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证候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医,规律,高血压,要素,绝经期,肥厚,原发性。
证候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薛晓琳,周子严,葛肖波[1](2019)在《从脾论治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从中医证候分布和用药规律角度探讨从脾论治血脂异常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基础。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近10年来有关血脂异常的文献,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所涉及到的证候、治则及用药进行提取,采用频次、频率及关联规则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及数理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1035篇,符合要求的为477篇;其中,有关中医证型192篇,有33种证候,其中明确与脾相关的占21.84%。根据文献中涉及的证候,提取基本证候27种,其中明确与脾相关的占13.42%。有关治则412篇,提取基本治则19种,其中明确与脾相关的占19.52%。涉及治疗有效病例所用方剂451篇、方剂509首,包含中药274味。其中归属脾经的核心药物占核心药物总味数的52.94%。结论:从脾论治血脂异常在血脂异常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小静[2](2019)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症肺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特征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症肺炎(SP)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特征。方法以2016年12月~2018年1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98例SP患者为研究主体。根据患者病情填写《S P中医证候收集表》,并创建四诊信息数据库,利用中医四诊数据库与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分析中医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结果 SP症候学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多累及脏腑,证候特点为从实到虚。入院时公因子13个,出院时公因子14个,入院证候要点为热证、痰症证与津亏。出院证候要点为气虚、阴虚与阳虚。气滞、血瘀和湿阻等可作为该病的兼夹证候。结论因子分析法能够有效反映SP患者的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崔淑兰,吴晨燕,张平,谷文芳,张宏伟[3](2019)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候分布以及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8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提取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证候、证候要素、使用药物信息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证候类型、证候要素、药物及药物类别分布情况,并对常用药物在纳入方剂中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45篇。证候类型116个,频次前3位的证候类型有肾阴虚(209)、肝郁气滞(164)、肝肾阴虚(105)。病位证素5个,出现频次分布为肾(798)、肝(404)、心(148)、脾(118)、肺(3);病性证素10个,出现频次前3位的为阴虚(317)、气虚(161)、气郁(115)。使用中药109种,涉及17个类别,中药出现频次前3位分别为熟地黄(169)、山茱萸(141)、白芍(134),类别前3位分别为补虚药(1658)、清热药(458)、温里药(278)。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性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主要病变脏腑为肾、肝、心,治疗用药以补虚、清热、温里药为多。(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许秋琳,陈舲,金会,王立玉,韩慧[4](2019)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组合特征,探索其中医证型规律,为乳腺癌骨转移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36例,采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医症状信息采集表》采集中医症状,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频数分析、因子分析、H-K聚类分析、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症状频率由高到低排序前10位为腰膝酸软、细脉、舌淡红、舌苔薄、刺痛、健忘、酸痛、涩脉、乏力、畏寒肢冷。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肝肾阴虚证组合为38.13%,脾肾阳虚证组合为35.17%,气血亏虚证组合为14.41%,气滞血瘀证组合为12.29%。结论乳腺癌骨转移的基本证型为肾虚证,不同证型均存在中医证候组合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梅琼,曾祥法[5](2019)在《976例冠心病中医复杂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复杂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将976例冠心病按单一证候、2个证候组合、3个及以上证候组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计算构成比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单一证候分为血瘀、痰浊、气滞、络阻、热(火)、水饮、寒凝、气虚、血虚、阴虚、阳虚11个证候,血瘀(93. 44%)为本病核心证候,络阻(88. 62%)、痰浊(71. 41%)与热邪(65. 88%)占重要位置; 2个证候组合分为痰瘀互结、痰热互结、血瘀络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阳虚水泛9个证候,血瘀络阻(86. 16%)、痰瘀互结(69. 15%)与痰热互结(62. 70%)占主导地位; 3个及以上证候组合分为血瘀痰浊络阻(或兼热)、气滞血瘀络阻、气虚血瘀络阻、气阴两虚兼络瘀5个证候,血瘀痰浊络阻(68. 34%)占主导地位,偏热者尤多(65. 88%)。结论:血瘀为冠心病核心证候,其次是络阻、痰浊。本病是由2个及以上证候组合引起,3个及以上证候组成的复杂证候占主导,血瘀痰浊络阻为核心证候,其中偏热者尤多。(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牧华,董竞成,魏颖,张红英,孙婧[6](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与特征的文献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征,为相关证候标准规范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COPD文献并提取证候类型,将复合证型分解成基本的证候要素,统计各证候分布比例及证素出现频次、频率。结果:COPD病例数分布较高的中医证候为痰热壅肺、肺气虚、痰浊阻肺、肺肾气虚、肺脾两虚,稳定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肺肾两虚、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脾两虚、肺脾肾虚,急性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痰热壅肺、痰瘀阻肺、痰热瘀肺、痰浊阻肺、肺脾肾虚。本病病位类证素为肺、肾、脾、心、肝,病性类证素按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痰、阳虚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肺脾肾虚贯穿于疾病始终,肺肾气虚可能成为COPD的基础证候。