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王海雁(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89-02
【关键词】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临床研究
化脓性关节炎指由非特异性细菌引起关节内的化脓性感染,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关节感染。一般多发在婴幼儿和少年儿童。近年,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正逐渐增多。髋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化脓性关节炎的50%左右。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化脓性关节炎20例,经术后随访,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8~36岁,平均18岁,发病后来诊时间在2~40天内。由化脓性骨髓炎引起者2例,由其它部位的脓肿引起者6例,由“感冒”引起者4例,不明原因引起者8例。
2临床表现
化脓性髋关节炎全身表现为发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8.5℃~40℃,实验室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增高。但本组病例中也有3例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不能武断的排除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发生。
3治疗方法
3.1手术方法
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人应尽早实施切开引流术,关节腔持续灌注冲洗。可用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切开关节囊后,最大限度的清理出关节腔内可见脓性液、脓苔或坏死组织,尤其尽可能的清理附着在关节软骨表面的纤维蛋白沉着物以及增生充血水肿的滑膜,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中留置冲洗管及引流管各1根,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冲洗。
3.2术后处理
术后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中药口服,药用生地、地丁、丹皮、赤芍、黄芩、黄柏、防风、苦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牛膝加减,局部中药骨炎膏[洛正制药,批号豫药制字(Z04030035)]外敷,骨炎膏由黄蔑、土获菩、紫草、红花、大黄、虎杖、当归、商陆(醋炙)、甘遂(醋炙)、大戟(醋炙)、白芷、龙骨、黄茶、连翘等组成,将上述中药饮片按处方剂量称取备用,龙骨锻后粉碎过100目筛,称取定量香油置于铁锅中加热,用纱布包药材置于油锅中炸,待药材炸焦后,捞出药渣,过滤去细小残渣,趁热投人黄蜡并不断搅拌,待黄蜡在锅边结成块状时,投入龙骨粉,搅拌均匀即成,室温下保存备用。用前将患处洗干净,将骨炎膏外敷于髋关节周围,无菌敷料覆盖,隔日更换1次,同时使用大剂量广谱高效抗菌素或敏感抗生素治疗,疗程要充分,静脉用药需用10~15天,甚至更长时间,待到临床症状控制,开始向正常转化时,再改口服药物,抗生素使用宜持续到症状消退后2周。术后指导患者行患肢的功能锻炼,早期应将肢体置于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的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必要时采取患肢皮牵引,1周后可置于CPM机上,做持续被动运动,2周后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锻炼。冲洗管及引流管应尽可能延长留置时间,以术后2周时拔除为宜。
4治疗结果
本组18例病人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本组20例均有术后随访,随访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法进行评估,18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优良率90%。
5讨论
5.1中医的治疗
针对病证我们选用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中药口服,骨炎膏外敷,可有效地减轻组织水肿及关节内的压力,促进脓毒的分解和吸收,同时配合抗生素足量应用的中西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5.2治疗时机的把握
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化脓性髋关节炎局部表现为髋关节的疼痛,髋关节常处于屈曲外展外旋的强迫体位,由于髋关节部位深,周围肌肉丰厚,故早期关节红肿、发热表现不明显。X线检查无特异性改变,早期表现为髋关节囊肿胀,晚期表现为髋关节骨质破坏,严重者出现关节半脱位及脱位。因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实验室及X线均缺乏特异性,因而极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故病原学的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关节穿刺是病原学检查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髋关节穿刺点一般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外方2cm处股动脉外侧,垂直进针。抽取液常规行涂片镜检及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细菌培养可鉴别菌种并确定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早期诊断、及时准确的治疗是减少该病致残的重要措施。
5.3后遗症的处理
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后遗症主要是关节强直,病理性脱位,股骨头急性坏死以及髋关节周围瘢痕挛缩。对髋关节屈曲、内收位强直的病人可行whitmann手术或髋臼截骨术。对非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要求活动关节者也可采用改良Batchelot手术。对股骨头及髋臼已破坏较重,严重疼痛者可行髋关节融合术或髋关节置换术,但对髋关节后遗症的手术治疗均应在化脓性髋关节炎治疗稳定后1年后进行,以免诱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复发。
参考文献
[1]吴东海,王国春.实用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31.
[2]陈洪干,杨磊,等.内部制剂骨炎膏治疗儿童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中医正骨,2007,1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