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涉及激光器调节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调节端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端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缺口相配合的第二调节缺口;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缺口外围侧的伸缩调节动力装置;伸缩调节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缺口固定连接的伸缩调节连杆;第二安装环板的端侧面板上开设有若干端侧凹槽;端侧凹槽内设有凹槽倾斜反光片。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激光的有效输出率;通过设置活动配合的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缺口,改变了配合出光口的面积,有效改变了输出光斑的大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的端侧设有激光输出端(2);所述激光输出端(2)上装设有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所述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上包括嵌套在激光输出端(2)外围的内侧遮光套圈(4);所述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内装设有与激光输出端(2)相配合的透光镜片(5);所述内侧遮光套圈(4)的外围装设有第一安装侧板(6);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一侧面的边沿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环板(7);包括与第二安装环板(7)活动配合的第一调节端板(8)和第二调节端板(9);所述第一调节端板(8)上开设有第一调节缺口(10);所述第二调节端板(9)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缺口(10)相配合的第二调节缺口(11);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缺口(11)外围侧的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所述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缺口(11)固定连接的伸缩调节连杆(13);所述第二安装环板(7)的端侧面板上开设有若干端侧凹槽(23);所述端侧凹槽(23)内设有凹槽倾斜反光片(24)。

设计方案

1.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的端侧设有激光输出端(2);

所述激光输出端(2)上装设有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

所述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上包括嵌套在激光输出端(2)外围的内侧遮光套圈(4);

所述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内装设有与激光输出端(2)相配合的透光镜片(5);

所述内侧遮光套圈(4)的外围装设有第一安装侧板(6);

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一侧面的边沿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环板(7);

包括与第二安装环板(7)活动配合的第一调节端板(8)和第二调节端板(9);

所述第一调节端板(8)上开设有第一调节缺口(10);

所述第二调节端板(9)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缺口(10)相配合的第二调节缺口(11);

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缺口(11)外围侧的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

所述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缺口(11)固定连接的伸缩调节连杆(13);

所述第二安装环板(7)的端侧面板上开设有若干端侧凹槽(23);

所述端侧凹槽(23)内设有凹槽倾斜反光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遮光套圈(4)的外围侧固定设有与第一安装侧板(6)配合连接的密封内卡板(27);

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反光板(18);

所述第二安装环板(7)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反光板(19);

所述第一反光板(18)与第二反光板(19)之间设有倾斜反光环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对第一支撑固定连板(14),所述第一支撑固定连板(14)的一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导板(15);

所述第一支撑导板(15)上装设有若干与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相配合的支撑导轮(25);

所述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位置的动力装置固定连杆(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环板(7)的外围侧固定连接有边侧遮光副环板(16);

所述边侧遮光副环板(16)的一侧面上设有与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相配合的挡光毛刷(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上都开设有与第二安装环板(7)端侧部分相配合的调节过渡凹槽(21);

所述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的调节过渡凹槽(21)内设有凹槽反光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端板(8)上的第一调节缺口(10)与第二调节端板(9)上的第二调节缺口(11)配合形成配合出光口(2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调节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由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不同种类产生激光的具体过程比较特殊。常用工作物质有砷化镓、硫化镉、磷化铟、硫化锌等;激励方式有电注入、电子束激励和光泵浦三种形式;半导体激光器的核心发光部分是由p型和n型半导体构成的pn结管芯,当注入pn结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就会发出可见光,紫外光或近红外光。

在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的调节过程中,有时不仅仅需要对激光器的输出光位置进行调节,还要对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的光斑大小\/面积进行调节,从而对需要探测\/检测的物体进行高效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从而提升激光的有效输出率,也能够高效改变配合出光口的面积,从而改变输出光斑的大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的端侧设有激光输出端;激光输出端上装设有端侧安装遮光圈板;端侧安装遮光圈板上包括嵌套在激光输出端外围的内侧遮光套圈;端侧安装遮光圈板内装设有与激光输出端相配合的透光镜片;内侧遮光套圈的外围装设有第一安装侧板;第一安装侧板一侧面的边沿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环板。

