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进化论文_王艳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状进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系统,生境,藻类,信号,功能,抗旱性。

性状进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梅[1](2019)在《绿色裸藻类植物系统发育及性状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形态学、分类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的一些手段,基于16S rRNA、18S rRNA和23S rRNA基因序列,分别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绿色裸藻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在贝叶斯树基础上对绿色裸藻类植物8个形态性状进行祖先重建分析,以明确绿色裸藻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绿色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扁裸藻属Phacus和鳞孔藻属Lepocinclis互为姐妹群,除18S rRNA构建的NJ树支持率较低之外,在其他系统发育树上都得到很高的支持率。双鞭藻属Eutreptia与拟双鞭藻属Eutreptiella在所有系统发育树上都聚为一枝且支持率都很高,表示很近的亲缘关系。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和陀螺藻属Strombomonas由于都具有囊壳而多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枝,且支持率较高。裸藻属Euglena、眼裸藻属Euglenaria、隐裸藻属Cryptoglena、旋形藻属Monomorphina和柄裸藻属Colacium多聚为一枝,亲缘关系较近。盘裸藻属Discoplastic多与扁裸藻属Phacus聚为一枝,且得到很高的支持率,说明亲缘关系较近。所有系统发育树同时表明裸藻属Euglena不是一个单系类群。(2)16S rRNA、18S rRNA和23S rRNA叁种基因序列基于8种形态性状的祖先重建结果几乎完全相同,其结果显示,绿色裸藻类在基于表质硬化程度及变形、表质条纹、后端形状、囊壳及鞭毛孔领特征、叶绿体形状、副淀粉粒形状及数量这6种形态性状进行的祖先重建结果完全相同,对应的相对原始的6个性状包括:表质柔软易变形,出现螺旋形线纹,细胞后端渐尖或尖尾刺状,无囊壳,叶绿体为片状、盾状或大盘状,副淀粉粒为小颗粒状且数量不定,而鞭毛长度和叶绿体蛋白核两种性状在祖先重建结果中显示各性状特征出现频率接近或不显示某一种性状特征而不能很好地推断可能的祖先状态。(3)综合叁种基因8种性状祖先重建结果发现,裸藻属和眼裸藻属植物具有所有原始性状,可能是最先出现的绿色裸藻类的祖先。(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黑万欣[2](2019)在《中国针茅属植物系统发育与功能性状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茅属植物形成的地带性针茅草原群落是欧亚草原的主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针茅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针茅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针茅属功能性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进化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欧亚草原的亚洲中部亚区和青藏高原亚区两大草原亚区的20种针茅属物种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株高、比叶面积、芒针长度、叶片碳含量、氮含量等30种功能性状数据。基于DNA条形码构建了针茅属系统发育树,探讨了针茅属的系统发育地位,使用SPSS对两大草原亚区功能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之后将针茅属系统发育树与功能性状结合起来,用K值法检验了各个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并使用Mesquite重建功能性状祖先状态进而分析了功能性状进化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重建针茅属系统发育树,确定了针茅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针茅属植物分为两个单系分支,光芒组、羽针组、须芒组聚为一支,拟细柄茅组单独聚为一支,同时结合形态特征,将甘青针茅独立划分为硬毛组。(2)针茅属植物的10个功能性状在亚洲中部亚区和青藏草原亚区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针茅属在分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所在生境的影响,由于趋异进化而演化出了不同的功能性状。(3)针茅属植物的颖形状、叶片上面覆毛情况、花果期、外稃长度、第一芒柱长度、芒针长度这6个性状具有强烈的系统发育信号(K>1),说明这些性状受到系统发育历史的强烈影响。(4)祖先状态重建显示,叶舌这一性状的祖先状态为披针形,在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不同于祖先状态的狭披针形,其余性状祖先状态不明确,这些性状后期进化出很多的表型性状,说明针茅属物种的大多数功能性状选择趋异进化。功能性状在进化的过程中,相似性状几乎聚为一支,说明这些性状仍处于继续演化阶段且在进化的过程中受到系统发育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综上所述,针茅属叶绿体4个基因联合序列构建的贝叶斯树和最大似然法树基本一致,针茅属植物分为两个单系分支,光芒组、羽针组、须芒组聚为一支,拟细柄茅组单独聚为一支。同时,通过对针茅属植物功能性状进化历史研究发现,针茅属植物大多数功能性状选择趋异进化且它们的变化是环境与系统发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31)

