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菜机,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颠锅,锅还不容易脱落导致损坏,还避免了手酸痛影响工作效率的便于颠锅的炒菜机。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包括有底座、支撑座、煤气灶、轨道、滚轮、框架、锅、套筒等;底座顶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煤气灶,支撑座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支撑座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通孔与煤气灶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煤气灶打开,再通过轨道与滚轮的作用,人们只要握住锅,即可开始使锅左右移动,进而开始颠锅,使得人们更方便的进行颠锅,避免了手酸痛影响颠锅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和煤气灶(4),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煤气灶(4),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轨道(6)、滚轮(7)、框架(8)、锅(9)、套筒(10)、卡套(11)、球体(12)、滑杆(13)和第一弹簧(14),支撑座(2)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6),支撑座(2)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5),通孔(5)与煤气灶(4)连通,前后两侧轨道(6)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7),四个滚轮(7)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8),框架(8)内放置有锅(9),支撑座(2)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10),框架(8)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12),套筒(10)内设有滑杆(13),滑杆(13)左端设有卡套(11),卡套(11)与球体(12)配合,滑杆(13)右端与套筒(10)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和煤气灶(4),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煤气灶(4),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轨道(6)、滚轮(7)、框架(8)、锅(9)、套筒(10)、卡套(11)、球体(12)、滑杆(13)和第一弹簧(14),支撑座(2)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6),支撑座(2)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5),通孔(5)与煤气灶(4)连通,前后两侧轨道(6)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7),四个滚轮(7)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8),框架(8)内放置有锅(9),支撑座(2)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10),框架(8)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12),套筒(10)内设有滑杆(13),滑杆(13)左端设有卡套(11),卡套(11)与球体(12)配合,滑杆(13)右端与套筒(10)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卡紧装置(15),卡紧装置(15)包括有摆杆(151)、活动杆(152)、第二弹簧(154)、导杆(156)和挂钩(157),框架(8)前后两侧上部均铰接式连接有两个摆杆(151),四个摆杆(151)顶部均设有活动杆(152),四个摆杆(151)顶部中间均开有凹槽(153),活动杆(152)底部与凹槽(15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54),摆杆(15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155),导孔(155)内设有导杆(156),导杆(156)顶端与活动杆(152)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杆(152)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挂钩(157),挂钩(157)挂在锅(9)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板(16)、第三弹簧(17)和缓冲板(18),支撑座(2)顶部左侧设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右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第三弹簧(17),全部第三弹簧(17)右端之间连接有缓冲板(1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菜机,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人们开始学厨时,都需要从基本功练起,颠锅则是其中的一种,颠锅能使得菜受热更均匀、调味料也可以更好的均匀分布,避免菜焦糊,通常人们开始学习颠锅时,由于锅很重,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工作效率慢,并且时间一长,手容易抓不出锅,导致锅脱落损坏,所以人们会颠锅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会,如此导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开始学习颠锅时,由于锅很重,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工作效率慢,并且时间一长,手容易抓不出锅,导致锅脱落损坏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颠锅,锅还不容易脱落导致损坏,还避免了手酸痛影响工作效率的便于颠锅的炒菜机。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包括有底座、支撑座、煤气灶、轨道、滚轮、框架、锅、套筒、卡套、球体、滑杆和第一弹簧,底座顶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煤气灶,支撑座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支撑座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通孔与煤气灶连通,前后两侧轨道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四个滚轮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框架内放置有锅,支撑座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框架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套筒内设有滑杆,滑杆左端设有卡套,卡套与球体配合,滑杆右端与套筒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有摆杆、活动杆、第二弹簧、导杆和挂钩,框架前后两侧上部均铰接式连接有两个摆杆,四个摆杆顶部均设有活动杆,四个摆杆顶部中间均开有凹槽,活动杆底部与凹槽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摆杆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导杆,导杆顶端与活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杆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挂钩,挂钩挂在锅上。
可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板、第三弹簧和缓冲板,支撑座顶部左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右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第三弹簧,全部第三弹簧右端之间连接有缓冲板。
首先启动煤气灶点火,火通过通孔与锅底接触,当火将锅烧热以后,加入油和菜,即可开始握住锅的把手,推动锅左右移动,进而进行颠锅,锅左右移动带动框架左右移动,框架向右移动时,框架向右移动带动球体向右移动,球体向右移动带动卡套向右移动,卡套向右移动带动滑杆向右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在框架向左移动时,框架向左移动带动球体向左移动,球体向左移动与卡套脱离,因第一弹簧的作用,滑杆向左移动带动卡套向左移动复位,当锅左右移动通过框架带动滚轮在轨道上左右移动,这样就能够方便颠锅,当菜炒好后,关闭煤气灶的火,再拉动锅复位,锅复位带动框架复位,框架复位带动滚轮与球体复位,球体复位卡入卡套内与其配合,再将锅内炒好的菜取出放在碗里即可,当需要对锅进行清洗时,将锅从框架内取出清洗即可。
