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解缠绕论文_蒋志彪,王建,宋千,周智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位解缠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相位,基线,孔径,余数,磁共振,定理,中国。

相位解缠绕论文文献综述

蒋志彪,王建,宋千,周智敏[1](2019)在《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的性能深受噪声水平制约,比如基于经典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由于其糟糕的抗噪声性能,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基于搜索鲁棒的余数定理,通过引入公因子,构建新的同余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相位解缠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选择合理的公因子可以有效提高算法的抗噪声性能。(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程军营,王常青,冯衍秋,陈武凡[2](2018)在《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相位解缠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准确的解缠绕相位是两点或叁点Dixon技术等在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关键,然而当相位图像中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时,当前许多已经提出的相位解缠绕算法将会失败。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相位解缠绕新方法,该新方法在相位图像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可靠的工作。方法首先将获得的相位图像分成连通块,块内相位都在给定的相位区间内,把像素个数小于给定阈值的块归类为残余像素。然后利用局域增长的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依次进行块与块之间相位解缠绕和残余像素相位解缠绕。最后使用仿真与真实磁共振Dixon数据来评价提出方法,并与PRELUDE(phase region expanding labeler for unwrapping discrete estimates)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不同信噪比、快速相位变换或存在不连通区域的仿真实验中,即使当数据中存在信噪比为0.5、相邻相位变换大于π弧度或不连通区域时,提出方法的平均错误率不大于0.51%。对于100层真实的磁共振膝关节和踝关节水与脂肪分离图像,提出方法生成结果中发生明显解缠绕错误及水与脂肪互换的比率为6.00%,而PRELUDE却为42.00%。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磁共振相位解缠绕算法,利用相位分区方法,可靠的实现相位图像分块;利用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准确的实现相位解缠绕。提出方法能够更加鲁棒的实现相位解缠绕,这将有益于相位相关的磁共振临床的应用,如两点和叁点Dixon水脂分离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人脑相位成像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心灵,唐铭,刘奇[3](2018)在《相位解缠绕算法在磁敏感加权图像中的应用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找到能有效解决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信息缠绕问题的方法,针对8种空域解缠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其中:选取5种全局优化算法,分别为加权最小二乘法(WLS)、解缠离散估计的相位区域扩张标记法(PRELUDE)、最大流/最小切相位解缠法(PUMA)、差值映射累加法(ARM)、排序多聚类法(SL-MC);3种积分算法,分别为枝切法(Branch-cut)、基于傅里叶滤波的质量图引导法(WFF-QG)、递归正交参考相位解缠法(PUROR)。采用两组Matlab仿真图像和两组来自Alltech公司提供的1.5 T真实SWI数据进行实验,以原始缠绕相位与再缠绕相位之间的突变点统计值和算法运行时间作为量化指标,评价8种算法的优越性。结果显示,PUROR的P±|M|值为0,运行时间最短,鲁棒性较强,解缠绕结果可靠,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尝试采用PUROR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蓝洋[4](2018)在《基于Lp-norm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的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相位解缠绕(Phase Unwrapping,PU)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ing,In SAR)中的关键步骤。单基线相位解缠绕(Single-baseline PU,SB-PU)因受相位连续性假设的限制,无法求解复杂地形,而不受相位连续性假设限制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multi-baseline PU,MB-PU)却普遍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本文从PU模型出发,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缺陷,阐述了将基于Lp-norm的SB-PU求解架构引入MB-PU方法的思想与模型,并探讨了未来可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8年04期)

