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姣姣: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新思考论文

郭姣姣: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新思考论文

摘 要:美德的建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发现了这一点,其在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美德应与知识相联系,由此得出“美德即知识”的论断。对这一理念进行批判性分析,可以为我们今天认识和培养美德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教育

在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民众的思想在智者派的助推下日益活跃,但智者们作为“贩卖知识的商人”,其教学行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这种功利性的弊端促使苏格拉底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哲人开始审察教化万民正确的价值取向究竟为何;其试图建立一种美德主义伦理学,用以改善人的灵魂和复兴雅典城邦。

苏格拉底非常反对智者们如兜售产品般兜售他们的知识,认为这种行为会导致社会偏向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对雅典的发展十分不利。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当人民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才能使国家稳定繁荣,而这种“善”需要人们不断学习以反思自身,通过承认自己的无知来获得;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可以通过认识自己去追求知识、实践美德,人们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才能对美德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才能明白什么是美德,进而积极去自觉的践履真正的“善”,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流畅体育特征主要有五个,分别是愉快的体验、技能-挑战平衡、清晰的目标、时间的变换和注意力集中。在活动过程中,男生比女生更能获得流畅体验;从活动时间上看,每天活动1~2h的人比其他时间段的人更能获得流畅体验,每周活动时间在10h以上的人比在其他活动时间段的人更能获得流畅体验。

一、美德是否可教

关于这一问题,在《普罗泰格拉篇》中,记载着苏格拉底曾与普罗泰格拉展开过一场辩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美德,因此美德不可教,但美德必然是知识;而普罗泰格拉则认为美德是可教的,但美德并不是一种知识,它取决于个人的观念。由此可见,两人对于美德能不能教的争论关键就在于美德到底是不是知识。普罗泰格拉认为美德是知识以外的东西,其取决于个人,并非统一的、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具体知识;但是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它来源于理性的自省,并不受外界或主观的影响,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就能超越一切直达洞察本身的境界,美德的获得需要建立在“认识你自己”的基础上,也就是人们要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样才能不断追求和接近有知。

处于当代的我们在理解美德可教与否这一问题时,必须采用唯物辩证法加以辨析,这就可以得到形式上的美德是不可教的,因为这样会偏向功利主义,但是能够引导人的心灵感悟和升华的美德内涵又是可教的。

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格拉就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这源于两人立场本就不同,所以对美德的定义也就是迥异的。普罗泰格拉代表的是智者学派的观点,即美德取决于个人,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靠外在强制获得,所以可教。然而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并不是依靠外在的强制,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去追寻自我本身的“善”,来达到美德教育的目的;他曾在《欧绪德谟篇》中这样规劝他人:“一切表面上的善只有当他们为知识所引导时才是善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成为有知识和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智者教授美德,因为如果美德可教,就不会被人们所自觉的反省和重视,这也是他认为美德是知识,但不承认是美德可教性的真正原因。

二、美德教育的功能

既然美德是知识,也具有可教性,那么美德教育有什么功能呢?梁启超先生说过:“精神——美德,实为知识运用的根基,具有优先地位……一般的教育者,也不注意这方面提倡,只天天设法怎样将知识去装青年的脑袋子,不知道精神生活完全,尔后多的知识才有用,苟无精神的人为社会计、为个人计,都是知识少装一点为好,因为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做歹事的本领也越多,盖人苟无安身立命之具,生活便无所指归,生理心理,并呈病态……因此,我可以说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由此可见,美德对于人们的生活、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推动作用;总体来看,美德具有五大功能,分别是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和平衡功能。认识功能引导人们知善向善,调节功能帮助人们应对矛盾寻求和谐,教育功能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启迪蒙昧,评价功能区分善恶继而惩恶扬善,平衡功能则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相处。

通过美德教育,能够引导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提高生活的幸福感,也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美德教育如若偏废,很容易导致物欲横流,公德沦丧,人们随之失去精神追求,文明也会遭受重创;所以,美德教育意义堪称重大,必须由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注重美德教育和精神建设对于社会的进步大有裨益。

(2)9个样品中Cd地累积指数值介于1.90~2.82之间,U地累积指数值介于0.81~1.46之间。其他元素地累积指数均<0。对于Cd元素,9个样品中有1个样品为轻度污染,8个样品为中度污染。对于U元素,9个样品中有4个样品为轻微污染,5个样品为轻度污染。

大功率参量阵定向扬声器与传统创造声波的方式完全不同。它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发出经超声波调制的声音信号,利用波在空气中的非线性传播效应,并通过信号自解调形成具有高度指向性的声波。如同激光装置可以把光束聚集在一个远距离的很小截面上一样,声频定向装置可以把声束聚集在一个确定的方向上,并把原始声音无失真地传给指定方向上的收听者[1]。

三、“美德即知识”何以可能

苏格拉底将哲学研究的方向从自然界转向了人类自身,并且主张哲学家应该关心现实的社会生活,而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省察,关注并思考人生的意义。

“美德是知识”的命题固然有其局限性,因为并非知识越多,美德就会越多,二者不是正比关系。知识只能作为明理的基础,从知识到美德还应该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即通过学习知识树立明理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将所习得的知识用来指导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善”。

[ 参 考 文 献 ]

[1]汪灜.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重难点简析[J].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2010.

[2]张济洲,黄书光.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J].教育研究,2013,34(04):76-81.

*作者简介:郭姣姣(1995-),女,陕西宝鸡人,安康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郭晓蓓(198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安康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08-0253-01

标签:;  ;  ;  ;  ;  ;  ;  ;  ;  ;  ;  

郭姣姣: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新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