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哲学”阐释论文

范兴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哲学”阐释论文

[摘要]“类哲学”思想植根于马克思,又突破马克思,旨在引导人们对共同命运的普遍关切。人的“三本位说”、“两重生命说”和“宇宙生命说”构成了“类”概念的独创性阐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基础。“类思维”是立足于实践论上的生命本体论和宇宙生命论思维范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基础。“类哲学”是超越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一种全新的哲学世界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哲学基础。“类哲学”体现了反思“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问题意识、思维范式和价值关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最宏阔的思考背景、最深刻的思想内核和最高深的理论支撑点。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类哲学;类概念;类思维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清海先生首提“类哲学”,到2017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把人类命运作为关注的焦点,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困境和生存危机的重大挑战,回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之问而提出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前瞻性时代新思想,其共同指向就是在于呼吁和催生国际时空场域中人的“类意识”和“类思维”的觉醒,体现了对“命运与共”这一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共同诉求,彰显了对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和终极前途命运的中国关切和中国思考。符合“类意识”思维范式的当代中国哲学即“类哲学”,就是以“类”的观点去理解人的本质的哲学理论,是深切关注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本质一体性关系的一种崭新的哲学思想境界、思维范式和思考方法,为我们思考人类命运、审视人类解放贡献最广阔的问题视域和最高深的理论支撑点,对新时代的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重要的根源性意义。

钙标准溶液:精确称取1.2486 g碳酸钙(纯度>99.99%),加50 mL去离子水,加盐酸溶解,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2%氧化镧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内,4 ℃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 μg钙。

一、“类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类”在马克思哲学话语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然而遗憾的是人们曾经把它视为康德哲学先验自我统觉的主体或黑格尔哲学抽象的思辨概念抑或是费尔巴哈哲学抽象的人本主义残余而重视不足。前人留下的概念经过后来的哲学家的创造性阐释而重获生机,这在哲学史上并不少见。同样是原来的“类”概念,但在马克思文本语境中,却被赋予了现实的具体的历史意蕴,克服了对它的抽象化和片面性理解,使其获得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内涵并焕发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1]。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文本中的“类”概念进行重新发掘和梳理,并自觉地以其为理论基点,积极地展开哲学探究和思索,结晶出自己的哲学世界观即类哲学。类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创新的理论成果,是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关于“类”的思想的“接着讲”,来源于马克思,又超越马克思,具有鲜明的理论开拓性和独创性。

马克思哲学所规定的“类”,既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也有别于黑格尔的“类”,更相异于康德的“类”。康德把“类”理解为具有先验的自我意识即先验统觉的主体,“类”的规定被定位于先验的纯我和绝对精神层面。黑格尔使得“类”的自身规定在概念的范围内有了尽情的展示,彰显了理性主义特色,却遮蔽了“类”主体的现实性光芒。费尔巴哈虽然使“类”概念关注现实的人,具有人本主义色彩,但是他把“类”理解为人的无法迁移的一般特性,没有明确意识到人的类本性的丰富性,仍然没有摆脱种的阴影,从而未能最终跳出抽象人性论的窠臼。

