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词论文_柴苏皖

导读:本文包含了唐五代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唐五代,意象,定西,金门,词调,本事,长调。

唐五代词论文文献综述

柴苏皖[1](2019)在《论唐五代词中的“楼”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五代词中的"楼"意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抒写女性情怀为主的"楼"意象,具有鲜明的"女性气质";二是以抒写男性情怀为主的"楼"意象,承载着那个时代男性词人的复杂情感。唐五代词中的"楼"意象具有关联性,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系统。这一审美系统是词人们以"楼"意象为核心,以并置、蒙太奇、点面结合、修辞等方式建构而成的,折射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内涵。(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坤尧[2](2018)在《唐五代词律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词律受曲度的支配很大,而受诗律的影响则小,我们不必专以平仄论词。词律的演进过程也就是摆脱诗律的过程。词从附庸蔚为大国,至于与诗分庭抗礼,必然有其所独具的音质和音感,别是一家,与诗画境。唐代乐曲繁兴,曲子词的制作途径很多,或以诗为词,或依调填词,字数句式完全不同,都能入乐。尤其是唐代燕乐的兴起与七絶的流行几乎同步发展,而大曲歌词亦多采纳名公的七絶入词。所以词律一方面深受诗律的影响,一方面则尽力摆脱诗律的支配,终唐之世发展成为令词一体。张説《苏摩遮》七絶六首,同配一曲一旋律,反覆再唱。每首都有和声「亿岁乐」及唱毕后的一段舞蹈音乐。《回波乐》乃改令着辞,句有定字定格,且须分别点出主题或报名,然后撰词起舞,唱出心声,表现动感。《调笑令》、《叁台令》也是改令着辞,句式活泼,富于跳跃感觉,在酒筵中即席填词,难度更高。唐五代词人以温、韦、冯、李为四大家。温庭筠存词十八调、六十八首,词律严谨整齐中而又错综变化,依调填词,完全打破诗律的束缚。温庭筠精通乐理,创调之才尤在其他唐五代词人之上。温词新创了大量的二言短句,尤其是多出现在首句的位置,颇有主题先行、先声夺人之效。李煜词共有二十七调,词中多用叁、五、七言的律句;此外也用了大量的九言句,沉郁顿挫,哀怨缠绵。(本文来源于《词学》期刊2018年02期)

伏梅[3](2018)在《走近“唐五代词” 品味“北宋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唐诗盛美并臻,脍炙人口。而词以其变幻的形式、鲜明的节奏和多彩的音乐性深得文人喜爱重视。本文立足"唐五代词"和"北宋词"两个时期,抓住各自特点,浅析不同阶段词的魅力,学习技巧,以此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8年30期)

魏朝霞[4](2018)在《20世纪日本的唐五代词研究——以《花间集》与南唐二主词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词作早在唐代就传到了日本,所以日本在对我国唐宋词的研究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对唐五代词的研究上,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花间集》为中心的词作研究,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对南唐二主李煜、李璟的研究;此外还有少许对白居易词作的研究及对部分唐代词人作品的保存,但此部分并不是日本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这些成果不仅推动着日本词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古典词学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新方法和新视野。(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胡玉洁[5](2018)在《《全唐五代词》五十九至六十四字中调词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讲究字数、平仄、用韵,兼具声音之美和内容之美。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体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明代张綖的《诗余图谱》是迄今为止可考证的最早的词谱,明清以来,词谱书的编写才得以重视,清朝万树《词律》和王奕清等人的《钦定词谱》等词书的出现代表了词学格律研究的正式完成。但相对宋词来说,对唐五代词的研究一直都不受到重视,且系统的穷尽式的格律研究也多限于宋词。唐五代词是宋词的基础,正是由于唐五代词的对词的初探和体式,宋词才能在继承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至鼎盛。因此,不能忽视对唐五代词的价值,我们应该同等重视唐五代词的研究,尤其是从音韵学的角度,逐渐形成完善的格律词谱。本文以曾昭岷主编的《全唐五代词》正编部分为底本,从中选出唐五代词五十九至六十四字中调的十八个词牌,对所包含的四十九首词作进行系统分析。以《广韵》和《汉语古音手册》确定每个字的声、韵、调,并以各词人作品集进行参照,归纳每个词牌的格律格式,并注重分析词的押韵,同时将词韵和《广韵》以及十六摄相对比,以此分析当时韵部特点。本文共分为绪论、词的概说、具体词谱分析、用韵研究、结语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并阐述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体例。第二部分为词的概说,介绍词的发展情况,对词调和词牌、词律的意义和变化都作出解释。第叁部分为具体词谱研究,对本文所研究的五十九至六十四字中调,共十八个词牌四十九首词,总结归纳其词谱,并将所收录的词作均进行说明。第四部分用韵研究。从五十九至六十四字中调的用韵情况进行分析,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其平仄和用韵表现。第五部分为结语,归纳总结全文所研究词作的格式、押韵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6)