何志贵,柯卫东,郭宏波[3](2018)在《中国莲性状进化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莲包含藕莲、子莲和花莲3种类型,是中国药食两用、具观赏、栽培面积大、品种资源丰富的水生经济作物。尽管已对其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相关基因筛选、克隆,但对性状的进化趋势还不了解,难以为育种者和基因改良者提供目标和方向。依据大量样本观测数据对中国莲的单一性状、性状互作进行分析推理,同时以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藕莲地下茎不同藕段部位的分布式样阐释该酶对藕莲抗病虫害性状进化的影响,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后续各类新品种选育亲本的选择建议。依据中国莲19个生物学性状对其进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艳梅,冯佳,吕俊平,刘琪,南芳茹[4](2018)在《基于叶绿体16S rRNA的绿色裸藻类系统发育及性状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基于叶绿体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绿色裸藻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对绿色裸藻类植物8个形态性状进行祖先重建分析,以明确绿色裸藻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贝叶斯法构建的绿色裸藻类系统发育树显示,双鞭藻属与拟双鞭藻属互为姐妹群,扁裸藻属、鳞孔藻属和盘裸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裸藻属、隐裸藻属、柄裸藻属和旋形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裸藻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2)基于形态性状的祖先重建结果显示,绿色裸藻类相对原始的7个性状包括:表质柔软易变形,出现螺旋形线纹,细胞后端渐尖或尖尾刺状,无囊壳,叶绿体为片状、盾状或大盘状,具无鞘蛋白核,副淀粉粒为小颗粒状且数量不定,而鞭毛长度不能推断可能的祖先状态。(3)综合8种性状祖先重建结果发现,裸藻属和眼裸藻属植物具有所有原始性状,可能是最先出现的绿色裸藻类的祖先。(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赵汉斌[5](2018)在《植物系统发育分析法揭示花性状进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昆明5月22日电 (记者赵汉斌)花作为植物的重要繁殖器官,是被子植物进化的重要标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植物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揭示了花性状的进化机制。在有花植物上,花与叶的脉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可以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输(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5-23)

侯曼曼,陈微,蔡奇英,应智霞,管毕财[6](2018)在《基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薹草属适应性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植物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有助于认识植物的适应性进化机制。莎草科薹草属(Carex:Cyperaceae)植物种类繁多,生境类型多样,是研究不同生境下植物适应性进化的理想类群。本研究以鄱阳湖湖区周边区域29种薹草(湿生11种,陆生18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子系统发育和叶片功能性状初步探讨薹草属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性进化。叶绿体DNA片段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湿生薹草和陆生薹草各为不同的分支,表明不同生境的薹草种类具有不同的进化方向;12种叶片功能性状聚类分析表明在不同生境中薹草叶片功能性状及结构差异明显;通过比较发现薹草系统发育分析与叶片功能性状聚类结果在生境因素上存在对应关系,表明薹草属植物对不同的生境产生了适应性进化。(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8期)

侯曼曼[7](2017)在《基于系统发育和叶片功能性状的鄱阳湖区薹草属部分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性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植物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有助于认识植物的适应性进化机制。莎草科薹草属(carex:Cyperaceae)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000多种,在我国各地分布有500多种,几乎各种生境中都有存在,同时也是湖边、湿地和沼泽等生境的重要建群种和优势种群。因此,薹草是研究植物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在不同生境下如何适应性进化的理想物种。本研究以鄱阳湖湖区周边区域29种薹草(湿生11种,陆生18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发育和叶片功能性状,初步探讨薹草属对生境的适应性进化。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本研究提取了所有样本的基因组DNA,利用叁段cpDNA引物,经过PCR扩增,测序。构建了一个系统发育树,叶绿体DNA片段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湿生和陆生薹草基本被分在俩个分支,表明不同生境的薹草种类具有不同的进化方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遗传背景角度支持薹草属对生境的适应性进化。(2)选取叶片的12个功能性状指标,对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66个相互关系中,有21个呈极显着相关性,7个呈显着相关性,性状之间相关性比例较大,说明各个性状之间有协同进化的表现。(3)根据12个功能性状指标,用MVSP软件构建了一个聚类分析图。结果基本上湿生薹草和陆生薹草分别聚集在一起。这说明薹草的功能性状和生境之间是对应的,不同的生境下,薹草的叶片功能性状不同,这点从功能性状角度支持薹草属对生境的适应性进化。(4)将系统发育分析和叶片功能性状聚类分析联系起来,结合生境这个因素,我们发现薹草系统发育分析与叶片功能性状聚类结果在生境因素上存在对应关系,表明薹草属植物对不同的生境产生了适应性进化。(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02)