刘会涛,邢孟道,保铮[5](2015)在《利用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L1范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而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内存需求量大的问题,且对噪声严重的干涉相位图处理效果不理想。为了减少用线性规划算法解L1范数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时内存需求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用L∞范数的惩罚函数来近似L1范数的惩罚函数以减少优化模型中优化变量的大小,从而将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模型其目标函数变为L∞范数+L1范数的形式,并且优化变量的大小减少了约57%。最后,通过一个噪声严重的实测数据对该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缠绕质量较好的条纹图,同时对噪声严重区还具有一定的滤波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刘会涛[6](2015)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已经成为叁维地形测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两维相位解缠绕(Phase Unwrapping, PU)技术又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单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以相位连续性假设为前提,即相邻像素的相位差小于π,然而现实世界存在很多地形不满足相位连续性假设,尤其是针对复杂地形测绘时。为了克服单基线InSAR技术存在的相位欠采样和高程层迭等问题,人们提出了多基线/多频率InSAR技术。多基线/多频率InSAR系统作为微波遥感叁维地形测绘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不仅仅能够有效地克服单基线InSAR系统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基线多样性(或者频率多样性)辅助实现相位解缠绕。多基线/多频率InSAR系统设计之初是不需要相位解缠绕的,但是由于其理论基础一中国余数定理糟糕的噪声鲁棒性,多基线/多频率InSAR技术仍然需要解决相位解缠绕问题。以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为例,我们需要面对比单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更加复杂的情况,首先,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的L1范数优化模型的解不再等价于对应的整数规划的解,并且目前没有直接求解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整数规划的解的高效算法;其次,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存在数据量巨大的问题,对同一地区更多的信息可以有助于相位解缠绕,同时也加大了计算机的内存负荷,对计算机的硬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为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计算机硬件水平的限制以及实测数据中噪声的强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L1+L∞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单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和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的不同,并指出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的解不再等效于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整数规划问题的解的原因。本文针对传统的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的内存消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L1+L∞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该方法通过用L∞范数的惩罚函数近似干涉相位图之间约束关系对应的L1范数的惩罚函数的来降低优化变量的维度,该改进措施可以同时降低解缠绕算法的内存消耗量和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针对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L1范数的解与整数规划的解不一致的问题,本文提出对传统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就近取整的策略来获得模糊数。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本文采取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估计模糊数,除此之外,本文测试了传统的L1范数算法和L1+L∞范数的相位解缠绕方法在不同的相关系数的条件下的性能和运算时间对比。实验证明,在获得近乎相同的解缠绕效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L1+L∞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比传统的L’范数的相位解缠绕方法执行效率更高。2,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本文针对传统的L’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以及其改进算法L1+L∞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的内存消耗量巨大和处理噪声极其严重区域的相位解缠绕问题时效果不佳两方面问题,提出了另一种混合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与L1+L∞范数方法不同,该方法用L∞范数的惩罚函数近似干涉相位图内相邻像素之间约束关系对应的L1范数的惩罚函数。与传统的L’范数的相位解缠绕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L∞+L1范数相位解缠绕方法中的优化变量的维度降低了约57%。另一方面,本文提出的方法通过降低干涉相位图中相邻像素之间的约束条件的约束强度而保持干涉相位图之间约束关系的约束强度,从而使得相邻像素之间容许的误差要比L’范数约束条件下的大,而此时解缠绕相位在干涉相位图之间较强的约束下相邻像素之间的绝对相位差和估计相位差不再严格一致,反映在解缠绕相位图中的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噪声较严重区域的相位解缠绕存在滤波效果。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L。。+L’范数的相位解缠绕方法在处理噪声较严重区域的解缠绕问题的有效性。