马克思哲学认为,“类”是一个与“种”相对立、并与“种”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概念。“种”是动物在生物进化的链条上形成的对动物属性的存在规定,而人类挣脱原有的进化链,出逃动物家族,正好是以其“类”的本质即自由自觉性否定了“种”的本性即自发自然性。“自由自觉的活动”[2]50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人的最根本的“类特性”。将这一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实践活动把握为人的“类本质”,使人与自然、他人以及人自身本质的关系,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一体性特征,而正是这种一体性特征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马克思哲学实质上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存有三个相互关联的致思维度:其一是实践性维度;其二是人类学维度;其三是社会性维度。在实践性维度上,马克思哲学深刻揭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实践性的“类特性”和“类本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79;在人类学维度上,马克思哲学则深刻揭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和“类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4]57;在社会性维度上,马克思哲学则深刻揭示了作为“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性和关系性的“类特性”和“类本质”,即提出人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60、“人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5]394、“人是社会存在物”[4]87以及“人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4]170。发轫于满足自身生存的现实需要和为人所用之生存目的,到完成人的“类特性”和“类本质”在人类学维度和社会性维度上的实践性统一,不仅实现了马克思哲学对人的“类本性”和“类本质”三维一体的深刻揭示和全面占有,而且为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一,“和合”哲学思想。“和合”哲学思想就是化对立为统一的理论,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天人之道与“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4]与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地人只一道也,才通其一,则余皆通”[15]都主张天地万物与己一体,天人合一。《易传》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16]《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7]《三国志》曰:“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18]都表达了兼收并蓄,包容互鉴,在多元差异中对话,寻求理解、共识、共处的思想精髓。和合不是自然法则,也不是客观规律,而是一种哲学智慧[19]前言第2页。这种哲学智慧没能意识到实践对于人的生命的基础意义,因而没法理解贯通否定性与统一性的真正的根据所在。换言之,“和合”哲学智慧中的这种生命意识和存在意识需要一种通道或路径才能走进当代语境中。高清海先生将马克思哲学与从“和合”哲学智慧中发展出来的人类的宇宙论图景批判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把它提升到了当代哲学的高度,提出具有生命宇宙论底蕴的“类哲学”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中国传统生命智慧哲学的真正汇通和融合。可以说,“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在当代话语中的创造性表述,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自己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髓。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提出,即把纯理论性的具有思辨倾向的哲学从思想世界引向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人类世界,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这次哲学的实践转向使得哲学同人的实践活动的生成在马克思“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这一理想中内在地链接在一起,这种链接在类哲学中被再现和复活,从而为哲学与人学的相互贯通提供了内在的合法性,实现了哲学人学化和人学哲学化,事实上就把哲学看作人的存在本身的澄明与凸显、人类历史的敞开与展现。德勒兹曾言,哲学的本质就是创造概念,高清海先生围绕“类”概念所进行的努力恰恰具体显现了哲学的这种本质。破除“物质一统天下”的哲学体系黑洞,拆解无人身的逻辑结构,让人的存在和形象得以出场,使哲学呈现应有的人之亮色。人是一种形而上学动物,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的存在,是宇宙中唯一能够追问“在者之在何以可能”的在者。而人学所把握的不过是人的存在所展现的不同维度的规定,而这一切规定最终都有赖于哲学对其可能性所作出的本体论承诺。因此离开了哲学的预设,人学研究就难免跌入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哲学同人的存在之间的这种无法剥离的始源性关系,意味着哲学本然地构成人的存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即人学,人学即哲学,而类哲学则是一种包含着人学的哲学思想。用“类哲学”观之,人的实践活动不再仅仅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通过“本质交换”提升自身类意识、生成自身类生命的过程。因此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决定着人类自己的命运,也左右着宇宙的整体命运。高清海先生说:“本来的生命只是面对它的生存环境,人的生命则是面向整个存在的,人的最终归宿是要使生命去溶化宇宙,也要把生命溶化于宇宙。也可以这样说,自然的潜在能量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变成了现实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人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把宇宙变成了生命的活物,也就是赋予了自然存在以生命意义。……可以说物质宇宙的奥秘集中在生命的本质中,生命的奥秘体现在人的本质中。……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中,应当从宇宙去理解人,从人去理解宇宙,这两者的统一,正是‘类哲学’应有的内容。”[9]151-152这也就是说,人与人、人与世界都是互为客体和互为主体的一体化关系,类哲学则是一种包含着人学的宇宙论哲学。

