息化人才指标 |
5.4.6 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指标 |
5.4.7 农村信息消费指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的设计 |
6.1 测评方法简介 |
6.1.1 层次分析法 |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1.3 DEA 数据包络聚类法 |
6.1.4 主成分分析法 |
6.2 德尔菲(Telphi)法数学模型介绍 |
6.2.1 德尔菲法概述 |
6.2.2 德尔菲法的特点、原则和参加人员 |
6.2.3 德尔菲法的运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
6.2.4 德尔菲法的数据处理 |
6.2.5 德尔菲法的优势与缺陷 |
6.3 层次分析法(AHP)数学模型介绍 |
6.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6.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6.3.3 判断矩阵及特征向量的计算 |
6.4 “综合指数法”设计 |
6.4.1 基本流程 |
6.4.2 指标权重确定 |
6.4.3 总指数计算 |
6.4.4 子项指数计算 |
6.5 基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
6.6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分析 |
7.1 我国农村信息化总指数分析 |
7.2 我国农村信息化分类指数比较分析 |
7.3 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分析比较 |
7.4 我国区域(东中西部)农村信息化比较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案例分析 |
8.1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
8.2 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3 山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4 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5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 重庆市农村信息化建设 |
8.7 小结 |
第九章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9.1 夯实一个基础,开发与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
9.2 抓好两个示范,突出农村信息化的效果 |
9.3 完善三个体系,突破农村信息化瓶颈 |
9.4 打造四个平台,建立农村信息化环境 |
9.5 利用五种“网络”,完善信息服务多元化体系 |
9.6 开发六类应用系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
第十章 农村信息化测评系统研发 |
10.1 目标和需求分析 |
10.1.1 目标分析 |
10.1.2 需求分析 |
10.2 总体设计 |
10.2.1 总体架构 |
10.2.2 测评流程 |
10.3 详细设计 |
10.3.1 功能模块划分 |
10.3.2 功能模块的设计 |
10.3.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十一章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件:测评数据 |
1 测评基本数据 |
2 测评标准化数据 |
3 农村信息化区域指数总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获奖情况 |
专着 |
论文 |
成果 |
专利(软件着作权登记) |
主持课题 |
四、城市信息化: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要力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D]. 郭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关联性研究[D]. 李爽. 南昌大学, 2020(01)
- [3]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 董兆丰.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杨青青.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5]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 薛凯. 天津大学, 2012(07)
- [6]准格尔旗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D]. 武新阳. 内蒙古大学, 2011(01)
- [7]城市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D]. 王天民.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0)
- [8]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信息化战略及路径选择研究[D]. 吴春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9]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D]. 宋健. 天津大学, 2009(12)
- [10]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刘世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标签:信息化规划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