赵珍珍[6](2018)在《《全唐五代词》六十七至一百叁十六字词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作为中国唐五代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词产生,词学方面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但其大都集中在文学层面,在词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音韵学的角度,对唐五代时期的词律分析研究还不系统完整。本文以曾昭岷、曹济平等人编着的《全唐五代词》中的六十七至一百叁十六字的中长调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参照《广韵》的基础上,对各词牌体例进行分析,同时对韵脚字用韵表现以及在其它词谱中的表现进行相应阐述,并通过与宋词作比较的方法对《全唐五代词》中长调词律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分别是绪论、唐五代词的概说、具体词律分析、用韵表现、结语。具体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对本论文体例的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为唐五代词的概说,分别对唐五代词的形成与发展、唐五代词调及用韵作出说明。第叁部分为具体词律分析,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全唐五代词》的六十七至一百叁十六字的中长调,共十九个词牌的词谱进行具体分析与归纳,并结合与宋词作比较、词牌的运用表现的方式进行深入地探讨。第四部分为对所研究词的用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其与二百零六韵、十六摄以及词韵十八部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全唐五代词》六十七至一百叁十六字中长调的用韵及语音特色。第五部分是结语,是对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性说明。(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5)

胡秋妍[7](2018)在《唐五代词本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从它的产生开始,就伴随着本事。随着文学的演进,本事批评也在不断地发展。孟启在《本事诗》序目中说:“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愁,常多感慨。抒怀佳作,讽刺雅言,虽着于群书,盈厨溢阁,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成为直接的本事批评之始。唐五代时期,词体文学生成并逐渐成熟,词的本事也就蕴涵在词调、词人与词作之中。因而对词的本事的探求,既是阐释词的一种手段,也是解读词的一种方法。基于此,本选题集中于唐五代词本事的研究,旨在搜集词调本事、词人轶事、词作本事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本事批评的方法尽可能还原唐五代词的创制、演唱、传播时的情景,选取新的视角在梳理唐五代词本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力图解决唐五代词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唐宋词学研究,因为词乐的丧失,给予研究者带来巨大的困难,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词学研究的最大瓶颈。如何从特定的层面探讨词体产生的本源,挖掘影响词体发展的各种因素,就是研究者需要倾力解决的问题。从本事生成与批评的视角展开唐五代词的研究,是本选题致力尝试的方向。本论文共七章,第一章《唐五代词本事的范畴与语境》是对本论题的理论准备,也是对研究路径的总体思考。在“缘事而发”“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理论观念统摄下,强调作为文本语境的唐五代词本事,进而考察唐宋词人的本事观。第二章至第四章集中于词调本事的考论。首先是搜集、考证唐五代时期为文人常用的词调的本事、源流、声情、风格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证词调本事与“唐词多缘题”这一特点之间的紧密关系。其次是集中于《云谣集》与《花间集》的对比考察,认为《云谣集》是“教坊曲子词”,《花间集》为“诗客曲子词”,从“教坊曲子词”到发展到“诗客曲子词”,体现了唐五代词史发展的大方向。再者是从《临江仙》词入手,考察其本事生成和主题演变情况,阐述其创调本事与情感来源。第五章至第七章为词人与词作本事的研究。首先是从李白及其作品在唐五代时期经典化过程中参与本事“层累型”书写的多种力量,来探讨唐五代时期文人对李白的接受,进而从《清平调》本事的书写考察李白对音乐、诗律、词律的掌握,探求李白由声诗、乐府等音乐文学创作向词体文学创作的转向。其次是通过考察温庭筠两种与音乐有关的文体即乐府倚曲和词的创作,揭示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内涵,并探讨在唐五代时期音乐与文辞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者是以韦庄、李煜为中心,从“有我”之作即词作中抒情主人公为创作者情况入手,揭示词文本与词本事的互动生成关系,以及词本事对词阅读的介入情况。(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5-21)