张文渊[8](2017)在《典型生理性状与形态解剖性状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的差别贡献及进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是影响干旱地区作物生长与繁殖的主要的非生物元素。利用作物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来揭示作物对干旱的响应,对干旱地区作物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盆栽种植试验,于2014-2016年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干旱农业试验站进行,通过设置不同程度的水分处理,测定小麦的形态、生理及产量等主要指标,揭示小麦形态解剖性状与典型生理性状对产量形成的贡献,以及对产量形成机理的探讨,主要得出如下结果:1.干旱胁迫对两种根型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大根系小麦和尚头(HST)和小根系小麦陇春8275(LC8275)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叁个水分胁迫处理,结果发现,干旱下大根系小麦HST的产量减损率低于小根系LC8275(50%FWC:8.1%<11%;35%FWC:44.1%<60.4%),而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则随干旱的加剧而提高。同时,异速生长关系分析表明,在充分供水情况下,大根系小麦HST的籽粒生物量(R)与营养体生物量(V)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显着大于1,说明HST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将更多的能量用于籽粒形成,而在干旱下,R-V之间的指数与1没有显着性差异,呈等速生长关系,表明干旱胁迫改变了HST的繁殖分配策略;而LC8275在叁个水分梯度下的R-V之间的指数与1均没有显着差异,属于等速生长,干旱胁迫并未改变其繁殖策略,由此得出,HST对干旱更敏感。2.两种水分处理对不同倍体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8个不同倍体的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两个水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倍体的增加,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与充分供水相比,干旱降低了小麦的产量,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二四六倍体小麦的产量在中度干旱下分别降低了36%、47.2%、40.1%,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yield)则分别提高了2.1%、4%、4.1%。同时,异速生长关系分析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六倍体小麦的籽粒产量(R)和营养体生物量(V)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显着大于1,说明六倍体小麦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繁殖输出也增加;而在干旱胁迫下,二倍体小麦R-V的异速生长指数显着大于1,说明在干旱下二倍体小麦的产量输出是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的。而四倍体小麦在这两种水分处理下,R-V的异速生长指数均与1无显着差异,属于等速生长,由此得出,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小麦的繁殖分配策略各不相同。3.水分胁迫对小麦形态解剖性状和生理性状的影响干旱造成小麦产量下降,一方面是干旱改变了生物量分配格局,而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形态解剖与生理性状的影响而造成了小麦减产。实验结果发现,小麦在干旱胁迫下根冠比增加,分蘖数、株高、穗长、叶面积、叶生物量以及根生物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研究解剖结构时发现,干旱也显着降低了叶片厚度、表皮厚度、维管束直径、维管束鞘厚度等;同时干旱使小麦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增加。根据前人对抗旱性的研究,将小麦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定义为耐旱性指标,而将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株高、叶面积、导管直径、维管束鞘厚度、维管束直径、表皮厚度等归为避旱性指标。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小麦在适应干旱胁迫时采取了耐旱和避旱协同进化的策略。4.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解剖性状和生理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差别贡献小麦对抗旱的响应是从耐旱性和避旱性两方面体现的,对小麦干旱下各性状及产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下对小麦产量形成贡献最大的是形态性状指标,包括有效分蘖数、各营养器官的生物量、有效小穗数、籽粒数等;而叶片解剖指标,如叶片表皮厚度、维管束直径、导管直径等和生理性状指标相对的对产量形成的贡献较小;但是随着小麦倍体的增加,生理性状和解剖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增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韩路,王绍明,王建成[9](2016)在《中国霸王属植物在世界该属中的系统发育地位与形态性状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了中国霸王属种类的rbc L和trn L-F基因片段序列数据,同时在网络数据库获得了南非、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和中亚地区的霸王属种类的rbc L和trn L-F片段,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且对霸王属系统发育信号和31个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霸王属种类聚为一大类,与南非和纳米比亚霸王属形成姐妹分支;2霸王属植物的生命周期、叶排列、叶形状及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明显的系统发育信号,其次,中国霸王属植物的萼片长度、萼片宽度、果实长度、茎性质和叶片结构等10个性状与国外霸王属有显着的差异,这与中国霸王属在该属系统发育树中形成单源分支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韩路[10](2016)在《中国霸王属植物系统发育与形态性状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霸王属植物完成了成果显着的研究,但我国霸王属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进化过程几乎没有报道,并且国内对本属的植物研究多集中于内蒙古和甘肃,而在霸王属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新疆却很少有人注意。新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导致了新疆地区的植被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采用系统发育学相关研究方法,重建霸王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树,同时讨论我国霸王属植物的形态性状特点,以及部分性状的进化过程,对前人没有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方法:本研究首先对中国霸王属的14个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使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霸王属的trn L-F、rbcl、ITS、mat K、trn H和ycf1经行PCR扩增、测序;同时通过网络数据库Gene Bank获得国外霸王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使用系统发育分析相关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讨论霸王属植物中国分布种的系统发育地位;霸王属植物中国分布种的形态性状数据通过实际测量获得,国外霸王属的性状数据通过网络标本数据库获得,将性状数据进行整理编码构建数据矩阵,使用SPSS进行差异性分析,用R软件进行形态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和祖先状态重建分析,之后与系统发育树相结合,对霸王属植物的形态性状进化过程进行讨论。结果:在对中国霸王属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中发现,中国霸王属以73%的置信率独自聚为一大类,与南非以及纳米比亚霸王属形成姐妹分支,并且与南非洲、纳米比亚以及澳大利亚分布种有明显差异;分布于中国的霸王属植物与中亚地区各个国家的物种亲缘关系较近,这与该属物种的分布范围相符合。中国霸王属植物的萼片长度、萼片宽度、果实长度、茎性质和叶片结构等十个性状与国外霸王属有显着的差异(P<0.05);分支是否具刺、叶排列、生命周期、叶片形态这4个性状有较强烈的系统发育信号(K>0.5);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霸王属植物一对小叶的结构是祖先性状,两对至多对小叶是由祖先性状进化而来,霸王属植物叶形状的祖先状态不明确,但是类似的形状几乎聚为一支,说明该性状各分支的进化过程是互不干扰的。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中国霸王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地位;发现了国内本属物种与国外物种形态性状上的差异;霸王属植物从非洲分化扩散到中国开始,这些物种在形态上逐渐的与非洲物种拉开距离,通过不断的适应性进化,获得本分布区物种独有的特点;通过分析性状的祖先状态,猜想中国的霸王属物种是第四纪初期古地中海退却后逐渐形成的。综上所述,本研究能为霸王属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6-06-01)