当操作人员在颠锅时,可以用挂钩挂住锅,这样可以避免锅脱落,当需要将锅进行清洗时,首先拉动挂钩向上移动,挂钩向上移动带动活动杆向上移动,第二弹簧被拉伸,在拉动挂钩向外移动,使挂钩与锅脱离,这时就可以将锅从框架内取出,当清洗完毕后,可以先将锅放回框架内,再拉动挂钩挂住锅,随后松开挂钩,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活动杆向下移动复位,活动杆向下移动带动挂钩复位将锅卡住。如此,颠锅时,可防止锅从框架上脱落。
当在颠锅时,锅向左移动碰到缓冲板,进而推动缓冲板向左移动,第三弹簧被压缩,当锅向右移动时,不在推动缓冲板,因第三弹簧的作用,缓冲板复位,如此,可防止锅向左移动的力道过大导致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煤气灶打开,再通过轨道与滚轮的作用,人们只要握住锅,即可开始使锅左右移动,进而开始颠锅,使得人们更方便的进行颠锅,避免了手酸痛影响颠锅效率,通过卡紧装置,则能将锅固定,避免了锅脱落导致损坏,通过缓冲板与第三弹簧的作用,能对锅进行缓冲,避免锅向左移动的力道过大导致与框架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座,3放置槽,4煤气灶,5通孔,6轨道,7滚轮,8框架,9锅,10套筒,11卡套,12球体,13滑杆,14第一弹簧,15卡紧装置,151摆杆,152活动杆,153凹槽,154第二弹簧,155导孔,156导杆,157挂钩,16固定板,17第三弹簧,18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煤气灶4、轨道6、滚轮7、框架8、锅9、套筒10、卡套11、球体12、滑杆13和第一弹簧14,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煤气灶4,支撑座2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6,支撑座2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5,通孔5与煤气灶4连通,前后两侧轨道6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7,四个滚轮7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8,框架8内放置有锅9,支撑座2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10,框架8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12,套筒10内设有滑杆13,滑杆13左端设有卡套11,卡套11与球体12配合,滑杆13右端与套筒10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
实施例2
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煤气灶4、轨道6、滚轮7、框架8、锅9、套筒10、卡套11、球体12、滑杆13和第一弹簧14,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煤气灶4,支撑座2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6,支撑座2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5,通孔5与煤气灶4连通,前后两侧轨道6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7,四个滚轮7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8,框架8内放置有锅9,支撑座2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10,框架8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12,套筒10内设有滑杆13,滑杆13左端设有卡套11,卡套11与球体12配合,滑杆13右端与套筒10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
还包括有卡紧装置15,卡紧装置15包括有摆杆151、活动杆152、第二弹簧154、导杆156和挂钩157,框架8前后两侧上部均铰接式连接有两个摆杆151,四个摆杆151顶部均设有活动杆152,四个摆杆151顶部中间均开有凹槽153,活动杆152底部与凹槽15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54,摆杆15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155,导孔155内设有导杆156,导杆156顶端与活动杆152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杆152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挂钩157,挂钩157挂在锅9上。
实施例3
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煤气灶4、轨道6、滚轮7、框架8、锅9、套筒10、卡套11、球体12、滑杆13和第一弹簧14,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放置有煤气灶4,支撑座2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6,支撑座2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5,通孔5与煤气灶4连通,前后两侧轨道6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7,四个滚轮7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8,框架8内放置有锅9,支撑座2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10,框架8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12,套筒10内设有滑杆13,滑杆13左端设有卡套11,卡套11与球体12配合,滑杆13右端与套筒10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
还包括有卡紧装置15,卡紧装置15包括有摆杆151、活动杆152、第二弹簧154、导杆156和挂钩157,框架8前后两侧上部均铰接式连接有两个摆杆151,四个摆杆151顶部均设有活动杆152,四个摆杆151顶部中间均开有凹槽153,活动杆152底部与凹槽15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54,摆杆15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155,导孔155内设有导杆156,导杆156顶端与活动杆152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杆152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挂钩157,挂钩157挂在锅9上。
还包括有固定板16、第三弹簧17和缓冲板18,支撑座2顶部左侧设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右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第三弹簧17,全部第三弹簧17右端之间连接有缓冲板18。
首先启动煤气灶4点火,火通过通孔5与锅9底接触,当火将锅9烧热以后,加入油和菜,即可开始握住锅9的把手,推动锅9左右移动,进而进行颠锅9,锅9左右移动带动框架8左右移动,框架8向右移动时,框架8向右移动带动球体12向右移动,球体12向右移动带动卡套11向右移动,卡套11向右移动带动滑杆13向右移动,第一弹簧14被压缩,在框架8向左移动时,框架8向左移动带动球体12向左移动,球体12向左移动与卡套11脱离,因第一弹簧14的作用,滑杆13向左移动带动卡套11向左移动复位,当锅9左右移动通过框架8带动滚轮7在轨道6上左右移动,这样就能够方便颠锅9,当菜炒好后,关闭煤气灶4的火,再拉动锅9复位,锅9复位带动框架8复位,框架8复位带动滚轮7与球体12复位,球体12复位卡入卡套11内与其配合,再将锅9内炒好的菜取出放在碗里即可,当需要对锅9进行清洗时,将锅9从框架8内取出清洗即可。
当操作人员在颠锅9时,可以用挂钩157挂住锅9,这样可以避免锅9脱落,当需要将锅9进行清洗时,首先拉动挂钩157向上移动,挂钩157向上移动带动活动杆152向上移动,第二弹簧154被拉伸,在拉动挂钩157向外移动,使挂钩157与锅9脱离,这时就可以将锅9从框架8内取出,当清洗完毕后,可以先将锅9放回框架8内,再拉动挂钩157挂住锅9,随后松开挂钩157,因第二弹簧154的作用,活动杆152向下移动复位,活动杆152向下移动带动挂钩157复位将锅9卡住。如此,颠锅9时,可防止锅9从框架8上脱落。
当在颠锅9时,锅9向左移动碰到缓冲板18,进而推动缓冲板18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7被压缩,当锅9向右移动时,不在推动缓冲板18,因第三弹簧17的作用,缓冲板18复位,如此,可防止锅9向左移动的力道过大导致掉落。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3706.0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授权编号:CN209610803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A47J 27/00
专利分类号:A47J27/00;A47J36/34;A47J36/00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江西大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大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43100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开发区君山大道165号
发明人:杨庆煊
第一发明人:杨庆煊
当前权利人:江西大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