第二,“两重生命说”。“人有两重生命(自然生命、自为生命),有两重本性(物的本性、超物本性),人也有着两重性的存在(实体存在、意义——价值存在),并且同时生活在两重性的世界(本然世界、应然世界;自然世界、属人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等)里面……这种超越性的两重化本性,就是人和其他存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也正是人作为人之所以可贵之处。”[8]325-326“两重生命”的概念,马克思并没有提出,而是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结论的自然引申和阐扬,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关于人的生命学说的重要贡献[9]148。“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46,人的“类本性”和“类本质”也成为了人意识的活动对象,同时也是人活动的尺度,于是开始形成一种超越生物学实然即“种生命”的超越性应然即“类生命”。人的类生命超越了种生命的本质先定性、封闭性和单一性,而呈现出矛盾性、否定性、历史性、理想性、超越性、形上本性等特有的辩证存在特性。马克思曾指出:人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性存在。人以“类”的实践性和超越性构成自身两种生命的互依共存,人的生命既有物性又有超物性,既属于自然又超越自然,既是生命存在又是超生命存在,既生活在现实世界又生活在理想世界,是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否定性统一。种生命是一种先天的自然自在的规定,把本能作为存在的基础,追求物质世界的占有,倾向于自我保存。类生命是一种后天的自由自为的规定,总要追求本能以外的东西,坚守生活的价值,追求高尚、有品位的东西,追求生命意义的生成,从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倾向于自我实现。总而言之,一旦“类意识”生成,人就开始突破自然自在的自发性存在规定,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人本身即人的本质,这里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具有了自由自觉性。因此,类生命来自于种生命,并包含着种生命,更超越于种生命,靠自己的后天创造生成,是突破自身、超越他物又超越自身的本体存在,是自由自为生命的本质,是人类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

第三,“宇宙生命说”。两重生命的这种否定性的一体化关系使人进入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本质统一的类存在的自由自觉状态,揭示了人的“人天一体”的本性,这里的一体,不是别的,正是“宇宙生命”,彰显了中国圆融无碍的生命智慧哲学和“自然与人统一于道”的宇宙原理,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极致境界,而“类”就是宇宙生命的主体。“宇宙生命”是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进一步发挥,它为个人的生命意义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坐标系。宇宙生命为类生命提供终极价值,高清海先生的“类”的概念是一种生命宇宙论,它表征着人的生命存在的宇宙性,提升全球整体性思维和宇宙生态意识,在继承马克思开创的人类学思维的同时超越了马克思的人类学价值拘囿,将人类学时空域跃迁到更为宏阔的宇宙层级,因而“类”概念观照之下的人的生命,具有无比恢弘、更富理想性的宇宙论意义:“人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一种全新存在方式和进化模式的形成。因此可以说,确立类的观念,从类存在去理解人性,在实质上就是意味着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生活价值观念的更新和人的精神意境的升华。”[6]121-122高清海先生的“类”概念表达一种区别于物的“种”本性的人的独特生命本性的理念,它表征着人的实践本性统一于包含了人的自在性与自为性、人与世界关系的肯定性与否定性等双重本性的类性当中,充分展现了宇宙中每个在者之间在生态上的依存性和共生性,以宇宙生命统一性之一元论实现了对主体“人类”、客体“世界”以及“主客体统一”之主客二元论的价值超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作为类存在,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类本性,有着“命运与共”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0],是全人类共同努力奋斗的价值追求。

二、“类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阿里依然只是“哦”了一声。他的失望仿佛披裹在全身,整个人连走路都是软软的。罗四强于心不忍,便拿出手机说:“阿里,你是不是要听这个?”

《公约》23条规定,各缔约国“应当寻求”将洗钱罪适用于范围最为广泛的上游犯罪,并强制性要求各缔约国“应当至少”将根据《公约》确立的各类犯罪列为上游犯罪。我国《刑法》所确定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仅包含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也列入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扩大了上游犯罪的范围,但和《公约》的强制性要求依然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公约》的强制性规定,至少应当将《刑法》中的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公约》所确立的犯罪列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12]

第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一种深刻的哲学理念。“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57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存在即人的社会性这一类本质的理解,马克思把这一概念看作是新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就两点: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这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人类“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3]119。马克思对保障人的自由个性的“真正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20]37,而不会总是被限制在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中的任何一个。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1]1这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共同体本质,强调了人必须通过世界、国家、社会等共同体而存在的特性。马克思这一关于人的发展与共同体发展密切相连的思想,成为无产阶级追求解放思想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人学根基。从一定意义上讲,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跨时空对话”,它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以全人类共同命运为终极关怀指向,追求建立一个共识、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和共赢的世界,正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的实践旨归。