3,基于聚类分析的鲁棒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inder Theorem, CRT)较差的噪声鲁棒性是限制基于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应用的重要原因,而提高CRT算法的噪声鲁棒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提高CRT算法本身的噪声鲁棒性,其次是利用基于聚类分析的方法降低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的噪声。本文针对基于聚类分析的传统的CA (Cluster Analysis)算法中聚类分析效果较差的问题,指出导致聚类分析效果较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CA算法中的直方图法不能有效的区分截距值临近的两个不同的类,另一个是传统的CA算法受类内像素截距值的渐变的影响较大。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增加截距值的方位向和距离向的相对位置信息,从而在高维空间中实现聚类分析而不是仅仅在截距维中区分不同的类,这是因为在高维空间中,截距值相近的类在空间中是分离的。针对类内像素截距值的渐变现象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利用截距图的密度信息来区分不同类的边界以及用基于密度信息的聚类方法来实现聚类分析。本文中提出的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算法是经典的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算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中应用与改进,首先,我们根据多基线相位解缠绕问题的数据结构改进了原DBSCAN算法中确定某点是否为核心点以及与其直接密度可达的点的搜索范围,使得聚类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原DBSCAN算法的O(NlogN)降低到D(N),即本文中提出的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算法是一个线性算法;其次,我们提出了一个能够自适应地选择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关键参数的方法,如此可以避免使用暴力的方式获得较好的关键参数组合。结合本文中提出的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方法,我们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鲁棒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通过大小为10000×10000的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聚类分析,相比于传统的CA算法中的聚类算法,本文中的方法的聚类精度更高并且可以克服截距值渐变现象的影响,而且本文中提出的鲁棒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可以处理大规模的实测数据。除此之外,本文中的聚类算法具有较高的噪声鲁棒性,实测数据实验显示噪声的影响仅仅是产生噪点,并不会影响图像质量较好的区域的聚类分析。4,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针对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存在算法流程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变聚类算法的流程图,通过优先确定所有带聚类数据中的点是否为核心点再进行基于密度的连通性分析,从而避免确定某点密度可达的点时需要重复计算某些点是否为核心点。针对聚类分析中存在大量噪点的问题,本文提出用L∞范数的距离测度重新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如此改进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L∞范数的距离测度利于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其次,对两点之间距离越远的点其容许的截距值的变化越大,因此在聚类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噪点数会更少。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实验可以验证本文提出的改进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噪点的产生、减少特小类的产生以及降低算法的运算时间。(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刘会涛,张欢,邢孟道,保铮[7](2015)在《改进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CANOPUS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方法是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其较差的噪声鲁棒性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在多基线相位解缠绕中的应用,然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的CRT算法噪声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根据CANOPUS算法中的聚类方法,提出用L∞-norm的距离测度定义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特小类的产生和降低噪点数,进而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度,并且改进CANOPUS算法的算法流程以提高聚类分析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而大幅度降低聚类分析的运算时间。通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可得,本文提出的改进聚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精度和算法执行效率更高,有效性通过实测数据实验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高华帅[8](2014)在《基于相位图像质量的解缠绕方法在磁共振水和脂肪成像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利用原子核的核磁共振现象(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产生磁共振信号,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电磁波信号,这些信号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实现对物体结构、生理和化学特征的成像。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医学成像技术,如X线成像,CT成像和超声成像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也不产生电离辐射,而且具有多种对比度成像,可以得到不同加权特性的图像,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选择成像参数与成像层面等优势。