(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媛媛,王蕾,胡亮亮,王忆勤,郭睿[7](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病人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且高血压的防治已不仅强调控制血压,更应重点关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和逆转靶器官损害。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中医证候呈现相应的演变规律。现基于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将高血压合并心、脑、肾重要靶器官损害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概况进行系统回顾与展望,以期为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病人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王晓晗,宋克立,刘源香[8](2019)在《基于现代文献的老年痴呆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老年痴呆中医证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近叁十年有关老年痴呆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其中医证候及病位病性要素。结果老年痴呆最常见的8种中医证候为:肾虚髓减、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蒙清窍、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心肝火旺、心脾两虚,其中以肾虚髓减证居多,约占20%;病位要素有5个,分别为肾、肝、脾、心、脑;病性要素有9个,分别为阴虚、阳虚、髓亏、瘀血、痰浊、气滞、血虚、气虚、火热。结论肾虚髓减为老年痴呆最常见的证型,病位因素以肾为主,与肝、脾、心密切相关,该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10期)
曹爱玲,何海浪,周贤梅[9](2019)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不同证型间实验室指标差异、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中药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内在规律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79例RA-ILD患者归档病历,统计各证型病例构成比,并对证型间相关指标、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中药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构成比为气阴两虚证(25.4%)、痰热蕴肺证(24.0%)、寒湿痹阻证(22.8%)、痰瘀痹阻证(27.8%)。4个证型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水平升高者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IgA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者。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寒湿痹阻证肺部累及症状较轻,痰热蕴肺证、痰瘀痹阻证咳嗽、气喘症状、爆裂音情况及胸部CT表现均较寒湿痹阻证明显,气阴两虚证肺部损伤情况最严重。抗环瓜氮酸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抗AKA)与IgA、IgG存在相关性。各证型常佐以活血通络药。结论:RA-ILD以气阴两虚证、痰热蕴肺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为主。血沉、CRP、IgA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RA-I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区别的参考指标。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抗CCP、抗AKA,可以提高RA-ILD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8期)
滑永志,陆敏,奚肇宏[10](2019)在《200例青年人萎缩性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2],我国的发病率为7.5-13.8%。近年来CAG在青年人中发病几率逐渐增加,因此值得关注与研究。研究建立了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使用统一的治疗方法,共收集了200例患者资料,得出青年人CAG常见证型的构成分布,代表中医常见证型按构成比高低排列依次为:其脾胃湿热证70例(35%)、肝胃不和61例(30.5%)、脾胃虚弱证51例(25.5%)、气虚瘀热证18例(9%);且中医治疗方法疗效好,治愈率60.5%,总有效率92.5%。(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8期)
证候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症肺炎(SP)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特征。方法以2016年12月~2018年1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98例SP患者为研究主体。根据患者病情填写《S P中医证候收集表》,并创建四诊信息数据库,利用中医四诊数据库与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分析中医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结果 SP症候学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多累及脏腑,证候特点为从实到虚。入院时公因子13个,出院时公因子14个,入院证候要点为热证、痰症证与津亏。出院证候要点为气虚、阴虚与阳虚。气滞、血瘀和湿阻等可作为该病的兼夹证候。结论因子分析法能够有效反映SP患者的证候分布与演变规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证候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李鑫,薛晓琳,周子严,葛肖波.从脾论治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9
[2].杨小静.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症肺炎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特征的临床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崔淑兰,吴晨燕,张平,谷文芳,张宏伟.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9
[4].许秋琳,陈舲,金会,王立玉,韩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
[5].梅琼,曾祥法.976例冠心病中医复杂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6].黄牧华,董竞成,魏颖,张红英,孙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规律与特征的文献分析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7].李媛媛,王蕾,胡亮亮,王忆勤,郭睿.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病人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概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8].王晓晗,宋克立,刘源香.基于现代文献的老年痴呆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
[9].曹爱玲,何海浪,周贤梅.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9
[10].滑永志,陆敏,奚肇宏.200例青年人萎缩性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