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矢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矢量,永磁,转矩,载波,直流电机,变换器,曳引机。
矢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魏星[1](2019)在《电梯曳引机矢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普遍电梯都使用曳引式电梯,曳引式电梯的核心部件是曳引机和控制系统。永磁同步曳引机优点主要体现在驱动方式、传动效率、噪声、能耗和维护成本等方面,永磁同步电梯曳引机逐步取代异步曳引机成为主流。本文将以永磁同步电梯曳引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曳引机矢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5期)
祝惠一,王正琪[2](2019)在《基于STM32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方式具有转矩波动小、效率高、噪声小、动态响应快等优点。以电动自行车控制为例,详细描述了基于STM32芯片的矢量控制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12期)
杨建飞,曹伟,李德才,邱鑫,刘训[3](2019)在《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零电压矢量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刷直流电机(BLDCM)直接转矩控制(DTC)方法的实现最终落实到电压矢量的选择和发送上,其中零电压矢量的正确定义和使用对电机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详细分析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反电动势非正弦、存在关断相条件下零电压矢量的定义方法,并对所得到的零电压矢量作用条件下电机电流、端电压和转矩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指出,零电压矢量选择不当会引起关断相续流二极管续流,从而导致关断相产生负转矩,影响电机性能,背离了两相导通的控制初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零电压矢量的改进控制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新电压矢量选择表,通过合理选择零电压矢量能够有效避免关断相产生转矩,进而改善电机控制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熊聪,许海平,周鹏,关涛[4](2019)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的容错矢量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容错矢量控制,实现了具有非正弦反电动势的表贴式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在发生一相开路故障后的无扰稳定运行。首先,基于保持故障后基波磁动势和永磁体基波磁链矢量在空间上圆形旋转的原则,构造故障后电机的解耦数学模型。其次,采用谐波电流注入法减小由转子叁次谐波磁场引起的二次和四次转矩脉动。再次,推导同步坐标系下令转矩脉动为零的电流参考值的一般表达式,并求得令电机绕组损耗最小的最优电流参考值。该方法可在线实时计算并且具有普适性,易于推广到具有任意叁次谐波含量的五相PMSM的容错运行控制系统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降低故障后转矩脉动,并获得比传统容错矢量控制更小的电机绕组损耗。(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李林峰[5](2019)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矢量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牵引电机相比较主流电机,一般有较为简单的结构、较小的体积以及较轻的体重,能够适应轨道交通很多方面的内容,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现代的城市轨道交通中,牵引电机在机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交流电机自身存在的复杂性,受到应用场合的限制,结合传统的控制方法并不适合现阶段的轨道交通状况。(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3期)
孙萍,吴新振,倪荣刚[6](2019)在《基于两种自适应算法对比下的PMSM矢量控制电流环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过程中,用于电流环测量电流的调理电路和AD采样电路会产生噪声,对电机转矩和转速的控制精度造成影响。为减小此类电流环噪声,提出了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对电流环相电流采用RLS自适应滤波。为体现RLS算法滤波性能,与自适应滤波中的LMS算法作比较,采用这两种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经过对波形和均方差等的对比,RLS算法有更明显的滤波效果,且电机输出转速和转矩更加平稳,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证明了RLS自适应滤波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中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11期)
陈息坤,李婷娜[7](2019)在《基于控制自由度组合的简化多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与常规脉冲宽度调制(SPWM)的本质联系,在指出传统两电平SVPWM法中存在虚拟叁角载波与调制波,并对其控制自由度进行解构与重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两电平SVPWM的矢量移相、虚拟载波移相以及虚拟载波层迭叁种简化多电平SVPWM法。该类新型算法采用矢量分解的手段,改变了传统控制策略在繁杂多电平矢量空间中定位及合成参考矢量的惯常做法,大幅度降低了SVPWM的计算量;更重要的是,本文提出的新型控制策略适用于任何级联数的H桥多电平逆变器,彻底解决了模块化级联多电平逆变器采用SVPWM控制策略的通用性问题。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类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史晨虹,陈晨,徐志书,杨金鹏,潘龙[8](2019)在《基于机电伺服系统的珠承喷管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机电伺服系统作为控制执行机构,采用珠承喷管技术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推力矢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珠承喷管的负载动力学特性,并基于机电伺服系统对推力矢量控制的整体特性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3期)
历天宝[9](2019)在《多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水下航行器控制模型分析算法缺少对矢量动力参数的模型分析计算逻辑,因此造成控制模型分组参量关系分析不足,导致水下航行器控制动力输出量出现偏差的问题。因此,提出多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分析。通过引入非线性适量运动算法,对水下航行器矢量推进下的运动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分析;得到运动参数后,引入动力分组控制算法,根据计算得到的运动参数,对水下航行器进行深度分组控制模型的建立计算,从而得到准确的控制参量。最后,通过设计的仿真实验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证明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高原,黄泽群[10](2019)在《基于叁相全桥功率变换器的开关磁阻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针对由叁相全桥功率变换器驱动的开关磁阻电机,分别构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和电流滞环控制技术的开关磁阻电机矢量控制模型,对系统的动稳态运转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论表明将矢量控制技术与开关磁阻电机结合之后,转矩脉动可得到较大改善,系统动稳态性能也有一定提升。最后搭建了加载试验平台对所提出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方法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矢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方式具有转矩波动小、效率高、噪声小、动态响应快等优点。以电动自行车控制为例,详细描述了基于STM32芯片的矢量控制实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矢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魏星.电梯曳引机矢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2].祝惠一,王正琪.基于STM32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J].河北农机.2019
[3].杨建飞,曹伟,李德才,邱鑫,刘训.两相导通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零电压矢量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
[4].熊聪,许海平,周鹏,关涛.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的容错矢量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5].李林峰.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矢量控制技术[J].农家参谋.2019
[6].孙萍,吴新振,倪荣刚.基于两种自适应算法对比下的PMSM矢量控制电流环优化[J].微电机.2019
[7].陈息坤,李婷娜.基于控制自由度组合的简化多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9
[8].史晨虹,陈晨,徐志书,杨金鹏,潘龙.基于机电伺服系统的珠承喷管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研究[J].机电信息.2019
[9].历天宝.多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
[10].高原,黄泽群.基于叁相全桥功率变换器的开关磁阻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J].船电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定子电压80%叁相对称跌落条件下双馈...](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4805.nh0088&suffix=.jpg)
![物理路网(2)路网转换](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17294.nh0086&suffix=.jpg)
![双有理贝齐尔曲线离散过程](/uploads/article/2020/01/03/f7d41d30284759a8079a4291.jpg)
![两种控制策略的稳态系统功率](/uploads/article/2020/01/03/2819e3a5049be3324204ca8c.jpg)
![定子电压70%两相跌落条件下双馈风力...](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4805.nh0092&suffix=.jpg)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基本结构图](/uploads/article/2020/01/03/9e04cfdcb3c437ffc87d0a8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