磁共振成像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正在人类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磁共振成像通常是对组织内的氢质子进行成像,氢质子主要存在于水分子和脂肪分子中。人体内的脂肪组织不仅质子密度高,而且纵向弛豫时间很短,横向弛豫时间较长,所以脂肪信号通常在图像中显示较亮。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水信号的图像往往是我们感兴趣的。高亮度的脂肪信号不但会降低图像的对比度,掩盖潜在的病变,而且还会产生运动伪影;同时由于不同分子内质子进动频率有轻微差别(即化学位移效应),富含脂肪的组织还会产生化学位移伪影。另一方面,在很多临床应用中,脂肪信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指标,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或组织中脂肪含量的比重对病变的判定和诊断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诊断骨髓疾病、肝脏疾病和心脏疾病等。为了满足临床的需要,对脂肪信号的抑制或者是水和脂肪的分离成像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是因为:抑制脂肪信号可以增强水信号图像的对比度,减少因脂肪信号造成的运动伪影与化学位移伪影,有利于观察组织的细微结构;分离出脂肪信号的图像可以定性分析与脂肪有关的疾病,量化细胞内脂肪含量与某些疾病的联系。在磁共振成像中,水中的氢质子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因为其所处的分子环境不同,他们的共振频率也有差别,即所谓的化学位移效应(Chemical Shift Effect, CSE)。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将水信号和脂肪信号分离开。目前较为成熟方法是叁点Dixon方法实现水和脂肪分离技术。它与传统的脂肪频率饱和抑制(Fat-Sat)、短TI反转恢复序列法(STIR)等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Dixon方法不需要通过预脉冲对组织纵向磁化进行干扰,因此不会影响组织的纵向磁化。由于分子的结构不同,脂肪中的氢质子周围受电子云的屏蔽作用比水分子中的氢质子明显。因此在同一场强下脂肪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要略低于水中的氢质子,根据化学位移定义可知,脂肪质子与水质子频率差约为3.5ppm,即147Hz/T。Dixon方法是根据水和脂肪中氢质子的共振频率差别,通过控制回波时间和采集时间,采集水信号和脂肪信号相位相同和相反的图像,将两个图像相加或相减得到水图像和脂肪图像。另外还需要多采集一幅水和脂肪相反相位的图像来计算磁场不均匀性的信息,所以Dixon方法对静磁场B0的不均匀性不敏感。但是在磁共振成像中,磁场的不均匀性是通过相位信息表现出来,而磁共振系统产生的相位值被限制在(-π,π]这个范围内,所以存在相位缠绕。发生相位缠绕的信号在水和脂肪的图像中会出现互换伪影。所以,叁点Dixon方法的关键问题是相位的解缠绕。目前相位解缠绕的方法非常多,主要分为叁类:第一类称为路径示踪解缠绕法,采用基于某种先验信息的路径积分来实现相位解缠绕;第二类是最小范数的方法,它是以全局为标准,采用最优化的思想,通过寻求相位解缠绕前后相位梯度差的最小化来实现相位解缠绕;第叁类是最大流或最小割法,通过引入图论中最大流模型,将解缠绕问题转化为解一个网络最大流或最小割的问题。但是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稳定有效地解决相位缠绕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图像质量的解缠绕方法。在相位图像中,由磁场不均匀性等因素造成的相位偏差通常被认为比较平滑的。但是由于相位的缠绕、空气和组织交界处及骨骼和组织交界处产生的共振频率不一致性干扰,实际得到的相位图像是不平滑的。如果把相位图像中相邻像素梯度变化大小作为图像的质量,那么这些出现缠绕和干扰的点相位图像质量差,而相对均匀的连续组织像素点相位图像质量高。我们对相位图像质量高的区域先进行解缠绕,然后利用已解缠绕质量高的区域指导质量差的像素点做解缠绕,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解缠绕的相位图像。该方法实现的具体步骤: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域内的相位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滤波的目的是降低相位噪声污染对相位图像质量的影响,滤波方法是将经典的Non-local均值滤波扩展到复数域内,对图像数据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滤波;然后,用一个梯度阈值将相位图像按质量高低分成两个部分,其中质量高的部分也因此被分割成几个不连接的区域。由于发生相位缠绕的像素点梯度变化较大,所以质量高的部分每个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都不存在相位缠绕现象,相位缠绕只存在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然后用曲面拟合的方法将这些区域逼近一个平滑的二次曲面,即在不改变相位主值的基础上,对每个区域增加或者减少2π的整数倍数,即Φ(t)=Φw(t)+2kπ, k=0,±1,±2,…,并满足相位梯度差最小,得到高质量区的解缠绕相位;质量低的部分逐个像素点进行解缠绕,利用该点周围高质量区域的点(这些点的相位已经完成解缠绕)拟合一个平滑的曲面来指导该点的相位解缠绕。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平移特性,对两个水和脂肪相位相反的k空间数据平移,减少相位图像中的条纹数,降低了相位解缠绕的复杂程度;将Non-local均值滤波扩展到复数域内,对图像数据的实部和虚部分别滤波,相当于对图像的幅度和相位进行滤波,既很好的保留了图像相位组织边缘和相位缠绕的轮廓,又去除了噪声对图像梯度的影响;对图像高质量区按块进行解缠绕,保证了同一区域的相位信息保持不变,避免了相邻像素之间不一致。本文分别用体模数据和临床数据对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设备为宁波鑫高益磁材有限公司的XGY-OPER-0.35T永磁型MRJ设备,扫描序列采用SE-Dixon序列,线圈选择膝关节线圈,扫面参数为TR/TE=580/28ms, FOV=240×240, FA=90°, Matrix=256×256, NEX=1, Thickness=8.0mm。体模是由10支装有不同比例地纯净水和大豆油的离心管组成,其中有两支离心管作为对比:一只离心管内全部为水,另一只离心管内全部为大豆油。为了使水和油均匀相溶,在溶液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十二甲基硫酸钠(SDK,15mmol/L)。另外加入少量顺磁性五水硫酸铜(CuSO4·5H2O,0.5g/L)来缩短弛豫时间,加入约40g/L的琼脂粉作为凝固剂。临床数据是扫描14名志愿者右腿膝关节的横断面和矢状面,采集层数为10层,右脚踝矢状面,采集层数为5层,共得到340幅数据图像。分析体模数据实验结果,在分离出来的脂肪图像中,图像的亮度随着油脂浓度升高而变亮,且近似成线性关系;对照组全部为水的离心管在脂肪图像中信号强度为0;全部为油的离心管在水图像中的信号强度也为0,说明水和脂肪完全分开。在临床数据中,所有层面相位图像的解缠绕良好,水和脂肪图像基本全部分离。在水图像中,没有了脂肪信号影响,组织间的对比度更加明显,肌肉组织和骨骼很好的区分开,关节软骨和周围的结缔组织的图像不再被高亮的脂肪掩盖,关节软骨的解剖结构更清晰,更加便于医生的临床诊断;脂肪图像可以根据图像的亮度估计组织内的脂肪分布和含量。(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6)

