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戊烯基转移酶论文_杜传慧,付艳,王利敏,仇占南,李晨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戊烯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戊烯,基因,酵母,顺式,分子,丝状,黄酮。

异戊烯基转移酶论文文献综述

杜传慧,付艳,王利敏,仇占南,李晨辉[1](2019)在《苹果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调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戊烯基转移酶(IPT)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途径的第一限速酶,过表达苹果MdIPT3a的转基因烟草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分裂素特异的生长表型,可作为苹果同源转基因的潜在筛选标记。为阐明MdIPT3a自主启动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本试验克隆了富士苹果MdIPT3a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分别构建不同长度的MdIPT3a启动子驱动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以CaMV35S驱动GUS基因的表达载体作为对照,遗传转化烟草W38,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长度的MdIPT3a启动子对GUS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各组织均有GUS染色,不同长度的MdIPT3a启动子均能驱动GUS基因表达,最小的有效启动子长446 bp,且含MdIPT3a启动子的转基因植株GUS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含35S启动子的对照植株。本试验结果为Md IPT3a的同源转基因技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宁,温银元,王金荣,贺美林,兰敏[2](2018)在《苦参8-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蛋白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苦参8-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编码蛋白家族的序列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参8-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蛋白均分布于叶绿体;该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各组分数量从大到小排序为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蛋白家族都存在多个跨膜位点,不存在信号肽,都存在保守序列,叁维结构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合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吴锡华,李哲敏,刘会,王鹏,王丽[3](2018)在《毕赤酵母Gpn12异戊烯基转移酶NovQ催化合成MK-3》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异戊烯基转移酶NovQ在毕赤酵母Gpn12异源表达过程中诱导剂甲醇添加量进行了探究,并以毕赤酵母Gpn12全细胞为酶源,以甲萘醌、异戊烯醇为前体,催化合成维生素K2(MK-3)。每24 h添加2%甲醇时,NovQ表达量提高约36%。考察摇瓶中初始pH、温度、甲醇添加量、前体(甲萘醌、异戊烯醇)添加量、催化时间、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添加量等7个因素对Gpn12全细胞催化合成MK-3的影响,发现催化温度、甲萘醌添加量、催化时间影响显着,对3个显着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催化条件为:催化温度31.56℃,甲萘醌添加量295.54 mg/L,催化时间15.87 h,优化后的摇瓶MK-3产量达到98.47 mg/L,与响应面预测结果一致,较优化前对照组提高了35%。在30 L发酵罐进行生物催化实验,催化时间24 h,细胞催化剂浓度220 g(干重)/L,MK-3产量达到189.67 mg/L。该方法为Gpn12规模化生产MK-3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吴锡华[4](2017)在《毕赤酵母异戊烯基转移酶NovQ的表达及催化合成MK-3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生素K2是一种人类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2(MK-n)具有污染少、能耗低、产品生物活性高等特点,必然成为维生素K2生产的发展趋势。异源表达了来源于雪白链霉菌的novQ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Gpn12,已被证实具有较大的MK-3生产潜力。为了使重组菌生产MK-3有更高的产量,本文对重组菌NovQ的表达和催化合成MK-3的条件进行优化,以得到MK-3生产的较优条件。本文探究了初始pH,诱导温度,甲醇添加量和诱导时间对NovQ表达的影响。在起始pH7.5,诱导温度25℃,每24h添加2%甲醇,诱导96h条件下,NovQ摇瓶表达量较优化前提高了约10倍,30 L发酵罐流加发酵NovQ表达量较摇瓶优化前提高了约15倍。考察了摇瓶中初始pH、温度、甲醇添加量、前体(甲萘醌、异戊烯醇)添加量、催化时间、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添加量等七个因素对毕赤酵母全细胞催化合成MK-3的影响。对催化温度、甲萘醌添加量和催化时间叁个显着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催化条件为:催化温度31.56℃,甲萘醌添加量295.54 mg/L,催化时间15.87 h。经实验验证,优化后的摇瓶MK-3产量达到98.47 mg/L,与响应面预测结果一致,较优化前提高了 35%。基于摇瓶优化条件,先后对30L发酵罐上MK-3催化的时间和细胞催化剂浓度进行了探究。发现在催化时间24 h和细胞催化剂浓度220 g/L干重时,30 L发酵罐中毕赤酵母合成MK-3产量达到189.67 mg/L。本文实现了对毕赤酵母NovQ的表达优化和MK-3催化条件优化,并对30L发酵罐中催化合成MK-3进行了初步探究,为Gpn12规模化生产MK-3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提高维生素K2合成途径中的侧链供给量,本文还对维生素K2侧链体外化学合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制备的DMAPP和法尼基焦磷酸将直接用于MK-3的体外全细胞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23)