包括与第二安装环板活动配合的第一调节端板和第二调节端板;第一调节端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端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缺口相配合的第二调节缺口;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缺口外围侧的伸缩调节动力装置;伸缩调节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调节缺口\/第二调节缺口固定连接的伸缩调节连杆;第二安装环板的端侧面板上开设有若干端侧凹槽;端侧凹槽内设有凹槽倾斜反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侧遮光套圈的外围侧固定设有与第一安装侧板配合连接的密封内卡板;第一安装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反光板;第二安装环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反光板;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之间设有倾斜反光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一对第一支撑固定连板,第一支撑固定连板的一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导板;第一支撑导板上装设有若干与第一调节端板\/第二调节端板相配合的支撑导轮;伸缩调节动力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伸缩调节动力装置位置的动力装置固定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安装环板的外围侧固定连接有边侧遮光副环板;边侧遮光副环板的一侧面上设有与第一调节端板\/第二调节端板相配合的挡光毛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调节端板\/第二调节端板上都开设有与第二安装环板端侧部分相配合的调节过渡凹槽;第一调节端板\/第二调节端板的调节过渡凹槽内设有凹槽反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调节端板上的第一调节缺口与第二调节端板上的第二调节缺口配合形成配合出光口。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端侧安装遮光圈板对激光输出端的输出光进行定向限制,并在第一安装侧板上设置第一反光板,在第二安装环板上设置第二反光板,以及设置倾斜反光环板;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反光板、凹槽倾斜反光片,有效的对活动的第一调节端板、第二调节端板与第二安装环板之间的缝隙光线进行折回反射,从而提升激光的有效输出率;通过在第一调节端板上开设第一调节缺口,在第二调节端板上开设第二调节缺口,从而改变配合出光口的面积,有效改变输出光斑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调节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调节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调节端板与第二调节端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半导体激光器;2-激光输出端;3-端侧安装遮光圈板;4-内侧遮光套圈;5-透光镜片;6-第一安装侧板;7-第二安装环板;8-第一调节端板;9-第二调节端板;10-第一调节缺口;11-第二调节缺口;12-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3-伸缩调节连杆;14-第一支撑固定连板;15-第一支撑导板;16-边侧遮光副环板;17-动力装置固定连杆;18-第一反光板;19-第二反光板;20-倾斜反光环板;21-调节过渡凹槽;22-凹槽反光板;23-端侧凹槽;24-凹槽倾斜反光片;25-支撑导轮;26-挡光毛刷;27-密封内卡板;28-配合出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半导体激光器1的端侧设有激光输出端2;激光输出端2上装设有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上包括嵌套在激光输出端2外围的内侧遮光套圈4;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内装设有与激光输出端2相配合的透光镜片5;内侧遮光套圈4的外围装设有第一安装侧板6;第一安装侧板6一侧面的边沿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环板7。

包括与第二安装环板7活动配合的第一调节端板8和第二调节端板9;第一调节端板8上开设有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端板9上开设有与第一调节缺口10相配合的第二调节缺口11;包括一对分布在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缺口11外围侧的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缺口11固定连接的伸缩调节连杆13;第二安装环板7的端侧面板上开设有若干端侧凹槽23;端侧凹槽23内设有凹槽倾斜反光片24。

进一步的,内侧遮光套圈4的外围侧固定设有与第一安装侧板6配合连接的密封内卡板27;第一安装侧板6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反光板18;第二安装环板7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反光板19;第一反光板18与第二反光板19之间设有倾斜反光环板20。

进一步的,包括一对第一支撑固定连板14,第一支撑固定连板14的一端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导板15;第一支撑导板15上装设有若干与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相配合的支撑导轮25;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伸缩调节动力装置12位置的动力装置固定连杆17。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环板7的外围侧固定连接有边侧遮光副环板16;边侧遮光副环板16的一侧面上设有与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相配合的挡光毛刷26。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上都开设有与第二安装环板7端侧部分相配合的调节过渡凹槽21;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的调节过渡凹槽21内设有凹槽反光板22。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端板8上的第一调节缺口10与第二调节端板9上的第二调节缺口11配合形成配合出光口28。

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

端侧安装遮光圈板3,将激光输出端2的输出光进行定向限制,经透光镜片5向外传输;

第一安装侧板6\/第一反光板18、第二安装环板7\/第二反光板19、倾斜反光环板20,将输出激光的散射光线进行反射,减少输出光的无效扩散;

第一调节端板8\/第一调节缺口10、第二调节端板9\/第二调节缺口11,活动配合,从而改变配合出光口28的面积,有效改变输出光斑的大小;

凹槽反光板22、凹槽倾斜反光片24,对活动的第一调节端板8、第二调节端板9与第二安装环板7之间的缝隙光线进行折回反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9406.X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00370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1S 5/02

专利分类号:H01S5/02;H01S5/06

范畴分类:38H;

申请人:无锡迈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迈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达路33-2-601-04#(IC设计大厦A604)

发明人:刘华

第一发明人:刘华

当前权利人:无锡迈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跃

代理机构:34158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大小的调节的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