蒋锐,朱岱寅,朱兆达[9](2013)在《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相位解缠绕处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了等效残差点的概念,利用质量图与残差点分布之间的关系,将残差点密集的低质量相位区域视为等效残差点,然后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高质量相位区域和等效残差点的内部区域进行相位解缠绕。本文算法基于等效残差点正确的设置枝切线,可以阻止由于积分路径穿过残差点密集的低质量相位区域所引起的展开相位跳变现象,利用多像素单元共同估计的方法对残差点的内部区域进行相位展开,突破了对于干涉相位梯度值的限制,并且可以有效阻止相位解缠绕误差由低质量相位区域向高质量相位区域的传递。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可以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相位解缠绕结果。(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于瀚雯,保铮[10](2013)在《利用L~1范数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是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但是传统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算法.该算法通过借助L1范数这一优化模型,将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获得的多幅干涉相位图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了传统单基线L1范数相位解缠绕的优化模型中.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缠绕精度,可适用于对复杂地形的测绘.(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相位解缠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准确的解缠绕相位是两点或叁点Dixon技术等在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关键,然而当相位图像中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时,当前许多已经提出的相位解缠绕算法将会失败。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相位解缠绕新方法,该新方法在相位图像存在严重噪声、快速相位变换或不连通区域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可靠的工作。方法首先将获得的相位图像分成连通块,块内相位都在给定的相位区间内,把像素个数小于给定阈值的块归类为残余像素。然后利用局域增长的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依次进行块与块之间相位解缠绕和残余像素相位解缠绕。最后使用仿真与真实磁共振Dixon数据来评价提出方法,并与PRELUDE(phase region expanding labeler for unwrapping discrete estimates)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不同信噪比、快速相位变换或存在不连通区域的仿真实验中,即使当数据中存在信噪比为0.5、相邻相位变换大于π弧度或不连通区域时,提出方法的平均错误率不大于0.51%。对于100层真实的磁共振膝关节和踝关节水与脂肪分离图像,提出方法生成结果中发生明显解缠绕错误及水与脂肪互换的比率为6.00%,而PRELUDE却为42.00%。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磁共振相位解缠绕算法,利用相位分区方法,可靠的实现相位图像分块;利用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准确的实现相位解缠绕。提出方法能够更加鲁棒的实现相位解缠绕,这将有益于相位相关的磁共振临床的应用,如两点和叁点Dixon水脂分离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和人脑相位成像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位解缠绕论文参考文献

[1].蒋志彪,王建,宋千,周智敏.一种搜索鲁棒的中国余数定理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2].程军营,王常青,冯衍秋,陈武凡.相位分区和局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相位解缠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8

[3].李心灵,唐铭,刘奇.相位解缠绕算法在磁敏感加权图像中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8

[4].蓝洋.基于Lp-norm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的研究新进展[J].电子测试.2018

[5].刘会涛,邢孟道,保铮.利用L~∞+L~1范数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

[6].刘会涛.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7].刘会涛,张欢,邢孟道,保铮.改进的多基线相位解缠绕CANOPUS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

[8].高华帅.基于相位图像质量的解缠绕方法在磁共振水和脂肪成像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9].蒋锐,朱岱寅,朱兆达.一种基于等效残差点的InSAR相位解缠绕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

[10].于瀚雯,保铮.利用L~1范数的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绕技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1相位解缠绕示意图2等效残差点的内部区域相位解缠绕一2一维相位解缠绕2几种算法结果的比较图一7脑部MRI相位解缠绕实验7实际数据处理结果

标签:;  ;  ;  ;  ;  ;  ;  

相位解缠绕论文_蒋志彪,王建,宋千,周智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