第二,“共同体思维”。“共同体思维”的致思趋向、运思目标和价值追求是最大化的人类整体利益,主张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马克思曾深刻断言,利益是共同体的黏合剂,人们因为利益的驱动而形成不同的共同体,总之,人类对利益的不懈追求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所在。在由共同利益编织起来的全球之网中,存在着明显的“合则强,孤则弱”的不同博弈结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这张网而独自生存,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是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其鸿篇巨著《历史研究》中以无比的洞察力和预见力警示世人:人类只有最终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因狭隘的民族利益纷争而导致的人类灭亡。人是“类存在”的主体,人类本就具有作为“类存在”的共同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达出一种旨在促进命运与共、和衷共济、合作共赢、价值共通、和平共处、和谐共存、利益共享、文化共融、世界共建、环境共治的共同体思维。共同体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性本质的集中表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更是实现人类解放与自由的根本通道和现实路径。马克思说:“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3]89对这一过程,高清海先生称之为“人类正在走向自觉地类存在”[11]220。这种“自觉性”在思维方式上的当代表现和实践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共同体思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的方法论的反映,是一种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思维。人类要改变当下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裂与对立状态,就必须拓展人类利益的世界视野,关注现实个人的生存境遇,唤醒“共同体意识”,提升“共同体思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生成。

第一,“实践思维”。“实践思维”,是符合人的实践本性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人的存在以及人的生命本性的实践辩证法,是一种以实践的观点和否定性统一而非对立性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人自身及其与现实世界关系的实践论的世界观或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和方式克服了“见物不见人”的物种思维范式和“非此即彼”二元认知论,凸显了实践性和主体性原则,肇始于改变现实世界的思维逻辑,面向人的现实生活,以主体、客体和中介的实践三要素实现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否定统一,其本质就是一种深刻揭示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由自觉本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是人的普遍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前提,正是人的实践才导致了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人类存在的二重性(生物性与社会性、自然性与历史性)以及历史发展的二维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立足于现实世界二重化矛盾的根源和基础,高清海先生提出了对“实践”的根本性理解:实践,既是造成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二重化矛盾的根源所在,也是解决这一矛盾并实现二者之统一的基础。实践,使人类生命超越自然性的存在规定而成为带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存在规定,实现了人类生命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否定性统一。实践,构成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既内蕴着“合规律性”的“物的尺度”即工具理性,又内蕴着“合目的性”的“人的尺度”即价值理性,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种历史维度的辩证统一。在高清海先生看来,“实践观点”不能仅仅被看做是认识论问题中的一个基本原理,而更应从“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哲学革命高度来诠释马克思哲学,彰显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解释原则,即它以实践自身的矛盾性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本质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实践思维”不仅表征了人的类特性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以及“双重生命”的超越本性,还表征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社会与个人、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出场伊始就立足于人类学立场,从实践本源论的理念出发,在思维上形成人类性意识即“人类学思维”。马克思的“实践思维”以“人类学思维”为其本质规定,它区别于现代其他哲学派别的原因在于:它把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提升与超越,而且还诉诸于人改造现存世界的活动中,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完美和物质世界的解放的二者统一,关注人的内外两个世界的和谐发展。

只有“类思维”是从类的角度看人,用类的观点把握人,主张人是“类存在物”,而共同体则是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强调实践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生成人的类本质的活动;提出人是宇宙生命世界的人格化身。存在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类思维”是人的“类存在”方式在思维上的深刻反映,是马克思的实践活动论、人类活动论以及社会交往活动论的思维方式的深化和交融,以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克服了认识论思维方式的对立性统一,在中国哲学宇宙生命论中引入实践论,将马克思实践思维推进到人类性思维视域以外的宇宙共同体,因此“类思维”具体表现为“实践思维”、“共同体思维”以及“宇宙生命思维”三种思维范式,在根本上是关于人的本质和生命存在本性的理解逻辑与思维方式,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根基。