性状进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茅属植物形成的地带性针茅草原群落是欧亚草原的主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针茅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针茅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针茅属功能性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进化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欧亚草原的亚洲中部亚区和青藏高原亚区两大草原亚区的20种针茅属物种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株高、比叶面积、芒针长度、叶片碳含量、氮含量等30种功能性状数据。基于DNA条形码构建了针茅属系统发育树,探讨了针茅属的系统发育地位,使用SPSS对两大草原亚区功能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之后将针茅属系统发育树与功能性状结合起来,用K值法检验了各个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并使用Mesquite重建功能性状祖先状态进而分析了功能性状进化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重建针茅属系统发育树,确定了针茅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针茅属植物分为两个单系分支,光芒组、羽针组、须芒组聚为一支,拟细柄茅组单独聚为一支,同时结合形态特征,将甘青针茅独立划分为硬毛组。(2)针茅属植物的10个功能性状在亚洲中部亚区和青藏草原亚区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针茅属在分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所在生境的影响,由于趋异进化而演化出了不同的功能性状。(3)针茅属植物的颖形状、叶片上面覆毛情况、花果期、外稃长度、第一芒柱长度、芒针长度这6个性状具有强烈的系统发育信号(K>1),说明这些性状受到系统发育历史的强烈影响。(4)祖先状态重建显示,叶舌这一性状的祖先状态为披针形,在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不同于祖先状态的狭披针形,其余性状祖先状态不明确,这些性状后期进化出很多的表型性状,说明针茅属物种的大多数功能性状选择趋异进化。功能性状在进化的过程中,相似性状几乎聚为一支,说明这些性状仍处于继续演化阶段且在进化的过程中受到系统发育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综上所述,针茅属叶绿体4个基因联合序列构建的贝叶斯树和最大似然法树基本一致,针茅属植物分为两个单系分支,光芒组、羽针组、须芒组聚为一支,拟细柄茅组单独聚为一支。同时,通过对针茅属植物功能性状进化历史研究发现,针茅属植物大多数功能性状选择趋异进化且它们的变化是环境与系统发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状进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梅.绿色裸藻类植物系统发育及性状进化[D].山西大学.2019

[2].黑万欣.中国针茅属植物系统发育与功能性状进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3].何志贵,柯卫东,郭宏波.中国莲性状进化趋势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8

[4].王艳梅,冯佳,吕俊平,刘琪,南芳茹.基于叶绿体16SrRNA的绿色裸藻类系统发育及性状进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8

[5].赵汉斌.植物系统发育分析法揭示花性状进化机制[N].科技日报.2018

[6].侯曼曼,陈微,蔡奇英,应智霞,管毕财.基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薹草属适应性进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7].侯曼曼.基于系统发育和叶片功能性状的鄱阳湖区薹草属部分植物对生境的适应性进化[D].南昌大学.2017

[8].张文渊.典型生理性状与形态解剖性状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的差别贡献及进化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7

[9].韩路,王绍明,王建成.中国霸王属植物在世界该属中的系统发育地位与形态性状进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6

[10].韩路.中国霸王属植物系统发育与形态性状进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1-3小麦落粒性驯化性状的进化(引自[...11份野菊材料遗传多样性的表形性状1-5小麦穗部驯化性状的进化(引自Du...一1生态环境中物种间的共存关系控制了突变率后顺式调控序列的进化分歧基于DNA条形码技术构建的ML树

标签:;  ;  ;  ;  ;  ;  ;  

性状进化论文_王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