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高应力岩体爆破开挖卸载问题,自制了一台轴向加、卸载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测试获得了爆破卸荷过程中岩杆的动态应变及应变率数据。实测数据表明:开挖面附近岩体的爆破加、卸载以及初始应力卸载应变率均在10-1s-1量级以上,验证了高地应力区岩体爆破开挖卸荷是一动态过程。建立了初始应力卸载一维力学模型,揭示了卸载波的传播机制;通过分析爆破卸荷过程应变能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了应变能密度与各阶段应变率变化规律的联系。结合实测数据,采用隐式-显式顺序求解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高应力区岩体爆破卸荷荷载各阶段应变率沿岩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加载阶段的平均应变率沿杆件逐渐衰减,且衰减速度逐渐减小;爆破卸阶段平均应变率沿杆件也呈衰减趋势;而初始应力的应变能稳定释放,其平均应变率无衰减趋势。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洋,吴亮,陈明,向晓锐,杨德明
关键词: 岩体,应变率,应变能,地应力,动态卸荷
来源: 爆炸与冲击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
专业: 力学,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中铁港航-武汉科技大学爆破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9147,51779193),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JCX2017026)
分类号: TU45;O382.2
页码: 60-70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1732K
下载量: 311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省呼玛县北西里钒钛磁铁矿成矿岩体特征[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11)
- [2].基于探地雷达岩体浅部节理面识别的模型实验[J]. 物探与化探 2020(01)
- [3].综合物探方法在月山岩体与五横岩体关联性上的应用[J]. 西部资源 2020(02)
- [4].热-流-固耦合岩体三轴压缩实验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 2020(05)
- [5].极弱胶结岩体再生结构的形成机制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03)
- [6].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04)
- [7].三峡工程库区岩溶岸坡岩体劣化及其灾变效应[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04)
- [8].信息化时代采矿工程专业岩体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1)
- [9].南岭地区千里山岩体的空间形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 中国地质 2020(04)
- [10].加锚岩体侧向冲击载荷下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10)
- [11].岩体变形模量对拱坝应力的影响分析[J]. 工程与建设 2015(06)
- [12].水利水电工程岩体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 信息化建设 2016(02)
- [13].陕西西坝岩体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J]. 甘肃冶金 2015(05)
- [14].鄂东南隐伏岩体的推断及其找矿前景[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S1)
- [15].裂隙参数对岩体水流-传热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6)
- [16].某镁矿山爆破岩体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J]. 现代矿业 2019(12)
- [17].高寒山区深切河谷碎裂松动岩体成因机制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0(05)
- [18].河南内乡茶庵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矿产与地质 2018(03)
- [19].含结构面岩体的岩桥贯通系数修正及其应用[J]. 工程力学 2017(05)
- [20].钻爆开挖条件下岩体临界破碎状态的损伤阈值统计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6)
- [21].浅谈水与岩体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07)
- [22].塔柱状岩体崩塌运动特征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15(01)
- [23].岩体锚件轴向拔力计算[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01)
- [24].鄂东南隐伏岩体的推断及其找矿前景[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3(02)
- [25].卸荷岩体尺寸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2)
- [26].论岩体多场广义耦合及其工程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7)
- [27].某核电工程地基岩体单元划分[J].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6)
- [28].岩体单裂隙渗流研究进展[J]. 人民黄河 2019(S2)
- [29].亭子口水利枢纽风化卸荷岩体研究及利用[J]. 人民长江 2020(S1)
- [30].吉林省红旗岭矿区1号岩体地质特征及深部铜镍资源潜力分析[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