陈家愉[8](2018)在《唐五代词的变奏曲——唐代医疗词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词《定风波》和易静的《兵要望江南·人药方》是唐五代词中为数不多的医疗词。它们对当时的医疗活动留下了真实可靠、细节生动的记录,扩大了唐五代词的表现主题范围,是秾艳婉丽的唐五代词中清雅自然的变奏曲。战争与边地的社会医疗环境催生了简洁而实用的医疗词的出现,医疗词展示了一条不同于文人与官员活动圈的创作与传播路径,也是晚唐到北宋词体由雅变俗的序曲。(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人文》期刊2018年05期)

宁又[9](2017)在《唐五代词中的绿色(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五代词中表示绿色的词,除了上篇讲到的“绿”“碧”“青”外,还有“翠”“苍”“黛”等,下篇我们就来讲讲这叁个表示绿色的词。翠翠色原为翠鸟的羽毛之色,鲜绿华美。描写仕女服装饰品时经常会用到“翠”,如温庭筠的《菩萨蛮》:蕊黄无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7-12-25)

宰海霞[10](2017)在《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很多文人都喜欢用柳来寄托他们特定的情感。本文尝试对唐五代词中的柳意象做一番审美关照,希望从美学的新角度,对柳这一意象进行较为深层的探究。唐五代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意象的多种美感特质,展现出他们以柔为美、以俗艳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13期)

唐五代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律受曲度的支配很大,而受诗律的影响则小,我们不必专以平仄论词。词律的演进过程也就是摆脱诗律的过程。词从附庸蔚为大国,至于与诗分庭抗礼,必然有其所独具的音质和音感,别是一家,与诗画境。唐代乐曲繁兴,曲子词的制作途径很多,或以诗为词,或依调填词,字数句式完全不同,都能入乐。尤其是唐代燕乐的兴起与七絶的流行几乎同步发展,而大曲歌词亦多采纳名公的七絶入词。所以词律一方面深受诗律的影响,一方面则尽力摆脱诗律的支配,终唐之世发展成为令词一体。张説《苏摩遮》七絶六首,同配一曲一旋律,反覆再唱。每首都有和声「亿岁乐」及唱毕后的一段舞蹈音乐。《回波乐》乃改令着辞,句有定字定格,且须分别点出主题或报名,然后撰词起舞,唱出心声,表现动感。《调笑令》、《叁台令》也是改令着辞,句式活泼,富于跳跃感觉,在酒筵中即席填词,难度更高。唐五代词人以温、韦、冯、李为四大家。温庭筠存词十八调、六十八首,词律严谨整齐中而又错综变化,依调填词,完全打破诗律的束缚。温庭筠精通乐理,创调之才尤在其他唐五代词人之上。温词新创了大量的二言短句,尤其是多出现在首句的位置,颇有主题先行、先声夺人之效。李煜词共有二十七调,词中多用叁、五、七言的律句;此外也用了大量的九言句,沉郁顿挫,哀怨缠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唐五代词论文参考文献

[1].柴苏皖.论唐五代词中的“楼”意象[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2].黄坤尧.唐五代词律探赜[J].词学.2018

[3].伏梅.走近“唐五代词”品味“北宋词”[J].课外语文.2018

[4].魏朝霞.20世纪日本的唐五代词研究——以《花间集》与南唐二主词作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5].胡玉洁.《全唐五代词》五十九至六十四字中调词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6].赵珍珍.《全唐五代词》六十七至一百叁十六字词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7].胡秋妍.唐五代词本事研究[D].浙江大学.2018

[8].陈家愉.唐五代词的变奏曲——唐代医疗词探微[J].中国医学人文.2018

[9].宁又.唐五代词中的绿色(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

[10].宰海霞.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J].现代交际.2017

论文知识图

6新世纪(2000-2015)以来国...

标签:;  ;  ;  ;  ;  ;  ;  

唐五代词论文_柴苏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