陈日道,高丙全,刘晓,孙飞,戴均贵[5](2016)在《新型杂泛性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分子基础及活性异戊烯基芳香类化合物的酶催化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戊烯基取代的芳香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较好的药用活性,然而,该类化合物天然来源有限,化学合成较为困难,酶法催化合成为该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本研究结合分子酶学和结构生物学技术手段,发现并揭示了新型杂泛性异戊烯基转移酶Ata PT的分子基础,并以Ata PT的蛋白叁维立体结构信息为导向,通过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册)》期刊2016-09-25)

孙靖然,刘长宁,李荣贵,张伟,李盛英[6](2016)在《短密青霉NRRL 864异戊烯基转移酶PbPT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丝状真菌短密青霉(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 NRRL 864)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时,发现该真菌可能表达一种异戊烯基转移酶PbPT。通过反转录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RT-PCR)获得真菌cDNA,并以cDNA为模版,将编码PbPT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到pET-28b构建表达载体pET28b-PbPT,将pET28b-PbPT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获得表达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高效表达PbPT,利用Ni-NTA树脂亲和纯化重组PbPT活性蛋白,并对该蛋白进行了底物特异性分析、产物结构鉴定以及酶促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pyrophosphate,DMAPP)为供体,PbPT特异性催化异戊烯基转移至Brevianamide F的α位C上,生成Deoxybrevianamide E。Brevianamide F是合成真菌生物碱类杀虫抗生素brevianamides的重要中间体,真菌吲哚类异戊烯基转移酶家族新成员PbPT的发现。该研究为进一步寻找和阐明真菌生物碱类杀虫抗生素brevianamide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和合成途径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6年02期)

李妍芃[7](2016)在《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草作为我国最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和重要添加剂,可以药食兼用,被誉为“国老”,其根及根茎中的叁萜类成分甘草酸是甘草药材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但是由于野生甘草资源日趋匮乏,占据主流市场的栽培甘草中药效成分甘草酸含量普遍偏低,难以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并且个体差异明显,这些严重制约了甘草的临床使用和制剂生产。因此,研究栽培甘草品质下降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栽培甘草的药材品质使其最大程度接近野生道地甘草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甘草酸生合成途径上HMGR、SQS、β-AS的功能基因多态性能够解释部分甘草酸含量的遗传变异机制,又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合成途径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代谢网络。因此本论文以与甘草酸合成途径有相交节点的重要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合成途径出发,结合HPLC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后甘草酸含量变化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甘草酸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关性;同时克隆出甘草中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关键酶IPT基因全长序列,并采用PCR-测序技术获得甘草IPT基因中可能存在的SNPs。最后分析甘草IPT基因SNPs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联,尝试寻找基于IPT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为揭示甘草酸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提高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和选育优良种质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处理甘草后的甘草酸含量。采用叶片喷施方法对甘草植株进行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处理,利用HPLC技术检测体内甘草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6-BA处理的甘草植株中甘草酸含量在各自取样时期都较对照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6月份100mg-L-1的6-BA处理的效果最为显着,其5次取样较对照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8.02%、72.31%、7.52%、59.34%、43.30%。6月份15mg-L-1和7月份25mg·L-1、100mg·L-1的6-BA处理亦能明显促进甘草酸的积累。(2)分析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利用HPLC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98份相同生长环境和年限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玉米素核苷、二氢玉米素核苷、异戊烯基腺苷)含量,研究结果发现单株之间甘草酸含量差异明显,变异范围为0.61%~3.87%;甘草中主要细胞分裂素含量在取样时期差别不大,总体水平偏低。统计学分析表明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能够提高甘草酸含量的结果相佐。(3)获得了甘草IPT基因全长序列信息。全长为1002bp,仅有1个外显子,不存在内含子,编码一个由3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4)运用PCR-测序技术筛选甘草IPT基因SNPs。通过对上述98份甘草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有161bp G/A、217bp G/A、348bp T/A、821bp A/G和848bp T/A共5处SNPs,其中348bp发生错义突变,其余为同义突变;根据5个SNPs位点,将供试样品划分为4种基因型G1:G-G-T-A-T、G2:G-G-A-A-T、G3:A-A-A-G-A、G4:G/A-G/A-T/A-A/G-T/A,前3者为纯合型,G4为杂合型。(5)分析甘草IPT基因SNPs与高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联。4种IPT基因型之间的甘草酸含量具有明显差异(P<0.05);5个SNPs位点中348bp为主要关联的SNP位点,821bp和848bp为辅助的关联SNP位点,细胞分裂素和甘草酸含量可能是一个或几个SNP综合作用的结果。将甘草IPT基因SNPs与甘草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相结合,初步判断甘草酸的含量为348bpT>A,821bpA>G,848bpT>A,杂交情况可能处于两种碱基之间,从而可以确立甘草IPT基因SNPs为高甘草酸含量的一个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周雪,李嘉,李艳花,李婷婷,王中华[8](2016)在《二穗短柄草异戊烯基转移酶(IPT)编码基因的进化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分裂素(CTK)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此外,CTK能够通过参与细胞分化来调控根分生组织大小,对根系生长有负调控作用。异戊烯基转移酶(IPT)是CTK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限速酶,在高等植物中均以多同源拷贝形式存在。为了探寻二穗短柄草IPT基因的进化起源,并阐明同源基因间潜在的功能分化及其在根系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首先,对拟南芥及二穗短柄草的IPT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其次,利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二穗短柄草中各IPT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构建IPT基因RNAi的表达载体,对二穗短柄草中多个IPT基因的转录进行了沉默干扰。结果表明,tRNA-IPT可能代表了IPT祖先基因的功能,而且是ATP/ADP-IPT基因的供体基因。二穗短柄草各IPT基因具有一定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大部分ATP/ADP-IPTs处于转录不活跃状态,而tRNA-IPTs在根部和叶部的表达量都很高。因此,IPT基因在单子叶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中可能采用了不同于拟南芥的方式发挥功能,其主要的发挥功能形式是tRNA类型。二穗短柄草转IPT-RNAi植株表现出根系增强的表型,说明在根系早期发育阶段,二穗短柄草ATP/ADP型IPT基因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由于IPT基因在早熟禾亚科物种中较为保守,本研究可为增强麦类作物根系发育与提高抗旱性提供必要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秀珍,赵丽娟,赵李婧,李永梅,袁彬青[9](2015)在《橡胶草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新疆野生橡胶草顺式异戊烯转移酶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植物体内天然橡胶合成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RT-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927bp,编码308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质量为34.9ku,理论等电点为8.74;具有cis-异戊烯基转移酶的5个高度保守区,属于cis-IPPS superfamily蛋白家族;系统进化树表明,橡胶草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酶与短角蒲公英的亲缘关系最近;经IPTG诱导和SDS-PAGE检测,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融合蛋白与预期蛋白相符合。可见,利用RT-PCR技术从橡胶草叶片中克隆得到顺式异戊烯转移酶基因,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陈日道,刘晓,李建华,王瑞杉,戴均贵[10](2014)在《苦参中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研究及生物催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产物结构多样,也是目前临床用药的主要来源。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异戊烯基取代黄酮由于容易发生重排、氧化、脱水及环合等反应,极大的丰富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有研究表明,黄酮骨架上取代的异戊烯基团增加了其亲脂性,从而使化合物分子与生物膜的亲和力加强,并且能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与改善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特性,提高成药性。由于异戊烯基黄酮在自然界分布有限,含量低,分离纯化困难,且(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场: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新技术》期刊2014-11-21)