第三,“宇宙生命思维”。“宇宙生命思维”不是仅仅将人置于人群社会中打量,而是将生命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与囿域中超拔出来,将视界和胸怀扩展到广阔的宇宙天地。在这种视界中,个人及其生命并非终极存在,而是都需要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短暂性汇入到宇宙生命的无限性和永恒性之中,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宇宙生命”概念是类哲学的拱顶石,它建立了一种宇宙生态文明的世界观模式,为当代广泛而严重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最宏阔的思考背景,它超越了“以天主宰人”和“以人制服天”这两种不平等的天人观,强调宇宙生命是一种人“山水林田湖”的命运共同体,即“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2]。人类应把对生命的尊崇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高到主体自觉的境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在“宇宙生命”观念的映照下,人类已不再是唯一主体,而是人类世界与社会、动物世界、自然界并育并行、和谐共存。这是人类在自我理解、认知发展和完善中产生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对自身说“不”,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宇宙生命提供的不是生命的日常饮食,而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高扬和生存方式的思考,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最终极的价值定位与价值叩问,体现了最深切的命运关怀。这种关怀坚持对意义的追问和对人性的思索,力图从生命的本初意义上去理解生命,高扬人的生命的价值,引导人们过一种有意义的真正属于人的生活。“宇宙生命”点明了“类生命”的终极意义,而宇宙性则指明了“类生命”的终极方向,体现了“类哲学”对人的生命本体的高次元境界怀有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无穷无尽的价值指向以及指向无限性的终极意义关怀。此中真是一派“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幽远深邃、宁静空灵的思想意境!这种思想意境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大的全球化背景下有助于规避风险,有助于推动团结的世界性共同体的产生。

三、“类哲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实践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范畴或概念,而是一种融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于一体的全新的独特的马克思哲学观。将“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哲学范式即实践哲学,相对于物质本体论而言是一种历史的巨大进步,它把见物不见人的理论发展为主客体统一的理论,是对失落的人的主体地位的一次成功营救。但是,哲学发展的终级目标不是实践哲学,因为实践活动在根本上是由类本性决定的,同时实践本身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中介,并不能成为本体。然而哲学本体论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哲学一定要寻求某种“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哲学是对本体论的终极关怀,要为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行动追寻“依据”、“标准”和“尺度”[13]。因此哲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只能是追寻“人的生命本体”意义的“类哲学”。“类哲学”的“类”是“类属性”与“人类性”的统一,是在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那里所体现出的现实而具体的普遍性,即人的本体规定性。类哲学是最高层级的“元哲学”,不仅超越了马克思之前的人本哲学,也超越了解决人的活动方式和主客体关系的实践哲学,既是人的生命本体论哲学又是宇宙生命智慧论哲学,它以生命本体的一元论超越了实践主客二分的二元论,以生命自身的超越性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架起一座否定性统一的一体化桥梁。简言之,实践哲学是对理论哲学的超越,而类哲学就是对实践哲学的扬弃。类哲学是立足于实践哲学,从实践哲学发展而来并扬弃、超越实践哲学的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形态。以“类”的观点看人和世界,使人由自发、自在状态达到自觉、自为状态,推动世界逐步地“类化”,这就是类哲学的思想主旨。

“类”概念不仅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而且以“类”的观点来看待人与世界的思维方式即“类思维”还内含着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类思维”是一种基于实践活动上的生命宇宙论思维方式,以“类”的观点来理解人及其本性,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本质的否定性统一关系,超越了以往哲学的物种思维和“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维,实现了对马克思的人类性思维和实践思维的深化,体现了一种全新而深切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彰显了对人与世界的自我理解的思维方式的深刻革命。

第一,人的“三本位说”。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类”概念具有事物自身与他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相通性之意。“类”具有超越本性,它能自由地跟任何存在物建立某种关系,是一种消融在广泛关系和普遍联系中的存在。高清海先生指出,通过对自身的超越,人逐渐形成为超越生命的生命存在,表现为宇宙生命的人格化身。事实上,“类”属性存在于宇宙间的每个物种内部当中,从而使宇宙万物最终呈现出一种井然秩序的和谐状态。“人属于自然,自然也属于人,人即是世界,世界也即是人,人天融合为一体,成为普遍的类存在。”[6]68高清海先生之所以用“类”来表征人的本质,是因为他认为唯有人才具有这种打破了“种”的限界而以“类”的普遍联系作为自己本性的“类特性”,唯有人才是“类存在”的在者和主体,“类”只有在人这里才具有本质意义,“类”只有与人合用才能体现人之为人应有的本性、本质,也才具有人类学价值和人类性意义。在马克思“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高清海先生提出,独立于社会“五形态学说”的历史叙事视野之外的人的“三形态说”,更切合人的生命本然,而与“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人格”的联合形态[7]104分别相对应的是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以及类本位。在群体本位阶段,整体的人类被分割成块状,人只有生物学意义;在个体本位阶段,人类整体分裂成一个个原子式的单子,人在生物性的基础上发展了社会历史性和文化性;而在类本位阶段,人类拥有了人的类本质或人类生产活动中的自由规定性,人开始具有哲学意义。人的这三个本位阶段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辩证统一的逐步接近人的真正生命本质的逻辑进程,已经走过群体本位的人类,正在经由个体本位迈向类本位而最终达到“人天一体、天人合一”的化境,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类”是人自身建立的以实践为基础、以否定为内容、以生命为本体的统一性、一致性、相通性,包含着和合性、共同体特性以及主体间性,因此“类哲学”思想也相应地蕴含着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及主体间性思想。

高清海先生通过人的“三本位说”、“两重生命说”和“宇宙生命说”对马克思所开创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突破马克思的界限,完成了“类”概念的独创性阐发。

与“类思维”相对应的是“物种思维”,其实质是物质本体论思维范式,它以认识“物”的方式去理解人的存在,是一种本质先定的、两极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用这种“物”的方式来理解人的存在,对于高扬人的“工具理性”和促进科学求知的探索精神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由于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的类生命,遮蔽了人的“价值理性”,从而使人丧失了生存意义的精神家园,引发诸如能源危机、战争危机等各种全球问题,使一切真实的共同体成为虚幻。“物种思维”对应的是形式逻辑的认识论思维,用这种思维来认识人,无非就是抽象并提取出共同特征形成对人的总体规定,这种思维定势产生的负效应,就是将人把握为绝对化的“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性的存在,人不是被“物化”就是被“神化”,人要么是“魔鬼”要么是“天使”。传统哲学中无论从柏拉图到宗教神学,还是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乃至到最后的费尔巴哈,无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截然对立的存在,都主张形上、形下或心物、人世二元之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二元对立关系。

第三,主体间性思想。马克思哲学就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思想意蕴。马克思从现实世界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勾勒出人的本质存在的实践性和关系性的双重本质,把人的主体性的提升纳入到最终在“真正共同体”中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大道上。在马克思的影响下,现象学也提出了“共同体”概念。胡塞尔指出:“作为一个个人活着就是生活在社会的框架之中,在其中我和我们都一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这个共同体作为一个视界而为我们共同拥有。”[22]150胡塞尔的“共同体”就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即各个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被理解为人的本质状态。作为一种本体论的规定,现象学的主体间性力求对主客对立的二元结构的超越,主张主体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和一体性,试图打通主体与他人、主体与外部世界的通道,但是依然没有彻底抛弃原来极端化的主体概念,最后还是偏向到主体一极,于是才有“主体性的黄昏”[23]这种说法。时至今日,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并未超脱出马克思的叙事语境。人类在面对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而束手无策的同时,不免对命运问题发出这样的终极提问: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殊不知,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了“类哲学”思想意境下的“类意识”和“类思维”。