异戊烯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苦参8-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编码蛋白家族的序列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参8-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家族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蛋白均分布于叶绿体;该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各组分数量从大到小排序为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蛋白家族都存在多个跨膜位点,不存在信号肽,都存在保守序列,叁维结构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合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戊烯基转移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杜传慧,付艳,王利敏,仇占南,李晨辉.苹果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调控特性研究[J].核农学报.2019

[2].张宁,温银元,王金荣,贺美林,兰敏.苦参8-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蛋白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8

[3].吴锡华,李哲敏,刘会,王鹏,王丽.毕赤酵母Gpn12异戊烯基转移酶NovQ催化合成MK-3[J].生物工程学报.2018

[4].吴锡华.毕赤酵母异戊烯基转移酶NovQ的表达及催化合成MK-3条件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5].陈日道,高丙全,刘晓,孙飞,戴均贵.新型杂泛性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分子基础及活性异戊烯基芳香类化合物的酶催化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册).2016

[6].孙靖然,刘长宁,李荣贵,张伟,李盛英.短密青霉NRRL864异戊烯基转移酶PbPT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

[7].李妍芃.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8].周雪,李嘉,李艳花,李婷婷,王中华.二穗短柄草异戊烯基转移酶(IPT)编码基因的进化及功能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6

[9].王秀珍,赵丽娟,赵李婧,李永梅,袁彬青.橡胶草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西北农业学报.2015

[10].陈日道,刘晓,李建华,王瑞杉,戴均贵.苦参中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研究及生物催化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场: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新技术.2014

论文知识图

1 苹果腺苷-异戊烯基转移酶 N 末...R363与不同物种的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顺式异戊烯基转移酶分类示意图异戊烯基转移酶抑制剂GGTI·298对...一6各种异戊烯基转移酶(IPt)之间...各种异戊烯基转移酶的进化系统...

标签:;  ;  ;  ;  ;  ;  ;  

异戊烯基转移酶论文_杜传慧,付艳,王利敏,仇占南,李晨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