“类哲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它是人对自身本质的自觉认知,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自身的本质统一关系出发,以否定性统一的观点来认识人及其存在本性,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境界,因而也就是解放了的人、具有类意识和类本质的人对哲学即人的理解。“类哲学”的提出与阐释,无异于一场新的哲学革命,它实现了哲学的对象由对人的“物”性观照到对人的“类”性观照、哲学的问题由对人的永恒本质的寻求到对人的现实生存问题的求解、哲学的性质由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哲学的功能由帮助人从自然中超拔出来到帮助人完善自身并与自然“合一”、哲学的方法由形式逻辑到实践辩证法的伟大转向[24]。“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人的共同体,其深意在于把人引向更高的生存际遇与发展境况。因此人类就应超越各种“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视差,提高“类特性”,增强“类意识”,“走向自觉的‘类存在’”。高清海先生认为,当下的人们,无论愿意与否,都已然进入一种“类”的交互关系和统一性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已与人类共同命运紧紧相连、相互依存。高清海先生晚年特别强调哲学研究上的主体性关怀和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关注,他通过“类哲学”将马克思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智慧融为一体,实现中西马的三方对话,不仅仅是对马克思实践思想和类概念的一般阐释,更是将双重生命理念和宇宙生命理念引入类概念,从而使类哲学呈现出生命本体论和生命宇宙论底蕴,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人的发展问题、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批判性精神资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最深厚的哲学根基。

《2016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风险分层、诊断和管理实践指导》解读······················································宋维平 杨长青 (3,336)

在养颜方的调理下,黄婉秋经历了岁月,却留住了青春:“真的,很多年轻人都比不过我,每天加演4场也好,6场也好,8场也好,我总不觉得累。”

四、结论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历史时空风云变幻之际,身处世界舞台中心的人类“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25]7。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追求人类共生的哲学范式,显示出马克思一以贯之的“人类学”立场和“类意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内在的理论品质,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议题和题中应有之义。古往今来哲学聚焦的主题和中心就是人类命运的现实问题,哲学问题总是人生在世的重大问题即人类性问题。高清海先生在阐述其类哲学之理论意图时指出: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悟觉,是理论形态化的人类自我认知,当人开始思考人的存在本性、生存意义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时,便有了哲学理论[26]2。类哲学,作为一种关注人的存在本性和生存意义的生命宇宙论哲学,是人类对“人的生命本体”的追问和追寻,是人类对自己的思想、行动背后的依据、标准和尺度的不懈反思和追求,从而为哲学开拓无限广袤的发展田野、提供无限高远的思想天空,也为人类打开命运探索之门提供了一把锁钥。类哲学强调人类生存的理想性维度,是对认识论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超越,体现了反思“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问题意识、思维范式和价值关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最宏阔的思考背景、最深刻的思想内核和最高深的理论支撑点。

再比如《黄鹤楼送别》描写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孤帆远去,可不可以添写李白的内心独白?答案是画蛇添足。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叫“无声胜有声”。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姿势可以表达无尽情谊,语言反倒显得苍白。

[参考文献]

[1]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哲学研究,2016(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第3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高清海.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9]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11]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3]孙正聿.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自我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08(1).

[14](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15]中华书局校点.遗书:第2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

[17]中庸[M].上海:上海沈鹤记书局,1951.

[18]陈寿.三国志:夏侯玄传注[M].中华书局,2007.

[19]张立文.和合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2][奥地利]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3][美]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4]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6]高清海.“人”的哲学悟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GenusPhilosophicalExplanationonCommunityofSharedFutureforMankind

FAN Xing-wang

(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MaanshanTeacher'sCollege,Maanshan243041,China)

Abstract:“The genus philosophy” is rooted in Marx’s philosophy and surpasses its boundary, aiming at arouse people’s universal concern about the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 “three standards theory” on mankind, “double lives theory” and “the universe life theory” complete the original elucidation of “genus” concept, thus defining the value basis for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 genus thought” is about life ontology and cosm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actice, laying the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genus philosophy” is a new philosophical world outlook transcending theoretical philosophy and practical philosophy, thus providing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genus philosophy”reflects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the thinking paradigm and the value concern of “how to make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be possible”, as a consequence, introducing the broadest thinking contexts, developing the most profound intellectual core and becoming the deepest theoretical supporting point for“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words: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genus philosophy; genus concept; genus thinking

* [收稿日期]2018-12-28

[作者简介]范兴旺(1976-),男,安徽无为人,硕士,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2-0001-07

[责任编辑:刘卫财]

标签:;  ;  ;  ;  ;  ;  ;  ;  ;  ;  

范兴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哲学”阐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